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2002年全市档案工作总结
索 引 号:014110120/2003-00003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其他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常档发[2003]6号 发布机构:档案局
生成日期:2003-01-13 公开日期:2003-01-13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今年全市档案工作以市档案馆晋升江苏省一级馆为主要目标,以“建设学习型档案机关,争当学习型档案干部”活动为载体,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2002年全市档案工作总结
常档发[2003]6号

今年全市档案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精心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市档案馆晋升江苏省一级馆为主要目标,以“建设学习型档案机关,争当学习型档案干部”活动为载体,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勤奋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建设学习型档案机关,争当学习型档案干部

市档案局积极响应市委关于开展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决定,动员和组织全体档案干部主动参与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活动,局(馆)党支部专门组织研究学习方案,在全市档案系统认真开展了“建设学习型档案机关,争当学习型档案干部”的活动,建立了学习领导小组,确定了学习的重点内容,规定了学习的具体时间,确立了终生学习、全员学习的崭新理念,全系统形成了集体学习踊跃参加,个人自学勤奋刻苦的浓厚学习氛围。金坛市档案局在创建学习型档案机关活动中,解放思想出实招、开拓创新抓实事、服务大局重实效,使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创建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全市档案干部对党的宗旨的认识,提高了档案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职业道德、档案业务以及法律素质,着力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创新档案服务机制,实现跨越式发展,构筑常州区域档案资源新优势,加快常州档案信息化建设,走发展档案精品之路,努力实现全市档案资源的共建共享,为全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提供优质快捷便利的全方位服务。

二、积极开展业务指导工作,全面推进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

1、配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时做好行政区划调整中的档案归属和流向问题的宏观指导和监督检查。

在今年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过程中,提前介入,积极参与,深入调研,掌握全面情况,及时以两办的名义下发了《关于做好我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中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对档案归属和流向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同时,多次组织召开各区档案部门负责人会议及专业档案协调会,制定档案交接的具体方案,确保区划调整中档案移交接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2、积极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目标管理。

我们对全市申报目标管理单位开展了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指导服务工作,特别把申报国家一级、二级和省一级的9家单位作为工作重点,多次上门,对其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具体的检查和指导。今年,市交通局等6家单位晋升省一级、市委统战部等12家单位晋升省二级、武进日报社等15家单位晋升省三级。全市79家乡镇财政所档案工作全部通过了市一级先进单位验收。74家农行基层分理处通过了档案工作市级先进单位验收。我们还对常州市公交公司等12家单位分别通过了国家二级、省级档案管理等级复查工作,常州市产权监理处以98分的优异成绩通过了国家一级认定,在全省国家一级单位中得分位居第一,市直属房产管理处、市交运集团2家单位通过了国家二级认定、市路灯管理处等7家单位通过了省级认定。

加强了对民营和个私企业档案工作的业务指导。今年加大了工作力度,扩大试点,强化指导,主动上门服务,努力促使其档案管理上等级,以带动其他非公有制企业规范建档。目前,我市已有常州红星家具有限公司等3家私营企业先后通过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省级认定。

3、开展档案年检工作,以促进机关、企事业档案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

今年在市级机关及部分企事业单位加大了档案工作检查力度,全面试行年度检查合格制度,制定了《常州市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年度检查试行标准》,将档案执法和年度立卷检查有机结合。这一举措是在传统检查方法基础上加以创新,尤其是在机关电子文件的管理上有所突破,对电子文件的形成、归档、积累、移交都作了统一规范,有力地促进了机关档案工作现代化建设。目前,全市15个市级机关档案工作协作组125家单位全面完成了年检工作,并将2002年度所形成的电子文件以及计算机全引目录数据移交进馆。通过年检,将档案工作真正纳入以法治档的轨道,促进了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

4、强化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抓好年度重点建设工程档案登记工作。

对今年常州地区省、市级重点建设项目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对21项重点项目做好跟踪登记,充分发挥市城建档案馆和新北区文档中心的管理职能。一是做好项目报建、归档指导工作。今年市城建档案馆与建设单位签定了《江苏省建设工程档案报送责任书》101份,新北区文档中心为201家建设单位737个项目办理了前期报建手续,同时发放档案移交目录、接收范围和归档要求,签订了建设工程档案归档责任书,将城建档案的要求提前告诉建设单位,真正从源头抓起,确保收集齐全。二是参加专项验收和竣工验收,参与和组织专项验收261个工程项目的档案验收,在现场查看竣工资料,及时指出存在问题,发出整改通知单,确保了工程档案的报送质量。三是认真审核,规范整理。今年新北区文档中心共为52家建设单位148个工程项目出具了档案验收合格证,接收了新北区管理中心大楼、美林国际村等91家建设单位437个项目的竣工资料,整理归档62家建设单位296个项目的竣工档案1519。市档案局还对省重点建设项目溧阳沙河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项目档案进行了重点检查和指导,以确保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的齐全完整。

5、深入调研,拟制出台《常州市归档文件整理细则》,推行文书立卷改革工作。

为明年在全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全面推广《归档文件整理细则》,今年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及前期准备工作。先后组织各市、区档案部门及基层单位的档案人员前往南京、南通等地参观学习,结合常州实际,制定了常州市《归档文件整理细则》实施意见,为明年推行文书立卷改革提供了指导性意见和具体操作办法。

6、开展档案利用效益成果评选活动,充分展示我市档案工作成就。

为了进一步深化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充分发挥档案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及时转发了省档案局《关于举办档案效益成果评选活动的通知》,在全市开展了档案利用效益成果评选活动,选择典型意义的重大成果,以展示档案工作取得的成就,扩大档案的社会影响。同时,在《常州档案》刊载了金坛市公安局利用公安刑事档案侦破系列抢劫案、天宁区强化服务意识主动热情地做好档案利用工作的典型事例,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档案人员的服务意识,充分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服务。

三、深入开展档案宣传和行政执法,不断提高依法管理档案事业的水平

1、大力开展档案宣传活动,普及档案法律法规和档案知识,增强公民档案意识。

今年95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颁布实施15周年,全市掀起了一次普及档案法规知识、宣传档案工作的热潮。一是全市1000余人参加了《中国档案报》举办的“剑南春”杯档案法制知识竞赛;二是利用馆藏资源制作展板,宣传改革开放十年成就。常州、武进、天宁等单位组织了205块展版、400把档案宣传伞在政府大院等地闹市区进行展出,常州市档案馆展出的《“十年巨变”看龙城》大型图片展览,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三是悬挂宣传横幅,发送宣传资料,开展档案咨询活动。各单位制作了宣传横幅悬挂主要街道,设立档案宣传咨询点,发送宣传资料。仅武进两个咨询点发送档案宣传资料和接受档案咨询近800人,天宁区还印发了700份《致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公开信》,宣传了《公民利用档案的权利和义务》、《如何建立家庭档案》等档案知识;四是利用大众媒体,提高宣传的广度。94市档案局局长耿东福接受了常州日报记者的采访,畅谈全市贯彻实施《档案法》15年来档案事业取得的成就,在《常州日报》上发表。915日在常州电视台黄金时间电视屏幕连续5天播出“纪念《档案法》颁布15周年”和“增强公民档案法治意识,依法保护利用档案信息”的宣传标语。国庆期间常州电视台社会写真栏目连续三天播出档案史料内容。金坛市档案局联合电视台拍摄村级建档经验,通过电视片,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示档案工作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成果,并请市委分管领导在“档案宣传日”发表电视讲话。通过“档案宣传日”一系列宣传活动,在宣传档案工作的同时,也促进了档案工作的社会化。做好期刊发行工作,2002年我市《档案与建设》期刊工作荣获省特等奖和组织奖。

2、切实履行档案法律法规赋予的监督职能,对全市部分改制企业的档案归属和流向进行执法检查。

市档案局联合市人大、经贸委、政府法制办对全市22家国有大中型控股企业和民营改制企业贯彻实施《档案法》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摸底,采取自查和重点抽检相结合的形式,市重点抽查了9家改制企业,检查组针对部分改制企业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限期整改的意见,通过检查及时避免了改制企业在改制过程中档案处置混乱、造成档案损失的现象,并积极推进了全市改制企业档案管理工作。12月中旬,市人大蒋溢涛、戴顺瑞副主任带领市人大代表视察了我市档案工作,对近年来我市档案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武进区档案局针对干部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档案及失业人员档案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联合执法检查。通过执法检查进一步促进了各单位对此类档案的有序管理,提高了对数据库的安全防范意识。此外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如企业职工档案的安全流转问题、档案管理机构与有关主管部门的联系协调等)已引起了人大有关部门的重视,使执法检查取得了实效。金坛、天宁、钟楼档案局会同人大、法制局组成档案行政执法检查组,着重检查档案的立卷情况,将档案管理是否按照国家法规的要求、业务建设是否符合规范标准作为行政执法的重要内容,把行政执法检查的全过程与档案达标升级、档案移交进馆、业务指导等日常性管理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法律手段来管理档案,使执法活动达到优化档案事业发展环境、促使各级领导重视和支持档案工作、推进本地区档案事业健康发展的目的。

四、围绕晋升省一级馆目标,进一步推进档案馆基础工作和现代化建设

(一)认真做好晋升省一级馆目标实施工作。

市档案馆年内争创省一级馆列入市委、市政府工作目标后,年初即成立以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的常州市档案馆晋升省一级档案馆领导小组。为确保晋升一级馆工作落到实处,认真组织学习《考评办法》,排找差距,结合各处工作职责,制订了晋升省一级馆目标的分解实施计划表,做到责任到人,完成目标到月,工作进度上墙公布,使每个人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按照计划进行实施,限期完成,定期检查,大家团结拼搏,埋头苦干,从而保证了晋升工作按时完成。溧阳市档案馆也将晋升省一级馆作为年内主要工作目标,全局一盘棋、班子一股绳、上下一条心,做到任务具体、要求明确、督查到位。12月中旬,常州、溧阳两市档案馆通过了省档案局组织的省一级馆考评验收,双双成为江苏省一级先进档案馆;同时武进区档案馆通过了省考评组对省一级馆的复查考评。新世纪伊始,常州市综合档案馆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跨入了全省先进行列。

(二)档案馆基础业务建设进一步加强。

1、档案接收征集工作有较大突破,进一步丰富和改善了馆藏

今年4月市行政区划调整后,市档案馆加大了对撤销单位档案的接收力度,全年共接收了21个单位34691卷档案,其中文书档案25831卷、科技档案47卷、专门档案8813卷,馆藏增添了诉讼档案等新门类。各辖市(区)馆和市城建档案馆年内共接收各类档案25592卷(盒),武进区档案馆还接收停产歇业企业代保管档案6623卷。

征集工作成效显著。常州市档案馆征集到原市政协副主席李镇瀛夫妇收藏的常州藉名人书画作品30件;金坛市档案馆征集到民国时期金坛各乡镇地籍图1107张,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的新四军布告1份。

2、加快了全市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

我们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边建边用、滚动发展”的思路,高起点、高标准地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常州市及武进、金坛、溧阳档案馆完成了馆藏档案文件级目录的数据库建设,到目前为止全市共录入数据600多万条,全部可用以计算机检索查询,市级机关、武进区机关及乡镇档案室基本实现了档案计算机管理。今年常州市档案馆主页加入常州政府网站,并在档案馆大厅配置了多媒体触摸屏,查询系统包含了爱国主义教育展览、常州市珍贵档案史料公布、现行文件查阅中心、市民办事指南、近10万条的开放档案目录查询和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查阅等栏目,架起了为市民服务的绿色桥梁。

3、强化服务意识,拓展服务空间,提高服务水平。

一是认真做好日常查档接待和档案利用预测、统计分析工作,为研究档案利用规律,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主动利用服务。各档案馆除了搞好“窗口”服务外,每年年初向社会发放档案利用预测调查问卷,或召集有关部门召开档案利用预测座谈会,形成档案利用预测分析;年底及时对一年来的档案利用情况进行统计,选取典型事例形成汇编,进行宣传,受到领导、部门和群众的一致好评。今年全市共接待4618人次,利用档案资料13278卷册,光盘5320张,照片480张。其中常州市档案馆接待604人次,提供档案资料1554卷册。

二是充分挖掘馆藏档案信息资源,积极开展档案编研工作。开展档案编研工作是档案馆利用档案提供主动服务的一种主要途径。今年完成了《常州市住房制度改革文件汇编》、《常州市级党政机构“三定方案”文件汇编》、《常州市名人故居汇编》、《常州市延陵路的变迁:图片》等汇编文件和参考资料的收集编研工作。各辖市区档案馆也都较好地完成年度档案编研工作任务。

三是拓展档案服务空间,开展档案托管服务。为确保全市停产歇业企业档案的安全保管,同时也为了充分利用档案馆充裕的硬件资源,武进、天宁区档案馆开展了档案托管服务,目前已为机关、企业开展档案托管服务。市城建档案馆、新北区文档中心还开展了帮助建设单位整理建设工程项目档案服务。

四是应用声像档案为城市建设服务。市城建档案馆今年制作了《现代新世纪大道——常州市晋陵北路工程建设纪实》、《今秋硕果分外香——2002市政建设回眸》等电视专题片10部;参与了《常州市住宅小区建设》等画册的拍摄、编辑工作;拍摄城市建设新貌、旧貌照片1200多张;与建设拍摄协会一起,开展古建筑抢救性拍摄工作,年内已经完成了初步拍摄工作,充分应用声像档案为城市建设服务。

4、做好档案鉴定工作。

按照《鉴定工作制度》,各档案馆对保管期限到期档案进行鉴定和划控,按期向社会开放档案2992卷。常州市馆共鉴定短期档案146个全宗19285卷,其中留存13163卷,销毁6125卷。

5、组织了珍贵档案的整理和修复工作。

市档案馆对馆藏珍贵档案进行了整理和修复工作。完成大成纺织印染股份有限公司档案修裱201幅,托裱名人字画56幅,整理馆藏早期照片档案32册1957张。

五、搞好继续教育、职称评定和学会工作,促进全面发展

1、认真做好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工作。

今年是全面实施档案人员上岗资格证和继续教育证制度第一年,市档案局组织人员参加省统一组织的新教材师资培训班,年初,又出台了《常州市档案人员持证上岗和继续教育证书制度的实施办法》,经过深入发动、广泛宣传、周密计划、精心组织,培训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年共举办各种培训班21期,其中参加上岗培训471人次,参加继续教育培训698人次。年内常州市档案局共发放上岗培训和继续教育证书1678个。为拓宽档案工作思路,市局邀请苏大教授作了《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资源》、《档案信息网络化与数字化》的讲座。同时积极与苏大合作办班,在常州开设了《机关管理与办公自动化》专升本自考教学班,65人参加,学期两年,为档案人员提升学历层次创造了条件。

2、按期完成了职称评审工作。

根据市职称改革工作的意见,认真做好《档案系列职称改革考评办法(试行稿)》和《初、中级任职资格考核细则》的制订工作;共收到职称评审材料78份,分别召开了初、中级职称评审会议,共评出馆员26人、助馆27人、管理员11人,经省高评委评审,有2人通过高级评审,按时优质完成了全市档案系列职称评审工作。

3、健全学会组织,活跃学术氛围。

年内召开了二届四次学会理事会,审议2001年常州市档案学会工作总结及2002年学会工作的设想,增选了理事,选举了学会理事长、副理事长和审批接收了新会员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加强了学会组织,积极组织档案人员参加省档案学会组织的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交流文章26篇。档案学术研究紧贴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紧贴社会改革热点,紧贴档案事业发展的难点,有重点地开展专题调研和撰写学术论文。目前,已收到论文、信息238篇,其中,89篇分别在省级以上刊物及研讨会上发表和交流。举办了“档案工作应对入世挑战和档案管理现代化”学术论文交流会,从而活跃了档案学术氛围,提高了档案人员学术水平,促进了档案事业的发展。


今年,我市档案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新世纪新阶段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对档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还有不少差距,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建立健全创新服务机制,充分发挥档案馆“两个基地、一个中心”的作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新的业绩将全市档案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常州市档案局

                                                       2002年12月28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