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市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此,我们邀请到市城市管理局(市园林局)局长、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吴建荣,市城管局四级调研员谢新安,走进市政府网站在线访谈直播室,与广大网友一起交流关于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相关情况。 2022-12-23 14:02:51 |
吴建荣: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很高兴有机会做客常州市人民政府网站和大家进行线上交流,欢迎大家对我们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022-12-23 14:05:13 |
谢新安: 各位网友好,欢迎大家对我们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022-12-23 14:06:00 |
网友_网友影子: 请吴局长给我们介绍一下近年来我市在创建生态园林城市上做了哪些工作? 2022-12-23 14:07:03 |
吴建荣: 在2008年创建成“国家园林城市”后,常州以“十年树木”、久久为功的韧劲,持续实施生态绿城建设工程、花园城市建设工程、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六大工程等系列重点工程,进一步促进了园林绿化事业健康发展。持续开展“戈裕良杯”园林绿化优质工程评选,促进园林绿化工程向高质量发展,高铁生态公园、丁塘河湿地公园等23个项目获得省“扬子杯”。截止到2021年年底,我市建成区绿地面积11146.37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3196.28公顷,建成区绿地率40.0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94%,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91平方米。 2022-12-23 14:08:40 |
吴建荣: 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常州注重规划引领,积极推进新一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修编。根据市区行政区域的调整,精心构建大生态系统,加强对自然山水和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重视山水林田湖等生态空间的有机衔接,努力彰显自然风貌特色。以“增核、扩绿、连网”为核心,连续9年实施“生态绿城”建设,打造市区大生态空间,开展生态红线区域的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先后完成长荡湖、藻江河、童子河等1400多个项目,累计增核7.5万亩、扩绿12万亩、连网1200余公里。全力推进“长江大保护”,在全国地级市率先出台《关于促进和保障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转型发展的决定》,实施长江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三年来我市“砸笼换绿”沿江造林1060亩,长江常州段生态岸线建成比例达80.6%,跃居全省第一。
2021年,我市颁布实施了首部城市绿化地方性法规——《常州市城市绿化条例》,全面落实《常州市区绿线规划》《常州市市区城市绿线管理实施办法》《常州市永久性绿地保护管理办法》,为园林绿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2017年以来,在全省年度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调查中,常州公众对环境绿化满意率两次高居全省第一名,“绿韵花意幸福城”成为常州的靓丽名片。 2022-12-23 14:10:47 |
网友_网友爱吃饭的猪: 请问常州在自然文化保护上做了哪些工作? 2022-12-23 14:12:12 |
谢新安: 常州把古运河与市河水系作为瑰宝,通过运河改道,隔离水运交通,恢复了老城区市河的平静,保护常州历史城区“三河四城”的历史格局,沿河的青果巷、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东坡公园、藤花旧馆等成为传承历史文化的桥梁。具有独特的“三城三河”形制的春秋淹城遗址,得到了精心的保护。 2022-12-23 14:13:41 |
谢新安: “绿化为本,文化为魂”培育当代名园,注重将地方文化和园林景观有机结合,提高公园文化品位,将历史名园全部纳入永久性绿地保护,重点对园内历史遗迹、历史文化、古树名木、体现传统造园技艺作品等进行保护和管理。组织“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常州园林绿化”成果展、“公园记忆 档案百年”主题展,建成开放荆川家风传习馆,大力宣传展示公园的历史文化。 2022-12-23 14:15:23 |
谢新安: 深入推进特色花卉公园建设,加大桃花、牡丹、海棠、梅花等引种和栽培力度。“世界月季名园”紫荆公园拥有1300个品种2万余株的珍贵月季种质资源,是国内月季资源最为集中的专类园。市特种竹繁育中心成为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驯化保存128种优良观赏竹类。完成了全市古树名木和后续资源新一轮普查工作,保护责任制得到落实,濒危古树抢救复壮工作成效明显。 2022-12-23 14:19:05 |
网友_网友团子: 我记得以前老常州有许多林荫路,现在城市改建后发现越来越少了,那我们现在有没有新的规划? 2022-12-23 14:22:19 |
谢新安: 在推进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六大工程”的过程中,常州积极推进城市林荫系统建设,并与沪宁高速、横塘河、京杭大运河等骨干生态廊道联网共建,在道路绿化改造中融入林荫生态工程,尽可能保留原有树木,对城市主次干道、公园园路、硬质广场等实施林荫化改造,持续优化行道树配置模式,打造了一批彩化、美化、生态、特色的林荫大道。 2022-12-23 14:24:14 |
谢新安: 近3年来,常州已累计推进了100多处林荫化改造,补种行道树约上万棵,努力为龙城市民撑起夏日“遮阳伞”。为让林荫路建设得更规范、更标准,常州专门组织编制了《常州市林荫路建设规划和建设导则》,制定了常州市林荫路推荐树种名录。尤其对建成的71条新建道路实施绿化时,按照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种植适应道路环境条件、生长势强和环境效益好的行道树等植物种类,合理配置常绿树与落叶树、速生树与慢长树、乔木与灌木、地被的比例,营造四季有花、色彩丰富的道路绿化景观效果,形成春有花、夏有荫、秋有色、冬有阳的城市道路绿化特色。 2022-12-23 14:27:01 |
谢新安: 同时,常州实施城市绿地增量工程和生态绿廊建设工程,利用市区多条铁路立交和高架桥、河道和铁路地道等设施建设的立体、垂直绿化工程,已被列入省立体绿化示范项目;全市立体绿化实施率达到15%以上,万人拥有绿道长度达到1.2公里以上,城市绿道服务半径覆盖率不少于70%,城市生态廊道达标率100%……常州城区主要道路绿化连线、景观多样、立体种植、绿量浓郁,大街小巷尽显“一径通幽凉夏至,日光星点叶隙间”的意境。 2022-12-23 14:30:45 |
网友_欢欢: 我想知道当前有哪些建成的林荫路能介绍一下么? 2022-12-23 14:31:25 |
谢新安: 天宁区朝丽路是常州今年实施完成的林荫路之一。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朝丽路,连接朝阳四村、丽华一村等老旧小区,全长约860米。为让这条道路重新焕发生机,天宁区采取因地制宜、新旧共生的策略,以“朝里走,朝心走”为主题进行改造,在实施拓宽道路、补种行道树等优化生态环境举措的同时,把道路两侧的零星绿地“化零为整”,并结合街巷文化特色、历史痕迹,将其打造成具有人文景观和风貌特色的林荫路。目前,朝丽路已成为茶山老城街巷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22-12-23 14:32:56 |
谢新安: 从溧阳北大街、金坛沿河东路到武进常武路、新北河海路、天宁红梅路和朝丽路、钟楼清潭路,再到常州经开区延陵东路等道路,每条林荫道都以枝繁叶茂的绿树遮挡着酷暑的烈日。
溧阳园林绿化部门首次尝试把立体绿化引入城市道路,突出层次感、立体感,打造“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城市道路美景。该辖市燕山中路的中间隔离带建成了一座美丽的绿岛,岛内运用花境式花草布置手法,用紫薇、竹篱及各种绿雕小品营造了别致的街心小景,常绿树与落叶树交错种植,丰富的植物层次营造了“林带”效果。 2022-12-23 14:34:21 |
谢新安: 溧阳燕山中路是常州2021年打造的首批21条绿化精品道路之一。为实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城市更美丽的目标,让常州成为美丽江苏的样板示范,市城管局结合常州城市绿化建设和养护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常州市城市绿化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0年-2022年)》。其中明确,2021年全市首批打造21条绿化精品道路,并以此为示范,逐年进行推广建设,实现常州城市“绿化、彩化、美化”目标。今年,金桂路、延政路等21条绿化精品道路正在有序建设中。 2022-12-23 14:36:42 |
网友_老蒋: 常州近年来对古树名木的保护上做了哪些工作? 2022-12-23 14:37:19 |
谢新安: 2021年,常州发布实施的《常州市城市绿化条例》明确规定:“严格保护古树名木,建立古树后备资源管理制度。”由此,常州配套出台了《常州市古树名木和古树后备资源保护管理办法》,明确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坚持全面保护科学管养,同步编制的《常州市区古树名木保护规划》和《古树名木专项考评细则》,在划定“本体范围线”与“保护范围线”的基础上,将古树名木纳入城市长效综合考评体系,并安排财政专项资金,开展古树名木抢救复壮,探索建立古树名木信息化管理保护机制,濒危古树抢救复壮工作成效明显。近3年来,常州累计抢救复壮古树名木100余株。 2022-12-23 14:40:47 |
网友_流川枫: 作为常州的市花“月季”,我市在培育上做了哪些工作? 2022-12-23 14:42:10 |
谢新安: 上世纪80年代,常州就是国内五大月季中心之一,拥有龙城春色、赤松子、香妃等月季品种。2008年,常州从国内外引进大批月季品种进行栽培。从2014年起,常州开始尝试月季杂交技术,至今已尝试了上千个杂交组合。目前,遴选出13个性状较为稳定且抗性强的月季新品种。 2022-12-23 14:43:47 |
谢新安: 除月季培育,月季推广也是常州打造花漾城市、营造花意生活的一项重点工作。基地里培育、栽培成熟的各类月季,都相继亮相街头绿地、城市道路及社区邻里月季园,真正让科研成果走出试验基地、走向市民。 2022-12-23 14:44:50 |
谢新安: 在中吴大道龙江路至白云路段,道路隔离带中间以藤本月季为主花卉的月季花树,是市绿化管理指导站联合钟楼区城管局共同打造的“月季复壮”示范路;新北区太湖路上的大花月季,经过“复壮”变得格外耀眼,给黑色道路增添了色彩,形成了一条亮丽的“花墙”风景线……如今,常州已打造了29条月季路,今年还将继续推进月季路建设,各辖市区和常州经开区都将确定1条月季路。 2022-12-23 14:46:56 |
网友_春晓: 那对于病虫害的治理我们做了哪些工作? 2022-12-23 14:47:26 |
吴建荣: 不管是花卉还是绿树,病虫害始终是天敌。常州将病虫害防治放在全市园林绿化工作的重要位置,采用病虫监测和预防为主的综合植保法,把城市园林绿地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传统管理向数字化管理转型,推动线上线下高效协同,提高城市对生物安全的防御和治理能力。目前,新龙生态林、高铁公园等公园已建成物联网有害生物监测点。未来,全自动物联网监测点与网格管理员的手机APP共同形成信息网,在园林绿地植保管理领域实现“跨层级、跨部门、跨系统、跨业务”技术融合,真正做到“零盲区”。 2022-12-23 14:48:59 |
网友_随心所欲: 我市的公园建设近年来有什么新举措? 2022-12-23 14:49:33 |
吴建荣: 从公园免费开放到精细管理,再到公共服务升级的公园管理标准化,常州一直在探索为群众百姓打造环境优美、设施先进、市民满意度更高的精美公园。 2022-12-23 14:50:41 |
吴建荣: 常州在全国最早实现公园敞开、还绿于民,免费开放的公园绿地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首选,并因此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近年来,先后完成新龙生态林、新区中央公园、长沟河公园等公园建设和荷园、翠竹公园等老旧公园景观提升改造,实施凤凰岛北路北侧沿河景观工程等民生实事项目,加大城市中心区、老城区等绿化薄弱区域的园林绿化建设,打造“便捷可达、功能复合、开放活跃、诗意人文”的活力空间。红梅公园被命名为“国家重点公园”;红梅公园、荷园、青枫公园等列入省城市综合性公园敞园改造、节约型园林绿化示范项目。 2022-12-23 14:52:50 |
吴建荣: 百姓喜欢的公园才是好公园。从城市生态景观营造到公共服务属性的彰显,常州的城市生态空间更加注重惠民性,让纯观赏转变为可进入、可歇脚、可健身、可防灾,一系列为民惠民的务实举措,带给市民更多的自豪感获得感幸福感。我市在实施口袋公园、林荫路、城市绿道、绿色开敞空间等“乐享园林”建设的同时,将公园园事活动由园内拓展至园外,积极开展“流动的园艺中心”“园艺推广周”“常州市民赏花月历”花卉展等活动,把以盆换花、插花、绿植微景观制作、多肉拼盆等丰富多彩的园艺活动送到百姓身边,为大家营造别样的“花意生活”。 2022-12-23 14:55:53 |
主持人: 常州以宜居美丽常州建设为抓手,创新公众参与机制,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园内园外共建,形成园林绿地共建共享新模式,城市绿地建设的内涵得到拓展,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共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常州。 2022-12-23 14:57:09 |
主持人: 好了,本期的在线访谈节目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非常感谢吴建荣局长和谢新安调研员来到我们访谈室。也感谢网友们的关注,我们下期再会。 2022-12-23 15:1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