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关于对《关于开展“揭榜挂帅”项目攻关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索 引 号:014109760/2025-00027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其他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市卫健委
生成日期:2025-04-15 公开日期:2025-04-15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关于对《关于开展“揭榜挂帅”项目攻关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关于对《关于开展“揭榜挂帅”项目攻关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为充分发挥医学科技创新驱动作用,更好面向卫生健康前沿领域和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需要,现将《关于开展“揭榜挂帅”项目攻关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开,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以便进一步研究修改。欢迎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在7个工作日内(自2025年4月15日起),以传真、邮寄、邮件等方式提出宝贵意见建议。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

通信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A座11楼常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教育处

传真:85682550  电话:85682572  

邮箱:245324755@qq.com

附件:关于开展“揭榜挂帅”项目攻关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常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4月15日

附件:

关于开展揭榜挂帅项目攻关的通知

(征求意见稿)

为充分发挥医学科技创新驱动作用,更好面向卫生健康前沿领域和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需要,加快研究解决制约临床诊疗的“卡脖子”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加强前沿科技攻关与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政策研究,更好赋能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常州市卫生健康科技教育资助与奖励管理办法》(常卫科教〔2023〕396号),经研究,决定开展揭榜挂帅项目攻关,推进相关临床前沿技术研究及重大政策研究,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揭榜挂帅”攻关项目

(一)临床前沿技术研究

1.糖尿病足三轴联动治疗体系创新:横向骨搬运重建血运、新型骨水泥缓释抗菌、窦道内镜精准清创的协同机制

研究目标:明确微创骨搬运促血管生成、创面修复机制;新型骨水泥缓释抗菌机理,针对性设计改进相关产品1—2项;构建窦道内镜精准清创临床应用平台,积累创面窦道病理数据200例以上;通过多维度创新实现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临床转化-标准制定的全链条突破,最终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糖尿病足多模态融合治疗体系,形成可推广的精准诊疗方案,发表2—3篇二区以上SCI论文;项目成果转化金额≥100万元;牵头或参与制定1-2项糖足综合治疗临床指南或专家共识。

研究内容:运用分子生物学和组织工程技术,聚焦糖足创面愈合中的关键分子和通路,针对性设计并改进新型治疗产品;结合临床和基础研究成果,探索糖尿病足创面综合治疗的新技术和理念,验证胫骨横向骨搬运、骨水泥缓释抗菌保护创面和窦道内镜精准清创联合应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建立糖尿病足创面治疗临床数据支持平台,开展前瞻性临床试验,形成糖足创面手术治疗标准化治疗方案。

2.多模态人工智能驱动医工协同:构建晚期卵巢癌多脏器联合切除术全周期诊疗体系研究

研究目标:构建精准病灶定位模型,创建3D病灶分割模型,明确多脏器联合切除有效性;借助数字孪生规划系统,优化手术规划,提高R0切除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完全肿瘤减灭比例,延长患者生存期;整合cfDNA甲基化组与CTCs数据,构建复发预警模型,提高预警准确率;搭建市级医院AI辅助 MDT 云平台,促进多学科协作。

研究内容:开展多中心前瞻性研究,选取100例Ⅲ/IV 期患者,评估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开发多模态影像分析系统,依托AI深度学习,搭建多模态影像分析系统,实现多种影像参数深度关联,运用DenseNet++架构开发算法,提升术前诊断准确性;整合多组学数据,建立预后预测模型,为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推进医工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制定手术规范及培训体系,建立AI辅助MDT云平台和云端手术技能培训平台,推动多学科协作模式普及。

3.衬裙Commando手术技术体系建立及区域化应用

研究目标:建立Commando手术标准化技术体系,制定市级医疗中心操作规范,涵盖术前评估、术中操作、术后管理全流程;实现复杂心脏双瓣膜病变手术本地化突破;开发低成本区域化培训模式;构建区域性复杂心脏手术转诊网络;形成可推广的技术下沉范本。

研究内容:技术体系构建与优化:基于多排CT/MRI数据,利用Mimics软件生成患者特异性三维心脏模型,量化纤维骨架解剖参数(如主动脉瓣环直径、左室流出道截面积),联合微生物实验室开展血培养、PCR检测,制定个体化抗感染策略;结合TEE实时监测、凝血-炎症双通路调控,建立机器学习预警模型(整合乳酸、IL-6等指标),预测低心排综合征风险(AUC≥0.85);区域化技术培训与推广:利用3D打印心脏模型进行钙化灶切除、人工血管缝合训练;开展猪心体外循环模拟手术,目标缝合精准度≥90%;缩短技术学习周期;建立“市级中心+县级医院”转诊体系,年筛查疑似病例150例,实现“基层初筛-市级手术-术后随访”闭环管理。临床验证与成果转化:纳入30例复杂双瓣膜病变患者(感染性心内膜炎、钙化病变、小瓣环),评估技术安全性(死亡率≤5%)及有效性(瓣周漏发生率≤3%);发布《市级中心Commando手术操作指南》《区域性复杂心脏手术质控标准》。  

4.微创手术联合ERAS对胃癌患者临床疗效提升及免疫功能改善的研究

研究目标:建立胃癌微创手术联合ERAS综合治疗临床技术平台,开展前瞻性RCT;建立多维度临床疗效评估体系:近期目标手术时间≤120分钟、术中出血≤50ml、术后并发症率≤10%、术后住院时间≤5天、淋巴结清扫≥36枚、首次排气≤24小时、术后VAS≤3分,中期目标术后4周内化疗启动率≥90%、1年重返社会率≥80%,远期目标5年DFS提升≥15%、OS显著改善;鉴定胃癌围手术期免疫调控关键指标,制定基于免疫功能的术后管理策略;形成《胃癌微创手术联合ERAS技术操作规范》1部,推动技术落地至2家市级医院,建立“精准手术-免疫调控-快速康复”临床路径。

研究内容:运用前瞻性RCT,通过术中记录与术后随访,分析微创手术联合ERAS方案对胃癌患者核心临床指标的影响,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首次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术后辅助治疗启动时间、术后1年内重返社会率、5年DFS和OS;通过采集外周血标本,结合流式细胞术、ELISA等技术,分析NK细胞杀伤活性、血清IL-6及CD4+/CD8+ T细胞比值变化,解析微创手术联合ERAS对胃癌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效应。整合临床资料、手术参数及免疫指标,验证该方案在胃癌患者临床疗效和免疫功能改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优化围手术期管理策略。

5.阿尔茨海默病源性轻度认知障碍筛查和手术治疗关键技术研发

研究目标:构建阿尔茨海默病(AD)源性轻度认知障碍(MCI)精准筛查模型,开展相关研究者发起的Ⅲ期临床试验1项;确定脑脊液或者血清分子诊断预测标志物 1—2个;建立颈淋巴静脉吻合术(LVA)治疗的术前疗效预测模型,形成手术适应症筛选规范共识1项;制定LVA围手术期SOP临床指南1项。

研究内容:运用影像学检查和多组学技术,分析AD源性MCI患者的颅脑相关结构及代谢物的动态变化,筛选结构像及液体代谢标志物;常州地区网格化人群随访组建队列研究数据库,构建人工智能精准筛查模型;开展前瞻性研究,探索多模态手术适应症;制定LVA手术标准流程,优化临床路径,建立常州模式围手术期规范体系,验证安全性和有效性。

6.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防-筛-治关键性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建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精准筛查和诊疗平台,结合人工智能(AI)和影像组学技术,开发影像学辅助决策系统,并完成临床转化项目1项;脊柱内镜技术和ACAF手术技术相结合开发0PLL手术新技术1项;建立OPLL患者数据库及标本库;建立OPLL多组学免疫分子诊断预测标志物 1—2个;筛选OPLL潜在治疗靶点1—2个;形成指导OPLL防-筛-治的临床指南或规范 1部。

研究内容:基于多模态影像数据(X线、CT、MRI),结合深度学习算法提取OPLL特征,建立影像组学标签库,验证辅诊断准确率;整合影像学数据、临床体征和功能评估,构建手术方案决策及预后预测模型,验证手术方案和预后预测的精准度;ACAF联合脊柱内镜辅助精准减压,实现OPLL微创治疗的新术式,验证手术安全性及有效性;收集影像学、分子生物学数据,建立OPLL患者临床数据库及组织标本库,采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单细胞RNA测序等技术,解析OPLL骨化的关键基因及信号通路,寻找潜在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二)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政策研究

研究目标:立足常州“十五五”时期(2026年—2030年)“万亿之城再出发”,开展我市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进一步统筹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创新体制机制,不断提升服务能级,科学规划卫生健康“十五五”发展,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主动服务城市发展战略。

研究内容:全面评估常州市卫生健康“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总结分析存在的瓶颈问题,深入研判“十五五”时期卫生健康发展面临的形势变化,聚焦居民健康水平、卫生资源配置、医药体制改革、医疗卫生服务、公共卫生服务、综合监督、卫生人才与科技创新、中医药发展、智慧健康、生育政策、老龄健康、健康产业等关键领域开展系统研究,科学制定常州市“十五五”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思路、目标、重大任务、重点项目和保障措施。

二、揭榜条件

(一)临床前沿技术研究

揭榜单位应是具有较强研发实力的本市三级医疗卫生单位,鼓励与高校、科研机构等联合申报,并须满足下列条件:

1. 具有申报项目相关的研究经历和技术积累、完成项目的良好信誉,有良好的科研设备和相应的科研及技术开发资金配套能力,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项目任务;

2.能对榜单重大技术需求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技术能在任务周期内独立开展且积累一定的例数;

3.揭榜单位项目承担科室需为市级医学重点学科或省临床重点专科及以上,项目负责人及团队作风学风良好,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项目负责人年龄应不超过55周岁(1970年1月1日后出生)、副高级职称、曾主持或从事相关项目研究的在职人员,优先支持临床科主任牵头组织申报。有科研学术不端或诚信不良行为被查实、且在处罚期内者不得申报。鼓励牵头市内其他单位开展临床多中心研究。

(二)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政策研究

揭榜单位应是具有较强政策研究能力的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市级以上院校、科研院所、政策研究机构等,并须满足下列条件:

1. 具有较强的卫生健康政策研究能力、研究条件和稳定的研究人员队伍,运行管理规范;

2.有申报项目相关的研究经历和研究积累、完成项目的良好信誉,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项目任务;

3.能对榜单需求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研究目标明确,实施路径清晰,前瞻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强,政策举措能落地见效;

4.揭榜单位为省级及以上研发单位且近3年承担过地市级以上相应研究项目的优先考虑。项目负责人年龄应不超过58周岁(1967年1月1日后出生)、副高级职称、曾主持或从事相关项目研究的在职人员。

三、项目申报与立项

揭榜单位于2025年4月30日前完成申报,申报书见附件1、2;申报书面材料一律用A4纸打印,左侧装订,签章后上报,一式三份。项目申报受理后市卫健委进行形式审查,并组织专家评审,竞争择优遴选攻关团队,形成拟立项支持项目名单,并进行公示。经公示无异议的项目于公示期结束后的一个月之内签订合同。立项项目给予每项不超过50万元经费资助,其中临床前沿技术研究揭榜单位需按照不低于1:1比例予以配套。资助经费分两期拨付,第一期,在签订合同后1个月之内拨付资助经费的50%;第二期,根据项目实施和验收情况拨付剩余资助。

四、研究期限与结题方式

临床前沿技术研究项目研究周期为2年,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政策研究周期为1年。项目合同到期后半年内开展结题,承担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申请结题,我委组织专家进行结题验收。

五、其它要求

严格遵守科研管理及其他相关规定。项目涉及到人体研究、实验动物、人工智能的,应严格遵守科技伦理、实验动物、人类遗传资源管理等有关规定。遵守国家特殊研究项目及技术准入相关规定。各参与单位要严格履行科研诚信责任。项目申报单位要严格履行项目审核推荐职责,对申报人资格、申报材料的真实性与合法性进行严格把关,严禁虚报项目、虚假出资、虚构事实等弄虚作假行为。

附件:1.揭榜挂帅临床前沿技术研究项目申报书

2.揭榜挂帅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政策研究项目申报表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