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保险作为农业生产的“稳定器”、农户的“保护伞”,“十四五”期间,财政部门将继续聚焦支持农业发展和“扩面、增品、提标”的目标,“扩面”指的是农业保险覆盖面再提升,到2022年,我市农业保险要实现三大目标,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作物农业保险覆盖率达到80%以上,农业保险深度(保费/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以上,农业保险密度(保费/农业从业人口)达到人均550元以上。“增品”指的是农业保险产品要再创新,满足农户多层次、差异化的风险需求。 “提标”一方面是提高我们的保额,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现代化农业保险的服务体系。也将会同农业农村局做好牵头抓总作用,共同推进我区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十四五”期间,农业农村部门将根据广大农户对保险产品的需求,推动保险机构做好保险产品的创新,逐步建立覆盖直接物化成本、完全成本、基本收益的现代化农业保险保障体系,建立市、区、镇三级定损理赔专家库,进一步做好理赔时的专业认定和技术指导,引导农户及时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主承保机构将在农业保险工作小组的领导下,聚焦支持农业发展和“扩面、增品、提标”目标,进一步扩充保险产品供给,拓宽农业保险广度和深度,提供全方位风险保障,满足差异化、多层次的农业风险保障需求;进一步升级基层服务体系,优化农村网点布局,乡镇网点覆盖率将提升至70%,加强农险专员、协保人员、农险专家的专业队伍建设,提升三农服务车、无人机等服务工具的专业化配备,为农业保险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进一步推进科技赋能,推动“快赔保”等农险线上化工具运用,积极探索农业风险防控途径,开发常州“政农保”信息平台,建立政府、保险机构、农险保户三个层面的立体信息交流共享机制,全力打造常州特色的专业化农险服务平台。 |
我想了解一下天宁区“十三五”政策性农业保险情况? |
(1) 承保理赔总体平稳。“十三五”期间,天宁区共开展包括水稻、小麦、能繁母猪、设施大棚等在内共计11个农产品保险,累计承担各类农业风险3.22亿元,政府投入2158.13万元,其中区本级投入1103.7万元,承保情况总体平稳。辖内经历了多次气象灾害,如“2.8雪灾”“8.9利奇马台风”“超长梅雨季”及“持续高温影响”,但由于预警及提醒措施到位,并没有出现大灾赔款激增的情况,理赔情况总体正常。“十三五”期间,天宁区共发生农险赔案887余件,累计赔付1110.36万元,受惠农户6970户/次。
(2) 高效扩面成果显著。天宁区始终把积极推广政府“惠农利农”政策和农险“支农护农”功能作为政策性农业保险宣传工作的重点。加大宣传推广力度,针对天宁高效农业发展快的特色,努力提升高效农险承保面,高效农险扩面成效显著。“十三五”以来,天宁区果品累计承保近5.11万亩,大棚累计承保8565亩。高效农险业务占比逐年提升,虽然由于农村263计划及土地流转造成种养殖面积极少,但对于辖区内的种养殖业做到了能保尽保,农业保险覆盖面逐年提高,特别是为高效农业提供了强有力的风险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