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嘉宾、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常州市人民政府网站的“在线访谈”栏目进行互动交流。今天邀请到的两位嘉宾是常州市新北区委常委、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党组副书记樊烨和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党组成员顾科卫。今天,两位嘉宾将围绕“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情况与大家进行在线交流,首先有请樊烨先生介绍全区“十四五”中期评估的一些基本情况。 2023-12-22 09:33:00 |
樊烨: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樊烨。非常感谢大家对高新区(新北区)“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很高兴今天通过“在线访谈”这个栏目和大家进行交流互动!我们的“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于今年4月就正式启动,6月正式印发全区“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的通知,通过全面评估和专题评估相结合、自我评估和第三方评估相结合、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相结合,对“十四五”以来发展成效进行全面总结,对当前面临的发展环境和发展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了“十四五”后半程发展建议。目前,“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已通过新北区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 2023-12-22 09:34:41 |
主持人: 好的,今天在线交流时间约为一个小时,欢迎广大网友踊跃提问!下面开始提问! 2023-12-22 09:35:27 |
风中的绿叶: 我是高铁新城的居民,今年我看高铁新城起来了好多建筑,星耀城也建的差不多了,我想问问高铁新城在“十四五”以来的建设情况,能简要谈谈吗? 2023-12-22 09:35:31 |
顾科卫: 大家好,我是顾科卫,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下。“十四五”以来,我们高铁新城建设不断深化,持续高水平推进高铁新城规划设计,编制完成56平方公里“两轴三心”空间和10平方公里核心区城市设计,形成综合交通、城市中轴设计等多项专项规划研究。高铁新城城市服务功能也在不断完善,高新广场、科创水镇一期、新桥大厦、绿创大厦、宇洋达科技大厦、新阳大厦等相继投入了运营,常工院新北校区、常州外国语学校、新桥高中、新龙实验学校、高铁生态公园、三江口公园、智汇公园等也建成投用。星耀城、科创水镇三期等轨道交通1号线站点周边楼宇载体正在加快推进。 2023-12-22 09:38:52 |
网友_风中的绿叶: 我住在高铁新城,还是希望以后高铁新城越来越繁华,人气越来越旺,不知道后面高铁新城有哪些建设计划? 2023-12-22 09:39:16 |
樊烨: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吧。“十四五”后半程,我们将继续加强高铁新城建设:一是立足高铁新城城市新中心、中轴新支点、产业新高地、智慧生态城总体定位,统筹优化常州高铁新城近远期规划布局;二是加快星耀城、创智大厦等项目建设,加强优质企业总部招引工作,积极引导龙头上市公司总部落户,全力打造总部经济集聚区、楼宇经济新高地;三是加快导入高水平公共服务,提速市第一人民医院高新院区、第二工人文化宫建设,精心打造足球主题体育公园,持续擦亮森林音乐节品牌、环球恐龙城名片,完善区域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颜值与气质同步提升。 2023-12-22 09:42:29 |
网友_冬天的风: 现在常州正在打造新能源之都,我们新北区其实也有很多新能源产业,不知道我们区的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怎么样了,在全市的比重如何? 2023-12-22 09:43:02 |
顾科卫: 为了助力常州市打造新能源之都,我们新北区也出台了加快打造新能源之都核心区的实施意见,聚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及储能、新能源整车及核心零部件和风能氢能关键装备产业,新能源之都核心区建设工作取得新进展新突破,2023年1-9月新能源领域企业完成产值1350亿元,同比增长25%以上,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9.1%,占全市新能源产业产值比重超1/4。 2023-12-22 09:47:44 |
网友_猫喵猫喵: 我觉得现在企业的竞争更多的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创新人才是我们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我们新北区在人才集聚方面有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2023-12-22 09:48:35 |
樊烨: “十四五”期间,我们特别注重人才加快集聚。一是建立了“总指挥+技术总师+核心成员”的人才攻关联合体,中简科技入选省级人才攻关联合体,星宇车灯、宏微科技、宏发纵横、长三角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入选市级人才攻关联合体。二是建立“才聚高新 智汇新北”“1+13”政策体系,人才专项资金总盘子提升至2亿元,累计建成人才公寓1.8万余套,常高新·漫柏未来人才社区获评全市首家五星级人才公寓,12家人才公寓获评常州市星级人才公寓,星级人才公寓数全市第一。三是加强人才引育。累计引进培育“龙城英才”创新创业项目超300个,入选省“双创”人才(团队)22人(个)、省“双创”博士7名、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14名、国家重大人才工程15名,累计引进各类产业人才6.28万人,其中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331个,集聚外国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589人。新增省级以上博士后工作站8家,累计招收博士后48人,在站66人,位居全市第一。四是充分发挥人才基金作用,“十四五”期间科技人才孵化引导基金和子基金累计投资、引进项目24个,投资金额1.37亿元,带动社会投资1.06亿元。 2023-12-22 09:53:35 |
网友_冬天的风: 我们新北区天合光能、比亚迪这些新能源企业发展的都不错,前面你们提到新北区也在打造新能源之都核心区,还请谈下这项工作推进思路? 2023-12-22 09:53:51 |
顾科卫: 我们的思路是:抢抓常州新能源之都建设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等重大战略机遇,瞄准产业链、供应链、产品链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进一步落实《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加快打造新能源之都核心区实施意见》文件要求,努力在新能源之都建设中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贡献。一方面围绕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方面,推动整车向产业链布局,“以整带零、以零促整”打造发达的零部件产业生态,加快实现产业链进入高端水平。力争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规模突破1600亿元,新能源整车产量超50万辆,新能源相关零部件企业突破300家。另一方面围绕智慧能源产业方面,聚焦光伏、风电、氢能、光储充一体化、能源互联网五大领域,加大新能源“发储送用”建设力度,加快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新模式、新场景应用,鼓励新能源优势企业在储能、氢能、能源互联网等领域加快布局,持续提高新能源“见车率”“见桩率”“见板率”。力争到2025年,智慧能源产业规模突破600亿元。 2023-12-22 10:03:15 |
网友_猫喵猫喵: 人才是我们新北区未来发展的关键,建议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育,打造良好的人才环境,这样我们企业发展也就能得到人力资源的大力支撑。我想了解下,人才方面后续还有哪些措施? 2023-12-22 10:04:38 |
樊烨: 我们将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一是突出“以产聚才、以才兴产”,统筹“龙城英才计划”“才聚高新 智汇新北”等各类人才项目,滚动编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清单,建立核心人才库,强化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在重点产业领域努力引进集聚一批有影响力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鼓励企业以兼职、顾问、合作等方式柔性引进科技领军人才。二是鼓励企业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同建立人才合作培养机制,推行“企校双制、工学一体”模式,适时吸引国内“双一流”高校来区建设创新平台。持续实施“百校千企万名英才集聚工程”,力争建立超100家高校引才工作站,积极承办“名城名校合作行,创新创业赢未来”人才引育活动,持续加大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力度,进一步扩大招收规模,提升培养质量,集聚更多优秀博士后来区创新创业。三是构建更加灵活有效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优化人才安居、子女就学、健康医疗等宜居宜业政策环境,为高层次领军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功能齐全、服务专业、标准规范的全过程服务和个性化服务。 2023-12-22 10:11:47 |
网友_可乐男孩: 由于工作变动,我们刚从武进搬到新北区,家里小孩马上也要上学了,我们新北区教育资源怎么啊? 2023-12-22 10:12:14 |
顾科卫: “十四五”以来教育资源配置不断优化,累计完成新建(改扩建)幼儿园6所、中小学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新增幼儿园学位2700个、小学学位4320个、初中学位4860个,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比例达到87.5%。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显著提高,教育集团增至17个,实现全区义务教育学校集团化办学模式全覆盖,义务教育教师交流轮岗比例达到15%以上,教师奖励性绩效分配向乡村学校和偏远学校倾斜,西部板块学校硬件改造建设工程有序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城市与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本科以上学历教师比例达到99%,新增省特级教师3人、市“五级梯队”261人、市级名校长30人、市级名班主任85人,实现义务教育教师专项绩效人均发放基数大幅提升。教育质量持续提高,奔牛、龙虎塘获评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乡镇,新增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学校5所、市主动发展示范校达到15所;省智慧校园合格校创建率达到96%,创成省智慧校园示范校3所、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试点校1所;学生素质评价规范有序开展,完成省市区教学质量抽测分析、学校办学质量综合督导评估等工作。教育多元治理新格局初步形成,家校社共育机制建设学校全覆盖。 2023-12-22 10:18:38 |
网友_我在天空之城: 之前了解到新北区的主导产业是两特三新一智能,新北区在推进产业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我们主导产业到底发展的怎么样了? 2023-12-22 10:19:53 |
樊烨: 一是围绕“两特三新一智能”主导产业集群建设,实施“一群一策”,编制《常州国家高新区产业链式集群发展规划及图谱》,建立并动态调整集群企业库和项目库,不断培育产业集群新优势。2022年,“两特三新一智能”主导产业完成规上产值2640亿元,销售超过3000亿元。二是实施推进“1115”大企业(集团)培育发展工程,2022年,“1115”大企业合计完成工业产值2377亿元,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贡献度达到75.5%。三是出台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加快推进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聚焦生命健康产业、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智慧能源产业和创意产业,围绕“八个一”工作要求,全力打造高水平产业创新集群,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四是加快形成产业链现代化体系。“十四五”以来,捷佳创、聚合新材料等42家企业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达到45家;星宇车灯、华威模具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捷佳创、纺兴精密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总数达到6家;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5家,入选各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201项,入围全省首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地区,新能源汽车电气设备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新型碳材料集群获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搭建一批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成投用达姆斯检验检测、常州市食品药品纤维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 2023-12-22 10:23:55 |
网友_六色魔方: 现在国际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国内还有很多卡脖子的技术问题,我们新北区在创新成果方面成绩怎么样? 2023-12-22 10:25:08 |
顾科卫: 一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重大成果转化成效明显。“十四五”以来,聚焦“两特三新一智能”主导产业,组织实施省市重点研发计划、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6项,突破了一批技术瓶颈。二是创新载体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省级长三角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总部大楼正式启用,天合光能与复旦大学共建全国重点实验室正式揭牌,累计共建联合创新中心15家、重大创新平台14家,长三角碳纤维创新中心获批省级创新中心。三是国际科技创新开放合作不断深化。新增实施重大国际、国内科技合作项目70项,获批全市唯一的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立项1项,累计设有省和市级外资研发机构40家、海外研发机构和离岸孵化平台达18家,瑞士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常州共享工厂正式启用,设立北京、上海离岸创新中心,为精准对接引进海内外创新资源构筑了前沿阵地。 2023-12-22 10:30:25 |
主持人: 好,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本期的政务访谈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感谢领导的精彩介绍和答复,也谢谢各位网友的关注和参与,咱们下期再见。 2023-12-22 10:30: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