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市体育局关于印发常州市“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的通知
索 引 号:01410955x/2021-00024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其他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常体发〔2021〕38号 发布机构:市体育局
生成日期:2021-12-23 公开日期:2021-12-23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根据《江苏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总体部署,结合常州体育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市体育局关于印发常州市“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辖市、区体育主管部门,常州经开区社会事业局,各直属单位,机关各处室:

现将《常州市“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常州市体育局 

2021年12月23日 

(此件公开发布)

常州市“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市贯彻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深度落实“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总纲领总要求,实施“532”发展战略,加快融入大局、对标先进、深化改革,建设长三角具有一定影响力体育特色城市全面推进期。根据《江苏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总体部署,结合常州体育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现实基础与发展环境

(一)发展成就

“十三五”期间,我市体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积极把握重大发展机遇,有效应对前所未有风险挑战,突破一系列难题,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大力弘扬“勇争一流,耻为二手”常州精神,锐意改革、砥砺奋进,积极打造运动健康城市,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建设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在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增强体育产业竞争力等方面,交出了体育发展的满意答卷,为“十四五”时期建设长三角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体育特色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民健身展现勃勃生机。我市不断提高公共体育服务水平,深化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在全省率先申报创建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积极完善市、辖市(区)、镇(街道)、行政村(社区)、自然村(居民小区)五级健身设施网络。持续推进体育设施“31166工程”,建成区级全民健身中心4个,镇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7个,基本实现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全覆盖,加快城乡“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完成奥体中心等大型场馆改造维修,建设体育运动服务综合大楼。积极推进公共体育场馆设施服务智慧治理,建成40个二代室外健身器材示范点,2条智慧步道。建成86个向市民免费开放的体育专类公园和社区体育公园。获评6条江苏省最美跑步线路和6家江苏省最美乡村健身公园。人均拥有体育设施面积3.84平方米,名列全省前茅。群体赛事丰富多彩,成功举办常州市第十五届运动会,打造“运动龙城大联赛”品牌,举行“运动龙城大联赛年度盛典”,不断推进完善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承办江苏省《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赛和全民健身进家庭活动,在全省率先出台《常州市业余运动等级评定办法(试行)》,在游泳等6个项目中推行业余运动等级评定制度,共向6000余名市民颁发业余运动等级证书。体育社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2016年以来成立市级体育社团11家,民非俱乐部18家,辖市(区)级以上体育社团总数达到166家,市属5A级社团达到4家,4A级达到25家,万人拥有各类体育社会组织3家。群众身边的健身指导持续拓展,拥有省级以上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10家,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93.2%,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45.2人,设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名师工作室。打造运动健康大讲堂品牌,每年开展40场以上运动健康知识讲座。

运动健康城市引领示范。为探索时代特征、城市特色的全民健身发展之路,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运动健康城市目标,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常州建设运动健康城市理念得到国家、省、相关城市的高度关注。为加快运动健康城市建设,在全省率先挂牌成立常州市体育医院,创新探索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办运动健康指导门诊,形成以体育医院门诊部为中心,3个基层运动健康指导门诊为基础的“一中心三站点”布局。2019年常州市体育局联合市卫健委制定发布《常州市运动健康指导门诊建设实施意见》,推动和规范运动健康指导门诊建设和管理。2019年在全省率先实施“慢病人群运动干预”体育惠民项目,并持续进行。创办并连续举办六届中国常州国际运动康复大会。2018年首次举办了江苏省运动处方师培训班,我市拥有运动处方师77人。常州奥体运动与健康促进中心、常州奥体青少年健康促进中心相继建成并开放。2020年在全国率先探索将部分国民体质测定项目纳入居民健康体检推荐范围,2019年以来连续实施青少年脊柱健康公益筛查项目,惠及32000余名中小学生。

竞技体育取得重大突破。围绕“体校主导、一校多点、体教融合、产业支撑”的青少年体育发展新模式,全面推进青少年体育各项工作上台阶,竞技体育水平持续提升,竞技体育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大赛成绩取得历史性突破,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我市共有8名运动员代表中国参赛,获得2枚金牌、1枚铜牌、3个第4名、1个第5名。2017年天津全运会获得13枚金牌、5枚银牌、6枚铜牌,金牌数位列全省第二,实现了参赛人数最多、金牌及奖牌最多、综合成绩最佳的历史新突破,特别是我市承办的女子手球、联办的女子排球首次夺得全运会冠军,联办的女子垒球成功卫冕,为江苏圆满完成任务作出了突出贡献,获得了省委、省政府表彰。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获得5枚金牌,金牌数位居全省第一。在2019年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上,我市培养输送的213名运动员代表江苏参赛,其中76人次获得金牌38枚,本市籍运动员获金牌数位居全省第一,获金牌人次位居全省第二。2018年江苏省第19届运动会上获得136.5枚金牌、80枚银牌、101枚铜牌,金牌数稳居全省第三,创造市外参加省运会的历史最好成绩。运动员输送数量和质量明显提升,共向省级以上优秀运动队输送运动员96名,输送贡献奖位列全省第一。我市技巧运动员李铮和芮留铭、跆拳道运动员赵帅、短道速滑运动员武大靖、篮球运动员姜佳音、武术运动员吴照华等6人获得世界冠军,世界冠军总人数达到了26个。常州市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成功创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江苏省常州体育运动学校创建成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和江苏省优质特色职业学校。创建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30家,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7家,创建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90家、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幼儿园5家,创建市级校园足球示范学校32所、试点学校74所。

体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我市体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竞争力持续提增,体育产业总产值从2015年的200.77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316.51亿元,年均递增12.05%,增加值从66.44亿元增至118.42亿元,年均递增15.55%;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1.26%增至1.60%;体育服务业在体育产业中占比超过了70%,体育产业总规模和增加值的增速远高于同期GDP增速。人均体育消费持续增长,2020年人均体育消费支出3053元,总规模达到161亿元。拥有2家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1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1家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10家江苏省体育产业基地,8家省级体育服务综合体,其中,2家入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服务综合体典型案例。全市共有43个项目获得省级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2个健身俱乐部获得省级专项扶持资金;武进区、溧阳市分别设立体育产业引导资金和文化产业资金支持体育产业项目发展。入选“中国体育旅游十佳景区”1项次,入选“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目的地”2项次,入选“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1项次。入选2020年度长三角地区精品体育旅游项目3个。十三五期间,体育彩票销量发展迅猛,总量达105亿元,2018、2019年均超25亿元,居全省前列。

体育品牌赛事加快培育。着重发挥赛事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品质提升的助推作用。经过悉心打造,我市已形成了多个具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的品牌赛事,成为城市亮丽名片。连续举办世界羽联巡回赛超级1000赛—中国羽毛球公开赛、CBA篮球联赛、全国女排联赛、西太湖半程马拉松赛、金坛茅山山地半程马拉松赛、WCBA篮球联赛,成功举办亚足联U23锦标赛决赛(常州赛区)、女子曲棍球世界冠军杯、中国男女篮国际篮球邀请赛、中国之队国际足球邀请赛(中国女足及国奥男足比赛)、龙城杯国际足球邀请赛(国际米兰—沙尔克04),WESG世界电子竞技运动会全球总决赛、中国马拉松精英排名赛、中国足球协会甲级联赛、中国网球巡回赛精英级总决赛等国际国内赛事逾200场。上述品牌赛事的举办有力地宣传了常州城市形象。中国足球协会甲级联赛期间,30%以上的外地观赛者到访我市主要商圈和旅游景区;2019中国羽毛球公开赛共有21个国家、232位运动员前来参赛、累计吸引观赛人数近3万人次。作为中国田径协会金牌赛事、世界田径精英标牌赛事,2020常州西太湖半程马拉松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江苏首场马拉松赛事,首次运用智慧赛事管理系统。2020中国马拉松精英排名赛汇集国内众多精英选手,参与人数60000余人次。

体育特色文化不断弘扬。充分发挥体育文化在建设富有魅力历史文化名城中的积极作用,全方位、立体式开展体育文化宣传。《<江苏(常州)首届国际运动康复大会>系列报道》《中国羽毛球公开赛打造“城市名片”》《2017年中国•曹山国际龙狮争霸赛》被评为江苏省体育宣传最佳案例,《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常州模式》《常州本地足球“踢”出自己的一套》被评为江苏体育优秀新闻作品。积极配合完成《新时期常州社会事业发展史(1978—2015)》中体育事业专题史的编纂工作。举办《常州体育十年》大型图片展,制作《运动之城全民共享》体育宣传片和《全城热炼》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专题宣传片,编写《常州年鉴》体育相关内容,制作《辉煌十年—常州体育发展全景》画册。以中国羽毛球公开赛、西太湖半程马拉松赛、运动龙城大联赛、江苏省第七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第十三届全运会群众体育项目比赛等为平台,宣传和推广运动项目文化,营造参与体育健身、拥有强健体魄的浓郁氛围。积极开展体育文化对外交流,与日本所泽市、韩国春川市缔结友好交流协议,江苏女垒多次参加由台湾南投县承办的亚洲杯女垒比赛,北郊高级中学、江苏省常州体育运动学校、常州市青少年业余体校和常州市业余军体校与南投县埔里中学在垒球、跆拳道、游泳、射箭等项目加强互访交流。

体育改革持续有序推进。我市坚持改革破题,以改革与发展统揽体育工作全局,不断提升体育治理工作水平。2016年召开全国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现场推进会。2017年常州市体育局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2018年被省委、省政府记集体一等功。2020年成功入选首批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十三五”期间,常州相继印发了《常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7—2020)》《中共常州市委关于建立市级领导工作专班推进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常州市文旅休闲明星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常州市推进旅游经济、会展经济、体育经济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以及《常州市创建体育改革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常州市运动健康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常州市社会力量承办市运动队(训练点)管理办法》《全市体育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全市体育领域实施信用承诺制度的工作细则》《常州市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指导和推进常州体育改革。机构改革取得成效,组建成立常州市体育场馆管理中心。有效破解“全民健身去哪儿”难题,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和管理体育设施,飞龙体育公园、新龙生态林等不断拓展服务内容。大型体育企业转型发展,市体育产业集团改革平稳推进;体育“双创”热情持续高涨,常州动源体育产业园发展成为健身、时尚、趣味、共享为一体的公共体育服务平台;民营体育企业迅速崛起,有迈体育、钱璟康复等企业公司不断做大做强。加快推进体育社团分类改革,推动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项目,把“运动龙城大联赛”办成市民的节日,目前我市80%以上的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由体育社会组织承办;以掼蛋协会为突破口,向社会公开招募会长候选人;以羽毛球运动协会为试点,破解“僵尸型”体育社会组织管理难题。采用市队区办、市队校办、市校联办和社会力量办队等多元化办队模式,切实转变竞技体育发展方式;全力推进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试点运行网球、足球、篮球、游泳和击剑等项目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创新运行体制机制。

(二)短板和不足

“十三五”期间,我市体育工作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事业在地区、城乡、人群间不平衡的问题仍然存在,体育场地设施、体医融合等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仍然不充分,还不能很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个性化健身健康需求;二是竞技体育综合竞争力还不够强,“高精尖”运动员和高水平教练员存在结构性短缺,“体教融合”有待进一步深入,学训矛盾仍然突出,后备人才培养激励机制需完善;三是体育产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还不够高,体育产业总体规模不大,龙头企业少、体育品牌缺、招商能力弱、项目落地难,产业扶持政策力度偏小,体育消费潜力未得到有效释放;四是体育改革力度不大,推动实施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改革仍有不足,具有辨识度、影响力的改革创新成果还不够多;五是体育文化传播力需要进一步加大,社会体育意识仍需加强,对传统体育项目和新兴业态传承与发展缺乏引导,尚未形成对外交流的体育文化品牌等。这些问题制约着体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切实加以解决。

(三)机遇和挑战

全面开启体育强国建设,体育发展迈入新阶段。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赋予体育新定位,从国家战略和发展全局高度明确了体育发展新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加强了体育强国建设的顶层设计。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努力将体育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省委、省政府对我省体育事业发展作出了新部署,明确了体育强省建设的目标。“十四五”时期,我市明确了“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大力实施“532”发展战略,加快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社会高效能治理,推动“强富美高”新常州建设再出发,这为我市建设长三角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体育特色城市指明了方向。

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体育发展承担新使命。“十四五”时期,常州要担起“勇争一流,争创更多第一唯一,努力以市域现代化先行为全省现代化建设探路,成为全省现代化建设走在前列的一面旗帜”的历史使命。人民群众需要更加科学、健康、丰富、优质的体育公共服务,对体育在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崇尚体育锻炼、参加体育活动、观赏体育赛事、进行体育消费等成为高品质生活的重要象征,这为我市建成长三角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体育特色城市提供了重要机遇。

持续涌现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体育发展适应新变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渗透体育制造、体育训练、体育赛事、体育服务等各个领域,前所未有地颠覆现有生产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不断催生线上体育培训、直播健身等新模式。体育与医疗、教育、旅游、休闲等产业融合激发出众多新业态,形成集聚资源、吸引投资、拉动消费的良性循环。“十四五”时期,随着新技术、新业态、新产品不断涌现,在数字化改革背景下,体育发展面临新的变革,需要不断提升能级,加速迈上更高台阶。

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因素,体育发展面临新挑战。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逆全球化现象、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单边主义等多重因素叠加,体育发展环境日趋复杂,体育赛事活动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体育产业发展受到制约,体育对外交流受到严重限制。“十四五”时期,必须强化前瞻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树立底线思维,保持战略定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推动体育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二、发展思路与战略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全面落实体育强国、体育强省建设部署,以“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为总纲领、总要求,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弘扬“勇争一流、耻为二手”常州精神,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协同发展,建设长三角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体育特色城市,使体育事业成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成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成为展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助力打造“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深入实施“532”发展战略,为“强富美高”新常州建设再出发贡献更多体育力量。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协调,融入大局。遵循体育发展内在规律,做好体育发展顶层设计,理顺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的关系,推动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共同发展;坚定不移推动体育融入大局发展,全力推动体育工作纳入全市战略全局,纳入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在融入大局中借势借力,在服务大局中彰显价值,积极推动体育融合发展,持续提升体育的影响力、贡献率。

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惠民。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增强人民体质、促进幸福生活为出发点,不断完善公共体育产品供给,提升公共体育服务质量;从群众最关心的事做起,尽力而为,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助力共同富裕。

坚持改革创新,争先争光。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完善市场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办体育,落实体育领域“放管服”改革,为全市体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以数字化改革引领体育全方位改革,努力为品牌赛事和全民健身事业注入数字能量。持续巩固拓展、优化提升竞技体育运动项目总体布局,做实做厚竞技体育项目,力争有更多常州运动员在国际国内赛场上争金夺银。

坚持依法治体,科学规范。强化法治思维,把体育纳入法治轨道。树立规则意识,尊重国际国内体育法规,拿道德的金牌、风格的金牌、干净的金牌。重视体育行业规范制定,规范经营主体行为,保证体育产品和服务质量,创造良好的体育发展环境。

(三)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到2035年,基本建成长三角体育中心城市,率先建成体育强市。体育实现全领域、全方位高质量发展,体育发展水平稳居全国前列,体育成为我市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显著标志。公共体育服务高效优质,标准化、均等化、数字化、融合化持续推进,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比例位居全省前列,体育活动成为人人参与的生活习惯。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和贡献率稳步提升,项目布局更加优化,职业体育与专业体育齐头并进,优秀运动员持续涌现。体育产业效益显著提升,高端体育品牌赛事集聚,拥有一批知名体育机构、体育职业俱乐部、体育科研中心,建成长三角体育品牌赛事、健身休闲消费、运动健康产业和体育旅游服务中心,体育产业成为国民支柱性产业。体育文化品牌持续输出,体育文化传播力、凝聚力、感召力显著提升,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作用凸显,成为“强富美高”新常州的重要名片。

(四)“十四五”发展目标

“十四五”总目标是:创建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城市,持续推进运动健康城市建设,打造国家体育消费示范城市,建设长三角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体育特色城市。到2025年,体育工作全面融入大局,形成政府主导有力、社会规范有序、市场充满活力、人民积极参与、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公共服务均衡完善的体育发展新格局。全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和体育治理走在全省前列,体育成为助力常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和加速器。

——公共体育服务达到新水平。围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民健身设施举步可就,城乡一体“10分钟体育健身圈”功能日益完善,大力建设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等场地设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4平方米。公共体育设施和符合条件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率达到100%。体育社会组织体系建设更加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健全,全市5A级体育社团达到8家,4A级达到30家;万人拥有体育社会组织超3家,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46人。建立丰富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赛事体系,“运动龙城大联赛”品牌美誉度、参与度进一步提升,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3%以上。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形成以体育医院为中心,基层运动健康指导门诊为基础的“一中心多站点”布局,运动健康指导门诊达到5家,省运动促进健康中心1家,建成江苏省首家二级体育运动康复医院,打造体卫融合健康服务常州模式。提升群众身边的健身指导水平,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到94%以上。

——竞技体育成绩取得新突破。确保大赛贡献领跑全省,2021年东京奥运会和2024年巴黎奥运会,争取每届确保奖牌,力争金牌。2021年全运会、2022年亚运会、2025年全运会常州籍运动员参赛人数和金牌数力争再创新高。第20届省运会上,参赛成绩和输送贡献奖保持第一方阵,确保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十四五”期间,向省级以上优秀运动队输送100名以上运动员,输送奖位居全省第一方阵;“十四五”期末,常州籍世界冠军力争突破28名。多元化办队模式初具规模,社会力量办队运行模式日趋成熟,“体校主导、一校多点、体教融合、产业支撑”训练新模式逐渐完善。市队区办(联办)、社会力量办队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新型办队模式逐渐成熟并取得显著成效。持续推进体教融合工作,加强名校办名队建设,完善市体校与普通中小学联合办学办队模式,全力做好市运动学校校外办学点和升格高职院工作。

——体育产业发展得到新提升。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体育产业布局更趋合理、体育产业体系更加完善、体育产业供给更为丰富、体育市场主体更有活力的格局,争创国家体育消费示范城市。创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项目或单位1个以上,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或单位5个以上,省级体育服务综合体5个以上,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2个以上,长三角体育旅游精品项目2个以上。培育品牌体育赛事,引进职业体育赛事,全力打造并形成3—5项国际知名品牌体育赛事和8项以上全国有影响力的品牌体育赛事,不断提升办赛层次及办赛水平,争取创办1—2家职业体育俱乐部。到2025年,本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650亿元左右,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2.5%,体育消费总规模达到200亿元左右,城乡居民人均体育消费达到3800元左右,体育彩票销售额五年累计达80亿元以上,跻身长三角体育产业发达城市之列。

——体育文化传承取得新成效。打造体育文化品牌,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建设独具魅力的体育特色城市。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和“勇争一流、耻为二手”常州精神,宣传和弘扬奥林匹克文化,传承和推广体育项目文化,着力塑造常州开放创新、时尚活力、美好健康的城市体育文化特质。加强体育文化交流传播,推动与体育发达国家、国际友好城市等地区体育文化交流,推动国际国内体育组织落户常州,鼓励支持民间国际体育交流,积极开展与港澳台、长三角等地的体育文化和赛事交流,不断彰显常州体育的国际国内影响力。

——体育改革创新迈出新步伐。坚持开拓创新,勇立潮头,以数字化改革引领体育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开展数字化智慧体育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推进场馆经营、赛事运营改革和社会力量办体育改革,加强基层体育治理体系改革,深化体育社团实体化改革,建立健全体育行业规范。积极总结提炼可借鉴、可复制的常州经验,打造具有常州辨识度的体育改革创新成果,推进体育整体治理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1 “十四五”体育发展主要指标

一级指标   

序号  

二级指标

单位

2020年

2025年目标

指标  

属性  

全民健身  

1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

平方米

3.84

4.0以上

预期性    

2

每万人足球场地数

片/万人

0.87

1

预期性   

3

体育公园

86

120以上

预期性   

4

健身步道

公里

2120

2250

预期性   

5

二代室外健身器材示范点

40

60以上

预期性   

6

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

%

93.2

94%以上

预期性   

7

基层运动健康指导门诊

3

5个以上

预期性   

8

二级体育运动专科医院

——

1家

预期性   

9

万人拥有体育社会组织

个/万人

3

3个以上

预期性   

10

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

人/万人

45

46

预期性   

11

运动处方师

77

150

预期性   

竞技体育  

12

奥运会奖牌

——

争取有奖牌

预期性   

13

亚运会奖牌

­——

力争金牌数有所突破

预期性   

14

全运会奖牌

——

全省第一梯队

预期性   

15

省运会奖牌

——

全省第一梯队

预期性   

16

世界冠军总人数

26

28

预期性   

17

业余训练运动员规模

3000

4000

预期性   

18

向上级运动队输送人才

96

100人以上

预期性   

19

省队联办

4

5

预期性   

20

市队区办、市队校办、市校联办和社会力量办队

——

30

预期性   

21

高等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

1

预期性   

22

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90

100

预期性   

23

省体育特色学校

36

38

预期性   

体育产业  

24

体育产业规模

亿元

340

650

预期性   

25

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1.65

2.5以上

预期性   

26

人均体育消费支出

3053

3800元以上

预期性   

27

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单位、项目

4

5个以上

预期性   

28

江苏省体育产业基地、单位

10

15个以上

预期性   

29

省级体育服务综合体

8

13个以上

预期性   

30

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

3

5个以上

预期性   

31

长三角体育旅游精品项目

3

5个以上

预期性   

体育赛事

32

全国知名品牌赛事

6

8个以上

预期性   

33

每年承办全国性及以上赛事数量

16

20次以上

预期性   

34

每年承办省级赛事数量

16

20次以上

预期性   

体育文化改革

35

建设体育博物馆

——

1

预期性   

36

智慧体育服务平台

——

1

预期性   

37

4A以上体育社团总数

29

38个以上

预期性   

三、优化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

(一)加强全民健身事业顶层设计

全面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强化各级政府主体责任,完善全民健身工作部门联席会议机制,加强全民健身工作统筹协调,夯实全民健身组织基础。制定出台《常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明确任务分工和责任分解。推动辖市(区)制定本地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全民健身示范引领及特色打造,高规格高标准创建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坚持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丰富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六个身边”工程,切实提高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加快全民健身法治化建设,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完善全民健身数据统计。

(二)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

加强体育场地设施的科学规划与布局,完善体育设施五级网络,推进完成公共体育设施“31166工程”,优化城乡“10分钟体育健身圈”功能。围绕高铁新城、老城厢复兴和“两湖”创新区发展思路,加快高铁新城赛事中心、溧阳全民健身中心、金坛全民健身中心、武进(西太湖)体育中心、凤凰新城环岛路景观慢行系统等项目建设。实施全民健身设施建设“补短板”工程,聚焦群众就近健身需要,优先规划建设贴近社区、方便可达的全民健身中心、多功能运动场、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健身广场、笼式足球场等健身设施。将体育纳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加快农村公共体育设施提档升级,健全管护制度,助力美丽乡村建设。落实国家新建居民区和社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相关标准规范,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面积不低于0.3平方米执行。加强室外健身器材信息化管理,融入全省一体化平台。强化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体育服务功能。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器材智慧化升级,实现二代室外健身器材配建镇(街道)全覆盖,改造提升遥观宋剑湖环湖健身步道等设施。扎实推进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专项行动,加快足球训练基地建设。开展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使用综合试点,推进场馆“改造功能、改革机制”。合理规划体育与教育、文化、养老、医疗等公共设施共享联动的复合型设施建设,做好场馆应急避难(险)功能转换预案,提升场馆使用效益。落实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学校体育设施、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提高体育场地设施全民共享水平。加大奥体中心等市属体育场馆的开放惠民力度,提高政府组织的赛事向特殊群体免费发放门票幅度。

(三)开展丰富多彩全民健身活动

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全民健身活动。举办“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新年登高、全民健身月等全民健身主题活动。提升“运动龙城大联赛”品牌影响,不断加大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力度,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确定购买赛事项目数量,举办年度盛典,评选优秀赛事项目。培育“一镇(街道)一品”“一村(社区)一品”赛事活动。举办全民健身网络赛事及线上推广活动,开拓全民健身线上线下互动新模式,积极组织参加江苏省网络全民健身运动会。支持企业、社会组织等办赛主体自主设计线上赛事活动,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全社会参与、多项目覆盖、多层级联动的“常州市社区运动会”,充分发挥社区体育赛事在提高市民素养、促进邻里交往、增强社区认同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发挥行业部门牵头作用,促进行业人群运动健身及活动开展。大力推广群众性冰雪运动、民间民俗体育等运动项目。积极参与长三角体育节等活动,主动融入长三角体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四)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

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打造“运动健康大讲堂”品牌,定期开设“运动促进健康”为主题健身讲座。加强科学健身知识和方法宣传,积极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开展公益健身讲座培训进社区、进乡村活动,广泛开展送科学健身下基层服务。鼓励体育明星等体育专业技术人才参加健身科普活动。修订完善《常州市业余运动等级评定办法(试行)》,扩大业余运动等级评定范围。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深化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制度改革,搭建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平台,推广运动处方师培训。以示范、培训、宣传为抓手,开设线上公益课程,推广居家科学健身服务。弘扬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精神,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服务。推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逐步将青少年儿童脊柱健康普查纳入并切实落实到学生体检中,推动每名青少年学生熟练掌握1项以上运动技能,提升青少年身体素养。

(五)持续推进运动健康城市建设

探索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模式。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体卫融合服务机构。推进体育医院建成二级体育运动康复医院。按照《常州市运动健康指导门诊建设实施意见》,加快运动健康指导门诊建设。成立常州慢性病运动干预研究中心,持续开展中小学学生脊柱侧弯公益筛查,实施运动干预矫正。进一步完善体育、教育、卫健等部门联席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拓展中国常州国际运动康复大会品牌效应,建设江苏省运动促进健康中心。鼓励医院培养和引进运动康复师,开展运动促进健康指导。探索将运动健康指导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支持在家庭医生服务包中纳入运动指导内容。鼓励各级各类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设立国民体质测试站点,开展群众日常体质测定和健康管理服务,将国民体质监测相关指标纳入居民健康体检推荐范围。鼓励社会资本开办运动康复等机构,加强运动康复、中医理疗医保支付规范管理。

专栏1全民健身重点工程

1.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工程。包括武进(西太湖)体育中心、金坛全民健身中心、溧阳全民健身中心和北港、邹区、薛家、遥观等镇(街道)全民健身活动中心。

2.体育健身场地设施智慧化改造工程。改造提升遥观宋剑湖环湖健身步道,建设大运河玉兰路智能健身步道。建设20个二代室外健身器材示范点。加快智慧马拉松赛道、智汇体育公园、未来智慧城共享健身中心项目建设。

3.特色训练基地建设工程。加快常州市自行车训练基地、常州市足球训练基地、棒垒球训练基地等项目建设。

4.体育公园建设工程。到2025年,新建或改建体育公园35个,实现区县(市)体育公园全覆盖。

5.推动体卫融合工程。办好中国常州国际运动康复大会,建设江苏省首家二级体育运动康复医院。

6.农村中小型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工程。出台政策支持和引导农村基层组织因地制宜建设灯光篮球场、门球场、五人制足球场、健身步道、健身广场等中小型体育场地设施。

四、创新竞技体育体制机制,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

(一)全面深化体教融合

健全完善“体校主导、一校多点、体教融合、产业支撑”的青少年训练培训新模式。持续推进“名校办名队”工程,支持运动项目建立基层训练点,支持市体校与市中小学联合办学办队,重点将田径、游泳、篮球、足球、体适能等基础大项布局全市中小学,逐渐形成小学—初中—高中的“一条龙”训练模式。支持江苏省常州体育运动学校校外办学点建设,在江苏省优质特色职业学校成功创建的基础上,筹建江苏常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全力保障运动员训练和文化学习。整合各级各类青少年体育赛事,构建全市青少年体育竞赛平台,打造市级精品体育赛事和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健全分学段、跨区域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完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加强体育特色学校和各类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构建“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新格局。加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各级各类体校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力度,大力培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强化学前教育阶段体育教学,推动幼儿园、小学低年级实施少儿体适能活动全覆盖。办好青少年体操节、青少年体能训练营及青少年暑期夏令营等活动。规范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建设,鼓励支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大力推广校园足球,加大足球发展专项资金投入力度,研制引进足球专业人才进校园的方案。充分依托常体足球俱乐部,探索人才培养和市场运行协同发展道路,大量引进、吸纳优秀足球专业人才,打造优秀教练员团队,深入校园,开设足球专业课,课外进行足球专项技能培训,扩大足球人口。

(二)完善多元化办队模式

充分发挥社会资本、企业、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培训机构和社会组织等各种社会力量办体育的优势,创新鼓励社会资本举办竞技体育的激励政策,坚持以培养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为核心,完善体制机制,优化竞训体系,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业余训练的培养模式,进一步完善优化业训布局。深入推进常海游泳、常缘网球、常体足球、常运篮球和常菁击剑等体育俱乐部市场化运行,探索人才培养和经济效益协同发展之路。引入竞争机制,在运动项目内部形成以运动成绩和人才输送为依据,按照训练效益优先的原则,在运动员编制、参赛名额、外训等方面向重点教练员、重点组别倾斜。鼓励有条件的社会力量、行业内有条件的场馆、普通学校里有水平的项目加入竞争,制定完善相关激励机制和考核体系,形成以运动成绩和人才输送为依据,在运动员训练经费、参赛经费及外训经费等方面给予补助,打造以各体校为骨干,以学校办体育、社会办体育为补充,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逐渐形成良性竞争的多元化办队模式。加强省优秀运动队管理,明确专业队管理中心职责,切实履行起对省市联办运动队(训练点)的领导、管理、协调责任,提升奥运、全运备战水平和能力。结合各项目备战工作实际及当前社会热点,全力办好江苏省游泳队常州训练点,加快男子篮球、女子排球项目建设,争取一些新的、投入产出比高的项目落户常州。建立科学、合理、统一的教练员选聘、运动员选拔及运动队管理等制度和科学的考评办法,确保各省市联办运动队(训练点)圆满完成参赛任务。

(三)推进训科医学管服一体化

不断加大对体育科研投入,加强体育科研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科研、医务为训练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继续加大训科医学管服一体化工作的推进力度,建立田径、游泳、球类和重竞技等训科医学管服一体化工作组,努力提高工作组的组织程度。要在人才强体战略基础上,通过外出培训、专家现场指导等方式全面提升教练员科学训练水平,不断增强科学训练意识。完善相关激励政策,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抢占体育科研的制高点。要围绕金牌重点,加大重点项目、重点运动员的保障力度,在监控、营养、治疗等方面实行专门化保障。推进智慧校园和智慧场馆建设,在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结合训练实际给训练场馆配备电脑、动作分析软件、视频录制等设备,打造一流的科学训练场馆和智能化、数字化学校管理体系。

(四)做好重大赛事的备战参赛

深刻认识和把握竞技体育发展规律及不同运动项目的制胜规律、备战训练参赛规律、运动队管理规律。加强对备战奥运会、冬奥会、亚运会、全运会、青运会、省运会工作的阶段性总结和盘点,强化备战工作的组织管理和训练参赛的服务保障,从实战需要出发,刻苦训练和科学训练相结合,强化体能训练,全力打造为国为省为市争光的核心队伍。着眼强化奥运争光能力和全运夺金能力,做好项目发展规划,制定重点项目、重点运动员的倒计时备战计划,按照时间节点编制程序化参赛方案。强化队伍管理,细化过程管理,优化环节设置,深入推进备战方式转变,切实提高备战工作效益,力争竞技成绩实现递增和突破。

(五)推动职业体育健康发展

加强职业体育发展规划引导,落实相关税收、安保等扶持和激励政策。规范专业体育资源参与职业体育发展,支持中天钢铁女排俱乐部做大做强,加快俱乐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积极引进和培育竞技水平高、经济效益好、社会声誉佳的职业体育俱乐部,营造职业联赛的主场氛围。鼓励社会资本组建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网球、高尔夫球、拳击等职业俱乐部,支持社会力量组队参加国际、全国和省市各类体育赛事。进一步完善职业体育俱乐部的法人治理结构,提升职业体育俱乐部市场化、社会化运营水平。

专栏2竞技体育重点工程

1.筹建江苏常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整合市内外体育资源,促进江苏省常州体育运动学校提档升级,筹建江苏常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为社会培养更多体育职业技能人才。逐步探索包括高职(大专层次)、中职(高中层次)、初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层次)和继续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多层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并以不同的方式与常州大学等省内外高校联合培养本科生。拟设运动训练专业、社会体育专业、运动康复专业、体育运营与管理等专业,以及相关附属学校。

2.落实深化体教融合政策措施。按照《常州市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体教融合阶段目标,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健全青少年体育训练布局、深化体校改革、促进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健康发展、加强基层教练员和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任务举措落实。

3.深化省队联办培养模式。巩固现有的女子手球、女子排球、女子垒球、女子曲棍球等项目的省队联办项目的发展,提升省队联办项目的办训水平和运动成绩,加快推进江苏省游泳队常州训练点建设,争取更多项目落户常州。

4.科技助力竞技体育工程。加快常州市体育医疗科研所的建设,优化竞技体育科研攻关团队,强化科医保障团队对相关运动项目在备战参赛过程中的科医保障,做好反兴奋剂工作。

5.奥运会、全运会、亚运会、省运会备战。积极备战参加奥运会,确保奖牌,力争金牌。第14、15届全运会常州籍运动员参赛人数和金牌数再创新高、杭州亚运会创新突破,省运会金牌、奖牌或总分保持全省第一梯队。

五、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国家体育消费示范城市

(一)完善体育产业发展政策

理清体育产业发展思路,谋划体育产业发展蓝图,创新体育消费体制机制,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体育产业引导资金作用,抓好产业项目库建设。加大体育产业建设用地支持力度,加强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统计工作,发布年度体育产业数据报告,建立完善体育产业和消费统计监测制度。定期更新常州市重点体育企业名录库并做好跟踪服务。实施自主品牌战略,分层分级,精准施策,促进体育产业市场主体梯度化发展,培育主业突出、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体育企业,孵化创新能力强、融合度高的“独角兽”企业,扶持灵活多样、市场潜力大的中小微企业。支持体育企业申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隐形冠军”企业等。推动1—2家体育企业上市,不断增强常州体育企业影响力。

(二)优化体育产业发展布局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推动体育全产业链发展,壮大竞赛表演、健身休闲、场馆服务、体育培训、运动健康等体育服务业重点产业链,培育打造体育制造业强链,以数字化赋能体育产业转型升级。繁荣竞赛表演业,优化赛事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赛事配套相关产业,形成赛事经济消费链。加快培育和引进专业赛事服务公司,提升赛事运营专业化水平。加强体育赛事战略规划,构建与常州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高端体育品牌赛事体系。加快引进足球、篮球、网球等品牌价值高、市场前景广、国际影响力大的重大体育赛事,全力办好中国羽毛球公开赛、中国马拉松精英排名赛、全国女排联赛、CBA篮球联赛等重大品牌赛事,提升西太湖半程马拉松、茅山山地半程马拉松、发现常州定向赛、中国网球巡回赛等赛事品质。依托我市自然生态资源优势,完善健身休闲产业空间布局,重点打造运河、南市河、童子河、新孟河、西太湖、天目湖、茅山等健身休闲产业带和健身休闲集聚区。大力发展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马拉松、自行车、台球等普及性广、关注度高、市场空间大的运动项目产业。加快发展皮划艇、赛艇、山地越野、攀岩、轮滑、汽车摩托车、航空、电子竞技、击剑、跆拳道、马术、无人机等具有消费引领性的时尚运动项目产业。支持健身休闲服务企业连锁经营,打造一批规模较大的体育健身俱乐部。推进智能制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成果服务应用于体育制造领域。大力开发科技含量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产品,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鼓励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向服务业延伸发展,推进制造与服务的系统集成与深度融合。

(三)激发体育消费市场需求

以创建国家体育消费示范城市为契机,深化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提升体育用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挖掘体育消费潜力,促进体育消费升级。基于便民、高效、安全、可控原则,试点发放市级体育消费券,并同步探索试点体育消费券用于慢病运动干预消费。丰富节假日体育赛事供给,发挥马拉松、篮球、排球作为体育消费龙头的带动作用,培育竞赛观赏消费市场。加大体育用品制造业科技创新力度,提供更多品质化、专业化、个性化的体育产品,推动体育用品消费。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和体育运动项目经营单位延长开放时间,提供多样化健身产品和培训服务。鼓励体育、购物、文娱、餐饮、观光等业态融合,打造一批夜间特色体育消费项目。改建城市灯光球场,开展夜跑、夜骑等潮流运动,引入和举办知名夜间体育赛事。鼓励体育公园、体育产业园区完善设施配套、新增体验功能、嵌入文旅科元素,推动体育消费创新升级。支持职业俱乐部、体育赛事、体育服务综合体优化产品供给,打造集旅游推广、文化宣传、纪念品发布、观赛服务、住宿餐饮、运动社交、主题活动等于一体的复合型消费场景。举办常州市体育消费节,不断扩大规模和影响力,整合线上、线下等资源,打造长三角体育消费知名品牌。培育体育网络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等时尚消费热点和数字体育、在线健身等消费新业态,增强健身休闲消费粘性。完善体育市场监管服务,营造良好的体育消费环境。

(四)加快体育产业融合发展

鼓励体育与旅游融合,发挥天目湖、西太湖、长荡湖、太湖湾、茅山等自然资源,拓展特色体育项目和主题赛事活动,加快培育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长三角地区精品体育旅游项目。组织申报、推介江苏时尚体育好去处、“魅力江苏最美体育”全省最美跑步线路及最美乡村健身公园等项目。支持体育企业参展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中国体育文化体育旅游博览会。推动体育与会展融合,探索举办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全国论坛,推广常州体育消费实践模式。支持企业举办体育产业专业展会,放大会展推广效应,探索常州运动休闲体验季、体育休闲博览会、体育产业高峰论坛、体育嘉年华等品牌活动。引进国际知名体育用品展会落户常州。加强体育与金融融合,支持金融机构围绕体育培训、健身服务、竞赛表演等领域,探索金融赋能体育产业发展。创新开发银行卡、移动支付等体育消费支付产品,推动体育消费便利化,打造“体育+金融”生态圈。鼓励银行开展体育企业应收账款、知识产权等质押贷款创新。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将体育企业纳入支持范围。支持符合条件的体育企业发行社会领域产业专项债券。引导保险公司围绕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户外运动等需求,开发保险产品。

(五)加强体育产业载体建设

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单位)申报创建体育产业基地、体育服务综合体,打造一批规模效益明显、支撑作用强的高质量创新载体。加快建设体育特色鲜明、服务功能完善、经济效益良好的体育服务综合体。推进江南环球港、太湖湾露营谷、常州龙凤谷、万达广场YOUNG生活馆等体育服务综合体发展,积极支持有迈体育服务综合体建设推广。加快推进常州钱璟康复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天目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家级、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发挥集聚规模效应。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设体育产业创新试验区。依托优势场馆、赛事、体育旅游、运动康养等资源,加快体育众创空间发展。鼓励退役运动员等专业人才在国家、省双创示范基地进行体育创业。支持在常高校大学生参加全国、省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大赛,构建创客与投资人对接平台,突出项目孵化工作。

专栏3体育产业重点工程

1.国家体育消费城市培育工程。体育产业总产值达650亿元以上,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5%以上,城乡居民人均体育消费达到3800元左右,争创国家体育消费示范城市。

2体育消费券试点发放。通过财政资金每年安排500万元以上体育消费券,以政府补贴或企业让利形式激发群众体育健身热情,促进体育消费、畅通体育产业循环。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市民参与,加强体育消费券全过程闭环式管理,做好定点场馆招募、配送平台、场馆补贴、数据分析评估等工作。

3.国家、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单位、项目建设。新增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达到1个以上,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5个以上。

4体育服务综合体建设。扶持一批体育特色鲜明、服务功能完善、经济效益良好的体育服务综合体,新增省级体育服务综合体5个以上。

5.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打造。新增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2个以上,长三角体育旅游精品项目2个以上。

6.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培育。举办中国羽毛球公开赛、、中国网球巡回赛等赛事中国马拉松精英排名赛、全国女排联赛、西太湖半程马拉松、茅山山地半程马拉松、发现常州定向赛。全力打造并形成3—5项国际知名品牌体育赛事和8项以上全国有影响力的品牌体育赛事,争取创办1—2家职业体育俱乐部。

六、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

(一)传承弘扬体育精神

发挥体育文化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中的积极作用。大力弘扬“勇争一流,耻为二手”常州精神,宣传奥林匹克文化,弘扬中华体育精神,精心培育和发展体育公益、体育慈善和体育志愿服务文化。加强体育文史工作,推进常州体育博物馆建设,搭建体育文化展示平台。组织开展体育藏品送展、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做好体育文史资料留存、地方体育史志编纂和典籍出版工作。建立健全体育荣誉体系,评选新时代体育优秀示范群体。

(二)培育运动项目文化

加强对体育文化建设的引领,提炼运动项目特色、组织文化和团队精神,形成具有不同运动项目特点的精神气质和文化符号,讲好以优秀运动员为核心的项目文化故事。丰富体育文化内涵,突出体育赛事仪式感,融入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教育,彰显体育文化独特魅力。加强龙舟、舞龙(狮)、武术、棋类等传统体育运动和水上、户外等时尚体育运动的项目文化推广。加大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打造和培育具有优秀个人品质和良好运动成绩的体育明星形象,组织运动队和体育明星开展各类公益活动,传递运动项目社会正能量,开展体育名将进校园、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活动。

(三)创新体育文化产品

组织参加江苏体育文化创意与设计大赛,探索建设体育文化创意和设计基地、孵化园区。重视体育文化与产业的融合,通过开展体育影视、体育音乐、体育摄影等活动形式,拓宽体育文化创新途径。依托大运河文化带常州段建设、“常州三杰”红色文化等资源,串联“常享动”智慧体育管理平台场馆、体育服务综合体、体育产业基地等资源,创作开发具有时代特征、体育内涵、城市特色的体育文化产品,擦亮“发现常州”定向赛、常走大运等体育IP品牌,形成独特的常州体育精神气质和文化符号。

(四)加强体育交流传播

加强与体育发达国家城市的体育文化交流,推进国际友好城市体育交流,推动国际国内体育组织落户常州。鼓励支持民间国际体育交流,积极开展与港澳台青少年的体育文化和赛事交流,加大与长三角城市体育交流,进一步扩大常州体育的城市影响力。引导、支持和鼓励体育社会组织、体育明星、体育企业等在体育交流合作中发挥作用。加强体育融媒体建设,讲好体育故事,传播体育文化,弘扬体育精神。优化体育文化表达方式,运用个性化制作、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方式开展体育宣传,支持体育综合载体发展基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5G等技术的新一代沉浸式体验型体育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

(五)加大人才交流培养

加大各类体育人才招引培育力度,制定体育科教人才分类目录。健全完善体育人才培养、选拔、评价、激励等保障机制,构建体育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1] 加强健身指导、组织管理、科技研发、宣传推广、志愿服务等方面的人才培养供给。加大优秀教练员和紧缺型教练员培养招引力度,培养一批领军型教练员。[2] 支持优秀退役运动员再就业,鼓励知名退役运动员、教练员参与体育社会组织工作,培育引进一批体育社团领头人和高水平社会组织专业人才。[3] 多渠道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着力培育数字体育、赛事运营、体育经纪等体育产业新业态人才。加强体育职业技能鉴定和从业人员资质认证。[4] 深化合作,鼓励在常高等院校完善体育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体系。支持休闲体育国家一流专业、运动康复专业、专业硕士点及体育产业学院建设,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5] 

专栏4体育文化重点工程

1.体育文化挖掘与保护工程。开展体育文物、档案、文献的收集与整理,编撰《常州体育人物志》,筹建常州体育博物馆。

2.体育自主IP品牌培育。依托大运河文化带常州段建设、“常州三杰”红色文化等资源,打造发现常州定向赛、常走大运等体育IP品牌产品,形成独特的常州体育精神气质和文化符号。

3.体育文化传播工程。开展常州运动健康典型人物、竞技体育风云人物和体育产业领军人物评选活动,开展体育名将进校园、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活动。

4.开展体育交流活动。开展与体育发达国家、国际友好城市、港澳台等的体育文化交流和赛事交流,加大与长三角城市体育交流。

5.打造体育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发挥政府部门、体育协会、在常高(职)校、企业等多方作用,搭建体育系统“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体系,培养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人才。

七、实施体育领域综合改革,构建高效体育治理体系

(一)推动数字体育加快改革

运用人工智能、5G、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加快数字体育发展,深化体育数字化改革,不断提升体育行业的智慧治理和服务能力,推动公共体育服务模式创新。依托“我的常州”APP平台,建设“常享动”智慧体育管理平台,全面提升全市体育信息化,构建管理上高效协同,服务上普惠便捷,技术上互联互通的智慧体育服务体系。推进政务数字治理,加快实现“掌上办事”“掌上办公”。健全公共体育“一站式”服务系统,实施数字体育“引领工程”,推动训练管理智慧化发展,建成优势运动项目的训练管理一体化平台,提高训练过程和训练状态监控的科学化水平。打造体育赛事“一站式”管理平台,利用信息化技术全面支撑体育赛事管理工作。建设体育产业数字化管理系统,将数字体育建设融入体育产业服务和管理的全过程,发挥数字体育在资源要素配置中的优化集成作用。

(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改革

推进社会力量办体育改革,制定和完善社会力量办体育政策体系,推动改革延伸扩面。主动向社会和市场释放体育资源,完善社会资本和民营企业进入体育的制度政策和措施,激发社会力量办体育的内在活力。优化体育发展营商环境,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体育产业,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场馆、体育服务综合体、全民健身中心等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运营。创新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事业的体制机制。推进赛事管理运行机制改革,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体育赛事活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构建多元化体育后备人才选拔培养输送机制。

(三)深化体育场馆经营改革

推进大型公共体育场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利用现代企业制度对场馆进行经营管理。创新体育场馆所有权与经营权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包括学校场馆在内的各类国有场馆建设与运营,通过社会资本独资、社会资本与国有资本共同参股等形式,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场馆建设运营。加强对运营方场馆经营内容的指导,依托场馆办运动队,将场馆运营与赛事运营、全民健身统一规划,以赛事盘活大型场馆,以全民健身盘活中小场馆。制定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场馆建设的优惠政策。推进奥体中心开展全国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使用综合试点工作。

(四)完善体育赛事管理制度

鼓励社会力量成立赛事运营公司,举办各类商业性赛事和群众性赛事,允许赛事所有权归社会力量所有。加强各类体育赛事监督管理,厘清赛事各方权利义务。制定体育竞赛表演活动办赛指南和服务规范,建立跨部门的赛事活动综合服务机制。建立体育赛事运营组织机构等级评定机制及赛事综合评估体系。推动公共资源向体育赛事活动开放,加大对体育赛事相关知识产权及标志保护力度。协助社会力量做好媒体资源联系和赛事宣传工作,提升各类赛事曝光率,扩大赛事在全省、全国、全球的影响力。

(五)推进基层治理体系改革

加快推进体育社团分类改革,依照法规政策和章程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体育组织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行体育社团负责人公开招募制度,推动体育社团社会化。完善以各级体育总会为枢纽,各级各类单项、行业和人群、体育协会为支撑,基层体育组织为主体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重点加强基层体育组织建设,鼓励体育总会向乡镇(街道)延伸、各类体育社会组织下沉行政村(社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推动体育社会组织积极承办体育赛事活动、培训、国民体质检测与健身指导等项目。继续开展等级社团创建工作,提升规范化水平。鼓励和扶持体育俱乐部发展,推行体育俱乐部联赛制。对队伍稳定、组织活跃、专业素养高的“三大球”、乒乓球、羽毛球、骑行、跑步等自发性全民健身社会组织给予场地、教练、培训、等级评定等支持。积极引导体育社会组织开展社区、乡村体育活动和体育志愿服务,将运动项目推广普及作为单项协会主要评价指标,积极发挥其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发挥常州市体育发展基金会作用。

专栏5体育领域重点改革

1.“常享动”智慧体育管理平台。融合线上场馆预订、体育消费券领用、体育赛事报名、健身地图导览、体育资讯获取等功能,实现体育公共信息在线化、管理工作信息化、数据分析可视化,引导和方便市民线上选择场馆,高效合理地使用健身资源。

2.社会力量办体育改革。制定社会力量办体育改革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办竞技体育、投资体育产业、参与体育文化建设等,明确各领域项目清单。

3.加强体育赛事监督管理。梳理体育赛事体系类别,明确监管原则、夯实监管责任、完善监管标准、加大监管力度,厘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

4.社会体育组织改革培育工程。加快培育社区体育社会组织发展,推行体育社团负责人公开招聘制度。全市5A级体育社团达到8家,4A级达到30家。

八、规划落实与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新时期党对体育改革和发展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体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把方向谋大局促改革定政策抓落实。建立体育部门与教育、发改、财政、税务、人社、金融、公安、卫生健康、文化和旅游、科技、民政、统计、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的长效协调工作机制,促进资源共享,协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二)明确职责分工

对标“勇争一流,争创更多第一唯一”的新要求,依托改革破题、创新制胜,将体育工作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来统筹推进,持续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各地要形成部门联动、责任清晰、分工明确、齐抓共管的工作协同机制,推动决策更加科学、治理更加精准、服务更加高效。

(三)强化要素保障

加大财政对体育事业发展的投入力度,发挥政府扶持体育发展专项资金的引领带动作用。完善公共财政体育投入机制,支持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体育发展经费投入机制。加强与各部门协调,在人才引进、设施建设、体育投资等各方面制定各类优惠政策,完善体育产业政策体系,强化用地保障,科学编制体育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将用地布局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予以保障。

(四)健全监督考评

完善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统计制度、标准和体系,创新对体育发展的考核评价方式,建立健全体育发展考核与评价指标体系,强化考核评价结果应用。科学制定目标任务考核制度,加强对目标任务的管理和监督,分解落实工作任务,跟踪推进。褒扬激励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改革等领域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

(五)营造良好环境

推进体育法治建设,推动体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建立健全体育行业信用体系,建立健全体育领域信用承诺制度,加大失信联合惩戒力度,引导行业健康发展、企业规范经营。抓好体育行风建设,开展赛风赛纪等专项治理。持续加强反兴奋剂风险防控工作,健全反兴奋剂长效治理体系,坚持对兴奋剂问题“零容忍”。健全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压实各级责任,加强场馆运营、赛事活动等安全风险防范工作。加大体育工作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为建设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长三角体育特色城市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