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关于印发《2009年常州辖区银行统计信息工作意见》的通知
索 引 号:758474445/2009-00012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20090226 发布机构:常州银监分局
生成日期:2009-02-26 公开日期:2009-03-05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要求做好形势分析、定期监管分析和专题调研;抓好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报表报送和数据质量管理;开展大额授信客户风险统计和监测工作;推进监管统计信息的共享;加强信息科技风险监管制度和内控机制建设等5项工作
关于印发《2009年常州辖区银行统计信息工作意见》的通知
20090226
 

 

关于印发《2009年常州辖区银行业统计信息工作意见》的通知 

 

政策性银行常州市分行,各国有商业银行常州分行,各股份制商业银行常州分行、经济紧密区支行,江苏银行常州分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常州市分行,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

现将《2009年常州辖区银行业统计信息工作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2009年常州辖区银行业统计信息工作意见

二○○九年二月二十六日

附件

2009年常州辖区银行业统计信息工作意见

2009年,常州辖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认真贯彻辖区银行业监管工作会议和辖区银行业统计工作会议、信息科技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银行业有效监管和银行业稳健经营的中心任务,加大工作力度,深化工作内涵,重点加强和做好以下五大方面的工作

一、切实做好形势分析、定期监管统计分析和专题调研工作

当前,经济金融工作面临着内外部的双重压力,在不确定性、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和社会舆论比较纷繁复杂的情况下,做好经济金融运行形势分析和月度分析、季度(半年度、年度)分析、贷款质量迁徙情况、大额授信客户风险分析等定期分析工作,对于银行业稳健经营至关重要。辖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紧紧围绕自身运营中的热点、难点、亮点工作开展自主性调研,重视和加强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和大额授信客户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报表数据的分析运用,准确研判经营风险状况和变化趋势。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进一步重视季度专题分析例会工作,提高调研水平和分析质量,并积极向《常州银监分局监管调研》投稿,充分利用好监管调研之交流平台。常州银监分局将继续以“常州辖区银行业季度专题分析例会制度”为依托,探索统计信息部门与监管部门联合开展专题分析,进一步提高专题分析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好地为监管中心工作和银行业运营服务。

二、着力抓好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报表报送和数据质量管理

统计工作作为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工作的质量与效率能折射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综合管理水平。辖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健全内部分工协调机制,规范报表报送工作流程,明确职能分工和问责机制,发挥统计归口管理部门的综合协调作用,相关人员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严禁出现向常州银监分局统计信息部门和对口监管部门报送同一指标、不同数值的现象,确保报表和数据的完整性、及时性、准确性。

为进一步规范辖区银行业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运行,提高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报表报送工作质量,常州银监分局将根据《常州辖区银行业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报表报送工作考核办法》,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统计信息部门要严格执行报表报送考核通报机制,各监管部门要认真做好报表报送情况的监控和按月记录、按季汇总反馈,严格按制度考核督促,推动数据质量和应用分析水平的不断提高。年内,常州银监分局将组织开展报表质量抽查,认真贯彻落实银监会建立的“四单制度”,即以“提示单”、“警告单”、“现场检查单”和“处罚单”为核心的数据质量管理制度,加大对数据质量较差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督查力度。

三、深入开展大额授信客户风险统计和监测工作

为保证辖内客户风险统计制度的有效实施和银监会派出机构客户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的顺利运行,进一步提高客户风险统计数据质量,常州银监分局将根据江苏银监局统一要求,结合辖区实际,制定并印发《常州辖区银行业客户风险统计数据报送及质量控制规程》,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严格按照规程要求,扎实做好数据采集工作,强化数据审核,确保数据质量不断提高。常州银监分局计划在三季度对5家大型商业银行常州分行和3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常州分行开展授信额度或贷款余额在5000万元以上大额授信客户数据质量现场检查,以进一步促进统计管理,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升统计服务水平。

对被江苏银监局认定的常州辖内重点监测客户,常州银监分局将按照属地监管原则,组织辖内的主债权行开展重点监测客户风险监测预警工作和其他债权行开展大客户风险监测预警工作,主债权行要按季逐户分析重点监测客户风险状况,真实反映大客户风险状况,按季形成《大客户风险监测分析报告》,并于季后20日内报送至常州银监分局对口监管部门,如发现大客户的重大风险变动情况,应尽快以《客户风险专报》的形式报告常州银监分局对口监管部门,同时要积极配合常州银监分局对大客户风险的调查和现场检查工作。

年内,常州银监分局将根据江苏银监局的统一部署,按照“先扩报数机构、后降报数起点”的思路,将辖区农业发展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全部纳入银监会派出机构客户风险预警系统的数据报送和信息共享范围。

四、扎实推进辖区银行业监管统计信息的共享工作

1、继续做好非现场监管系统信息的共享工作。常州银监分局根据与14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已经签订的《常州辖区银行业统计信息共享协议》,继续采取以“常州银行业信息网”为平台、与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共享有关统计信息的方式,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信息服务,支持、帮助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升风险管控水平。

2、组织开展大额授信客户风险信息共享。根据江苏银监局统一部署,常州银监分局将制定《常州辖区银行业客户风险信息共享实施意见》,辖区8家报数和4家即将报数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按照已经签署的《江苏银监局免责声明》和《银行业金融机构承诺书》,运用客户端软件,查询和下载客户风险信息,实现信息共享。辖区各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按照国家保密法规以及银行业客户风险信息共享管理制度,制定本单位共享信息使用管理办法,规范使用共享信息,确保共享信息在本单位经营决策、信贷评审、风险管理等工作范围内以“同业信息”名义使用,在信贷风险防控工作中得到有效应用,并应做好共享信息的保密工作,不得泄露信息来源。

3继续共享小企业贷款违约信息。常州银监分局将积极做好小企业授信统计监测工作,在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间继续共享小企业贷款违约信息。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充分重视小企业贷款违约信息报送工作,严格按照规定要求报送,以确保违约信息的真实性、全面性。常州银监分局将在适当的时候调查了解银行业金融机构使用小企业贷款违约信息情况,以进一步改进和指导小企业贷款违约信息共享工作。

五、加强信息科技风险监管制度和内控机制建设工作

1、建立健全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科技风险监管制度。常州银监分局将根据银监会《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系统风险管理指引》要求,结合辖区实际,制定常州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重要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暂行办法》、《信息网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信息安全事件报告制度》,探索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科技风险的监测分析工作,切实加强信息科技风险监管。辖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建立健全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保障、评估和预警机制,提升信息科技管理水平,确保信息科技工作的安全和高效。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加强信息科技风险应急和处置机制建设,并把工作重点放在制度的落实上,通过各项制度落实来切实提高防范信息科技风险的能力。

2、建立辖区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提示和通报机制。常州银监分局将严格按照银监会的要求和部署,适时组织开展对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科技风险状况的现场检查,并针对存在的各种科技风险隐患进行提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从维护银行业安全高效、稳健运行的大局出发,按照提示要求认真自查,制定对策,抓好落实,自觉整改,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和稳定运行。

3、建立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节假日信息科技风险巡查机制。为督促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做好节假日期间信息科技的服务保障工作,妥善处置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确保各经营网点、ATM机、电子银行等信息系统可靠运行,常州银监分局将适时开展节假日信息科技风险巡检工作,巡检的重点为:关键设备的监控管理和应急反应能力,重要基础设施的维护与管理,电信、电力和重要设备服务商的协调和响应机制,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演练、压力测试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