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投资结构继续优化 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索 引 号:014109664/2010-00048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市统计局
生成日期:2010-03-22 公开日期:2010-03-22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
投资结构继续优化 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2009年常州市国民经济运行统计系列分析·投资篇

 

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冲击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上下,认真贯彻执行中央提出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措施,克难攻坚,着力破解投资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实施工作,实现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平稳快速增长,为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2009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运行的基本特点

2009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在上年高位增长的基础上继续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04.8亿元, 比上年增长17.7%。在投资总量增加的基础上,项目规模也不断扩大。从投资项目内部结构看,2009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呈现以下几方面变化:

1施工项目增加,规模扩大。全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共计4591个,比上年增加322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2989个,比上年增加501个。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及以上的项目1501个,比上年增加248个,完成投资1138.6亿元,比上年增长29.5%;计划总投资1亿元及以上项目326个、10亿元及以上项目42个、20亿元及以上项目14个,分别比上年增加40个、16个和10个,当年完成投资在全社会投资总额中占比依次为35%14%8%,比上年提高1.93.23.7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本年完成投资831.7亿元,比上年增长64.7%,在全社会投资总额中占比达48.8%,在剔除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占比高达59.5%。施工项目尤其是大项目的増加为我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奠定了基础,新开工项目的及时启动更是对全市投资的增长起了重要的拉动作用。

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逆势增长。2009年,在天合光能产能扩大、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汽车增压器配件产业化扩能、新誉风力发电设备、亿晶光电科技单晶硅切片、太阳能电池生产线等一批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重点项目的带动下,我市工业投资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全年我市工业完成投资971.1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375.9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增速高出工业投资5个百分点,在工业投资中所占比重由上年的27.9%提高到38.7%。此外,工业投资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橡胶制品业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投资额均比上年有所下降,在全社会投资中占比也由上年的13.2%降为10%,说明我市工业产业结构正在逐步改善,向高效节能方向发展。

3、第三产业投资比重上升。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交通、住房、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文化等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领域的投资,由此也推动了我市第三产业投资的较快增长,三产在全社会投资中占比稳步上升。从投资结构看,2009年我市一产完成投资4亿元,比上年增长33.3%;二产完成投资978.8亿元,增长16.6%;三产完成投资722亿元,增长19.1%。三产投资增速超过全社会投资1.4个百分点,超过二产增速2.5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也由上年的41.8%逐步提升至2009年的42.4%。第三产业投资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和软件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等行业投资增速均在30%以上。

4、基础设施投资拉动明显。2009年,我市重点实施了城市交通提升、城市环境提升和民生保障提升三大系列工程,常州高架二期工程、沪宁城际常州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快速公交二号线、西绕城高速公路等一批重点项目进展顺利,京杭运河东西两段、城乡绿化八大工程、水利建设投资等一大批市政工程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常州体育中心、常州大剧院、第三人民医院门急诊大楼、疾控中心综合楼的竣工投用,完善了我市城市基础设施的服务功能。在这些重点市政项目顺利实施的带动下,全年我市基础设施投资完成717.6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增速高于全社会投资0.6个百分点,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43.2%,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6个百分点。

5、房地产开发投资震荡下行。2009年,我市房地产开发投资从年初增长27.8%一路震荡走低,步入低位调整阶段。全年我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06.2亿元,比上年下降0.9%。其中住宅投资200.0亿元,比上年下降5.2%;商业营业用房完成投资50.2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办公楼开发投资势头强劲,成为2009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一大亮点,全年完成投资17.7亿元,比上年增长116.4%。受国家鼓励住房消费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影响,2009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高潮迭起,全年列统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较上年分别增长76.1%98.8%

6、投资资金来源充裕。2009年,我市金融部门着力加大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和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大了货币供应量和银行信贷的投放,全市投资资金到位情况良好,资金来源充裕。全市当年资金来源小计1842.7亿元,比上年增长27.4%,增幅比上年提高近10个百分点。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比上年增长46.1%,增幅比上年提高60个百分点;国内贷款比上年增长57.4%,增幅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其他资金来源比上年增长73.7%,增幅比上年提高58.9个百分点。

二、我市固定资产投资中需要引起关注的问题

2009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虽保持了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但投资建设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1、投资增长主要依赖政策拉动,支撑投资增长的后劲不足。2009年,在各级政府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带动下,政府主导型投资大幅增长。全市国有经济投资全年完成303.9亿元,比上年增长39.1%,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由上年的15.1%上升至17.8%,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3.3%。与政府主导型投资快速增长相对应的是我市非国有投资增长减缓,全市非国有投资比上年仅增长13.9%,其中民间投资增长19.1%,增速较上年回落1.4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更是比上年下降4.9%。从投资到位资金看,2009年国有资金、国内贷款和其他资金增长明显,企业自筹资金仅比上年增长13.3%,增幅低于上年4.3个百分点,利用外资则出现比上年下降19%的局面,增速低于上年39个百分点。

2、固定资产投资效率不高,与经济增长协调性不够。增量资本产出率(ICOR,即投资与增量产出之比)是衡量投资效率的重要经济指标,其经济涵义是指增加单位总产出所需要的资本增量,比值越大,表明投入的效益越低。2005-2009年,我市增量资本产出率依次为3.83.63.94.55.4,可以看出我市投资效益在近五年内几乎是逐年下降,尤其在近两年内下降明显,这表明增加相同单位的地区生产总值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从我市最近几年的投资率(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同期GDP的比率)可以发现,投资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并呈逐年上升态势。投资和消费是国民收入分配中此消彼长的一对矛盾,长期过高的投资率意味着长期偏低的消费率。消费率低意味着当年的国民收入分配中将较多的部分用于投资,而不是消费,至少造成即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障碍。

3、五大产业投资增速滞后,四大产业投资呈现下降。2009年,我市五大产业完成投资608.6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增速低于全市平均3.4个百分点,低于工业增速2.3个百分点,五大产业在工业投资中所占比重为62.7%,较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五大产业中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及制造业分别完成投资383.9亿元、100.7亿元、54.7亿元、41.8亿元和27.5亿元,除装备制造业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31.1%外,其余四大产业分别比上年下降7.2%0.9%10.5%6.1%。我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中,投资总量大、增速高的是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偏向重工业化,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新材料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航空航天制造业等行业增长则不太理想。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未来的产业结构,优化当前的投资结构就是优化今后的产业结构。因此,在增加有效投入时,必须改变当前重工业投入多而轻工业投入少,传统产业投入多而高科技高效益的行业投入少的局面。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在国际经济环境有所好转但世界经济复苏基础并不稳固的国际背景下,2010年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政府投资要保持适度增长,重点用于完成在建项目,严格控制新上项目。”对照这一目标要求和政策导向,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保增长、促转型”目标要求和“加大有效投入、确保重点工程顺利实施”政策措施下,预计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将保持适度增长态势,政府主导型投资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特征仍将十分明显,第三产业投资比重将继续上升,工业投资内部结构也将继续好转。

撰稿人:刘敬敏

核稿人:杨 珏

签发人:吴亚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