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嘉宾、网友,大家好!这里是常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 2021-11-12 10:02:09 |
主持人: 今天我们访谈的主题是“助力‘532’发展战略,加速推进试点建设”。主要就我们常州“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相关工作情况与广大网友互动。邀请到的嘉宾是常州市科协副主席周维华和学会部部长张淑波。周副主席和张部长请跟广大网民打个招呼吧! 2021-11-12 10:02:40 |
周维华: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周维华,很荣幸有这个机会与大家一起在线交流! 2021-11-12 10:04:35 |
张淑波: 各位网友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交流。 2021-11-12 10:05:16 |
主持人: 请问周副主席,“科创中国”是什么? 2021-11-12 10:05:44 |
周维华: “科创中国”是中国科协以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为目标而打造的全新品牌,旨在汇聚创新资源,构建资源整合、供需对接的技术服务和交易平台,以发现企业需求价值和构建园区产业链为重点,通过探索“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的组织机制和激励机制,实现人才聚合、技术集成和服务聚力,推动技术交易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建设“政府主导创环境,企业主体强创新,科技人才激活力,科技研发出成果,金融配套强保障,科协服务提效能,成果转化增效益”的创新、创业、创造生态,让科技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2021-11-12 10:08:45 |
主持人: 请问张部长,我们常州获得的是第二批“科创中国”试点城市,那么获得这个品牌称号有哪些城市? 2021-11-12 10:09:10 |
张淑波: 2021年,在全国18个省(区、市)党委政府推荐的110余个城市和园区中,遴选确定了26个首批试点,形成一批科技经济融合的“样板间”,积极探索并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与机制。 2021-11-12 10:10:37 |
张淑波: 首批试点城市/园区分别是:北京市中关村软件园、天津市滨海新区、山西省吕梁市、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上海市杨浦区、江苏省无锡市、浙江省宁波市、浙江省嘉兴市、安徽省铜陵市、福建省泉州市、江西省南昌国家高新区、山东省青岛市、山东省泰安市、河南省濮阳市、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湖北省咸宁市、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省深圳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重庆市永川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四川省成都市(增补)、山东省济南市(增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增补)、重庆市高新区(增补)为“科创中国”首批试点城市(园区)。 2021-11-12 10:12:02 |
张淑波: 在5月份举行的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第二批“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名单(园区)公布,全国共39家试点城市(园区)入选,常州也成功入选第二批试点城市。 2021-11-12 10:13:30 |
主持人: 刚刚介绍了“科创中国”试点城市一些基本情况。下面让我们把时间交给网友,看看网友们比较关心的内容。 2021-11-12 10:14:24 |
网友_天空云: 常州开展“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重点是哪些呢? 2021-11-12 10:15:14 |
周维华: 您好!我们这项工作的重点任务有13项:(一)打造重大创新平台。(二)培育人才创业平台。(三)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四)探索建立创新融通组织。(五)推进产业链融通创新。(六)推进创新成果转化对接。(七)推进“科创中国”网上常州分平台建设。(八)激励“高精尖缺”人才。(九)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十)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十一)组建高端智库。(十二)成立院士联络服务中心。(十三)加强企业科协组织建设。 2021-11-12 10:17:55 |
网友_太阳雨: 我们常州围绕“科创中国”做了哪些工作? 2021-11-12 10:21:44 |
张淑波: 二是全力加强与国家级学会开展会地合作。常州市科协先后与十余个国家级学会建立了联系合作关系。其中,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申报我市的服务项目入选为中国科协“科创中国”第二批科技服务团,对应常州,辐射温州和徐州。后期将重点在人才培训、技术攻关、高端研讨、智库建设等方面为常州提供服务。常州市科协承办的“江苏省智能制造高峰论坛”,成功助力东风日产常州分公司、常州凯汀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15大项攻克技术难题。同时,中国检验检测学会申报我市的服务项目也入选中国科协“科创中国”第二批专业科技服务团,明确先进碳材料NQI(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专业科技服务团重点服务常州。中国检验检测学会后期主要从挖掘产业需求、发布技术成果、建立检验检测认证(常州)研究院、跨界组建高端智库研究团队、开展人才培训、举办“一带一路”检验检测认证高峰论坛以及举办全国纤维鉴别检测大赛等方面推进合作。此外,中国电子学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和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均向中国科协申报了服务我市的科技服务团,并表达了下一步携手服务常州产业发展的强烈意愿。 2021-11-12 10:24:54 |
张淑波: 三是全力推进院士服务工作。常州市科协积极与中国科协和省科协人才服务中心联系对接,及时启动院士联络服务工作,现已收集到经“两院”正式发布的常州籍院士最新名单及基本信息。同时,通过在常高校、科研院所、市级科技社团等各种渠道,广泛收集其它与常州有联系合作的院士情况。未来,将在此基础上,加强联系、开展合作、强化服务,积极开展“院士常州行”等活动,充分发挥常州籍院士在提升常州全民科学素质和支持重点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2021-11-12 10:27:10 |
网友_常州萝卜干: 刚才提到重点任务内容有一个是人才培养,请问有哪些具体举措? 2021-11-12 10:27:36 |
周维华: 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搭建创业孵化载体,助力“人才创业”。一是激励“高精尖缺”人才。实施“龙城英才计划”升级版,加大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和激励力度,加强人才项目的引进和培育,持续开展人才(团队)招引活动。积极向上推荐两院院士、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女科学家奖、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候选人。深入实施市级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鼓励青年科技人才开展科研攻关,投身科技创新。 2021-11-12 10:30:28 |
周维华: 二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重点围绕常州特色产业联手打造国际人才路演活动平台,开展各类项目路演,鼓励科技创业载体举办创新创业活动。紧扣常州重点产业紧缺人才需求,举办常州市创新创业大赛,承办中国科协海智大会、国际项目路演大赛、“科创江苏”创新创业大赛,为在常人才提供创新创业资源,引导名校教授、学生、行业领军人才来常考察对接,落地投资创业。 2021-11-12 10:32:03 |
周维华: 三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推进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科技活动周等为抓手,有效调动各成员单位和社会力量,创新开展主题科普活动,搭建科普信息化平台,厚植人才创新基础。积极推进常州科技馆建设,加强基层科普阵地建设,营造城市良好科学氛围,让市民拥有更好的科普体验,努力打造新时代创新发展的科普之翼。大力培育创新文化,设立龙城创新奖,积极宣传常州科技发展的成就和科技工作者的典型事迹,让公众感知科技发展的活力,激发公众热爱科学的热情,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2021-11-12 10:34:24 |
网友_音乐影子: 刚才提到“科创中国”要形成一批“卡脖子”技术攻关成果,常州准备怎么做? 2021-11-12 10:35:02 |
张淑波: 我们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着眼全国领先、优势明显的战略定位,对接两院院士和国家级、省级学会资源,围绕智能制造装备、先进碳材料两大重点支持产业和新能源、工业互联网、输变电装备三大培育产业中的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开展对接合作,重点是树立地方核心产业发展优势,深入推进国家级智能制造装备战略新产业集群建设工作,积极争创全国首个新能源战新产业集群,协同打造生物医药、碳复合材料、智能汽车等八大高成长性战新产业链,争取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检验检测学会等国家级学会在常州举办全国乃至国际研讨会、技术交易会、展览会、成果发布会等活动,集聚创新要素资源,构建产业增长引擎,全力推进国际化智造名城建设。 2021-11-12 10:38:20 |
网友_风雨同舟: 常州将如何推进创新成果转化? 2021-11-12 10:39:05 |
张淑波: 我们将聘请国家级、省级学会专家以“科技服务团” “首席科学家”等形式开展线上线下技术咨询服务,加快推进技术和项目对接。开展“百企千名科技创新人才培育”行动,持续组织创新方法、技术经理人等培训,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设立“创新日”,开展“技术经理人入企行动”,以企业问诊的形式,派驻专家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推广创新软件。开展千企科技信息成果推送应用行动,增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提升企业科技人员知识产权运用和产出能力,推动知识产权在企业中的综合高效运用。
2021-11-12 10:41:23 |
周维华: 我们以“智能制造装备”和“先进碳材料”两大产业为重点,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品牌化、集群化”为方向,协调国家级学会和海外高端科技资源服务常州。 2021-11-12 10:44:27 |
周维华: 建设一个技术服务和交易平台。把科技供给与产业需求结合起来,把科学家与企业家结合起来,汇聚海内外创新资源和中小企业技术需求,促进优势技术项目转移和成果转化,不断降低交易成本。 2021-11-12 10:45:26 |
周维华: 构建一个资源循环机制。打通技术转移转化堵点,把技术和人才导入地方,把企业项目产品导入地方,把创新创业企业导入区域,把国外科技资源导入国内,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机制,为亟需转型升级的产业提供支撑。 2021-11-12 10:45:56 |
网友_小林: “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能给我们常州带来什么? 2021-11-12 10:43:37 |
周维华: 培育一个融通生态系统。将“政产学研金服用”等各类创新主体汇聚起来、对接起来、流转起来,形成技术拥有者、技术需求者、技术服务者和资本拥有者共同组织的统一市场,推动创新要素和谐共生、协同共进,构建配置优化、运转高效的创新生态。 2021-11-12 10:47:07 |
周维华: 举起一面团结引领旗帜。引导科技工作者发挥所长、施展所能,加强攻关、强化协同,把最新成果应用服务于企业一线,把科技延伸到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砥砺奋斗、创新建功。 2021-11-12 10:47:48 |
网友_丽华快餐: “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下一步还将开展哪些工作? 2021-11-12 10:48:06 |
张淑波: 一是启动院士服务联络工作,建立健全交流机制,定期举办院士专家肯谈会、定期为本地企业提供与院士及其团队对接的机会,有目标地引进相关领域的院士及院士团队、促进院士团队技术落地常州,服务常州发展。 2021-11-12 10:53:20 |
张淑波: 二是持续对接国家级、省级学会资源,建立健全交流机制,致力筹建产学研融合组织,促进国家级、省级学会技术、资源等落地常州,服务常州发展。 2021-11-12 10:57:00 |
主持人: 好的,相信通过各位的介绍,大家对“科创中国”已有所了解,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最后感谢网友们的踊跃参加,我们下次再见! 2021-11-12 10:57: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