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关于对常州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第011号的答复
索 引 号:MB1681397/2025-00058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其他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常市监复〔2025〕47号 发布机构:市市场监管局
生成日期:2025-05-15 公开日期:2025-05-16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关于对常州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第011号的答复
关于对常州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第011号的答复
常市监复〔2025〕47号

张蓓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我局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结合落实《常州市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若干规定》地方立法(2024年3月1日起施行),按照“抓平台、控源头、促共治、保安全”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行“线上+线下”共治机制,全力打造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管理“常州模式”。

一、“线上培训+线下指导”强宣贯

编制网络餐饮外卖封签管理等系列工作指引,通过开展风险研判、发放合规提示书等形式强化对第三方平台合规指导,并通过第三方平台点对点推送、地铁短视频等渠道开展宣传。

二、“线上排查+线下摸底”防风险

督促第三方平台定期核验更新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者档案信息,做到底数清、信息实;对全市餐饮集聚区进行全面摸排,排查出17条无堂食或少量堂食的网络餐饮集聚区,提高巡查频次,加大风险防控力度。

三、“线上监测+线下检查”找隐患

督促第三方平台强化监测,及时下线无证无照或许可证超期店铺,以日常监管为基础,对注册在本市的第三方平台、无堂食外卖店等实施重点检查;截至目前,已累计责令整改网络餐饮服务经营者近1000家,行政处罚400余家。

四、“线上曝光+线下整改”促提升

对检查发现存在严重违法违规问题的网络餐饮服务经营者进行曝光,由第三方平台实施“线上暂停接单”;截至目前,已累计对100余家网络餐饮服务经营者暂停接单,通过“回头看”整改到位的,及时通知第三方平台恢复线上接单。

五、“线上联动+线下共治”增合力

依托“你点我检”和“市监蓝·常安行”现场执法线上直播,对群众票选人气高的网络餐饮服务经营者或食品品种进行检查,及时公布检查结果;鼓励网络餐饮服务经营者实施“阳光餐饮”,主动接受消费者监督;选聘外卖配送员等担任社会监督员,组织高校学生志愿者同查学校周边网络餐饮店,发挥志愿者宣传员作用。

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更细更实的举措推进全市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一、打好持久战,一张蓝图抓到底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进一步理清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建立健全协同监管机制,持续推进网络餐饮质量安全监管“一件事”全链条治理。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属地责任、监管责任,坚持“大数据+铁脚板”,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持续开展网络餐饮食品安全专项治理。

二、打好升级战,加力创新提效能

完善升级“阳光餐饮”监管信息平台,让公众通过平台查看餐饮服务经营者的证照资质、监督检查、抽样检验等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实现一键可查、一码全览。改版升级“常食安”公共服务平台,优化整合阳光餐饮、安心菜场、食品抽检、主体查询、工作动态、科普资讯等功能模块,促进社会共治水平不断提升。深化运用5月1日起上线的“全国食品安全举报系统”,促进食品安全问题的精确举报、精细监管、精准打击。组织开展网络餐饮“随查互查同查”活动,采取随机抽查、交叉互查、邀请同查等形式,不断压实网络餐饮经营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不断丰富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手段,不断增强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透明度。

三、打好综治战,齐心协力祛顽症

当前,无堂食外卖集聚区,特别是一些衰败萧条、缺乏人气的综合体和街区,其有效治理是网络餐饮治理的痛点难点,也是城市综合治理的矛盾焦点。于商铺产权所有人而言,需要靠出租商铺回收投资成本;于无堂食外卖经营者而言,需要以此商铺维持生计;于周边居民而言,缺乏有效管理的外卖经营产生一系列扰民问题,各方利益冲突交错。同时,油烟噪音、环境卫生、消防安全、燃气安全、公共治安、食品安全等各类矛盾问题交织,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此背景下,市场监管等部门将属地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因地施策,对无堂食外卖集聚区实施综合治理、靶向治理、长效治理,统筹推动各项矛盾问题改善,为无堂食外卖向好发展创造条件。


签发人:吴小华

经办人:俞凌飞、贾晓政

联系电话:0519-88588159


常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5月15日           


(此件公开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