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2005年,全市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9.1亿元,在全省13个省辖市中位居第三,再创历史新高。新增一级公路70公里;交通部门完成客运量3178万人次,旅客周转量216669万人公里,货运量364.9万吨,货物周转量7271万吨公里。
年内,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常州段和239省道昆仑转盘至石街头段改(扩)建工程先后建成通车;常宁、扬溧高速公路常州段前期工作基本完成,路基填筑完成一半以上工程量,滆湖特大桥初具雏形;241省道梅岭至小陈庄段、金宜线北延伸线、夹江大桥完成主体工程;232省道常州段、338省道圩塘至江阴交界段、241省道溧阳北至小陈庄段和104国道雷塘桥至丰台段开工建设。京杭大运河常州市区段改建工程进展顺利。干线公路好路率达92.8%,在交通部五年一次的国省干线公路养护质量大检查中名列前茅。
全市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达96.2%完成金坛东站、溧阳新站二级站标准化改造,开工建设城北汽车客运中心。再次向市场投放200辆出租车,有效缓解了城市公共交通压力。开展现代物流业研究,引导运输企业减少运输成本。理顺驾驶人培训行业的管理体制,完成现有驾驶人学校的整顿规范。开展百日优质运输服务竞赛活动,对交通运输秩序进行整顿。落实安全责任制,严把“三关一监督”(市场准入关、驾驶从业员资质关、车辆技术关,场站监督管理),贯彻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条例,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可靠性全面提高。加强防控教育,完善应急预案,开展专项检查,整改薄弱环节,全系统连续10年未突破市政府和省交通厅下达的安全指标。
交通产业集团发挥交通投融资主力军的作用,完成筹资12亿元,收储开发土地31.4公顷,实现土地开发毛收益1.21亿元。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创优发展环境的“五项规定”,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致力于加快服务型行业建设。推行轻微交通违法免罚制,体现以人为本、教育为先和处罚相结合的人性化执法理念;制订13项简化行政许可的工作措施,形成了“一头对外”的交通行政许可体制。
年内,分别编制完成《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2005~2010年干线公路滚动发展计划》、《2006~2008年交通建设三年行动纲领》、《常州市客货运枢纽布局规划》、《常州市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行业三年发展规划》、《常州市出租汽车发展规划》、《常州港港口总体规划》、《常州市港口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周萍)
【沪宁高速公路常州段全线贯通】9月1日竣工通车,比省政府“10月1日横林枢纽以西八车道通车并开放货车通行”的要求提前了1个月,为十运会的举行创造了更为便利的交通条件。该项目全长42.66公里,总投资18亿元,共完成软基湿喷桩163万延米、管桩49万延米,填筑路基470万立方米,改造桥梁12座,改建支线上跨桥6座、互通3座,新增互通1座。(盛东平)
【312国道沪宁段改建工程建成通车】12月2日建成通车。其中,常州段西起常镇交界处,东止遥观镇,接上已建成的长虹路、横洛公路后,连312国道无锡段,全长27.94公里,总投资14亿元。该项目中,老路拓宽6.45公里,改线新建239省道昆仑转盘至石街头段建成通车(史文燕摄)21.49公里。其中,4.7公里的一般路段为双向四车道,路基宽25.5米;23.24公里的城镇路段为双向六车道,路基宽40.45米。共新、改建桥梁18座,中分绿化带宽8米。该项目的建成通车,使312国道的黄金通道作用进一步发挥,同时对拉开本市的城市框架、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被评为2005年常州市优秀项目。(壮秋成杨如海)
【239省道昆仑转盘至石街头段改建工程建成】12月21日建成通车。该项目是溧阳市第一条自主建设的一级收费公路,是连接241省道和宁杭高速公路、104国道等主要交通干线的一条快速通道。道路全长16.35公里,路基宽25.5米,路面宽24米,两侧各20米绿化景观带,设计时速为100公里,采用高等级沥青路面。全线设有特大桥1座、大中小桥8座,项目总投资2.6亿元。这是溧阳历史上具有投资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绿化景观最佳、施工技术最难等多项之“最”的建设项目。(史文燕)
【溧阳至广德高速公路预可报告通过审查】5月通过审查。该项目是交通部规划的长三角区域高速公路网和江苏省新一轮高速公路网规划的组成部分,起自镇溧高速公路终点新昌枢纽,经溧阳新昌镇、周城镇,全长约22公里,预算总投资14亿元。该项目对完善长三角地区高速公路网,缓解太湖西侧南北通道压力,加强苏南地区与皖南地区的经济联系,促进沿线社会经济发展和旅游开发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史香君)
【省政府批复常州港港口总体规划】8月,省政府对《常州港港口总体规划》作出批复,同意常州港主要功能的定位:随着腹地经济的发展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常州港可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枢纽港的喂给港,逐步发展成为以本地区物资运输为主,兼顾长江中上游地区物资中转运输,具有运输组织、装卸储存、包装加工、中转换装、物流配送、商贸流通、信息服务等功能的综合性、现代化港口。原则同意《常州港港口总体规划》提出的常州港水陆域界限、锚地规划、岸线利用规划、港区布局规划和集疏运通道规划等。(陈峰)
【常州市内河航道网规划通过省交通厅审查】该规划以京杭大运河、芜申线等骨干航道高等级航道为核心,联络线航道为基础,形成近600公里、25条航道为干线的内河航道网规划布局,总里程599公里,占全市航道总里程的48.1%其中骨干航道共7条,长254.28公里(三级航道182.34公里,四级航道71.94公里);联络线共18条、345公里(五级航道198公里,六级航道147公里)。(史香君)
【国省干线公路养护质量成效显著】2005年,全市干线公路年平均好路率92%以上,在交通部五年一次的国省干线公路养护质量大检查中名列前茅。全年共改造危桥4座,推广应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26公里,实施路面大中修79.5公里,实施GBM工程280公里;建成绿色通道21公里。普遍推广使用公路普查数据库、公路养护管理系统,同时,沥青路面冷补技术、稀浆封层、沥青再生修补、沥青路面薄层罩面等也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应用,提高了公路养护生产作业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郑小英)
【沪宁高速公路常州段扩建项目通过交工验收】12月25日,交工验收组对该项目进行交工验收,一致认为:常州段全线56个单位工程、286个分部工程,优良率均达到100%,质量评定分为98.3分,质量等级为优良,实现了将沪宁高速公路建成“质量一流、环境优美、管理先进、安全畅通”的建设目标,同意该工程通过交工验收并交付使用。自2005年12月26日起,工程进入缺陷责任期。(盛东平)
【常州2项高速公路科研项目通过审查】11月,常州市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分别与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交通学院联合承担的《水泥土桩的水泥含量测定方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高速公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研究》两项科研课题的工作大纲,均通过由省交通厅组织的专家组评审。水泥土桩的水泥含量测定方法,是针对高速公路水泥土桩加固软土地基的质量检测中存在水泥含量检测的难题,采用盐酸溶解热法、化学成分分析法、力学指标相关性分析法和显微镜像技术测定水泥土桩内的水泥含量,在此基础上对EDTA检测结果提出准确、简单、快速的图表修正方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高速公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是以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工民建工程中的广泛应用为基础,通过现场试验、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深入研究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高速公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问题,为全省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高速公路桥梁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可靠有效的科学依据和工程实践指导。(盛东平)
【运政管理】2005年,全市完成客运量14505万人次、旅客周转量640944万人公里、货运量4950万吨、货物周转量220159万吨公里。船型标准化、农村客运班线通达和客运站场标准化等“三项工程”全面完成。采取服务质量招投标方法,新增200辆公司化经营的出租车顺利投运。开展现代物流业研究,引导运输企业减少运输成本,更新中高级客车77辆,减少经营业户36户,完成客运线路公司化改造42条、63辆,新增特种、专业化货车1103辆;增加营运中高级客车、大型载重货车、集装箱及厢式等特种车和专用车的数量,提升运输供给能力和运输效率。整顿运输市场秩序,加大对无证无照非法营运车辆治理力度,共查处非法营运“黑车”904辆次;开展百日优质运输服务竞赛活动,对游车接客、中途甩客等行为进行严格查处;深入开展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整治,62个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通过安全评估;对火车站、汽车站广场的运输秩序进行整顿。运管规费网上征收率居全省前列,达99.5%旅游客运车辆实行网上管理,规范行政许可、服务程序,实行一门式对外服务。(季卫东)
【路政管理】2005年,市公路部门全面推行执法公示,大力开展路政标准化大队建设,建成率100%;加大依法治路力度,制订出台《公路路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交通行政处罚决定备案制》、《交通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和《轻微违法免予交通行政处罚》等制度和办法;相继开展超限运输治理、施工路段安全管理、路网调度、公路日常巡查、公路行政许可、查处各类公路违法案件等活动。大力创建国省道干线公路指路标志标线示范工程和文明样板路,全年共建成示范工程133公里、文明样板路34公里。成立路政支队,安装路政GPS定位系统。(郑小英)
【推行轻微交通违法行为免罚制】3月起推行。该项制度对涉及公路、航道、运政和海事管理的34种违法行为轻微或初次违法,及时纠正或主动消除、减轻违法行为后果,没有造成危害后果或危害后果较轻的交通违法行为,原则上以教育为主,免予行政处罚。同时,针对海事安全管理的特点,市地方海事部门在京杭大运河上建立了违章船民教育点,实现了纠正违章与教育的有机结合,既提高了管理对象遵纪守法的主动性,又实现了交通执法管理与服务的一体化。全年共对8026件违法行为轻微、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违法行为免予处罚。(孙立增)
【武进区141公里乡道由镇管养】6月,武进区政府制订并下发《关于进一步明确道路管理和养护权的意见》和《关于调整全区镇村道路农村桥梁建设养护管理办法的意见》,明确将48条计141公里乡道下放至19个镇进行管养,并从区财政拨付至镇级财政的镇村道路维修经费中划出专项资金,每年按下放道路2万元/公里的标准划拨各有关镇作为养护经费。10月,武进区交通部门与涉及的19个镇签订乡道下放协议。(梁云波)
【市区新增200辆出租车】12月举行首发仪式。这是本市继2004年后第二次采用服务质量招投标形式新增出租车。此次出租车招投标每辆车经营期4年,有偿使用金4万元。经过开标、投标、评标、公示等程序,常州巴士出租汽车公司、外事旅游、天宁交服、武进顺发为该项目的中标单位。此次新增的200辆出租车中180辆为桑塔纳3000型,20辆为红旗名仕,均实行公司化经营。扩容后,常州市区出租车规模将达到1842辆,万人拥有量由原来的7.7辆上升至11辆。(季卫东)
【“三项工程”全面完成】船型标准化工程——全年共完成拆解改造挂桨机船舶652艘,完成年度计划的100.3%,发放政府补贴资金1852万元。农村客运班车通达工程——新开通36个行政村客运班车,完成年计划的103%全市1014个行政村有976个开通客运班车,通达率达96.2%所有通班车的镇和行政村客运站亭和站牌安装全部到位。汽车客运站标准化工程——溧阳汽车客运站和金坛汽车客运站完成二级站标准化改造,同时,按标准化要求开工建设市区城北汽车客运中心。(季卫东)
【打击无证营运“黑车”】2005年,根据市政府《关于继续开展“黑车”专项整治的实施方案》要求,市交通、公安等部门专门抽调80余人成立1个综合处理组、4个检查组,对无证营运“黑车”进行专项整治。通过采取公安治安卡口实施固定站点检查、对“黑车”聚集的火车站等场所进行巡查、对“黑车”“钉子户”进行突击整治、交通和公安部门联合建立24小时备勤制等措施,全年共查处各类非法营运车辆558辆次。(季卫东)
【维修市场管理】至2005年底,全市共拥有维修企业1096个,其中一、二、三类维修企业(业户)比例为8.8∶29.8∶61.3,维修市场结构更趋合理。开展汽车维修行业信誉管理,全市340个汽修企业填报《信誉等级评定申请表》,85%的汽修企业参与信誉等级评定。加强维修价格报备,完善维修价格体系。出台《常州市机动车维修服务价格行为规则实施细则》,368个汽车维修企业进行价格备案,报备率达92%全面规范检测站经营行为,完善车辆技术管理。(季卫东)
【市交通部门筹集建设资金44.38亿元】2005年,市交通部门累计筹集建设资金44.38亿元,完成年度筹资目标的106.92%,在全省13个省辖市中位居第三,再创历史新高。其中,高速公路指挥部筹资21.29亿元,完成年度目标108.42%;市公路管理处筹资3.93亿元,完成年度目标103.12%;运河和312国道指挥部筹资6.63亿元,完成年度目标176.27%;交通产业集体筹资12.53亿元,完成年度目标104.39%(张子娟)
【开通“96196”交通服务热线】12月开通。该服务热线的宗旨是:凡涉及交通局职责范围内的,包括公路、航运、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养护和管理,交通客货运输、出租车、汽车维修、驾驶人培训等行业管理,交通规费征收,客货运输、维修和毁损公路、航道的求助信息,有关交通建设、行业管理、依法行政、行业作风等方面的咨询、投诉、建议,市民均可通过拨打交通服务热线“96196”得到妥善处理。该服务热线具有拨打“96196”受理、传真、发送电子邮件、访问中心网站和直接到中心反映问题5种业务受理方式。“96196”交通服务热线共设置6个值班坐席、8名话务员,可同时接4部热线电话,并实行24小时全天候服务。(局办)
【“常州物流网”正式开通】11月开通,网址域名为www.czwlw.com。该网站由常州市交通协会物流协会主办,中国货运网协办。登录该网站可以浏览来自全国各地的货源、车源信息;发布货运、仓储、招聘等供求信息;具备身份验证、手机短信、GPS定位系统等3项特色功能,还可免费为会员制作网页。(季卫东)
【常州交通监理有限公司完成改制】该公司成立于1997年2月,注册资本为200万元,具有公路工程甲级、交通工程乙级监理资质。为充分盘活国有资产,实现全市交通建设的滚动发展,该公司股东常州交通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于2005年1月,通过市国有产权交易所,挂牌出让所持股份,经省内外多家单位竞拍,最终被江苏省交通科研院拍得,拍卖价格为855万元。该公司为江苏省交通科研院全资子公司。(王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