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网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在线访谈!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常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蒋鹏飞,常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凌洁走进直播间,向广大网友介绍常州市开展公共机构碳普惠情况,并接受网友提问,首先,我们有请蒋局长介绍全市公共机构碳普惠工作情况。 2024-11-14 10:02:14 |
蒋鹏飞: 此次常州作为全省碳普惠工作首批试点城市,我们积极围绕《江苏省公共机构碳普惠管理办法》,不断完善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体系,强化绿色转型。碳普惠平台上线至今仅一个月时间,注册人数已经突破5000人,预计全年减碳量将达到150吨以上,公共机构的绿色节能已经成为全社会低碳转型的标杆。 2024-11-14 10:02:59 |
蒋鹏飞: 今年,我们充分发挥碳普惠平台引导作用,推动绿色改造,大力实施公共机构屋顶光伏和充电设施建设,全面推动新能源汽车应用。我们积极开展示范创建,2024年推荐7家单位参与国家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和节约型公共机构创建。我们培育绿色文化,积极组织开展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中国水周、中国环境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倡导绿色发展理念。我们推进绿色办公,落实反食品浪费成效评估工作,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完成公物仓试点建设,凝心聚力,担当作为,奋力推进我市公共机构节能走前列作表率,努力打造公共机构节能“常州样板”。 2024-11-14 10:05:06 |
蒋鹏飞: 2024年以来,常州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紧紧围绕全市“532”发展大局,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预计到2024年底,全市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6.5千克标准煤/平方米,同比下降2%,人均水资源消耗15.40立方米/人,下降1.8%。 2024-11-14 10:07:55 |
主持人: 好的,谢谢蒋局长的介绍。下面,我们进入网友提问环节,欢迎广大网友就常州市公共机构碳普惠工作进行提问。 2024-11-14 10:08:20 |
网友_sf: 请问公共机构碳普惠主要是什么内容? 2024-11-14 10:09:09 |
蒋鹏飞: 公共机构碳普惠,是指对公共机构及其所属用能人员在能源节约、资源循环利用、可再生能源使用等领域的减碳行为进行量化,核算相应的价值,通过商业激励、政策鼓励、减排量交易等方式兑现价值,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正向引导激励机制。简而言之,就是将个人和单位的减碳行为进行量化并赋予社会和经济价值。 2024-11-14 10:13:06 |
网友_zhaodapeng: 蒋局长您好,请问作为创新的绿色减碳工作模式,公共机构碳普惠具有哪些重要意义? 2024-11-14 10:14:04 |
蒋鹏飞: 一是提高节能意识。碳普惠通过对公共机构和个人的低碳行为进行奖励,让减碳的参与者们切实感受到低碳生活带来的好处,从而提高低碳意识和责任感。同时,碳普惠也可以通过宣传推广等方式,向公众普及低碳知识和技能,提高低碳素养。 2024-11-14 10:16:20 |
蒋鹏飞: 二是营造减碳氛围。碳普惠为公共机构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参与低碳行动的方式。公众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获得碳积分奖励。这种激励机制可以有效地促进公众积极参与低碳行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低碳发展的良好氛围。 2024-11-14 10:17:56 |
蒋鹏飞: 三是加快绿色转型。碳普惠的实施可以促进低碳交通、低碳消费等领域的发展,推动整个社会向低碳转型。同时,碳普惠也可以为政府制定低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024-11-14 10:19:42 |
网友_龙城九哥: 蒋局长您好,您是否能为我们介绍一下公共机构碳普惠的特点? 2024-11-14 10:20:35 |
蒋鹏飞: 这位网友您好。公共机构碳普惠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参与更广泛。公共机构碳普惠不仅各级公共机构可以参与,同时也鼓励个人积极参与,倡导大家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低碳行动。无论是步行、骑行、乘坐公共交通,还是节约用电、用水等,都可以获得碳积分奖励。
二是量化更准确。碳普惠通过建立科学的量化方法,将个人的低碳行为转化为可量化的碳减排量。例如,步行一公里可以减少多少碳排放,节约一度电可以减少多少碳排放等。
三是方式更多样。碳普惠采用多种激励方式,如碳积分兑换商品、优惠券、服务等,激发公众的参与热情。同时,也可以通过荣誉表彰等方式,提高公共机构的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 2024-11-14 10:25:18 |
网友_爱在月光下: 您好,请问公共机构碳普惠方法学是指什么,如何制定?您是否能为我们介绍一下。 2024-11-14 10:27:00 |
蒋鹏飞: 好的。江苏省公共机构碳普惠的方法学,是指用于确定碳普惠活动基准线、计算减碳量、制定监测计划等所依据的技术规范。目前,江苏省即将出台5个全省适用的方法学,包含绿色出行、反食品浪费、垃圾分类等多个领域。
在方法学制定方面,各级公共机构、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可以结合自身优势,选取符合国家和地区生态文明政策导向,具有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等协同效益,有利于引导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的领域,按照科学性、普适性、易行性原则开发方法学。方法学开发完成后,开发主体向运营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交申请材料。 2024-11-14 10:32:20 |
网友_dfsfsev: 请问公共机构碳普惠平台的减排场景有哪些,怎么样才能确定这些场景? 2024-11-14 10:33:17 |
凌洁: 网友您好。公共机构碳普惠的减排场景是指个人参与的衣、食、住、行、用等领域,能够产生减碳量的场景。目前接入的绿色低碳场景主要有公交、地铁、骑行、步行、线上购物、线上缴费、光盘行动、垃圾分类等基本场景。
江苏省公共机构碳普惠平台支持各类减排场景的创新,当减排场景运行后,开发主体可以向运营机构申请参加碳普惠活动,对于复杂的减排场景,可以组织专家或相关专业技术机构参与审查。
减排场景开发主体应当按照数据技术要求将相关业务平台接入信息平台,确保持续、安全、准确提供相关数据信息。运营机构定期评估信息平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获取的相关信息承担安全管理责任,同时要负责跟踪评估减排场景运行情况,提出评估意见,并对异常数据获得的减碳量和碳积分进行修正。 2024-11-14 10:39:50 |
网友_环保达人: 请问公共机构碳普惠平台产生的减碳量是如何消纳的?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 2024-11-14 10:40:50 |
凌洁: 好的。公共机构碳普惠平台上产生的减碳量,是指依据已公布的方法学,对个人参与减排场景相关活动所产生的碳减排效果进行量化计算,经审核通过后在信息平台中登记的碳减排数量。
减排场景开发主体在征得相关当事人同意后,将其个人参与减排场景活动产生的相关数据传送至信息平台,信息平台根据相应的方法学计算个人减碳量,经审核签发后登记至其个人账户。
信息平台登记的减碳量可以用于省内大型活动碳中和、公益捐赠、自愿碳抵消、自愿碳注销或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
个人账户的减碳量通过碳积分权益兑换等方式兑换后,其所有权转移至权益提供方,由权益提供方通过信息平台参与减碳量交易,个人不得直接参与交易。公共机构举办大型活动产生的碳排放量,经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核算后,应当通过有效途径实现碳中和。 2024-11-14 10:50:05 |
网友_一个卤蛋: 请问公共机构碳普惠平台的碳积分商城是怎么运营的? 2024-11-14 10:51:23 |
凌洁: 公共机构碳普惠平台上的碳积分,是指个人参加碳普惠活动获得的回馈权益。碳积分不具有货币属性,不得转让或交易。信息平台根据碳积分计算规则,将个人参与的绿色低碳行为以碳积分形式计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的碳积分可以在碳积分商城内进行权益兑换。
我们鼓励减排场景开发主体、相关社会企业等作为权益提供方,与运营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参与搭建碳积分商城,提供相应的商品或服务等权益。个人在碳积分商城使用碳积分兑换商品、服务等权益后,碳积分所对应的减碳量所有权转移至相应的权益提供方。信息平台对个人超过两年未兑换的碳积分及其所对应的减碳量视为自愿碳注销,作清零处理。个人已经兑换权益或被清零的碳积分,信息平台同步予以注销,相关数值作为荣誉象征在其个人账户累积保留。 2024-11-14 10:54:45 |
主持人: 感谢各位网友提问。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在线访谈到此结束。感谢蒋局长、凌副局长莅临我们的直播间。也感谢各位网友的踊跃参与。再见! 2024-11-14 10:55: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