辖市、区概况
金坛市
溧阳市
武进区
新北区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天宁区
钟楼区
戚墅堰区
你所在位置:辖市、区概况 >> 溧阳市
溧 阳 市

    【概述】溧阳市位于江苏省南部、苏浙皖三省交界处。2005年末,全市土地面积1535.87平方公里,人口76.75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00人,辖18个镇、区。2005年,溧阳市继续跻身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在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的排名提升至第64位,首次进入《福布斯》2005年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名前100名,列第60位,同时入选2005年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78.2亿元,比上年增20.3%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5.6亿元,增5%;第二产业增加值99.4亿元,增23.6%;第三产业增加值63.2亿元,增19.7%三次产业结构由2004年的10.0∶58.1∶31.9调整到8.8∶55.8∶35.4。全市人均生产总值(GDP)达23053元,增21.5%财政总收入达21.18亿元,增2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9.11亿元,增31.3%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11.9% 。

    【农业】全市农业开发共吸引“三资”2.8亿元,增12%新建、扩建农业项目58个,新办农业企业20个。全年新增插秧机178台,农机化水平达81%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8.64亿元,增5.3%其中,农业产值14.12亿元,增4.4%;林业产值0.83亿元,增33.9%;畜牧业产值4.12亿元,增1.2%;渔业产值9.16亿元,增6.4%全年粮食总产量36.61万吨,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比例为1.16∶1。全市新增无公害农产品22个、绿色食品13个、有机食品5个、常州市名优农产品20个。通过省生态农业县(市)考核验收,被评为全国无公害茶生产示范基地县(市),获“中国茶叶发展政府贡献奖”。全年完成水利土石方563万立方米,塘马水库除险加固二期工程、戴埠河疏浚工程顺利实施,东风岕小流域治理全面完成。

2005年溧阳市主要农林牧渔业产品产量统计表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
粮食总产量 万吨 36.31 -8.8
油料总产量 万吨 6.05 2.4
肉类产量 万吨 2.11 5.0
  #禽肉产量 万吨 0.72 7.5
水产品产量 万吨 7.52 28.7
  #鱼类产量 万吨 6.02 14.9
  #虾蟹类产量 万吨 0.76 26.7
禽蛋产量 万吨 1.14 -3.4
茶叶产量 2008 12.7
水果产量 万吨 6.82 -8.8
蔬菜产量 万吨 24.29 8.1

    【工业和建筑业】2005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84.2亿元,增25%,占全市GDP的47.3%;完成工业总产值365亿元,增30.3%;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40亿元,增31.8%;实现利税总额30亿元,增33%全年工业用电量达21.94亿千瓦时,增37.8%
规模骨干企业支撑作用日趋增强。天目湖啤酒公司成为全市首个纳税超亿元企业,输变电、精细化工、机械等行业贡献份额增加。截至2005年底,全市销售收入超500万元的规模工业企业336个,增加49个,规模工业完成产值279亿元、产品销售收入261亿元、利税总额23亿元,分别增37.3%、39.4%、36.5%2005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工业企业48个,增10个,其中超20亿元企业2个(上上电缆23.25亿元、江苏申特钢铁20.55亿元),超10亿元企业2个(华朋变压器17.54亿元、江苏国强14.55亿元)。

    2005年,全市完成工业投入63.8亿元,增37.7%全市新增私营企业667个、个体工商户2798户,分别新增注册资金12亿元和0.99亿元。品牌战略深入推进,全市新增中国名牌产品2只、国家免检产品4只,申报江苏省名牌产品5只、省著名商标2只。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5.2亿元,增16.3%;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3.47万元/人,增13.1%全市建筑企业完成施工产值76.6亿元,增22.5%;当年施工面积达510万平方米,增67.5%;完成竣工面积380万平方米,增29.5% 。

2005年溧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统计表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
发电量 万千瓦时 37779 14.4
配混合饲料 万吨 18.2 27.9
啤酒 万吨 21.33 5.4
12610 -0.4
万米 6554 -20.9
服装 万件 1575 32.3
水泥 万吨 1176 26.2
生铁 万吨 98.01 52
钢材 万吨 77.23 -8.7
变压器 万千伏安 2819 20.3
电力电缆 千米 36559 23.4
通讯电缆 千米 31278 6.8
饲料机械 5482 69.5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31亿元,增31.3%,其中第二产业投资额67.62亿元,增45.3%;第三产业投资额20.46亿元,降0.5% 。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8.3亿元,增55.1%,其中住宅投资完成6.44亿元,增33.1%商品房施工面积76.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为57.8万平方米,分别增44.3%和25.7% 。

     【国内贸易】全年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65.17亿元,增17.7%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完成零售额6.88亿元,增19.4%;限额以下单位和个体完成零售额54.95亿元,增17.1%华地百货、大统华、五星电器三大商场年零售额分别完成18906万元、18806万元、7336万元。苏浙皖边界市场实现成交额38亿元,增10%全市有6个市场的年成交额超1亿元,其中有2个市场的年成交额超过10亿元。

     【对外贸易】成功举办第九届中国溧阳茶叶节暨首届天目湖旅游节,全市利用外资实现重大突破。年内新批“三资”企业67个,其中投资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项目15个;全年协议利用外资3.6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分别增24.9%和61.2%拓展外贸外经,全市完成自营出口2.36亿美元,新签外经合同额5515万美元,实现营业收入3509万美元,分别增42.4%、44.3%、15.5% 。

     【交通运输】全市完成交通建设投入7.8亿元,扬溧高速溧阳段建设加快,239省道昆仑转盘至石街头、旧县至水西至宋巷、强埠至桠溪等道路工程全面完成,社渚至高淳、溧城至戴埠公路建设加快推进;241省道小陈庄至泓口桥改造工程前期工作全面展开。年末拥有公路总里程1330公里。全社会完成货物周转量43672万吨公里,降26.5%;完成旅客周转量133795万人公里,增10.5%港口货物吞吐量448.6万吨,增27.1% 。

     【服务业】旅游。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85.63万人次,增18.7%,其中接待海外旅游者0.56万人次、国内旅游者285.07万人次。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24.6亿元,增8.9%年末全市共有旅游饭店16家,年内新增4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3家、三星级6家、二星级6家。年内新增旅行社2家(全市达7家)。天目湖旅游度假区全年共接待游客258.6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63亿元,分别增21.8%和94.8%天目湖中心大道、乡村俱乐部、南山竹海景区改造等重点旅游建设项目全面完成,旅游农庄建设加快。

    邮电通讯。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收入3691万元,增0.6%;通信业务收入14200万元,增9.2%年末本地网电话用户数达31.28万户,其中住宅电话用户18.79万户,分别增16.1%和3.7%;移动电话用户数达24.9万户,增8.3%全市平均每百人拥有固定电话40.8部,增16.6%无线市话(小灵通)总数达9.4万户,增46.7%年末全市互联网宽带用户达2.48万户,增7.8%;一线通拨号上网用户1592户,降87.8% 。

    金融和保险。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60.52亿元,增19.3%,其中居民储蓄余额113.42亿元,增19.9%;各项贷款余额87.88亿元,增25.5%全年各类保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38098万元,增6.2%;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29772万元,财产险保费收入8326万元,分别增5.2%、9.9%全年支付各类保险赔款6894万元,其中人身险1813万元,降15.3%;财产险5081万元,增18.1% 。

     【社会事业】科技。组织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45项,其中国家科技计划11项。新增省高新技术企业4个、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培育国家级重点新产品7只、省高新技术产品10只。年内申请专利367项,增155项。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称号。

    教育年末,市共有中小学97所,其中小学57所、中学40所;在校学生10.05万人,其中中学生4.79万人。有职业高级中学5所,在校学生1.12万人。新增省三星级高中、省级实验小学各1所,有4名教师获江苏省特级教师称号。高考、中考、职高对口升学考试均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全市本科上线率达37.4%,职高对口高考本科考试达线率为50.6% 。

     卫生。年末全市共有医疗机构3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3个。拥有病床2063张,卫生技术人员2365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1068人。有中心卫生室140个,拥有执业医师8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420人;有县(区)诊所、卫生所和医务室45个,从业人数61人。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组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所有镇、区都通过常州市初保先进乡镇评估验收。

     文化体育。举办第十七届群众文化周活动。文艺创作获常州市级以上金奖51个。全年电影放映2005场次,观众13.5万人次,图书馆藏书量达17.3万册,人均公共图书馆图书藏书量0.23本。新增有线电视用户1.2万户。编纂出版《溧阳年鉴》创刊号。体育健儿共获全国金牌10枚、省级金牌22枚、常州市级金牌22枚。全年举办县级及以上运动会14次,参加运动会人数1600人。

     公用事业。年末拥有公交线路9条,增3条,营运里程达178公里。年末拥有公交营运车辆384辆,增加26辆,全年完成公交客运量778万人次,增53万人次。全市自来水受益人数74.5万人,自来水普及率达97.1%完成220千伏旧县变、220千伏溧阳变、110千伏竹箦变改扩建工程和110千伏新昌变建设工程。

     环境保护。城区污水处理率68.7%全市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3.58亿元,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43个。年内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的比例达100%,工业废气处理率100%市区范围内建有水冲式公厕51座,水冲式公厕率100%;有机械化垃圾中转站11座。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0.8%,提高3.6个百分点。

    【人口与人民生活】人口。年末全市总人口76.7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6.99万人。总户数26.27万户。年内出生人口572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2.5‰。

     就业。年末全市城镇集体以上在岗职工5.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实现净增就业人数96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825人,实现再就业重点援助588人,开展再就业培训3375人,农村劳动力培训2720人。
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企业养老保险(含工伤、生育)参保企业445个,参保职工8.18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单位1050个,参保人数7.1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5.23万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99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进展迅速,参保人数达44.8万人,参保率86.2%年内,城市居民     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200元提高到240元,农村居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100元提高到120元。截至年底,全市低保总数为3168户、7295人,其中城市居民912户、2061人,农村居民2256户、5234人。年末拥有福利院床位数1609张,增19.2% 。

     人民生活。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9046元,增19%;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4117元,增28%农民全年人均纯收入5947元,增11.6%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3.42亿元,增19.9%;人均储蓄存款余额14778元,增加2695元。(溧统)


组织机构与负责人名单
中共溧阳市委员会
书    记 丁国良 (至12月)
  高  清 (12月任)
副 书 记 高  清 (至12月)
  韩立明※ (12月任)
  崔国伟  
  袁再保  
  高  峰  
常    委 沈福新
 
  李西宁  
  徐祖兴  
  史志军  
  夏国浩 (至6月)
溧阳市人大常委会
主    任 丁国良  
副 主 任 王庆生  
  孙如金  
  季汉生 (至7月)
  赵忠保  
  吴林芳  
  王勤月※  
党组书记 丁国良 (至12月)
  高  清 (12月任)
副 书 记 王庆生  
溧阳市人民政府
市    长 高  清 (至12月)
代 市 长 韩立明※ (12月任)
副 市 长 史志军  
  张  艳※  
  潘红专  
  狄立新  
  夏国浩 (6月任)
  赵国兴  
  马小其  
市长助理 狄志强  
党组书记 高  清 (至12月)
  韩立明※ (12月任)
副 书 记 史志军  
政协溧阳市委员会
主    席 房惟辛  
副 主 席 路发今  
  史美亚  
  杨留妹※  
  凌奋宝  
  魏继川  
  黄富军  
党组书记 房惟辛  
副 书 记 路发今  
中共溧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书    记 高  峰  
副 书 记 王海保  
  符卫年  
溧阳市人民武装部
党委第一书记 丁国良  
政    委 杨和明  
部    长 徐祖兴  
溧阳市人民法院
院    长 武宝林  
溧阳市人民检察院
检 察 长 金万新 (至12月)
代检察长 许岳华 (12月任)
溧阳市所辖部门、镇
(收录2005年底在职主要负责人名单)
市    委
办公室主任 龚友强  
机要局、保密局局长 董卫国  
政法委书记、综治委主任 高  峰  
综治办主任 周福荣  
组织部部长 李西宁  
宣传部部长 沈福新  
统战部部长 凌奋宝  
农工办、研究室主任 陈振华  
机关工作委员会、直属机关党委书记 罗润建  
党校、行政学校常务副校长 沈新章  
台湾工作办公室、市政府台湾事务
办公室主任 狄荣兴  
信访局局长 庄阿生  
档案局(馆)局(馆)长 周志清  
老干部局局长 罗志强  
党史工委、地方志办主任 朱洪伟  
文明委主任 崔国伟  
文明办主任 朱开国  
机构编制委员会主 任高清  
机构编制办主任 蒋龙生  
610办公室主任 狄国平  
市人大常委会
办公室主任章建    
财政经济工委主任 史留庚  
内务司法工委主任 苏  嘉  
教科文卫工委主任 姜中华  
人事代表工委主任 周进平  
城建环保工委主任 周建彬  
市 政 府
办公室主任 蔡卫平  
外事办、接待办主任 谢志强  
法制办主任 李江明  
侨办党组书记 朱志军  
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姜和平  
经济贸易局党委书记 王继根  
局    长 谈国葆  
乡镇企业局局长 谈国葆  
安全生产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  宁  
教育局党委书记 吕蓉蓉※  
局    长 赵云生  
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 陶  冶  
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 谢海明  
政    委 彭功平  
监察局局长 王海保  
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 姜建才  
司法局局长 刘木庚  
财政局局长 朱高明  
人事局局长 蒋龙生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陈国营  
建设局党委书记 李永生  
局    长 蒋建忠  
交通局党委书记、局长 周建明  
局    长 郑洪才  
农业资源开发局局长 许洪保  
农机局局长 黄幸福  
茅山老区开发办公室主任 吴裕铭  
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局党委书记局长、 吴琦慰  
招商局局长 陈少艾※  
文化局党委书记、局长 胡国勤  
卫生局党委书记 蒋连福  
局    长 孔德才  
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局长 蒋海清  
审计局局长 周济平  
环境保护局局长 胡阿生  
粮食局党委书记、局长 史晓芳  
统计局局长 偰立昕  
物价局局长 陈兰生  
广播电视局局长 陈黎明  
体育局局长 王万鹏  
旅游局局长 汤全明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党委书记 周永新  
局    长 魏苏仁  
园林绿化管理局局长 谢菊芬※  
规划局局长 潘辞源  
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 胡生庚  
地震局局长 杨裕民  
供销合作总社党委书记、主任 朱小庚  
人防办主任 姜立勋  
行政服务中心
党工委书记 赵  远※  
主    任 潘红专  
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 管委会主任 周卫中  
天目湖旅游度假区
党工委书记 徐洪发  
管委会主任 蒋丰年  
市 政 协
秘书长、办公室主任 吴益良  
提案委主任 蔡卫平  
学习和文史委主任 吴益良  
经济科技委主任 史惠娟※  
社会事业法制委主任 周荣春  
海外联谊委主任 胡生庚  
社会团体
总工会主席 包志宏  
团市委书记、青联主席 曹  俊  
妇联主席 房玲仙※  
科协主席 陈泽平  
工商联(总商会)会长 史美亚  
侨联主席 耿  伟  
文联主席 赵善坚  
残联理事长 陶如明  
老龄委主任 崔国伟  
老龄办主任 姜建才  
关工委主任 李向东  
红十字会会长 张艳※  
爱卫办主任 孔德才  
垂直管理单位
国家税务局局长 韩炳华  
地方税务局局长 钱俊文  
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 宣  政  
国土资源局党委书记、局长 王富康  
供电公司党委书记 张  敏※  
总 经 理 陈  虹  
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 马伟明  
烟草专卖局(烟草公司)
局长(经理) 任建刚  
常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溧阳
办事处主任 庄保才  
常州海关驻溧阳办事处主任 徐学武  
邮政局党委书记、局长 吕  靖  
电信局(电信分公司)党委书记、局长(总经理)
陈支农  
移动通信分公司总经理 李增明  
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 宋建国  
气象局局长 郭顺生  
盐务管理局局长 岳  诚  
社渚竹箦地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蔡和方  
中华曙猿遗迹保护区管理处主任 钱和金  
 
溧阳分中心主任 吴鸿宾  
人民银行溧阳支行行长 李和平  
中国银行业常州监管分局溧阳办事处主任 陈仲顺  
工商银行溧阳支行行长 杨庆生  
中国银行溧阳支行行长 赵  静※  
建设银行溧阳支行党委书记、 行长 陆  健  
农业银行党委书记、行长 高水林  
农业发展银行溧阳支行行长 侍守德  
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党委书记、 理事长 袁臣仁  
主    任 张小军  
东海证券溧阳营业部总经理 彭建福  
财产保险溧阳支公司总经理 赵慧娟※  
人寿保险溧阳支公司总经理 狄国球  
太平洋人寿保险溧阳支公司经理 郝利军  
太平洋财产保险溧阳支公司经理 王益斌  
各  镇
溧城镇党委书记 崔文敏  
镇    长 董  昕  
埭头镇党委书记 潘云芳※  
镇    长 王朝晖  
上黄镇党委书记 潘俊才  
镇    长 祁文保  
戴埠镇党委书记 蔡金龙  
镇    长 翟德明  
横涧镇党委书记 蒋进章  
镇    长 张云逸  
别桥镇党委书记 陈志达  
镇    长 杨国平  
绸缪镇党委书记 潘荣福  
镇长 陆卫林  
前马镇党委书记 刘学俊  
镇    长 王玉林  
竹箦镇党委书记 张爱文  
镇    长 蔡红兵  
后周镇党委书记 柳建平  
镇    长 狄洪平  
上兴镇党委书记 闵建平  
镇    长 庄松年  
上沛镇党委书记 朱法新  
镇长 王洪明  
南渡镇党委书记 邵钦华  
镇    长 吴旺志  
新昌镇党委书记 王新民  
镇    长 陈志豪  
社渚镇党委书记 赵海庚  
镇    长 夏火林  
周城镇党委书记 张旭平  
镇    长 石伟期  
注:姓名右上角有※者为女性。

    【溧阳市跻身《福布斯》2005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8月26日,《福布斯》中文版公布2005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全国100个城市上榜(其中县级市19个),溧阳市名列第60位。此次排行榜以中国661座城市为调查对象,按照2003年GDP超过110亿元人民币的标准,《福布斯》中文版筛选出了206个城市进行最佳商业城市的详细评判。评判指标包括劳动力素质指数(溧阳市名列第138位)、高级人才指数(溧阳市名列第132位)、经营成本指数(溧阳市名列第73位)、市场规模指数(溧阳市名列第47位)、市场潜力指数(溧阳市名列第16位)、私有经济活力指天目湖鱼美人形象小姐(市旅游局供稿)数(溧阳市名列第66位)等多项指标,绝大多数分指标采用了2001~2003年的3年平均值。(孙渊灿)

    【第九届中国溧阳茶叶节暨首届天目湖旅游节】4月28日至5月28日,在溧阳举办。来自美国、法国、瑞典、加拿大、日本等3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内的2300余名嘉宾应邀参加。“两节”期间举行了民间民俗文艺表演、激情广场演唱会、乡村旅游、首届江苏省淡水鱼烹饪大赛、中国鱼文化生态美食论坛、烹饪绝技表演、美食周、清风车影车展、皮划艇表演赛、环湖越野跑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有58个经贸合作项目签约,总投资达107亿元人民币。其中,外资项目29个,总投资3.21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58亿美元;内资项目29个,总投资80.5亿元人民币。全市旅游累计接待游客60多万人次,旅游直接营业收入达6亿元,同比分别增51%和55%,仅天目湖度假区接待游客达43万人次,均破历史最高纪录。(莫俊)

    【溧阳市推行村级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12月,溧阳市首家村级股份制改革试点——溧阳市溧城镇湾里村股份合作社成立,标志着该市农村分配形式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这是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举措,也是解决失地农民生活保障的有效手段。该合作社拥有村级经营性净资产总额5285万元,股民887户、2662人,设总股份44763股,每股1180元,其中集体股计2140.84万元,个人股26620股计3141.16万元。按照《股份合作社章程》规定,由董事会负责股份合作社日常事务,监事会负责监督股份合作社运行情况,每年召开一次股东代表大会,年末股民凭股权领取红利。(陈全平)

    【溧阳市着力开展“创园”活动】2005年溧阳市围绕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目标,共投入3000多万元,实施“两区五带”绿化工程,市区新增绿地50万平方米。截至年底,平陵西路景观带建设、南环东路景观带建设等工程全部竣工,溧阳市建成区内面积最大的滨河景观绿地——湾溪河景观带一期完成总工程量的80%同时,在市区建设15个街头小游园,缓解城市绿地分布不均的问题,初步建成燕山中路、南环路、平陵西路等点、线、面绿色景观较丰富的“园林路”。为提升市民生活环境质量,对凤凰公园、沧屿园、高静园3个公园投入250万元进行园内设施维修,增强景观效果,并于10月1日起向公众免费开放。10月,全市共有20多个单位初步通过省级园林式居住区、园林式单位达标考核验收。11月,溧阳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通过省级专家组的评审,顺利通过省级园林城市初检。全年在人民广场、燕山转盘、东门转盘、劝业场等20多个景点,利用花架造型,合理搭配花种花色,布置各类草花40万盆。(李雪峰)

天目湖鱼美人形象小姐  (市旅游局   供稿)

    【第四次获省“双拥模范城”称号】2006年2月,溧阳市再次获省政府、省军区授予的“双拥模范城”称号。这是该市继1995、1998、2002年后连续第四次获此殊荣。

    2003年以来,该市依托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的红色资源,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教育活动,以创建省“双拥模范城”为突破口,在全省率先实行重点优抚对象全面优待,建立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机制,实行医疗优惠卡制度,共扶持重点优抚对象600多户(人)次;60多个市级机关(企业)与驻溧部队结对挂钩,共为部队解决包括道路交通、营区改造、官兵生活、战备执勤等实际困难1000余件次,完成各类科技拥军项目近100件次,为部队培养各类实用技术人才1000余人,研究开发教育训练软件2套,修缮改造训练场地10多个;“注册安置”就业有困难的驻溧部队随军家属18名,安置军转干部、转业士官120多人;驻溧部队官兵共参加驻地重大抢险救灾20多起,出动5000余人次;参加地方劳动1.5万个工作日,军训学生1万余人次;扶贫济困150户,捐赠款物20余万元。年末,全市农村各类重点优抚对象优待率、优待金达标率、重点优抚对象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覆盖率,军转干部、退伍士兵和随军家属安置率,以及窗口行业双拥政策兑现率、适龄青年报名参军率、驻军连以上电脑普及率和双拥工作组织网络健全率等均达100%(殷国富)

    【编纂出版《溧阳年鉴》创刊号】年内,根据溧阳市委、市政府的具体部署,溧阳市地方志办公室全面启动《溧阳年鉴》征编工作,成立《溧阳年鉴》编纂委员会和编辑部,印发《关于组织编纂〈溧阳年鉴〉的通知》等文件和《行文规范》,建立全市123个单位、200多位撰稿人队伍。《溧阳年鉴》创刊号于2005年9月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108万字,设26个类目、239个分目、1136个条目,制作表格140余个,收录照片1180多幅,全面、系统、准确地记述了2004年溧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基本情况和大事、要事、新事、特事,汇集了各行各业丰富的信息资料。《溧阳年鉴》创刊号的出版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好评,尤其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感到这是一本全面了解市情的好资料、宣传市情的好载体、分析市情的好帮手,有助于参政议政。(莫俊)

    【塘马水库综合整治工程竣工】4月1日,塘马水库除险加固一期工程通过江苏省水利厅组织的质量验收。

    该水库位于溧阳市后周镇,是根据1958年《茅东地区东坝引水总渠规划》设计,按照“先蓄后引,先库后河”的部署兴建的工程。1959年12月开工建设,1960年5月大坝合龙蓄水,总库容115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303万立方米,灌溉面积976.488公顷。1974年冬,水库加固加高坝身后,等级由小(一)型上升为中型。这次综合整治采用除险加固、扩容复垦和生态观光“三位一体”的方案。工程建设全面落实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重点把好招投标关、建设质量管理关、工程进度关、投资规模关。水库大坝、溢洪闸等主要建筑物、溢洪道消能工程和溢洪道出水渠分别达到50年一遇、30年一遇和20年一遇洪水设计标准。

    塘马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属国家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共分二期进行,一期工程于2004年11月19日开工,坝基防渗采用垂直插塑技术,共完成660米坝基防渗、坝体防渗、挡浪墙和3座放水涵洞及坝顶防汛公路等项目的建设,开挖土石方2.8万立方米,总投资近3000万元;水库扩容整治工程,采取挖深填高、连片堵塞鱼塘的办法,共堵塞鱼塘53.36公顷,消落区造田40公顷,复垦造田93.38公顷,增加水库蓄水130多万立方米,施工总土方150多万立方米,总投资770多万元。

    二期工程分溢洪闸工程、土方工程、小型建筑物配套工程和管理设施等4个标段,于9月28日开工。水库综合整治工程实现了扩容、增地、生态相兼顾的总体目标。(殷国富)

    【溧阳城区全面推行“放心早餐工程”】下半年起开始在城区范围内全面推行。6月,市三产办根据“放心早餐工程”管理规定,对经营单位进行公开招标,通过对投标单位经营资格、经营方案的一系列评估,并由市指导协调领导小组审核评议,常州家家乐早餐有限公司成为惟一的中标单位获得溧阳“放心早餐工程”的经营资格。自11月15日起,根据市区整体布局,公司在靠近居民社区、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车站、商业聚集区等人流相对集中、人口密集地段相继设立早餐营销网点,在管理上实行“六统一”,即统一生产、统一餐车、统一配售、统一价格、统一着装、统一服务标准,经营的早餐品种达30余种,并以其卫生便捷的经营特色受到市民欢迎。(孙渊灿)

    【广泛开展史志宣传工作】2005年,溧阳市委党史工委、市地方志办公室开展史志宣传工作主要体现五个方面:1.向市各套班子领导和全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全市副镇、局职以上领导干部以及全市各中小学,免费赠送《中共溧阳市党史大事记》2800多册、《溧阳年鉴》2000多册、《溧阳指南》3800多册,向市领导和市各部委办局赠送《世纪风采》、《龙城春秋》、《风采》等史志报刊1000多份,为全市各级领导决策和社会咨询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服务。2.组织撰写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在水西、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等主题纪念文章,加强溧阳市抗战历史的宣传。3.配合市委宣传部等部门组织全市112个单位的2000余名干部群众,开展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知识竞赛活动。4.组织编写抗战时期溧阳抗日军民在党的领导下,勇敢机智地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展开斗争的英雄事迹。5.配合市委宣传部等部门举办“新四军在溧阳”图片并巡回展览。8~9月,组织力量在全市18个镇(区)和中小学及驻溧部队巡回展出。(莫俊)


常州年鉴社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