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嘉宾、网友,大家好!这里是常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今天这期在线访谈节目主题是区域优质教育均衡的主要做法及政策措施。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钟楼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何海平钟楼区教育文体局党委书记、局长杨文娟,两位嘉宾请跟广大网民打个招呼吧! 2018-11-16 10:30:46 |
何海平: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何海平,非常感谢大家对钟楼区教育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希望与大家积极交流,就钟楼教育优质均衡的话题,与大家一起交流互动。 2018-11-16 10:31:07 |
杨文娟: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杨文娟,很荣幸有这个机会与大家一起交流钟楼教育! 2018-11-16 10:31:53 |
主持人: 请问何副区长,钟楼区优质教育均衡目前取得了哪些具体成效? 2018-11-16 10:32:10 |
何海平: 教育是民生之本,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关乎百姓切身利益,关乎社会稳定发展。以改善民生、促进公平、构建和谐社会为价值追求,大力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目前,出台了《常州市钟楼区“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钟楼区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落实教育均衡发展。先后被评为“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区”“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省学前教育发展示范区”“省平安校园示范区”等。 2018-11-16 10:36:42 |
何海平: 钟楼区认真贯彻省政府1号文件、市政府51号文件提出的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的要求,区教文局大力推进集团化、联盟式合作办学,制定了《钟楼区教育集团化、联盟式发展实施意见》,实施“3366”优质教育工程,依托教育集团、合作办学模式,搭建学校管理和教研交流平台,互促互动,共同提升,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各校发展成效显著。 2018-11-16 10:40:09 |
何海平: 我们大力实施“校(园)长雁阵计划”“成长在钟楼——名优教师提升工程”,培养“三名”(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建立名校(园)长培养基地,打造师德高尚、理念先进、业务精湛、结构合理、梯次分明的高素质教育人才队伍,近年来,全区拥有了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3名,省特级教师8名,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 13 名,市学科带头人、市骨干教师、市教学能手和市教坛新秀共计 349 名,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共 590名,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1%。市名师工作室 6 个,区名师工作室 18 个。 2018-11-16 10:44:22 |
主持人: 请问杨局长,钟楼区“3366”优质教育工程是如何实施的? 2018-11-16 10:44:38 |
杨文娟: 钟楼区优质教育资源较为丰富,鸣珂巷幼儿园、刘海粟美术幼儿园、盛菊影幼儿园、常州市实验小学、觅渡桥小学、怀德苑小学等是本区基础教育的领头羊。这些学校、幼儿园在本区、市乃至江苏省都有着较大的影响力,是广大家长、学生所向往的优质教育的代名词。为有效扩大钟楼教育的优质资源,让更多的老百姓享受到优质教育,钟楼区认真规划、合理布局,让名校或吸纳、或孵化、或联姻一些新建校、薄弱校,充分发挥名校所积淀的学校文化优势、优秀教师资源等优势,发挥名校在办学思想、管理模式、优良传统等方面的示范、辐射作用和无形资产的名牌效应,满足学生就近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在钟楼区新一轮行政区域调整后,钟楼教文局又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开发区西进”战略,将邹区镇基础教育学校全部实行集团联盟办学。目前,钟楼区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均纳入了集团联盟办学的范畴,有力推动了钟楼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2018-11-16 10:51:18 |
主持人: 请问杨局长,钟楼区实施“3366”优质教育工程的主要举措是哪些? 2018-11-16 10:51:46 |
杨文娟: 钟楼区教育集团化、联盟式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主要举措有三个:一体化、项目式、托管制。 2018-11-16 10:52:21 |
杨文娟: (一)一体化管理:实现薄弱校、新建校的快速提升。钟楼区的优质均衡发展从突破薄弱校、新建校建设开始,以一体化管理为策略,实现了“家门口的学校都精彩”的教育愿景。以常州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平冈校区发展为例,短短的五年时间,通过一体化策略与机制,已经让一所几乎招不到学生的乡镇薄弱学校一跃成为了人人都向往的好学校。一体化策略主要是指“六统一”,即:统一校名、统一班子、统一课程、统一师资、统一作息、统一财务。特别是优秀师资的统一调配、流动促进了学校的主动发展,平冈小学的教育质量、师生发展都呈现了勃勃生机与活力,广受老百姓的喜爱与好评。同样,新建学校引进名校的一体化管理,也让老百姓在最短的时间里享受到了优质学校的品质管理,如:冠英小学、香江华庭小学等在觅渡、怀德教育集团的引领与管理下,很快得到了百姓的认可。 2018-11-16 10:56:47 |
杨文娟: (二)项目式管理:体现共同体、抱团式的主动价值。教育的优质均衡不是一蹴而就,但可以通过项目的共同研究得以加速。钟楼区以“项目为王”思想引导各所学校积极申报、加盟项目管理,从省、市、区三级层层落实。近年来,钟楼区获得了省级项目13个,其中的省级课程基地项目、品格提升工程项目、前瞻性改革项目、战略性与政策性研究项目、综合改革项目等均以区域规划、学校抱团研究的方式推进。以品格提升工程为例,我们推出了“1 N 1”模式,让20所学校抱团研究,围绕“品格提升”的主题实现着“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其中的集团校、联盟校又相对紧密型地形成小的研究主题,让项目推进实在有效。卜弋小学等乡镇小学在觅渡等优质学校的引领下,通过项目找到了自信,率先开发了“野菜”课程,让校本文化“野趣”有了实践的土壤。 2018-11-16 11:01:20 |
杨文娟: (三)托管制管理:彰显市区级、联动化的合作优势。钟楼区的初中教育相对薄弱。为了促进初中教育质量提升,我们采取了“请进来”策略,即:引进市属、品牌学校资源,通过托管的方式带领本区初中校发展。一年来,通过对岗互派、对口帮扶或蹲点指导的形式,开展干部互动、指导和交流活动。定期开展管理工作专题研讨,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及时通报双方重大工作安排、重大活动开展、管理制度变革等,使合作成员校互促共进,取得了可喜成长与进步。在常州外国语学校的引领下,钟楼实验中学的办学质量连年进步。在合作办学三年到期的综合评估中,专家评委对钟实中的学校管理文化、教育教学质量、教师精神面貌、学生自信表现等均给予高度评价。
2018-11-16 11:06:07 |
主持人: 下面请广大网友开始提问。 2018-11-16 11:06:29 |
网友_明月: 优秀教师在优质均衡中如何体现各自价值? 2018-11-16 11:06:51 |
杨文娟: 区教文局积极挖掘本区域内的名师资源,让本区域的名师到薄弱学校挂职支教。如特级教师陈美华到卜弋小学支教,特级教师曹月红老师、张祖润老师、特级教师后备人才朱兰萍老师、谢娟萍老师、俞莉老师分别到邹区小学、邹区中学、邹区幼儿园支教挂职1—2年。城乡牵手行动,17位市区优秀老师深入乡村学校,每周固定教学研究活动,这些优秀教师,他们深入教学一线,坚持担任日常教学工作,开设“名师课堂”“名师讲座”“名师接待日”等,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蹲点实验;以课题研究为导向,主题推进;以联合活动为平台,分享提升,逐步形成了导师帮带制、研究辐射制,为支教学校教师乃至全区教师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2018-11-16 11:10:59 |
网友_海洋: 邹区镇学校建设有没有新的措施? 2018-11-16 11:11:23 |
何海平: 未来三年,邹区将投入超5亿元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泰村幼儿园、戴安幼儿园,扩建卜弋中学、邹区实小等学校,有效缓解入学矛盾。目前,规划正有序推进。相信,在名优学校品牌导入、新建学校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邹区的教育资源将会越来越满足百姓需求。 2018-11-16 11:14:14 |
网友_萌城少女: 联盟学校之间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如何开展的? 2018-11-16 11:14:29 |
杨文娟: 联盟学校之间的活动,主要策略是:项目共建,质量同进,文化共育,通过核心校的引领,形成价值认可,促进各校发展。联盟核心校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通过校际合作、抱团研究,形成合力,推进项目建设,带领成员校全面提升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核心校结合各校校情,完善课程管理及质量评价体系,在教学进度把握、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质量检测等方面加强合作,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联盟内教学质量监测和分析,做到“调研共同进行、问题共同分析、措施共同研讨”,以实现“质量共同提高” 的目标。在学校文化与课程建设、文化内涵与特色发展、师生评价与激励等方面,联盟校通过专题研究,要求各校立足校情,嫁接核心校优秀的文化价值,整体架构学校的特色发展,培育自身的学校文化。 2018-11-16 11:20:01 |
网友_挚爱鸢尾: 集团办学,是否学校发展都是一样的? 2018-11-16 11:20:21 |
何海平: 集团办学,核心校与结对校是结对共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但各学校办学目标清晰,办学特色鲜明,如怀小集团的数学文化特色,觅小集团的国际理解教育,清潭小学的书法教育,邹区实验小学“以美育人”的德育文化,泰村实验学校的艺体特色等,形成一校一特色,学校都是立足校情,走各自特色发展之路。 2018-11-16 11:23:59 |
网友_多多: 请问,对区域优质教育均衡,钟楼区教育文体局主要的抓手是什么? 2018-11-16 11:24:18 |
杨文娟: 教育的优质均衡不是一蹴而就,主要通过项目的共同研究得以加速。钟楼区以“项目为王”思想引导各学校抱团发展,钟楼教育从人才、质量、数字化、体育改革、教育宣传等十大方面设立区域重点项目,以学校145个主动项目为引擎,多方面打造教育、管理、科研等方面的人才,促进学校优质教育发展。 2018-11-16 11:28: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