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溧阳监管办事处,农发行常州市分行,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常州分行,各股份制商业银行常州分行,常州市商业银行,常州邮政局,各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为全面、准确、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和检查,现根据中国银监会刘明康主席在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电视电话会议上讲话精神,并结合常州市实际,提出如下贯彻意见。
一、认真学习,提高认识,增强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自觉性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全面、准确、积极地理解和贯彻落实宏观调控政策,准确领会有关精神,增强大局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真正统一到中央对当前形势的判断上来,统一到银监会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的工作要求上来,紧扣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这一中心任务,坚定不移地搞好宏观调控,切实加强贷款风险管理,确保宏观调控目标顺利实现。一是深刻学习领会中央政策要求,全面准确理解宏观政策,坚决服从国家宏观调控大局,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银行业稳健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宏观调控的重大意义,增强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是全面准确贯彻落实宏观调控措施,促进各项业务健康发展。要充分认识当前国家宏观调控目标与银行审慎经营目标的一致性,通过抓好“四个结合”,建立银行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
二、积极配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保持贷款均衡投放,支持地方经济平稳协调快速发展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严格按照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认真落实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关于限制部分行业项目贷款投入的有关通知精神,扶优限劣,调整信贷结构,优化信贷投向,促使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要按照“防止经济大起大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总体要求,从工作实际出发,以不搞“一刀切”,不走“回头路”为原则,适时适度保持信贷均衡投放。要注意继续稳步发展和创新,既要切实防范贷款风险,又要充分发挥信贷对经济的支持作用,促进区域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快速协调发展。要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强和改进信贷服务。要按照自主的原则调整贷款投向,在科学执行贷款项目资本金比例规定、严格执行严禁贷款投放项目规定的同时,结合常州经济发展特点,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产品有市场、具有还款能力的重点项目建设和重点企业发展。要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招商引资,继续积极争取授信规模,合理安排信贷资金,加强信贷营销,积极拓展各项业务,保证存贷款增长的全年目标圆满完成。
三、切实加强信贷风险管理,不断优化信贷结构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把贯彻宏观调控政策和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紧密结合起来,重点做好对信贷风险的控制和防范工作。一是强化对检查、调查涉及热点行业存量贷款的风险监测。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加强贷前调查,对于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以及未按规定程序审批的项目,一律不发放新的贷款。同时要在结合宏观调控政策排出停止、暂停和限制信贷投入企业和项目、确定信贷退出客户的基础上,注重对相关企业资金链变动情况的分析监测,深入分析影响贷款无法正常偿还的内外潜在因素,密切关注新的风险趋势,切实加强贷款跟踪检查,及时发现风险和预警,提前采取应对措施。二是加强对新增贷款的风险管理,不断优化信贷结构。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把握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的关系,认真研究产业政策的调整变化,增强对市场和风险变化的理性判断,并在适时、适度对过热行业贷款进行合理控制的情况下,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的,继续给予大力支持,防止信贷投放大起大落,形成新的不良贷款和资产损失。三是严格控制贷款集中度风险和关联企业贷款风险。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客户、集团客户授信和贷款业务的风险管理,加强对多家银行向同一企业(集团)授信情况以及治理结构复杂、核心主业不突出、主业现金流较大客户的关注和贷款跟踪检查。要严格控制关联交易,控制贷款集中度风险,严格执行1亿元以上大额客户授信和重大违约事项两项统计制度,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2000万以上大额客户授信、贷款情况要进行综合汇总和分别排队,实时分析情况,全面落实贷款风险管理岗位责任,切实执行银监会将发布的《商业银行授信业务尽职调查指引》,明确界定授信业务中有关人员的权责,全面落实信贷风险管理问责制,从源头上治理风险。四是严格拨备,补充资本,切实提高抵御风险能力。按照《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和《金融机构呆账准备提取及呆账核销管理办法》的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严格执行审慎的贷款准备金制度,足额提取各类损失准备,加大核销资产损失力度。常州市商业银行和各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要提高对风险资本的认识,制定资本充足率分年度达标规划,并抓好落实,切实逐步采取措施提高资本充足率水平,严格执行资本充足率达标和审慎的贷款准备金制度要求,强化风险抵御能力。
四、加大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力度,完善不良资产监测考核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充分认识当前我市银行信贷风险急剧暴露的严峻形势,高度重视不良贷款压降工作,严格实行压降工作各项责任制,加大不良贷款盘活力度,努力完成不良贷款压降任务。一是要进一步对系统内不良贷款、非信贷不良资产、表外业务风险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制定清收处置工作计划,并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增强不良资产清收的有效性,进一步提高资产质量。二是要完善系统内不良资产监测考核体系,健全不良贷款管理责任制,建立信贷人员尽职调查制度和推行问责制,进一步加大对资产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的监督、考核,发挥目标考核的导向作用。三是要进一步完善风险内控机制,加强贷款到期提示和大额不良贷款预警工作,高度重视贷款隐性风险。四是对信贷资产、非信贷资产和表外资产风险进行综合监控,特别加强对重点机构、重点地区、重点客户的监测工作。对不良贷款要做到逐笔和实时监控。五是不断创新清收管理机制,探索不良清收手段,加大不良资产清收盘活力度。六是加强贷款五级分类工作,严格贯彻执行分类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完善对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动态管理,加强清分工作的严肃性、时效性、准确性,真实反映资产质量。
五、深刻吸取“铁本”事件教训,积极妥善做好善后工作
有关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深刻吸取“铁本”事件的教训,认真反思信贷业务和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当前重要的是积极妥善做好“铁本”事件的善后工作,债权银行委员会要坚持“约法三章”,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履行职能。一是债权银行委员会必须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对涉及处理铁本公司有关问题,共同讨论,协商一致。二是债权银行委员会应增设工作小组,对企业生产经营、清产核资、债权债务重组等积极参与,掌握情况,并每周召开一次碰头会,加强沟通会商。三是在铁本公司破产保护阶段,债权银行委员会要积极与政府有关工作小组联系沟通,主动提出保护债权意见,各债权银行既要维护银行债权,又要促进重组成功,坚持银行贷款不受损失原则,保全银行债权,防范风险和损失。
六、加强窗口指导,加大监管力度
根据银监会和上级要求,结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我分局将加大风险提示和窗口指导力度,积极采取监管措施,促进辖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稳健运行。一是督促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对辖区经济金融监测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定期召开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认真分析地区投资增长速度和银行贷款变化情况,掌握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贯彻落实宏观政策情况、业务经营情况和风险状况,并及时向上级报告。二是指导防范新的信贷风险。督促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贷款风险管理七条措施的要求,正确把握好“十大”关系,更好地执行各项宏观政策,做到既支持经济发展,又有效控制和防范银行风险,对于苗头性问题,及时提出风险警示和整改措施。三是加大不良贷款监管力度。督促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下真功夫做好不良资产压降工作,对不良贷款余额大、占比高或变动幅度大的重点机构、重点大户、重点地区以及正常和关注贷款中逾期、欠息、重组贷款的变动情况、风险状况等查明原因,建立对大额新发生不良贷款快速调查和反应机制,对非信贷资产预计损失率较高和表外业务管理混乱、发生违法违规行为的机构,进行重点监管,督促辖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严格执行我分局制定的《常州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管理考核暂行办法》,按照分解下达的不良资产压降监管目标,努力实现不良资产余额和比例、非信贷资产、表外业务垫款逐步下降的总体要求。四是通过对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控制机制的全面评价,抓住重点,实施分类监管。督促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逐步建立覆盖所有业务风险的监控、评价和预警系统。督促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完善内控制度,强化自身防范风险的能力。五是进一步加强合规性检查和风险监管。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风险的检查力度,有针对性开展对内控管理、商业汇票业务和“三项检查”后续检查等现场检查。六是加强与人民银行、计划发展委员会、经贸委、财政和税务及统计等部门的联系沟通,通过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将有关宏观经济信息和行业、产业政策动态通报银行业金融机构,形成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合力。
二○○四年六月十六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