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网友上午好,感谢大家关注常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今天访谈的主题是:落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指引指南,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访谈邀请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丁亚英、常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关系与监察处处长段慧敏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欢迎大家踊跃参与。请来和网友们打个招呼吧。 2024-07-12 10:02:03 |
丁亚英: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很高兴有机会做客常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和大家进行线上交流,也欢迎大家对我们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024-07-12 10:03:02 |
段慧敏: 各位网友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交流,欢迎大家踊跃参与。 2024-07-12 10:03:16 |
主持人: 好的,今天的在线交流时间约一个小时,欢迎广大网友踊跃提问,下面开始提问。 2024-07-12 10:04:04 |
网友_卿水波: 我是常州基层社区就业服务站点工作人员,我们社区有好几个快递公司的配送网点,请问针对快递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有什么政策吗? 2024-07-12 10:05:28 |
丁亚英: 近年来,平台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依托互联网平台就业的网约配送员、网约车驾驶员、货车司机、互联网营销师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大幅增加,维护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面临新情况新问题。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切实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人社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21〕56号,以下简称56号文),该文明确,企业要依法合规用工,积极履行用工责任,对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但企业对劳动者进行劳动管理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承担相应责任。平台企业采取劳务派遣、外包等合作用工方式的,与合作企业依法承担各自的用工责任。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要健全公平就业、劳动报酬、休息、劳动安全、社会保险制度,强化职业伤害保障,完善劳动者诉求表达机制。针对各类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享受劳动保障公共服务方面的痛点难点问题,提出了优化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险经办、加强职业培训、完善工作生活服务保障等措施。补齐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制度短板。 2024-07-12 10:09:10 |
网友_诺氟沙星: 我们是在常州经营的一家家政服务公司,从事家政服务多年,应该不算新业态吧?我们也通过平台接单,不知道最近网传的两个指引和一个指南适不适用我们? 2024-07-12 10:12:25 |
段慧敏: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规则公示指引》适用于线上接受互联网平台发布的配送、出行、运输、家政服务等工作任务,按照平台要求提供平台网约服务,通过劳动获取劳动报酬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其中,个人依托互联网平台完全自主开展经营活动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不适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两个指引供平台企业和平台用工合作企业在劳动用工管理时参考。 2024-07-12 10:14:00 |
段慧敏: 你们公司如在线上通过互联网发布家政服务工作任务,劳动者按照要求提供网约服务并获取劳动报酬,适用两个指引和一个指南规定。 2024-07-12 10:14:59 |
网友_大黄0910: 我是常州的一名网约车司机,工作时间较长,目前收入还可以,但是没有什么保障,对未来有点担心,最近听说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请这个政策主要内容是什么? 2024-07-12 10:16:05 |
丁亚英: 2023年11月8日,人社部编制印发了两个指引和一个指南。《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引导企业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主要内容有:一是明确了平台企业制定和修订劳动规则时要遵循的原则,即合法规范、公平公正、透明可释、科学合理、诚实信用,并依法履行民主程序。二是明确了劳动规则的内涵,包括订单分配、报酬及支付、工作时间和休息、职业健康与安全、服务规范等与劳动者基本权益直接相关的规章制度、格式合同条款、算法规则及其运行机制等。三是明确了平台企业制定、修订劳动规则要向劳动者公开征求意见,充分听取工会或劳动者代表的意见建议,在确定实施前至少提前七日向劳动者予以公示。四是明确了平台企业要在应用程序等显著位置,以清晰易懂的语言,真实、准确地持续公示有关内容,确保劳动者能够随时方便查看完整内容,并提供反馈有关意见建议的渠道。 2024-07-12 10:20:09 |
网友_肥肠蹄花: 我是一名外卖送餐员,有时因天气等原因受到顾客投诉,由此造成平台扣款,且规则复杂,搞不明白,请问有什么维权途径吗? 2024-07-12 10:21:43 |
丁亚英: 不久前,人社部印发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服务指南》清晰指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认为劳动权益受到侵害时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维护自身劳动权益时应依法合理表达诉求,不得采取违法和过激形式,可通过以下方式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一是通过平台企业或平台用工合作企业设置的内部沟通渠道、申诉机制、纠纷调解机构等,与企业协商解决有关问题。二是向所在工会组织或当地工会组织请求予以支持和帮助。三是无法与企业通过协商解决或不愿与企业协商解决有关问题的,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各级各类专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四是不愿调解,或者调解不成的,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受案范围的,可以向实际工作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不符合劳动争议仲裁受案范围的,可以按照民事诉讼有关规定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可向工会组织申请法律援助等服务。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还可以就近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服务。五是符合劳动保障监察职权范围的事项,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投诉。 2024-07-12 10:24:32 |
丁亚英: 需要说明的是涉新就业形态商事纠纷不适用本指南。 2024-07-12 10:25:06 |
网友_gang666: 我们是在常州本地注册的外包公司,与外地一家平台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我们想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但是不知道如何签订,请问是否有示范文本可供参考? 2024-07-12 10:27:40 |
段慧敏: 有的。为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引导企业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依法订立劳动合同、用工协议,根据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我省编制了《江苏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合同和用工协议订立指引(试行)》,供企业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用工协议时参考。参考文本包括:《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合同参考文本》《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用工协议参考文本》《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用工协议参考文本(三方)》。平台企业应当遵守行业管理规定用工,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依法合规订立劳动合同、用工协议。个人依托平台企业提供的信息和场景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获取经营收入,自负盈亏,与企业未形成管理与被管理关系的,按照民事法律调整双方的权利义务。 2024-07-12 10:32:07 |
网友_亮晶晶: 我是一名在常州从事多年快递工作的快递员,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关爱快递员群体,请问常州这方面有什么具体措施吗? 2024-07-12 10:33:36 |
丁亚英: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关爱快递员群体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指导和督促快递企业与快递从业人员依法签订劳动合同,逐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切实保障快递从业人员基本劳动权益,近日,市邮政管理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研究制定了《快递行业推进劳动合同制度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了开展快递行业推进劳动合同制度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基本原则、范围对象、保障措施等内容,提出了完善人员数据台账、推广应用合同示范文本、加强政策法规宣介、积极推行劳动合同、保障社会保险权益、开展用工行政指导、强化日常执法监管、畅通投诉维权渠道等八项重点任务。下一步,我们将加大《方案》的宣贯力度,跟踪工作进展,以更严标准、更实举措,推进行业劳动合同制度专项行动走深走实。 2024-07-12 10:39:16 |
网友_畅所欲言999: 我是在常州从事外卖送餐多年,在中午和晚上高峰时段,一直在赶时间,如果再遇到恶劣天气,交通非常危险,我又是家里的顶梁柱,总担心出事,请问人社部门在这方面有什么政策吗? 2024-07-12 10:41:24 |
段慧敏: 为了保障遭受职业伤害的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加强职业伤害预防,分散平台企业和职工伤害风险,根据国家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试点工作要求,2022年6月,我省出台《江苏省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试点实施办法》。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扩大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去年以来,我省大力推进基层快递网点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全面落实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人员、实习生参加工伤保险政策,持续推动尘肺病、危化品和建筑业等行业领域工伤保险应保尽保。主动探索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创新服务机制,推进400专线体系服务衔接职业伤害待遇申请全环节,实现平台企业和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双向受益。截至2023年末,全省累计有158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职业伤害保障范围。我市根据省统一部署,认真落实职业伤害试点政策,2023全年,经认定鉴定有505人符合职业伤害保险待遇领取条件,实际支付保险金额1436万元。目前我省职业伤害制度的试点范围为曹操出行、美团、饿了么、达达、闪送、货拉拉、快狗打车等7家平台企业。这七家平台企业在全省范围内以平台名义提供出行、外卖、即时配送和同城货运等劳动并获取报酬或者收入的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适用本制度。 2024-07-12 10:48:00 |
网友_草木人ioio: 我有个朋友一直在美团平台接单从事送餐工作,前两天送餐时赶上暴雨,在路过新北区一路段时不慎摔倒造成踝关节受伤,请问如何办理职业伤害保险待遇申领手续? 2024-07-12 10:49:18 |
丁亚英: 平台企业应当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通过全国信息平台向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出职业伤害待遇给付申请,平台企业未按规定提出职业伤害待遇申请的,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向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直接提出,人社部门收到申请后开展经办调查,材料齐全的,在30个工作日内做出确认结论或终止确认。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权利义务明确的,在10个工作日内做出确认结论或终止确认。 2024-07-12 10:52:06 |
丁亚英: 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受到职业伤害,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或者职业伤害治疗期满的,平台企业或者服务机构、本人或者其近亲属应当及时向职业伤害确认地的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申请后在60个自然日内办结。对初次鉴定结论不服的,应当在收到鉴定结论起15日内向作出该结论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复核鉴定申请,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按规定作出复核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生效后,平台企业或者服务机构、本人或者其近亲属向职业伤害确认地的经办机构提出待遇申领,职业伤害确认地的经办机构自收到材料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办结。 2024-07-12 10:57:02 |
主持人: 好了,时间差不多了,我们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今天的在线访谈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大力支持,也感谢领导们的精彩回答,感谢各位网友的热情参与,再见! 2024-07-12 10:58: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