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关于对常州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提案第0031号的答复
索 引 号:014109672/2025-00063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其他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常民复〔2025〕38号 发布机构:市民政局
生成日期:2025-06-18 公开日期:2025-06-18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你们提出的《关于构建区域性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原居养老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关于对常州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提案第0031号的答复
常民复〔2025〕38号

董梅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构建区域性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原居养老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董梅代表对我市社区养老面临的问题分析和建议非常有针对性,对促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认为,代表提出的规范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探索建立政府支持和社会化运营相补充的普惠服务、完善区域性养老服务体系等建议,为我市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也为我们下一步工作启发了思路。

一、我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构建社区服务体系。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养老服务网络。市级成立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各辖市区成立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实现信息和资源的调度监督指导,将镇(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打造为服务枢纽,发挥村(社区)养老服务站点作用,推动各级养老服务设施连点成线、聚线成网、可感可及。深化社区养老服务。建成镇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68家、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80个、各类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站点930个。此外,针对老年人特别关心的老年助餐问题,积极推进经营主体、社会力量参与助餐服务,打造主体多元、方便可及、服务丰富的社区助餐服务新格局,全市累计建成458个助餐点,让助餐服务更加可及。完善家庭养老支持服务。开展“以旧换新”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建设适老生活体验中心,设置养老实景展示、适老生活场景,融合各类辅具和智慧监测产品,提升老年人的体验感。市级推出适老化改造线上展示厅,公布参与企业的产品价格,让老年人家庭更直观便捷地选择和展示。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全市将持续聚焦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持续优化市场化普惠养老服务环境。

一是推进“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结合“15分钟生活圈”建设,依托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向区域延伸,利用我市成为全国第二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有利时机,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为目标,积极服务“一老一小”(老年康护、幼儿托管),发展“一店一早”(便利店、早餐店),补齐“一菜一修”(菜场、修补),形成多业态集聚的社区商圈,坚持“便民、利民、惠民”,聚合多方力量,在现有25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基础上,再培育建设25个,覆盖50个社区,将服务社区居民54万余人。

二是提升市场化服务能力,打造融合服务场景。鼓励养老服务机构、托育服务机构、家政企业、物业企业、社会组织、老年大学等,围绕老年人生活照料、社会交往、文化娱乐和精神慰藉等基本需求,为老年人提供社区居家养老长期照护、健康护理、老年教育、文化旅游等多样化养老服务。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推动黑牡丹、龙控集团、晋陵集团等地方国有企业在品牌创建、设施运营、人员培养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引导我市社会餐饮、老字号等企业积极参与老年助餐服务,让社区老人在家门口就能吃上“暖心饭”。

三是完善拓展医养功能。在已有的生活照料、助餐、养老顾问、老年教育等社区服务功能基础上,重点完善医养结合功能,鼓励在养老服务综合体内引入互联网医院远程诊疗、健康监测、康复等服务;鼓励在综合体内建设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开展认知障碍筛查、非药物干预、宣传培训等服务。

四是探索智慧赋能。发挥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枢纽作用,各辖市区建设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统筹对接辖市区内各类养老服务资源,发挥专业照护、服务咨询、资源链接等作用,促进上下联动,推动供需衔接。

再次感谢您对常州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