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感谢大家关注常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今天我们访谈的主题是“地震宏观观测的介绍”,这次访谈我们邀请到了常州市地震局副局长姜祖明、监测管理处处长翁予谦在线与各位网友进行交流,欢迎大家踊跃参与。 2024-10-14 14:34:43 |
主持人: 请两位嘉宾与网友们打个招呼吧! 2024-10-14 14:35:17 |
姜祖明: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很高兴能通过常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和大家进行线上交流,也欢迎大家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024-10-14 14:35:47 |
翁予谦: 各位网友下午好,很高兴能和大家进行线上交流。 2024-10-14 14:36:03 |
主持人: 好的,今天的在线交流时间约一个小时,欢迎广大网友踊跃参与,下面开始提问。 2024-10-14 14:36:34 |
网友_彩色星空: 什么是地震宏观观测?既然有地震宏观前兆是否还有微观前兆? 2024-10-14 14:39:24 |
姜祖明: 强烈地震前,动物、植物、地下水以及声、光、磁场等往往会出现各种异常变化。宏观观测,就是在有长期和中期地震预报背景的地区,有目的地观测和收集各种宏观异常现象,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并深入分析宏观异常现象的种类和时间、空间分布特征与地震的关系,为地震的短、临预报提供依据。 2024-10-14 14:40:18 |
姜祖明: 这位网友问的很对,其实除了有地震宏观前兆外,也有地震微观前兆。微观前兆是指地震前人类不能感觉到的震前征兆,需要用精密仪器对这些微观前兆进行长期观测。如地壳形变、地面倾斜、海平面的升降、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变化、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地应力、地磁、地电、地温和重力等地球物理场的变化等等。
通过对地震宏、微观前兆异常的观测,可以捕捉地震的前兆异常,为判定地震趋势提供依据。 2024-10-14 14:41:37 |
网友_网络飞狐: 什么样的算是地震宏观异常,地震宏观异常包括哪些种类? 2024-10-14 14:42:46 |
翁予谦: 地震宏观异常是指地震前出现的,不用仪器设备也可以观测到的非常明显的异常现象。地震宏观异常的表现形式多样且复杂,异常的种类多达几百种,异常的现象多达几千种。由于宏观前兆往往在临近地震发生时出现,所以了解它的特点,学会识别它们,对防震减灾有重要作用。
日常生活中,大家比较容易观察到的宏观异常主要有生物异常、地下水异常、电磁异常、地光异常、地声异常等。 2024-10-14 14:44:03 |
翁予谦: 生物异常有动物异常和植物异常,如:蛇出洞、老鼠成群结队搬家、猪狗嚎叫不止、牛马惨叫不进圈等。植物不适季节的发芽、开花、结果或大面积枯萎等。 2024-10-14 14:45:08 |
翁予谦: 地下水异常表现有:井水位大幅度上升或下降、井水的自溢自喷或突然干枯断流、水温的明显升高或降低、水质的变色变味及翻花冒泡冒气等现象。 2024-10-14 14:45:38 |
翁予谦: 电磁异常涉及震前收音机、电视机、日光灯等出现失灵,不稳定等严重电磁扰动的现象。还有大震临近时的地声、地光等异常。 2024-10-14 14:46:30 |
网友_凌乱的乐章: 为什么要进行宏观观测,宏观观测对于防震减灾有什么积极意义? 2024-10-14 14:48:47 |
姜祖明: 我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分布着众多的大中型企业及重大生命线工程设施,一旦发生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将十分巨大。1974年和1979年,我市溧阳地区先后发生5.5及和6.0级两次地震,给当地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市市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始终面临着地震灾害的潜在威胁。 2024-10-14 14:50:06 |
姜祖明: 地震宏观观测工作是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社会动员机制和社会自救互救体系的重要内容。多年来专群结合的防震减灾实践证明,地震群测群防工作在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和震后救援与重建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减灾实效。 2024-10-14 14:51:51 |
姜祖明: 做好地震宏观观测工作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2024-10-14 14:53:40 |
网友_夏青染: 前面提到宏观观测在地震预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那能详细讲讲成功的案例吗? 2024-10-14 14:55:26 |
翁予谦: 在许多大地震前都有宏观异常的发现,比较典型且成功运用于地震预报的主要有:1975年辽宁海城7.3级地震和1976年松潘-平武7.2级地震。在这两起地震前,地震工作者和广大群众曾观察到大量的宏观异常现象,为这两次地震的成功预报提供了重要资料。 2024-10-14 14:56:55 |
翁予谦: 1975年的2月4日,辽宁海城发生了7.3级地震,此次地震是中国国内和国际上都普遍认可的大地震临震预报的成功震例。 2024-10-14 14:57:49 |
翁予谦: 地震前一、二个月观察到很多宏观异常现象,如1974年12月在辽阳、本溪、鞍山、大连、沈阳、锦州等地开始出现大量地下水与动物异常;1975年2月2日盘锦某乡一群小猪在圈内相互乱咬,19只小猪的尾巴被咬断,2月4日震前千山鹿场梅花鹿撞开厩门冲出厩外,岫岩县石岭村一头公牛傍晚狂跑狂叫,岫岩县清峰村一只母鸡在太阳落山时飞上树顶就不下来进窝等等,这些宏观异常对成功预测这次地震提供了重要帮助。 2024-10-14 14:59:16 |
翁予谦: 再如,1976年松潘7.2级地震,与汶川同属于龙门山地震带。在松潘地震前,动物异常等宏观前兆现象,在空间展布上,沿龙门山断裂带“三起三落”,逐步向震中迁移。宏观异常的三次高潮期分别为6月5日至7月3日主要在该断裂带南端的大邑、天全和宝兴一带,7月4日至28日主要在该断裂带中部的灌县、绵竹一带,8月2日至8月14日北移至震中附近的北川、江油等地。这不仅为松潘地震的成功预报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并有利于提高地震区广大群众抗震防震的警觉性。 2024-10-14 15:02:25 |
网友_夜舟枕风月: 我们市有没有专门进行宏观观测的地方,观测什么项目? 2024-10-14 15:04:00 |
姜祖明: 设立地震宏观观测点是群测群防网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能更快、更准确地识别并发现地震宏观异常,我们在全市范围内设立了七个市级的宏观观测点,部分辖市区也有设立宏观观测点。 2024-10-14 15:07:26 |
姜祖明: 这些宏观观测点主要是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也有个别观察水井的,比如,淹城野生动物园就是一个市级地震宏观观测点。为了保证宏观观测的质量,我们认真遴选符合条件的观测点,严格管理宏观观测点,定期培训宏观记录员。 2024-10-14 15:09:30 |
姜祖明: 发现临近地震前的宏观前兆,则既要靠专业人员,更要靠广大群众,我们同时也鼓励社会公众报告宏观异常。 2024-10-14 15:10:58 |
网友_笙笙千离: 如果我发现了地震宏观异常,我应该怎么做? 2024-10-14 15:13:19 |
翁予谦: 首先感谢这位网友对防震减灾工作的热情,及时发现地震宏观异常不仅需要依靠专门建设的地震宏观观测点,更离不开广大热心市民。 2024-10-14 15:14:18 |
翁予谦: 市民朋友一旦发现异常的自然现象,不要轻易作出马上要发生地震的结论,更不要惊慌失措,而应当弄清异常现象出现的时间、地点和有关情况,保护好现场,及时向地震部门报告,让地震部门的专业人员调查核实,弄清事情的真相。 2024-10-14 15:17:14 |
翁予谦: 需要注意的是,在尚未得到地震部门明确为地震宏观异常前,大家要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避免引起公众恐慌,造成不良影响。 2024-10-14 15:18:17 |
网友_泡芙: 发现了宏观异常是不是就意味着会发生地震? 2024-10-14 15:19:20 |
姜祖明: 在前面的问题中,我们回答了大家常见的宏观异常的类型。但是这些宏观现象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不一定都是地震的预兆。
动物的异常表现可能与天气变化、疾病、发情、外界刺激等有关。异常气象有时也会引起植物的变化。 2024-10-14 15:20:16 |
姜祖明: 地声的声响与平日人们熟悉的声音不同且多种多样。如:“犹如列车从地下奔驰而来”、“似采石放连珠炮般的声响”、“类似于机器轰鸣声”、“狂风呼啸声”、“石头相互摩擦声”等等。但是,有时地声也不易与远处传来的风声、雷声、机器轰鸣声等相鉴别,不要把燃放烟花爆竹和信号弹当成地下冒火球。还要注意不要把电焊弧光、闪电等误认为地光,不要把雷声误认为地声。 2024-10-14 15:22:38 |
姜祖明: 地下水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所以它的异常变化并非一定与地震有关。影响地下水变化的因素有:气象因素,如干旱、降雨、气压变化等;地质因素,如非震的地质原因,改变了地下含水层的状态;人为因素,如用水量变化、地下工程活动、环境污染等。
在我们之前调查过的几起居民上报的宏观异常中,就发现井下潜水泵漏电导致井水被加热,致使居民误以为出现了地震宏观异常。
2024-10-14 15:25:22 |
主持人: 好了,时间差不多了,我们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了。今天的在线访谈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大力支持,也感谢领导们的精心回答,感谢各位网友的热情参与,再见! 2024-10-14 15:2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