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2006年全市档案工作总结
索 引 号:014110120/2007-00003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其他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档案局
生成日期:2007-02-09 公开日期:2007-02-09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一、加强法制建设;二、围绕“两个率先”;三、突出主体建设;四、实施科技兴档;五、突出协调发展;六、加强队伍建设
2006年全市档案工作总结

2006年,全市各级档案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围绕“两个率先”、富民强市目标的实现,以创新为先导,以服务为主线,强基础抓服务,在档案工作服务大局、档案事业主体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事业管理和档案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实现了全市档案事业 “十一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加强法制建设,档案事业依法管理取得新的进步

适应新形势下依法管理全市档案事业的需要,逐步完善我市档案法规体系,大力加强法制宣传,进一步营造了档案事业发展的社会环境。

(一)认真编制《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市档案局在认真总结“十五”发展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突出重点,以《江苏省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为指导,结合我市实际,认真编制了《常州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了我市“十一五”发展的思路、目标和主要任务及措施。各辖市、区和市城建档案部门也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编制了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并列入了本级政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一五”规划》,确保了档案事业与全市经济和社会同步协调发展。

(二)不断加强档案法制建设。成立了市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制定了《全市档案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加强了档案行政执法工作的领导。对档案行政执法主体、执法依据、行政许可及处罚事项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梳理和审核,进一步完善了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建设。各级档案部门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组织开展档案执法专项检查。市城建档案馆开展了城建档案执法检查,金坛市、溧阳市、戚墅堰区对《档案法》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并针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下发《执法检查意见书》要求整改。通过不断完善和加强档案法制建设,全市档案法治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同时随着新北区档案局的成立,全市档案管理体制得到全面理顺,进一步促进了全市档案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三)广泛开展档案宣传工作。全市各级档案部门始终把宣传、贯彻“两法一条例”作为宣传档案工作,提高社会意识的重要内容。一是广泛发动,组织参加《纪念〈江苏省档案管理条例〉颁布八周年档案法制知识竞赛》活动。二是深入基层,开展档案宣传咨询活动。金坛市档案局3月8日在金沙广场开展宣传咨询活动,溧阳市档案局参加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深入革命老区前马镇和竹箦镇,开展档案宣传和咨询,接受农民朋友咨询200多人次,发放《档案工作宣传手册》、《家庭档案管理指南》等资料1200余份。三是充分利用媒体宣传档案工作,一年来,先后有《中国档案报》、《档案与建设》、《常州日报》、《常州晚报》、《扬子晚报》和省、市电视台刊载和报道了我市档案工作情况,进一步展示了我市档案工作良好形象,扩大了档案工作的影响力。

二、围绕“两个率先”,档案工作服务大局取得新的成效

全市各级档案部门努力做到“两个率先”进展到哪里,档案工作就服务到哪里,努力将档案工作向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线延伸。

(一)大力加强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按照《常州市行政村档案管理办法》,进一步推进规范行政村建档。金坛市157个行政村全部达到规范化建档的目标。溧阳市、武进区分别制定了行政村规范化建档等级认定标准和建设标准,50多个行政村完成优秀、合格等级的认定。金坛市金城镇白龙荡村被评为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省级示范单位,为我市农业农村档案工作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

(二)进一步推进民营企业档案工作。06年6月召开了全市民营企业建档观摩会,参观学习了武进亚邦化工集团、佳尔科药业集团规范化建档工作,通过典型示范,积极引导全市上规模民营企业和高新技术民营企业做好建档工作,其中亚邦化工集团、新北星宇车灯有限公司、柏鹤涂料等通过了省一级档案室的认定。

(三)继续深入开展社区规范化建档和家庭建档工作。全市深入贯彻《常州市社区档案管理办法》,社区建档工作蓬勃开展,全市255家社区合格率已达83%,优秀达52%。武进区、天宁区、戚墅堰区社区档案工作全部达到优秀标准。在全面普及社区规范化建档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了“常州市档案管理优秀示范社区”创建活动,进一步促进社区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建设。一年多来家庭建档工作又有新进展,金坛市以具有文化底蕴的退休干部范学贵家庭建档为试点,邀请金坛电视台对家庭建档作了专题采访和报道;天宁区召开家庭建档观摩会,邀请梅老先生介绍家庭建档的经验心得。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档案工作更加贴近了群众,为和谐社区建设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四)进一步加强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和《常州市城建档案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强对全市重大建设项目的监督和指导,规范重点建设档案验收工作.今年对新建、续建的118项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开展了登记,加强了登记备案制度和跟踪检查指导,对扬溧高速、沿江高速常州段、戚墅堰电厂扩建工程等一些重大建设项目进行了档案专项检查和验收,进一步促进了全市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水平。市城建档案馆重点加强了对市行政中心、体育中心、大剧院、312国道和运河改道工程、地下管线等市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的指导督促检查,修订了《建设工程档案编报手册》,接收和审核321个单项工程。溧阳市对列为重点项目的3个建设项目进行了重点的指导和监督。新北区为312家建设单位1102个项目办理了报建手续,对194家建设单位736个工程项目的档案进行专项验收,确保档案工作与项目建设进程同步。

(五)继续做好国有(集体)破产、关闭企业的档案处置工作。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做好市属国有(集体)破产、关闭企业档案整理和处置工作的通知》精神,加强监督指导,确保档案的齐全完整。市档案局接收破产(关闭)企业档案10024卷,新北区接收了破产企业武进水泥厂档案10371卷,戚墅堰区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协调,落实了3万元资金,完成了戚区饮服管委会等8家破产(关闭)企业410卷档案清理接收工作。

(六)做好文件档案的利用工作。进一步加强现行文件中心建设,不断完善现行文件查阅中心,及时收集并向社会提供政策性、法规性、公益性、服务性等非保密性文件,着力打造政府政务信息公开窗口。全市各级各类档案馆积极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优质服务,普遍受到了好评。06年全市共接待查档10371人次,利用档案资料26435卷(册、件),底图382张,复制37434页,为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积极有效的服务。

(七)积极主动服务好各项中心工作。06年我市部分乡镇、街道进行区划调整,市局与天宁、钟楼、戚区档案局等相关部门联系和协作,认真开展调研,提前介入,提出有关意见和办法,天宁区以区委办名义下发了《关于做好我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中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钟楼区、戚墅堰区认真部署落实,确保区划调整中档案的齐全完整与安全。

三、突出主体建设,档案馆建设取得新的突破

各级档案部门高度重视档案馆主体建设,突出档案事业与现代化事业协调发展,按照“社会性、文化性、开放性、现代性和标志性”的要求,努力将档案馆建成保管党和国家重要档案的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行文件利用中心和档案信息服务中心的“四位一体”的新型档案馆。

(一)档案馆库建设取得新进展。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重视和大力协调下,市档案馆新馆落成并投入使用,新馆外观新颖、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内涵丰富,总面积为11000平方米,成为我市档案事业蓬勃发展的新的起点。目前,全市档案馆基础建设全面展开,钟楼区1100平方米的档案馆即将竣工,戚墅堰区400平方米的档案馆已经开工,8000平方米的市城建档案馆即将开工,金坛市6000平方米档案馆新馆已经立项,溧阳市档案馆新馆建设项目已经列入了《溧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二)档案资源整合得到新突破。市委、市政府从提高行政工作效能出发,要求整合档案资源,进入行政中心的67家机关档案都向市档案馆移交,实行档案的集中保管。为确保机关档案整体移交工作万无一失,市档案局强化业务指导功能,精心组织开展服务。制定业务规范12个,分片分组全程跟踪服务。经过一个月的奋战,67家市级机关及下属16家企事业单位2004年前的文书、会计、业务、声像、电子、实物等档案资料102609万卷(盒)、文件级数据库80万条的全部移交进馆。常州市机关文件中心初见雏形,为进一步发挥档案部门的专业优势,更好地为党和政府各项工作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提供了新的平台。

(三)档案资源结构得到新改善。依法做好档案的接收工作,进一步整合档案资源,并通过无偿捐赠、有偿征集、有价收购等形式,收集各类档案资料,2006年全市共接收各种门类载体档案资料136603卷(册),征集各种档案史料624件1487张。常州市档案馆接收了对外友好交往中各种礼品、纪念品、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手迹等珍贵档案201件、常州市取得的国家级、部、省级荣誉实物档案1730件,其中常州市近几年获得的“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市”、“中国最佳人居环境奖”、“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等国家级奖都悉数进馆,极大地提升了馆藏档案的品位。12000余张照片档案和纪检档案、信访档案、统计档案、职称档案、审计档案、伤残鉴定、劳动仲裁、退休审批、职工调动、律师事务所案件等业务档案接收进馆,增添了档案馆藏档案新门类,极大地改善了馆藏档案的结构。金坛市、溧阳市、武进区面向社会、面向民间开展了名人档案、珍贵档案的收集和征集工作,金坛市收集了6位国家级金坛市的文艺界名人资料,200余幅华罗庚老照片,征集到日本老兵金坛谢罪照片600余张、声像光盘1张和一批老照片。武进区征集家谱7套,新北区收集和接收了全区重大活动、重大事件的数码照片1401张,市城建档案馆加强了对照片、电视录像资料的收集,共收集照片4339张,电视录像资料2500分钟。

(四)档案开发利用又有新提高。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编研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金坛市档案馆积极发掘馆藏,编辑了《结婚证书的演变》;溧阳市会同党史工委编写了《溧阳市社会主义时期中共党史专题资料》,武进区与有关部门联合编纂出版了《当代外地武进籍名人录》一书;市城建档案馆完成了《龙城变奏曲》等14部电视专题片,市城建档案馆为我市两会准备的《龙城新貌》画册,受到市领导、两会代表和各部门的广泛好评,为在我市召开的江苏省13个城市市长研讨会制作了一套宣传资料,为迎接“十一”国庆和红梅公园开放,制作了1300幅公益广告和200幅城市景观照明夜景图。

(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市档案馆一楼1000平方米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正在按照方案设计建设过程中,武进区档案馆《武进档案历史展览》顺利通过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验收。溧阳市档案馆制作了《溧阳名人展》展板,在10所中小学巡回展出,“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总结表彰会上评为优秀成果。档案馆逐渐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常州、树立形象的又一个文明窗口。

四、实施科技兴档,档案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

积极贯彻《全国档案信息化实施纲要》和《江苏省信息化建设规划纲要》,大力推进档案资源数字化、档案服务网络化的档案信息化建设,有效提升档案基础业务水平。

(一)电子文件中心建设初建成效。进一步做好电子政务环境下的常州电子文件中心的运转协调工作,《网络计算机和电子文件中心在数字档案馆中应用建设研究》获国家档案局科技进步三等奖,荣获市“十五”期间优秀信息化应用系统奖,06年11月全省电子文件中心应用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我市电子文件中心受到了省档案局的好评。武进区电子文件中心通过了省级验收,溧阳市电子文件中心正在调试中,其他辖市、区电子文件中心建设也在全面展开。

(二)数字档案馆建设步伐加快。市档案馆新增电子目录100余万条,武进区对重要珍贵的档案80多万页进行了全文数字化处理,溧阳市完成了7445张照片4410页档案的数字化,新北区对接收的1401张数字照片做好数据挂接,市城建档案馆完成了2000卷城建档案的数字化工作。

(三)档案信息网站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溧阳档案信息网站建立了现行文件服务中心,开通了“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武进区档案信息网增加了10家区重点企业和10家区外商投资企业的内容,网站点击30万余人次;市城建档案网站开通了城建档案目录查询,为社会利用提供了方便。全市档案信息网站功能进一步完善,内容更加丰富,实现了电子文件和开放档案目录的查询服务,成为档案工作有力的宣传平台和与社会沟通的桥梁。

(四)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各级档案部门加强了对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和监督指导,通过档案年检考核手段和开展档案目标管理活动,全面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档案信息化步伐。全市各级机关基本实现了当年纸质文件、电子文件、电子目录同步归档;市国土、房产、公安、检察、法院等系统,以创优创特为目标,基本实现了室藏档案全文数字化,实现了网上全文浏览查阅利用;市财政、教育等系统和社区的档案信息化建设也有了新的进步。

五、突出协调发展,全市档案工作水平又有新的提升

(一)完善档案工作年检制度。市档案局针对机关档案移交后出现的新情况,及时研究调整档案年检工作的内容和检查范围,着重对未搬至行政中心的26家市级机关和原郊区的6个乡镇到期应移交档案情况进行检查指导,为明年档案的顺利移交奠定了基础。金坛市、溧阳市、武进区、新北区、天宁区和钟楼区也组织对机关事业单位进行了档案工作年检。

(二)深入开展档案目标管理活动。2006年武进区档案馆率先跨入了特二级档案馆行列,钟楼区档案馆跨入了省二级馆行列,全市8个档案馆全部通过了省二级馆以上目标管理认定,达到了《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试行)》文件中提出的:“省会城市、地级市城市评选文明城市,市档案馆应达到省一级馆标准,其所属各城区档案馆应达到省二级馆标准”的要求。全市共有91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目标管理通过等级认定,其中一星级3家,二星级30家,三星级41家,四星级10家,五星级7家。通过深入开展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等级认定活动,进一步规范了档案基础业务工作,全市档案工作呈现了条块结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

六、加强队伍建设,档案人员素质有了新的提高

高度重视档案干部队伍建设,以机关作风建设专项活动为契机,切实抓好教育、培养、锻炼队伍的工作,进一步提高档案干部队伍素质。

(一)积极开展机关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好班子”和“文明单位”活动,坚持“学习日”、“中心组学习”制度,加强理论学习,促进思想建设;扎实开展“巾帼文明示范岗”和“党员示范岗”活动,开展“情系老区、结对帮困”和社区结对帮扶活动,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加强专业知识学习,适应新形势和新技术对档案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增强服务能力;全市档案部门取得了机关作风明显改进,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机关形象明显提升的成效。市档案局(馆)、市城建档案馆的全体同志发扬团结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园满地完成了档案馆搬迁任务,实现档案搬迁工作一卷不漏、一步到位和万无一失的目标。市档案局(馆)、溧阳市档案局(馆)、市城建档案馆被评为“文明单位”和 “团结、廉洁、开拓” 好班子,金坛市档案局(馆)软环境建设进入十强,并荣获“学习型机关”称号,常州市、金坛市、天宁区档案局(馆)分别荣获“五一巾帼标兵岗”、“五一巾帼示范岗”、“巾帼示范岗”荣誉称号,市城建档案馆被评为“省城建档案工作先进单位”,全市档案部门多名同志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并被授予荣誉称号。

(二)继续加强专业教育培训工作。市档案局举办了第四期档案人员上岗资格和继续教育培训班,参加人数287人次,各级档案部门还配合条线工作,结合档案工作会议、年度立卷等活动,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档案业务培训和工作。

(三)认真做好档案系列职称评审和档案学会工作。全年档案系列职称评审初级通过22人、中级通过12人,经省档案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通过7人。2006年市档案学会举办全市档案学术论文交流,推荐参加省档案学术论文交流35篇,入围省档案学会论文集共28篇,有多篇论文和信息在国家、省级档案刊物上登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