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与我市同属长江三角洲经济圈,近年来,南通秉承“依托江海、崛起苏中、融入苏南、接轨上海、走向世界、全面小康”的发展思路,经济保持了强劲增长,特别是随着苏通大桥的建成,南通的区位优势不断提升,其融入苏南经济板块的步伐明显加快,与我市的差距进一步缩小,甚至在某些领域已超过我市。现依据近年南通与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作一简要比较分析。 总量速度方面 从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GDP总量看,南通与我市同处于长三角16城市的第三梯队,经济总量排在万亿元级的上海和4000-8000亿元级的苏州、杭州、无锡、宁波、南京之后。2009年,南通与我市GDP总量都已突破2500亿元,分别达到2872.8亿元和2518.7亿元,在长三角城市中依次列第7位和第8位。从分阶段的年均增加量看,南通和我市GDP年均增长量差距有扩大的趋势。“十五”期间,南通GDP年均增加136.5亿元,我市为126.1亿元,比南通年均少增10.4亿元。“十一五”以来,南通GDP年均增加278.6亿元,我市为237.3亿元,比南通年均少增41.3亿元。 南通不仅经济总量领先于我市,而且近年来发展势头更为迅猛,2009年GDP增幅为14%,在长三角地区列第1位,比我市高出2.3个百分点。分阶段看,“十五”后期开始,南通的GDP增速逐步超过我市,进入“十一五”以来,南通的发展速度遥遥领先,增速连年在全省、长三角地区名列前茅,我市与其的速度差逐年扩大,由“十一五”期初的0.3个百分点扩大至2009年的2.3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方面 南通和我市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分重要的位置,两市工业发展总体上处于同一水平,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来拉动。从产业结构来看,我市仍优于南通,特别是农业经济比重明显低于南通;我市服务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尤其是进入“十一五”后,我市实施积极实施“双轮驱动”战略,一手抓先进制造业,一手抓现代服务业,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明显提高,占比高于南通,与经济的关联度也大于南通。2009年南通三次产业比例为8.2:56.0:35.8,而我市三次产业结构为3.6:56.8:39.6,我市第一产业低于南通4.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高于南通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高于南通3.8个百分点。 财政实力方面 产业结构的优劣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着地区财政实力的强弱。2009年,我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两百亿元,达215.9亿元,比南通高出16.9亿元,但进入“十一五”以来,我市财政收入领先于南通的优势逐年缩小,由期初(2005年)的23亿元缩小至2009年的16.9亿元。从年均增速看,“十五”期间,我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4.1%,比南通高出3.7个百分点;进入“十一五”后,我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2.8%,低于“十五”期间平均增速1.3个百分点,而南通“十一五”以来年均增速达28.9%,较“十五”期间加快8.5个百分点,较我市高出6.1个百分点。如果两市维持目前的增速差距,未来两三年内,南通市一般预算收入总量将超越我市。 投资规模方面 投资规模决定着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与后劲。近年来,我市着力加大对城市建设、民生民本、环境提升等方面的投入力度,虽然投资增长速度与南通不相上下,但相对投资总量而言,我市仍明显偏低,并且总量差距有扩大之势。“十五”期末,我市与南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差距为45.5亿元,而2009年投资总量差距已扩大至97.6亿元。从投资结构看,南通市工业投资占有较高比重,2009年,南通市工业投资高达1329.7亿元,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73.8%,而我市工业投资仅占全社会投资的57%。与此同时,南通工业投资结构不断改善,设备投资、工业改建和技术改造等内涵性投资增长加快,2009年增速均在30%以上,由此带来的经济增长潜力不可低估。 外向程度方面 我市和南通同处沿江、沿海经济地带,外向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从出口看,我市出口的规模和增幅都处于领先水平,对外贸易的依存度也较高。但近年来,南通充分利用桥港优势和沿江沿海的区位优势以及廉价优质的劳动力资源,加快沿海港口、岸线资源的整合和开发,不断扩大对外开放,顺应国际贸易投资一体化大趋势,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及全球要素分工体系,外向型经济发展成绩斐然。从外贸出口总量看,2009年南通出口总额已扭转“十五”和“十一五”前3年落后我市的势头,总量达111.8亿元,比我市高出3.1亿美元。从外贸依存度看,我市一直领先于南通,到2008年我市外贸依存度已超过40%,与南通的差距也扩大至9.1个点,但是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市外贸依存度骤降至29.5%,与南通的差距缩小至2.9个点。从注册外资实际到帐额看,自2004年起,南通总量已超过我市。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南通注册外资实际到帐仅20.1亿美元,低于我市2.6亿美元,当年增速低于我市40多个百分点。 内需拉动方面 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其巨大作用越来越受到各地政府的重视。近年来,我市与南通都积极采取措施,努力促进内需市场持续扩大。2009年我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1.4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南通完成零售额1086.1亿元,增长18.7%。从消费总量看,我市与南通差距逐年增大,由“十五”期初的47.8亿元扩大至目前的184.7亿元,但从年均增长速度看,我市略快于南通。“十五”期间,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高于南通0.5个百分点,进入“十一五”以来,我市年均增速仍高于南通0.1个百分点。从消费的结构和水平看,我市城市消费市场的规模和水平都明显高于南通,但农村市场受地域广度及人口数量的影响,总量规模明显低于南通。2009年,我市城市市场实现零售额826.1亿元,总量比南通高出210.6亿元;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75.3亿元,总量比南通低395.3亿元。 人民生活方面 近年来,南通与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均保持了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两市相比而言,我市城镇居民收入相对较高,生活质量也相对较好。据城乡住户抽样调查显示,2009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51元,比南通高出27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198元,比南通高出2502元。从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状况的恩格尔系数来看,我市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略高于南通。2009年我市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7%,比南通低3个百分点。从衡量地区综合实力、发展水平以及富裕程度的重要标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看,我市也处于领先地位。2009年,我市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56861元,高于南通16630元。 撰稿人:杨 珏 核稿人:恽东玉 签发人:恽东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