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网友上午好,感谢大家关注常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今天访谈的主题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相关内容,访谈邀请到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戴洪华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欢迎大家踊跃参与。戴局长,和网友们打个招呼吧。 2024-05-31 09:30:56 |
戴洪华: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很高兴有机会做客常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和大家进行线上交流,也欢迎大家对我们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024-05-31 09:31:28 |
主持人: 好的,今天的在线交流时间约一个小时,欢迎广大网友踊跃提问,下面开始提问。 2024-05-31 09:31:39 |
网友_whoe: 请您介绍一下我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现状。 2024-05-31 09:33:09 |
戴洪华: 据统计,2023年,全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1.63万亩,成灾率0.7%。其中,病害合计1.12万亩,为松材线虫病;虫害合计0.36万亩,主要包括森林白蚁、杨树食叶害虫、竹织叶野螟等;有害植物合计0.15万亩,为葛藤。全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总体平稳,除松材线虫病发生成灾外,其他林业有害生物总体发生面积较少、危害程度轻,处于有虫不成灾状态。但受气候变化、频繁物流等因素影响,不排除松材线虫病疫情恶化,向周围非疫点扩散,造成疫情发生面积上升可能。 2024-05-31 09:36:39 |
戴洪华: 此外,随着“三化”树种造林推进,寄主种类、面积不断增加,蛀干害虫、食叶害虫等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潜在威胁也逐渐加剧。尤其是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美国白蛾,具有传播途径广、适应性强、食性杂、繁殖量大、易扰民等危害特点,目前我市虽不是疫区,但地处疫情夹击之中,防控形势较为严峻。 2024-05-31 09:40:32 |
网友_云淡风轻: 请问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方面有哪些措施? 2024-05-31 09:40:52 |
戴洪华: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总林长、副总林长多次对责任区域范围内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等森林资源保护情况巡查。市政府相关领导对2023年第1号省总林长令(关于深入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攻坚行动的令)作出批示,市林长办印发贯彻落实林长令实施方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每年分解下达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年度目标任务,将松材线虫病防控目标列入林长制考核。各地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层层落实。 2024-05-31 09:43:23 |
戴洪华: 二是严密监测防控。通过人工踏查+无人机遥感监测措施,提高松材线虫病的监测效率和精准度。依托国有林场、基层护林员队伍,以及第三方监测技术单位力量,实施网格化监测。以省林科院等专业防控机构作为技术支撑、服务单位,以花卉苗木、新造林、喜食树种、交通要道、行政边界等区域为美国白蛾监测重点,科学实施监测,落实“零报告”“周报告”制度。 2024-05-31 09:46:10 |
戴洪华: 三是强化检疫监管。全市积极推进检疫关口前移,规范检疫程序,加大检疫力度,全市年均签发植物检疫证书约2.5万份。组织开展“林安2023”和“护松2023”等检疫执法专项行动,检疫、执法人员深入疫木除治山场、木材市场、木材加工利用企业、苗圃基地等开展检疫检查。 2024-05-31 09:49:14 |
戴洪华: 四是开展综合除治。根据松林资源现状、松材线虫病发生、发展和分布特点,采取“分类施治”的策略,落实精准防控。主要包括对发生区内病死树的全面清理、生物天敌繁放、重点林分松墨天牛监测、风景区松树药剂注干等多项措施,进一步提高松材线虫病治理效果,保护珍贵的松林资源。开展美国白蛾预防性治理,通过化学防治、释放生物天敌的措施,阻击美国白蛾入侵危害。 2024-05-31 09:52:15 |
网友_福团: 目前,我市最严重的林业有害生物是松材线虫病,您能给我们普及一下松材线虫病这方面的知识吗? 2024-05-31 09:52:26 |
戴洪华: 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树萎蔫病,主要危害赤松、黑松、马尾松、华山松、云南松、黄山松、油松、红松等20多种松科植物。松材线虫是外来入侵物种,是森林生态系统中最具危险性和毁灭性的森林病害,具有极强的扩散性和破坏性,被列为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也是我国唯一的一种危害等级为一级的林业有害生物,其危害特点:一是致死快、防治难;二是传播蔓延迅速;三是对松林威胁极大,一旦松林感染,将招致毁灭性破坏,被称为“松树的癌症”。 2024-05-31 09:57:09 |
戴洪华: 松材线虫病是通过媒介昆虫松褐天牛啃食松树补充营养时,将松材线虫传播寄生在松树体内而导致松树迅速死亡的。松树感病后,针叶由绿变黄,最后变成红褐色,挂在树枝上不易脱落,感病松树树脂分泌急剧减少直至停止,木质部干枯。 2024-05-31 09:59:57 |
网友_学平: 请问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哪些? 2024-05-31 10:00:10 |
戴洪华: 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人为传播和自然传播。一是自然传播,通过媒介昆虫主要是松褐天牛从感病树体内飞出,在健康松树上取食或产卵时将松材线虫传入。二是人为传播,通过人为活动从疫区将感病的松木制品及包装材料带入非疫区,或将媒介昆虫从病区携带到无病区,再由媒介昆虫飞出传播、侵染。自然传播主要靠松褐天牛飞行传播,因松褐天牛飞行距离有限,所以传播范围相对较小。 2024-05-31 10:05:09 |
戴洪华: 实际中,造成松材线虫病疫情大规模、远距离扩散的主要是非法加工运输疫木的人为传播,其传播范围广、速度快、危害大。 2024-05-31 10:07:09 |
网友_兰: 请问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办理植物检疫吗? 2024-05-31 10:07:17 |
戴洪华: 根据《植物检疫条例》和《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调运植物和植物产品,属于下列情况的,必须经过检疫:(一)列入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名单的,运出发生疫情的县级行政区域之前,必须经过检疫;(二)凡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不论是否列入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名单和运往何地,在调运之前,都必须经过检疫。 2024-05-31 10:12:18 |
戴洪华: 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包括:林木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乔木、灌木、竹类、花卉和其他森林植物;木材、竹材、药材、果品、盆景和其他林产品。 2024-05-31 10:14:52 |
网友_鱼丸: 针对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现状,请问我市接下来将如何开展防控工作吗? 2024-05-31 10:15:09 |
戴洪华: 一是提升防控水平。坚持“以人为本”防控思想,建立健全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组织机构,合理配备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定期开展防控技能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专业人员业务水平,着力打造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高水平森防队伍。加强与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所沟通、协调,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加快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加强防控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技术水平。 2024-05-31 10:17:09 |
戴洪华: 二是严密实施监测。按照“监测全面、预测准确、预防及时”的要求,充分发挥全市2个国家级中心测报点和1个省级中心测报点作用,以提高监测覆盖率和测报准确率为目标,根据林业资源分布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重点突出,全面覆盖,定人、定点、定责任严密实施监测。定期组织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全面掌握疫情发生动态,及时发布疫情警报和发生趋势预测,为提早预防、及时除治提供决策科学依据。 2024-05-31 10:19:37 |
戴洪华: 三是强化检疫监管。严格涉木、涉绿企业检疫监管,规范调运检疫、产地检疫,强化复检工作,严格外来苗木准入,严防检疫性有害生物随林产品流通扩散蔓延。重点加强对木材加工利用企业、种苗花木市场、涉木物流场所、重点绿化工程等的检疫检查,建立健全与海关、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间检疫执法联动机制,协同、定期开展检疫执法行动,推进检疫执法常态化,共同防范林业有害生物入侵和扩散。充分利用广播、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多形式多层次的向公众普及林业植物检疫相关法律法规。 2024-05-31 10:21:14 |
戴洪华: 四是创新防控机制。加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经费投入,将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监测、除治、检疫、基础设施建设等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积极引导林业资源所有者和经营者投资投劳开展防控,引进市场化防控手段,鼓励具备条件的社会机构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服务。建立林业有害生物奖惩机制,激发广大干群参与防控工作积极性。 2024-05-31 10:23:21 |
戴洪华: 五是培育健康森林。树立健康森林经营理念,将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贯穿至森林资源培育和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提高防控重要性认识。大力推广实施良种壮苗、乡土树种造林,积极营造混交林,优化林种树种结构,科学开展森林抚育,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广无公害防治,加快松材线虫病疫点改造,增强森林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功能和林业有害生物防御能力,从根本上预防和减轻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 2024-05-31 10:26:10 |
主持人: 好了,时间差不多了,我们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了。今天的在线访谈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大力支持,也感谢领导们的精彩回答,感谢各位网友的热情参与,再见! 2024-05-31 10:28: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