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网友上午好!欢迎参加本次常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活动。近年来,我市在核与辐射环境监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力保障了全市辐射环境安全,也为全市核技术利用、移动通信、高压输变电、伴生矿综合利用等辐射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发展环境,进而带给市民更多的便利和福利,促进了龙城常州的高质量发展。 2019-12-31 09:31:29
但是,由于辐射相关科学知识普及程度不足,加上前些年网上一些伪装成科学知识的谣言流毒未清、影响还在,造成一些市民被误导而产生忧虑甚至恐慌心理,为帮助市民科学认知和防护身边的辐射,全市组织了一系列辐射科普宣传,包括本次在线访谈。今天,我们邀请了市生态环境局相关领导,围绕“科学认知和防护身边的辐射”与大家进行在线交流,欢迎大家踊跃提问、积极参与!下面请嘉宾先作一下自我介绍。 2019-12-31 09:31:58
大家好,我是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张龙,很高兴有机会与大家交流! 2019-12-31 09:33:06
目前我市辐射环境质量状况如何? 2019-12-31 09:33:53
监测表明:全市电离辐射水平无异常变化,空气及土壤中的放射性水平保持在天然本底的范围内,饮用水放射性水平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电磁辐射综合场强符合《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中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要求。 2019-12-31 09:35:18
概括地说:自从2007年我市正式开展辐射环境质量监测以来,发现我市辐射环境一直是安全的。同时,全市放射源、射线装置和非密封性工作场所的受控情况良好,均处于安全管理状态,多年来未发生放射源辐射安全事故。 2019-12-31 09:36:37
辐射是什么?请解释清楚。 2019-12-31 09:36:49
辐射是指以波或粒子的形式向周围空间或物质发射并在其中传播的能量(如声辐射、热辐射、电磁辐射、粒子辐射等)的统称。例如物体受热向周围发射热量叫做热辐射;受激原子退激时发射的紫外线或X射线叫做原子辐射;不稳定的原子核衰变时发射出的粒子或γ射线,叫做原子核辐射,简称核辐射。 2019-12-31 09:38:31
辐射可分为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两大类。非电离辐射通常又称电磁辐射,如无线电波、红外辐射、可见光、微波、紫外线等,波的频率和能量较低,不足以使原子中的电子游离而产生带电的离子;电离辐射通常又称放射性,如α、β、γ射线有足够的能量使受照射物质的原子电离,这种电离过程具有双重性,即受照辐射量过大,对生物体可构成损伤,如有控制的辐照,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019-12-31 09:40:05
经常有居民来问:发现小区周边新增了的无线通讯基站,竖起的铁塔二、三十米高,小区里可是有不少老人、孩子和孕妇,大家难免担忧,基站会对人造成伤害吗? 2019-12-31 09:40:42
你这个问题很好,讲出了许多人的担忧。确实,近年来,人们日益重视健康养生,也引发了一些伪科学问题,如一些网络帖子有意无意间夸大“看不见摸不着”的电磁辐射,使公众产生畏惧心理,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4G基站更密集地大规模建设,更加重了大家对于电磁辐射的担忧, 而今后5G建设中基站建设将更为密集,所以,破除伪科学、普及相关科学知识显得更为紧迫和重要。 2019-12-31 09:41:39
其实,不必担心基站电磁辐射对健康造成的影响。理由如下: 一、科学研究有结论。2006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研究结论:“鉴于非常低的接触水平和迄今收集的研究结果,没有令人信服的科学根据能证实来自移动通信基站和无线网络的微弱射频信号会导致有害的健康影响。”其实,电磁辐射和核辐射的那种电离辐射完全是两码事,大自然中的万物,只要没有冻结分子级别的震动,都会产生电磁辐射,它无处不在,经过多国的试验证明,对人体并无危害。 二、国家对此有标准。基站电场强度须小于12伏/米或功率密度小于0.4瓦/平方米,单个基站执行电场强度为5.4伏/米或功率密度为0.08瓦/平方米的限值。这比国际非电离组织推荐的标准严格11.25~26.25倍,相比美日标准严格15倍。 三、实际监测有证实。在基站10米外所受的电磁辐射,比家里Wi-Fi路由器的辐射影响都小,基站的辐射还不到电吹风辐射的十分之一,也远小于手机辐射。事实上,多建基站,信号覆盖更好,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手机对人体的影响。从近几年我市对基站的监督性监测数据来看,无一超标。例如,2019年全市通信基站检查发现:3家公司均将环境保护管理纳入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2018年全市共建成基站4320个,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率达100%,备案前均自行开展评估,建成后组织开展环境检测,检测完成后将于网上公开检测报告,信访投诉均得到妥善调处,我局组织了监督性抽测,所抽测的基站辐射均远低于国家标准。 2019-12-31 09:45:18
2018年9月1日起,我国已将全部无线通讯设施列入“对环境影响很小”的项目,实施环境影响登记表管理。(凡等效辐射功率小于100瓦的无线通讯设施,仍属于国家豁免环保管理的范围)环保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将责成建设单位整改,对符合的通信基站,大家无需担心。 对未知事物充满恐惧是人类的本能,但我们要相信通信的辐射能量是被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的,5G带来的只会是更智能更便捷的生活。 2019-12-31 09:47:25
怎样减少手机的电磁辐射对人的伤害? 2019-12-31 09:47:36
手机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人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经实测,其辐射场强约为几百微瓦/平方厘米,由于使用的特殊性,人们受到手机的影响要比基站影响大得多。应增强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防护。 2019-12-31 09:49:04
(1)购买低辐射手机: 第一、查看有无进网许可证;第二、留意各种手机的宣传资料,看其是否采用了科学的,有效的辐射抑制技术。 第三、参考价格走势,如果某型号手机不寻常急剧跌价,很可能是因为电磁屏蔽技术不过关而急欲淘汰的。 (2)安全使用手机注意事项: 第一、可打可不打的电话,或可用固定电话打的电话不要使用手机打;第二、微波辐射的衰减与距离平方成反比。使用时,使天线端尽量远离人体头部,最好距3~5cm;第三、手机拨通不要马上贴近头部,拨通瞬间辐射能量较强。说话应简明,通话简短。 (3)采用起保护作用的耳机,手机主体可拿在手上或挂在腰上,使天线与手机远离头部。 (4)采用对发射参数不构成影响的防辐射罩。 (5)以下几类人群不宜使用手机:心功能不全者、癫痫病患者、严重神经衰弱、孕妇及乳母、白内障患者、甲抗和糖尿病患者、未成年儿童和老年人。 (6)以下环境应慎用手机:医院应慎用;乘飞机禁用;雷雨天气慎用,以免遭雷击、爆破工地或有潜在爆炸危险的区域应关闭手机,以免手机信号触发爆炸装置;加油站禁用手机,因为电磁辐射会影响加油机的精密度,严重的还可诱发火灾;当遇到有燃气泄漏时,千万不可在出事现场使用手机求救,因为这时很容易引起火灾或爆炸。 2019-12-31 09:52:57
如何对电磁辐射进行自我防护? 2019-12-31 09:53:40
减轻电磁波污染的危害,有许多易于操作的措施。总的原则有二:其一、由于工作需要不能远离电磁波发射源的,必须采取屏蔽防护的办法;其二、尽量增大人体与发射源的距离。因为电磁波对人体的影响,与发射功率大小及与发射源的距离紧密相关,它的危害程度与发射功率成正比,而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仅以移动电话为例,虽然其发射功率只有几瓦,但由于其发射天线距人的头部很近,其实际受到的辐射程度,却相当于距离几十米处的一座几百千瓦的广播电台发射天线所受到的辐射程度。好在人们使用的时间很短,一时还不会表现出明显的危害症状;但使用时间一长,辐射引起的症状将会逐渐暴露。 2019-12-31 09:56:20
有鉴于此,我们在平时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应自觉采取措施,减少电磁波的危害。 (1)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过于集中或经常一起使用,特别是电视、电脑、电冰箱不宜集中摆放在卧室里,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危险中。 (2)各种家用电器、办公设备、移动电话等都应尽量减少操作时间。 (3)当电器暂停使用时,最好不让它们处于待机状态,因为此时可产生较微弱的电磁场。 (4)对各种电器的使用,应尽量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5)电热毯预热后,入睡前应切断电源,儿童与孕妇不要使用电热毯。 (6)佩带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以及抵抗力较弱的孕妇、儿童、老人等,应考虑配备阻挡电磁辐射的屏蔽防护服。 (7)手机接通瞬间释放的电磁辐射最大,最好在手机响过一两秒或电话两次铃声间歇中接听电话。 (8)多吃胡萝卜、西红柿、海带、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维生素A、C和蛋白质的食物,加强肌体抵抗电磁辐射的能力。 2019-12-31 10:00:32
高压输变电设施会危害健康吗? 2019-12-31 10:00:48
只要输变电设施达标并规范建设,就不会影响健康。 2019-12-31 10:02:04
一、输变电设施不能形成有效的电磁辐射。我国输变电设备的频率为50赫兹,频率是稳定的,不能形成有效的电磁辐射,但只要有电压和电流,就会产生电场和磁场,因此,输变电设施产生的是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 二、输变电设施的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对人是安全的。对生存环境中现有的电磁场是否存在潜在健康危害,在国际范围内进行了大量研究,尤其是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开展了全球性的“国际电磁场计划”(历时10年,多个国际专业机构及含中国在内的60多个成员国参加),其研究结论是“对于公众通常遇到的极低频电场水平,不存在实际健康问题”,“按现有标准的公众曝露限值,环境中电场和磁场在体内所感应的电场和电流密度即便对老人、儿童或孕妇都是安全的。” 三、我国有严格的标准。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电场强度标准为5000伏/米,磁场强度标准为100微特斯拉,我国标准为4000伏/米和100微特斯拉,只要达标,就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从我市近年来对此的监督性监测数据来看,全部达标。 2019-12-31 10:05:25
环保部门认真履责,100千伏及以上(按规定100千伏以下的交流输变电设施可免于环保管理)的输变电工程项目必须依法履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必依法处置并责令整改,确保其符合有关技术规范。对符合环保要求的输变电设施,大家无需担心。 2019-12-31 10:07:54
我们日常生活中受到哪些电离辐射? 2019-12-31 10:08:13
生活中处处有放射性,人类无时不在受到辐射的照射,我们吃的食物、喝的水、住的房屋、用的物品、周围的天空大地、山川草木乃至人体本身都含有一定的放射性。我们祖祖辈辈就这样生活着,生儿育女。 2019-12-31 10:10:38
除天然放射性外,人工放射性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人们受到的放射性照射大约有82%来自天然环境,大约有17%来自医疗照射,而来自其他活动大约只有1%。比如:我国陆地天然本底反射性水平约为0.55毫希/年、食物为0.2毫希/年、土壤空气为0.5毫希/年、坐飞机为0.01毫希/小时、胸部透视为0.02毫希/次、核电站周围为0.01毫希/年,每天吸烟20支情况下为1毫希/年。 2019-12-31 10:14:15
放射性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危害? 2019-12-31 10:14:47
放射性通常是指具有一定能量的射线,它可以破坏细胞组织,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射线强度和能量越大,受照时间越长,对人体伤害越大。当人受到大量射线照射时,可能会产生诸如头昏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机体损伤,甚至死亡。但当人只受到少量射线照射(例如来自天然本底辐射的照射和医疗检查照射)时,不会有不适症状发生,也不会伤害身体。 2019-12-31 10:17:53
发现放射源或怀疑有放射性的物体怎样处理? 2019-12-31 10:18:27
放射源发射出的射线看不见、闻不到、摸不着。识别放射源,除了根据标签、标识和包装以外,一定要由有经验的专业人员采用专用的仪器来确认。当发现无人管理的标有电离辐射标志物体,或者体积小却较重的金属链状物体、环状物体、柱状物体、圆片状物体、金属罐(特别是铅罐),请你: (1)远离现场,既不要接触,也不要擅自移动这些物品,更不要因为好奇而打开容器;(2)立即拨打生态环境举报热线:12369 ,请生态环境专业人员到现场处理。 2019-12-31 10:22:58
辐射环境污染造成的纠纷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解决? 2019-12-31 10:23:04
由于环境污染而产生的环境民事侵权可以通过自行协商解决、调解、仲裁和诉讼4种方式解决。 2019-12-31 10:24:30
(1)自行协商解决是当事人双方本着平等、友善、实事求是的精神自行协商,达成一致,予以解决。 (2)调解是在第三方主持下促成解决,第三方可以分为人民(群众、律师等)调解、行政调解(生态环境部门)、司法调解。 (3)仲裁是专门的仲裁机构对纠纷作出的判断和裁决,仲裁机构不是国家的司法部门,而是依据法律成立的民间机构。仲裁是争议各方当事人自觉遵守的一种解决方式,具一裁终局的优势,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 (4) 诉讼是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要求裁决的活动。 2019-12-31 10:28:09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我们的在线访谈快要接近尾声了。在节目最后,还有什么话要跟大家说吗? 2019-12-31 10:28:13
近年来,我市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持续消除隐患,实现了全市核与辐射零事故和信访纠纷稳步下降,保障了全市辐射环境安全。这项工作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需要全民的参与和共建共享,首先需要各位市民对此有科学的认知、理性的面对,我们衷心希望,各位市民朋友也能参与到辐射科普和核安全文化建设的行列中来,使得我市在核与辐射安全保障更为牢固的同时,各位都能享受到更多辐射相关技术带来的福利。想了解更多靠谱有用的辐射科普知识,可以关注手机微信公众号“核辐社”来了解。 2019-12-31 10:29:11
最后,谢谢主持人,也感谢各位网民朋友对我市生态环境的关注和支持,欢迎大家给我们的工作提出更多的意见和建议。谢谢大家! 2019-12-31 10:29:24
16/16条,1/1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