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 业 水 利
综述
种植业
养殖业
林业
农业机械化
水利











你所在位置:农业水利 >> 综述
综    述

    【概述】2005年,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围绕农民增收的目标,以规划为指导,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落实党的农村政策,不断创新服务载体和服务手段;按照城乡统筹发展思路,深入推进农村“三大合作”改革;着力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促进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协调和谐发展。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4.1亿元,比上年增4.7%。其中,农业产值50.1亿元,增5.3%;林业产值1.2亿元,增22%;畜牧业产值18.7亿元,增2.1%;渔业产值29亿元,增4.8%;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5亿元,增5.26%。农民全年人均纯收入7002元,增12.3%,农民收入增幅列全省第二。粮食总产量98.1万吨,减7.6%;油料总产量8.6万吨,增0.5%;肉类总产量11.3万吨,增7.9%,其中禽肉产量3.7万吨,增13.1%;禽蛋产量1.9万吨,减11.1%;水产品总产量13万吨,增2.3%,其中鱼类产量10.5万吨,增2%,虾蟹类产量1.8万吨,增15.2%;茶叶产量2761吨,增4%;水果产量7.2万吨,增18%;牛奶产量1.4万吨,增24.7%。

    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优质粮油种植面积继续增加,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比例为1.5∶1,优质水稻、优质油料作物种植比例分别达74.1%和94.2%,分别提高3个和1个百分点,水稻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居全省前列。全市水稻种植面积9.89万公顷,水稻生产经受了前期干旱、后期稻飞虱大暴发等严峻考验,亩产545公斤,继续保持全省第一。随着立华畜禽、金谷牧业等企业一批大项目的相继建设,西部丘陵山区优质瘦肉型生猪、优质草鸡、特色草食畜禽等优势产业集聚区建设步伐加快。花卉苗木总面积1.4万公顷,增533.3公顷。特种水产主养面积2.45万公顷,占总面积69.4%,提高7.5个百分点,形成了以河蟹、青虾为主的1.33万公顷长荡湖渔业经济区,以团头鲂、银鲫、龟鳖、珍珠为主的1万公顷滆湖渔业经济区。时令水果种植总面积0.5万公顷,增133.3公顷。茶园面积达0.6万公顷,增133.3公顷,位居全省第一,其中无性良种茶0.09万公顷;9只茶叶在第六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中获奖。

    农产品质量建设。全年制定省级、市级农业地方标准各3项,制定涉农企业标准216项。到年末,全市制定常州市农业地方标准42项、江苏省农业地方标准15项、涉农企业标准686项,初步形成了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为主体,企业标准相配套,多种操作规程为补充,覆盖全市主导农产品、特色农产品的标准体系。新建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6个,累计建成武进优质水稻、武进雪山草鸡、金坛食用菌、溧阳茶叶等4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金坛长荡湖中华绒螯蟹等11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金坛市波尔山羊等41个辖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武进区潘家镇等23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乡镇,国家、省、市、辖市四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梯形结构初步形成。新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34个(0.87万公顷),新增无公害农产品33只、绿色食品43只、有机食品17只。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面积达8.49万公顷,其中茶叶有95%以上生产基地通过认定。无公害农产品179只、绿色食品98只、有机食品29只通过认证。市农检中心全年完成检测指标突破2万个,增20%以上,被确认为无公害农产品农业部委托检测机构,其检测能力在全省系统内处于一流水平。溧阳市通过江苏省首批生态农业县省级验收。

    农业产业化经营。至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1000多个,涉及粮油加工、食品生产、茧丝绸制造及珍珠、皮革加工等10多个行业。全市共有年销售收入(市场交易额)超过5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2个,其中25个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完成销售收入(市场交易额)147.7亿元,利税5.1亿元,出口创汇2.1亿元。全市拥有在有效期内的市级名牌农产品10只、市级名优农产品135只、省级名牌农产品11只。全年引进“三资”(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外资)农业项目的投资额达18.1亿元。全市形成规模经营的农业园区130多个。全市在建和已建的观光农业项目有近100个,正在运营并有一定影响力的有30多个。武进区横山桥镇观赏农业区项目每年吸引近40万名中外游客,旅游收入达1.5亿元。

    “三大合作”改革。截至年底,全市共有105个村、599个组完成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其中建社的398个(村56个,组342个),社员资格界定的306个(村49个,组257个)。建社的村组共量化集体资产13.84亿元,入社股东13.69万人;社员资格界定的村组共对11.26万人进行社员资格界定。全市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46个,增53个,增15.3%;吸纳会员3.1万人,带动农户16.6万户,分别占全市总农户数的4.2%和22.3%;拥有经营性资产5.7亿元,增42%。全年营销总额17亿元,合作经济组织成员人均增收3000多元。有97个进行了工商登记,取得法人资格。全市有国家级示范项目单位1个、省级示范项目单位5个、市级示范项目13个。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取得突破,金坛和溧阳两市分别完成2个试点单位的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

    农村承包管理和农民负担监管。在试点的基础上开展农村土地第二轮承包清理登记,全市补发证5.91万份。加快建立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机构、调处机制,加强人员培训工作,全市有20人取得江苏省农村土地承包仲裁试点仲裁员证书。武进区在全市率先开展组建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工作。下发2005年减负工作和粮食直补工作意见,继续落实农业税免征政策。一事一议筹资721.57万元,减79.16万元;筹劳40.9万工日,减22.75万工日。对全市19个涉农收费部门的60多项收费进行清理和调整。
                                                                         (郭纪云  殷建新)

2005年度常州市名优农产品名单
产 品 名 称 生 产 企 业
百园春牌袋泡红茶 金坛市方麓茶场
金鹿牌茅山青锋茶 金坛市茅麓茶场
巨鹿牌袋泡红茶 金坛市茅麓茶厂
露源牌苦丁茶 金坛市生态良种茶场
蕾蒙牌大麦茶 金坛麦宝食品有限公司
金珠牌稻麦种子 金坛市种子公司
满天星牌小麦粉 江苏苏南面粉有限公司
满天星牌挂面 江苏苏南面粉有限公司
沁雪牌特等粳糯米 金坛市江南制粉有限公司
沁雪牌水磨糯米粉 金坛市江南制粉有限公司
昌玉牌红香芋 金坛市建昌农业服务公司
天旺湖牌青虾 金坛市建昌农业服务公司
长荡湖牌螃蟹 金坛市长荡湖湖东水产品批发市场
万叶牌河蟹饲料 金坛市金叶饲料厂
桂牌沙河桂茗茶 溧阳市桂林茶场
陆豪牌陆笪翠柏茶 溧阳市陆笪茶场
香峰牌香峰寿眉茶 溧阳市黄岗岭茶场
伍员山牌翠柏茶 溧阳市天目湖茶叶研究所
溧萃牌小西瓜 溧阳市昆仑瓜果蔬菜新技术育苗场
天目湖牌螺旋藻精片 溧阳市天目湖保健品有限公司
天目湖牌蜂王浆冻干粉 溧阳市天目湖保健品有限公司
天目湖牌啤酒 重啤集团常州天目湖啤酒有限公司
德盛牌米果 江苏德盛食品有限公司
袁老太牌大米 溧阳市袁老太米业有限公司
正昌牌食用植物油 溧阳市正昌食用油脂有限公司
周城牌羊肉火锅 溧阳市周城火锅有限公司
天目湖牌砂锅鱼头 溧阳市天目湖宾馆有限公司
天目湖牌醉鱼 溧阳市天目湖肉类制品有限公司
天目湖牌香肠溧阳市 天目湖肉类制品有限公司
天目湖牌咸鹅溧阳市 天目湖肉类制品有限公司
伍员山牌风鹅溧阳市 平桥宏昌食品厂
竹箦牌风鹅 常州天目湖鹅业有限公司
林志强牌咸鹅 溧阳市河口林记食品厂
久和牌鸭饲料 溧阳九合饲料有限公司
尊龙牌素火腿 常州市尊龙食品有限公司
尊龙牌珍珠酱鸭 常州市尊龙食品有限公司
横山牌强化猪肉松 常州市中意食品有限公司
中东牌种猪 江苏常州瘦肉型猪原种场有限公司
中东牌商品猪 江苏常州瘦肉型猪原种场有限公司
新南牌鲜食葡萄 常州市武进江南葡萄研究所
武育牌水稻种子 常州市武进三农种业有限公司
三春牌黄酒 常州三春酒业有限公司
圣花牌神果酒 江苏无花果酒业有限公司
圣花牌无花果袋泡茶 常州无花果食品有限公司
伟伟牌开口瓜子 常州市周氏伟业食品有限公司
绿杨牌盆景 常州市绿杨花卉有限公司
江南牌冻银鱼 常州长江水产有限公司冷冻加工厂
卫民大头王牌212鳊鲫鱼配合饲料 常州市武进福德饲料厂
红梅牌消毒牛奶 常州红梅乳业有限公司
红梅牌酸牛奶 常州红梅乳业有限公司
红梅牌调味酸牛奶 常州红梅乳业有限公司
五禧牌鸡蛋 常州五星禽蛋有限公司
古运河牌黄酒 常州维达酒业饮料有限公司
宁宁牌味精 常州市宁宁调味品有限公司
仙鹤牌酱油 江苏仙鹤食品酿造有限公司
红梅牌萝卜干 江苏仙鹤食品酿造有限公司
永太牌豆浆 常州永太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金开来牌豆奶 常州永太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陈艳红)

2005年常州市农村经济“四十强”和为农服务先进单位名单

   农业十强镇
 1.武进区夏溪镇
 2.武进区嘉泽镇
 3.金坛市薛埠镇
 4.武进区寨桥镇
 5.金坛市儒林镇
 6.武进区郑陆镇
 7.溧阳市溧城镇
 8.溧阳市上黄镇
 9.金坛市金城镇
 10.金坛市尧塘镇

    乡镇工业十强镇(街道)
 1.武进区湖塘镇
 2.新北区春江镇
 3.武进区遥观镇
 4.天宁区雕庄街道
 5.武进区牛塘镇
 6.溧阳市溧城镇
 7.武进区横山桥镇
 8.钟楼区五星街道
 9.金坛市金城镇
 10.天宁区青龙街道

    外向型经济十强镇(街道)
 1.新北区春江镇
 2.天宁区青龙街道
 3.新北区三井街道
 4.新北区薛家镇
 5.溧阳市天目湖镇
 6.钟楼区五星街道
 7.金坛市金城镇
 8.天宁区雕庄街道
 9.溧阳市溧城镇
 10.武进区湖塘镇

    农业产业化十强龙头企业
 1.重庆啤酒集团常州天目湖啤酒有限公司
 2.江苏晨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江苏中东集团有限公司
 4.江苏天香集团有限公司
 5.江苏凌家塘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6.江苏苏浙皖边界市场发展有限公司
 7.常州市武进夏溪花木市场
 8.常州立华畜禽有限公司
 9.金坛市茅麓茶场
 10.溧阳市万得福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为农服务先进单位
 1.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常州市民政局
 3.常州市监察局
 4.常州市财政局
 5.常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6.常州市国土资源局
 7.常州市交通局
 8.常州市卫生局
 9.常州市统计局
 10.常州市物价局
 11.江苏省常州工商行政管理局
 12.江苏省常州质量技术监督局
 13.常州市妇女联合会
 14.常州人民广播电台
 15.常州电视台
                     (郭纪云)

    【农村土地流转】2005年,本市创新农村土地流转形式和土地流转服务方式。继续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站建设,有23个镇依托农经站建立土地流转服务站,指导签订土地流转合同2.47万份。土地流转形式主要以转包、转让、出租为主,其他多种形式并存,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探索取得突破。全年全市土地流转面积4073.33公顷,涉及农户2.8万户。其中,转包1.48万户,转出面积1960公顷;转让0.58万户,转出面积926.67公顷;出租0.33万户,出租面积533.33公顷;入股0.01万户,入股面积26.67公顷。农村土地流转,稳定了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促进了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土地规模经营的发展。至年末,全市有种田大户5633户,经营面积1.06万公顷;发展130多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面积1300公顷。(钱添锋)

    【农村劳动力转移】根据市委、市政府2005年1号文件提出的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关精神,年内,市相关部门切实贯彻落实“两个意见一个办法”,统筹城乡就业,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的就业登记制度、城乡一体的录用备案制度和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平台;进一步健全培训经费筹措机制和教育培训机制,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1.完善“5191”(我要就业)网站结构的合理性、操作的简易性和服务的实效性,逐步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网站的累计点击率达10余万次,为求职者和用工单位提供2.3万个就业职位和1.4万条次人力资源信息,网上登记企业招工职位4.9万个,求职者1.2万人,其中本地农村劳动力占30%以上。2.举办2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对接活动。其中,金坛市举办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接大会,有136个企业进场招聘,共提供岗位近3000个,有2000多名金坛本地农村劳动力进场应聘,当场达成就业意向的有900多人;新北区于9月举办农村劳动力推介就业对接活动周,每个镇安排一天时间参加活动,进场的100多个招工企业共接受800多名农村劳动力就业登记,有200多人谈成意向。3.全面完成全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培训的目标任务。全市实现4.66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全市建立50个培训基地,培训农村劳动力4.81万人。(钱添锋)

    【巩固税费改革成果】2005年,全市农民因农村政策落实人均减负增收73元。全面落实农业税免征政策。全年共免征农业税9815.6万元、农业税附加1963万元(以2003年农业税及附加为基数),农民人均减负55元。对免征农业税影响较大的金坛、溧阳两市,市给予财政补贴1063万元。全面实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及农机补贴政策。按照“三不变、两适当、一加强”(补贴标准不变、补贴方法不变、补贴比例不变,适当简化程序、适当推迟核实和资金兑付时间,加强粮食资金管理)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粮食直补工作。全市种植水稻的50.92万农户领到2899.4万元粮食直补资金,全市农民因此人均增收14元。同时,对920个购买农机的农户补贴609.3万元,对6个育种、繁种和种子公司补贴270万元,全市农民因此人均增收4元。(潘向锋)

    【开拓外向农业】年内,全市共组织参加和筹办5次农业展示展销活动。11月举办2005(第三届)常州名特优农产品(上海)交易会,期间签订合资合作项目78个,合同利用外资1.20亿美元,签订产品销售合同16.5亿元。编制全市农业招商引资项目册,对外推介6类60个重点项目。全市新增农业外资项目19个,总投资10410.3万美元,注册外资591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255.8万美元。全年农产品出口5142万美元,比上年增21%,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殷建新)

    【4人被评为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2005年,武进区前黄镇农林技术推广站张文龙、金坛市畜牧兽医站陈俊芳、溧阳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潘洪强、金坛市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站杨国芳分别被评为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殷建新)

 
常州年鉴社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