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公司、直属单位:
近年来,我市服务业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明显增强,服务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服务业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进全市服务业统计工作,为政府科学决策和宏观管理提供依据,根据当前服务业统计工作的现状,对全市服务业统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时期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明确做好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在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两个率先”的进程中,各级领导都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我市服务业的发展正步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面对我市服务业发展的良好态势和市政府的宏伟蓝图,加强对服务业发展状况、运行态势的反映和监督,健全服务业统计监测体系,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导向作用,已经成为当前服务业统计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因此,各级领导和部门在重视发展服务业的同时,一定要重视做好服务业的统计工作,通过完善方法制度、健全统计网络等一系列措施,抓全抓准,全面、客观地反映本地区、本行业服务业发展规模、水平和结构状况,广泛应用科学、准确的服务业统计数据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做出正确的决策,推进全市服务业工作的新发展。
二、完善方法制度,建立以经常性调查为主的服务业统计调查体系。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服务业不断向新的领域、新的行业延伸,经营主体、经营形式复杂多样,需要建立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统计调查体系来客观反映服务业的发展状况。要根据国民经济核算和服务业发展的需要,建立以经常性调查为主,以专项调查为辅的统计调查体系。对开展服务业的经常性统计调查工作,我市已制定了《常州市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试行)》,各有关的主管部门和直属单位要按照制度要求,结合行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多种形式的统计调查方法,做好本行业的全社会的服务业统计工作。对全市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要建立跟踪调查制度,及时提供服务业重点工作的进展情况。对服务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建立专项调查制度,提高对热点、难点问题的快速反应能力。
三、加强分工合作,建立以部门统计为主的全市服务业统计网络体系。本着“整体、协力、互补、共享”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综合统计和部门统计的作用,整合各方优势,发挥整体功能,避免重复统计,减轻基层负担,共同承担起全市服务业的统计任务。市服务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市统计局要根据各自的职能,在加强对各部门的工作领导和业务指导的同时,积极做好统一协调工作。各部门在具体的工作中要按照全社会、全行业的统计要求,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加强沟通与协作,做好分工与合作,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
四、加强分析预测,建立服务业统计信息发布和形势分析制度。围绕全市服务业发展目标,汇总、收集、整理服务业的行业发展、就业状况、利用外资、投资进度及税收等各个方面的统计资料,定期为政府、社会和各有关部门提供准确可信、及时完整的各类统计数据。同时加强对服务业的形势分析工作,密切关注、跟踪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认真研究各方面的统计资料,建立分析监测、预警、预测制度,发挥统计信息导向作用,为提升本地区、本部门服务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对策措施。
五、统一协调,切实加强对服务业统计工作的组织领导
服务业统计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调查对象复杂、工作难度大,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狠抓落实,确保工作的顺利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主管部门和直属单位要明确分管领导,明确负责本地区、本部门服务业日常统计工作的职能部门,落实统计工作人员,充实统计工作力量;要为服务业统计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配备必要的计算机设备,安排必要的业务经费;要组建本地区、本部门服务业统计网络,保证服务业统计工作按计划、有步骤地顺利进行。
(二)认真做好业务培训工作。市统计局要切实做好市级各部门服务业统计的培训工作,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各部门要按照统计制度要求,对调查对象进行集中扎实的业务培训,要保证基层单位的统计人员能够掌握采集方法、准确填报数据,做到调查单位不重不漏,统计内容完整无误。
(三)开展统计数据评估。各部门要严格按照调查制度规定的行业分类、指标口径、填报方法等方面的要求,建立完备的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制度,确保数据质量。各级政府统计部门,对汇总上报的各项服务业统计数据,要通过与相关指标的比较,与行业行政记录的比较,与横向地区的比较,认真评估,严格把关,千方百计地保证全市服务业的数据质量。
(四)加强统计工作考核。统计部门对部门报送资料的时间、质量要进行考核,定期通报各部门、各单位报送情况,作为部门服务业目标考核的一项内容,对迟报、拒报的部门和单位,严格按照《统计法》和《统计法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处理。
二○○三年六月二十八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