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2008年常州市卫生工作总结
索 引 号:014109760/2009-00020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常州市卫生局
生成日期:2009-02-05 公开日期:2009-02-14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详细总结了2008年常州市卫生工作情况
2008年常州市卫生工作总结

2008年度卫生工作总结 
 

2008年,市委、市政府将卫生工作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工作之一,将卫生惠民工程列入全市“30项创新突破重点工作”民生工程的首位,通过加大财政投入、优化医疗布局、购买公共服务、加强医药管理、完善医保政策等措施,努力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全市卫生系统以“解放思想找差距,科学发展创新业”为动力,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宗旨,以“规范服务树形象,保障健康促和谐”活动为载体,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努力推进惠民工程,不断强化监督执法,继续深化科教兴卫战略和行业作风建设,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发展。

(一)突发事件积极应对

年初,面对24年以来的最大冰雪灾害,各地各单位积极组织职工开展扫雪防滑、应急献血活动,充实相关专科的救治力量,确保急救绿色通道畅通无阻、医疗救治及时有效。市急救中心增设调度指挥接警席,出车442次。四川汶川大地震后,迅速组建医疗救援队、救护车队以及卫生监督和防疫队伍共80人奔赴救灾一线,开展伤员转运、疾病监测、对口支援等各项工作。市一院、二院、中医院、三院设置爱心病房,为来自地震灾区的123名伤员提供周到细致的治疗、护理和后勤保障服务。“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及时成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诊治专家组,建立患儿门急诊服务通道,增设专用窗口、开设专用诊室、配备专门人员,实行免费筛查、免费治疗,未出现死亡病例。

(二)社区卫生取得突破

在钟楼区试点的基础上,制定以社区卫生为重点的《卫生惠民工程实施方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房、设备达标率均超过60%。实行“六免二减”和基本药品零差率销售,为群众减免费用约330余万元,药品零差率销售让利270余万元。市级医院挂钩帮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率均100%43名城市社区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参加岗位培训,9人被录取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方案立项并着手建设。宁区红梅街道北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青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戚墅堰区潞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评为江苏省示范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三)农村卫生深入推进

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201.6万人,参保率为100%,人均筹资135元。基金管理规范、使用合理、运行平稳。平均住院补偿率为35.33%戚墅堰区达到41.78%,为全市最高。按人均最低8元的标准建立专项经费,全面开展面向农民的三大类八大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采取多种形式积极推动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建成10家农村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个农村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其中6家中心被推荐参加省示范中心评估。完成农村卫生人员岗位培训1327人,培训考试合格率连续3年位列全省首位。

(四)公共卫生保障有力

金坛市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独立分设。极防治手足口病,增设“哨点医院”,强化疫情监测。市儿童医院作为定点收治医院,切实做好医疗救治工作,未发生死亡病例。大力开展血吸虫病、结核病、艾滋病防治工作,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较去年有所下降。溧阳市有效落实包虫病防控措施。全面实施扩大儿童免疫规划,深入开展计免蓝天工程,共为外来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服务30余万针次。组织实施“十一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卫生指标评估,积极推进免费婚检工作模式。无偿献血率、个人自愿献血率均达100%,成份输血率达99.8%。城区采血点总数达8个,居全省第一。城区顺利通过灭蝇先进城市复查。武进区洛阳镇、新北区薛家镇创建成为国家卫生镇。全市新增江苏省卫生镇4个、卫生村112个,市卫生村148个。新增无害化卫生户厕85257户,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0.67%武进区被评为“江苏省农村改厕先进区”。

(五)监督执法严格规范

创建“五小”行业示范街12条,示范店300 家,“五小”单位持证率保持在97%以上。春、秋季学校卫生专项检查覆盖率100%完成中央空调通风系统监督管理试点及企业毒源普查工作。职业危害健康监护6万余人。选派4位卫生监督员赴北京参加奥运保障工作,圆满完成市十三届运动会、科技经贸洽谈会、羽毛球大师赛等40余次重大活动卫生监督保障任务。实行卫生许可年度复核当日办结制,方便业主办理年审。加大执法力度,开展“蓝盾二号、四号”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规范执业行为。医疗机构肺结核病人转诊到位率等传染病防治重点环节得到有效监管。

(六)医院管理逐步加强

修订《三级医师查房规范》、《业务院长查房规范》等9项规范标准,开展医疗质量基础管理专项检查,组织业务院长查房和护理安全管理现场观摩活动。顺利完成二级医院的复核评审工作严格财务审计制度,配合相关部门严厉查处价格违规现象。规范设备、技术准入管理。深化平安医院创建,二级以上医院全部参加医疗责任保险。成立常州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医患纠纷调解专家库,有效利用第三方协调医患矛盾。二所区级医院提升为市级医院,市口腔医院整体划归市中医院。

(七)中医中药传承发扬

组织实施“青苗培养工程”,近百名年轻中医师参加以院内跟师学习为主的师承教育。启动第二批市级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分别有2人和4人成为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和继承人,1人被列入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溧阳市中医院被确立为全国农村医疗机构针灸理疗康复特色专科建设单位。市中医医院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建设试点单位,骨伤科、心血管科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项目。全市新增市级中医重点临床专科3,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省级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单位1个,省级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培训基地5个。市中医医院、武进中医医院和常州眼耳鼻咽喉医院列入省中医“治未病”重点试点单位。

(八)科研教学成果丰硕

全市卫生系统科研立项137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部级3项、厅级8项。首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研究项目资助。获第三届宋庆龄儿科医学成果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奖25项,卫生科研成果连续4年获市政府一等奖,在全市各行业中处领先地位。获省卫生厅医学新技术引进奖15项,其中一等奖4项。第二批4个“市重点医学实验室”建设进展顺利。建成全省首批全科医师规范化临床培训基地2个、社区培训基地5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基地9个。举办各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30项,为历年最多。市医科所完成检索 109项。市医学会组织各类专业学术年会、大型学术报告会40余场。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录用硕士研究生105名,博士研究生5名。引进副高以上职称、硕士以上学历成熟人才14名。市妇保院、中心血站、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单位与国外医疗机构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市一院被省人事厅授予“江苏省引进国外智力示范单位”称号。

(九)行风建设不断深化

广泛开展“改进作风,创优服务”和“规范服务树形象,保障健康促和谐”主题活动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效率。成立“政风行风建设督察组”,制定行政机关、医疗卫生单位行动方案以及各类人员服务规范,开展明查暗访和检查指导。每季度召开行风督察点评会,及时通报问题、督促整改。深化“责医师回访制”,加强医患沟通,主动征求和听取患者的意见、建议。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在抓好宣传教育和查办案件的同时,更加注重长效机制建设和制度落实工作,确保思想不松、力度不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