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常州市“档案资源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
索 引 号:014110120/2010-00018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常档发〔2010〕42号 发布机构:市档案局
生成日期:2010-11-29 公开日期:2010-12-08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整合档案资源,形成更加丰厚的档案服务资源优势,保证 2011年全市 “档案资源建设年”活动落到实处,提出实施方案。
常州市“档案资源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
常档发〔2010〕42号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整合档案资源,形成更加丰厚的档案服务资源优势,保证 2011年全市 “档案资源建设年”活动落到实处,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档案资源建设年”活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规范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档案资源建设为基础,以接收应进馆档案为重点,以征集散存于社会民间珍贵历史档案、名人档案、地方特色档案和重大活动(事件)档案为补充,以创新整合档案资源机制为动力,以提高各级档案部门服务和谐社会建设能力为目的,大力丰富馆藏档案新内容,努力扩充馆藏档案新成分,积极改善馆藏档案新结构。

  通过“档案资源建设年”活动的开展,使应收档案早日进馆,使散失在社会和民间的珍贵历史档案、名人档案、地方特色档案置于国家档案行政部门的安全管护之下,使全市馆藏档案资源建设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逐步在全市建立以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为主导,各主管部门配合的档案资源建设长效机制和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最终建立起内容丰富、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具有常州地方特色的档案资源体系。

  二、工作重点

  1、加强档案依法接收工作。各级各类档案馆要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积极发挥档案接收主渠道作用,加大档案依法接收力度。按照全国档案馆工作会议精神,全面修订档案馆接收范围和进馆标准,依法接收应进馆到期档案和数字档案,做到应收尽收。确保反映常州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重要档案和对广大人民群众具有保存价值的民生档案接收进馆,建立面向社会、面向全民的多元化的档案资源体系。

  2、加强常州名人档案征集工作。2011年重点征集“常州籍中央委员档案”“部省级和市领导档案史料”“常州文化名人档案(国家级一级美术师书画作品)”“国家级劳动模范档案”“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常视察”等特色档案。

  3、加强常州重大活动(事件)档案工作。认真执行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常州市重大活动和重大事件档案管理办法》精神,加强对重大活动、重大项目、重大事件、重点单位及临时机构档案收集归档和监督指导。常州市档案馆与电台、报社、电视台联手建设“常州市电子声像图片库”,同步保存重大活动、重大会议、重大事件等声像数字档案。积极开展照片档案征集和代保管,鼓励广大市民捐赠电子图片。同时建立健全电子声像图片利用制度,为各级领导、为机关、为社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4、加强常州地方特色档案征集工作。通过公开发布征集公告,向全社会广泛征集古往今来与常州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宗教等有一定关系的事件和人物档案,多方收集未列入接收范围但具有常州地方文化特色的历史文献、民间艺术和民风民俗档案资料。广泛征集反映常州历史变迁的老照片、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遗产等特色档案资料。要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方式,对散存在社会上的珍贵、重要及濒危历史档案进行抢救性征集。

  三、活动安排

  1、召开全市档案资源建设工作会议(2010年11-12月)。总结交流“十一五”档案资源建设情况和经验,表彰先进个人和集体,聘请档案资料征集鉴定顾问,部署今后几年全市档案资源建设工作任务。

  2、出台档案资源建设相关文件(2011年1-2月)。修订出台档案史料征集公告,出台全市珍贵档案评选标准,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常州地方文化特色档案史料。修订出台档案馆接收范围,依法接收应进馆到期档案。修订和出台档案馆进馆标准,从2011年1月开始,市级机关全面开展纸质档案与数字档案同步接收。

  3、开展“档案馆开放日”活动(2011年3-4月)。让市民走进档案馆,走近档案了解档案。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档案的收集、整理、保护和利用等方面典型事例和作用,宣传档案资源建设的规范规定,宣传“档案资源建设年”活动的作用和意义,提高全社会的档案意识,营造开展“档案资源建设年”活动的良好氛围。

  4、开展“家庭档案展览”活动(2011年5月)。家庭档案作为家庭历史活动的真实记录,不仅是家庭生活的有力助手,而且还是党和国家进行和谐社会建设、发展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参考材料。通过开展“家庭档案展览”活动,逐步推进和普及家庭建档工作。

  5、开展年度归档检查工作(2011年6月-8月)。以一年一度的档案年检为抓手,加强对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从源头上抓好档案资源建设。各档案室要切实做好文件材料的收集归档工作,切实加强政务信息公开报送工作,加强电子政务环境下电子文件收集归档工作,加强各级党委、政府和本单位重要公务活动的声像档案收集归档工作,加强科技档案、会计档案、实物档案、业务档案的归档整理工作。从源头上确保不同门类、不同载体档案资源的齐全完整,规范整理和安全保管,确保进馆档案的数量和质量。

  6、开展档案行政执法检查(2011年9月)。利用《档案法》修订颁布实施之月,组织专题执法检查,针对一些薄弱部门和环节,对《档案法》和《江苏省档案管理条例》的贯彻实施情况,对档案工作机制、档案资源齐全、档案安全保管等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加大督促指导力度,以促进全市档案事业均衡发展。

  7、开展“市民捐赠档案日”活动(2011年10月)。通过大力宣传、积极动员、多方联系,向全社会、向广大市民广泛征集常州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史料和实物档案。

  8、开展“全市珍贵档案评选活动”(2011年11月)。精心组织,深入挖掘,开展第一届珍贵档案评比活动,积极引导民间珍贵档案资源不断向国家档案馆聚集。

  9、总结表彰“档案资源建设年” 活动(2011年12月)。各单位在“档案资源建设年”活动中,要创新工作机制,及时总结成绩和经验,在12月底全市将召开档案资源建设总结表彰大会,及时总结经验,加强和探索建立档案资源建设的长效机制。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局(馆)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各级档案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档案资源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档案资源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主要领导为档案资源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以征集接收部门为主体、各处(科、室)积极配合、全员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二)建立与本地各领域联系沟通的工作机制。加强与文化团体、社团组织、知名人士的联系,不断扩大档案征集网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三)建立与新闻媒体长期合作的工作机制。通过视频接收系统,建立声像档案进馆备份长效工作机制,促进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共赢、互利互惠。

  (四)建立与国家馆、省馆档案资源复制交流机制。积极做好对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第二历史档案馆与本地有关重要档案史料的复制、征集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