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2005年,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49905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8.13%,比上年增收276498万元,增长27.43%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970145万元,增长28.22%市级和辖市(区)级财政都实现当年收支平衡。
全年财税部门落实并兑现中央和省、市政府扶持企业发展的各项财税优惠政策79亿元。市本级预算安排支持企业发展资金19827万元,安排外向型专项资金2150万元,设立“走出去”专项资金,鼓励企业扩大出口、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安排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1500万元,制定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出台鼓励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做强做大奖励办法和年度考核办法,规范担保行业管理。积极申报、争取利用世行贷款,服务于城市建设项目。
按照各级财政预算内支农支出的计划安排必须高于财政总支出计划安排的要求,农业投入比上年有较大增长,全市支农支出预算安排5.45亿元,增长26.16%整合支农资金,集中资金扶持直接拉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大项目,安排3600万元用于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安排1600万元用于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加快优势农产品产业化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安排500万元重点扶持具有聚集新技术、新品种、规模大、起点高、效益好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安排以奖代补资金100万元,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深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落实免征农业税政策,共补助资金1063万元;实施粮食直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加大对困难乡镇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安排专项扶持资金23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230万元,用于较困难的乡镇建设。
突出公共财政,加大对社会保障的资金投入,促进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推进“五保合一”(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合而为一),通过预算安排和调度资金,确保市区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加大再就业支持力度,全年安排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补助及再就业资金5450万元,发放社会保险补贴3500万元、公益性岗位补贴2500万元,对2262名下岗失业人员进行自主创业培训。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全年为市区(不含武进区)4642户低保对象发放保障金1950万元,分别增加618户、774万元。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年安排卫生重点建设项目贷款贴息资金350万元。
履行财政职能,深化和推进各项财政改革。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推进国库收付管理制度的改革,完善属地管理改革,推进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改革,全年实现政府采购142985.47万元,比预算节约资金14249.64万元,节约率9.06%规范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坚持进场交易,实行“阳光操作”,全年完成产权交易项目47个,盘活资产20亿元,安置职工7003人。
完善财政管理和监督机制,提高依法理财水平。加强非税收入管理,规范收费管理,健全罚没财物管理制度,对财政性投资的重点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管理,对国债专项资金项目实行监督检查。宣传贯彻《财政违法行为处分处罚条例》,开展部门预算执行情况、改制企业不良资产清理等专项检查。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津贴补贴清理工作,完成用公款为个人购买商业保险、机关工作人员拖欠公款的清理清退。
【财政收入】2005年,全市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49905万元,完成年度调整预算的108.13%,比上年增收276498万元,增长27.43%。其主要特点:1.全市财政收入总量再上新台阶。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2204491万元,增收756825万元,增长25.9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居苏南五市之首,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个百分点。2.各主体税种支撑作用明显,税收收入对全市一般预算收入增幅的贡献明显高于非税收入。税收收入增幅为27.37%,非税收入(同口径,剔除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增幅为10.85%。3.与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相关及投资消费类的税收增势强劲。4.地区间增长不均衡。增幅最高的是钟楼区达35.58%,溧阳市增幅达31.07%,戚墅堰区增幅为10.15%。
2005年常州市分地区财政收入完成情况一览表 |
单位:万元 |
地 区 |
地方一般
预算收入 |
比上年 |
财政收入
合计 |
比上年 |
增减额 |
增减(%) |
增减额 |
增减(%) |
全 市 |
949905 |
276498 |
27.43 |
2204491 |
756825 |
25.93 |
其中:市本级 |
138586 |
42077 |
43.60 |
371808 |
121088 |
48.30 |
武进区 |
241180 |
72980 |
24.33 |
600020 |
208546 |
20.29 |
新北区 |
162368 |
49121 |
29.42 |
329849 |
124796 |
29.04 |
天宁区 |
129387 |
36169 |
13.40 |
277209 |
107555 |
9.43 |
钟楼区 |
94746 |
31578 |
35.58 |
180991 |
64954 |
26.47 |
戚墅堰区 |
25166 |
3464 |
10.15 |
61345 |
12373 |
14.39 |
金坛市 |
67384 |
18222 |
26.76 |
171520 |
57967 |
29.08 |
溧阳市 |
91088 |
22887 |
31.07 |
211749 |
59546 |
30.34 |
|
2005年常州市分地区财政支出完成情况一览表 |
单位:万元 |
地 区 |
年度预算 |
全年实绩 |
占年预算(%) |
比上年 |
增减额 |
增减(%) |
全 市 |
1043891 |
978458 |
93.73 |
221831 |
29.32 |
其中:市本级 |
364538 |
310796 |
85.26 |
87338 |
39.08 |
武进区 |
256517 |
246770 |
96.20 |
47807 |
24.03 |
新北区 |
126050 |
126050 |
100 |
23970 |
23.48 |
天宁区 |
50084 |
50051 |
99.93 |
6216 |
14.18 |
钟楼区 |
49487 |
49231 |
99.48 |
19060 |
63.17 |
戚墅堰区 |
15532 |
15059 |
96.95 |
1660 |
12.39 |
金坛市 |
72379 |
71221 |
98.40 |
14267 |
25.05 |
溧阳市 |
109304 |
109280 |
99.98 |
21513 |
24.51 |
【财政支出】2005年,全市一般预算支出970145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支213518万元,增长28.22%。其主要特点:1.严格执行年度部门预算,确保部门预算的约束力和严肃性。继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确保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支出需要。2.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3.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支持“三农”的各项政策,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4.切实履行财政职能,深化和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购、政府非税收入等财政预算支出管理制度改革。
【市级财政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按照统一规划、积极推进的原则,在试点的基础上,市级269个预算单位分3批,至7月1日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为确保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制度顺利实施,市财政组织开发国库集中支付软件系统,开展清理银行账及业务培训,完善国库集中支付中政府采购、对账系统的操作程序和相关软件,实现财政、人行、代理银行三方联网额度对账。
【完善税收属地管理改革】年内,根据土地资源的提供与利益分享相一致的原则,妥善处理房地产企业因注册地和项目开发地不一致而产生的各区财力结算问题。开展社区零星税源委托街道代征试点,调动社区征收的积极性,壮大财政实力。
【设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奖励专项资金】年内,本市设立奖励专项资金,奖励严格执行《担保法》等的规定,运作规范,建立完善风险控制和财务管理制度,无严重违规失信不良记录,日平均担保余额大于5000万元,按要求上报业务、财务情况等资料并参加年度考核的担保机构。根据其当年中小企业担保业务的日平均余额较上年增长部分,确定奖励金额。鼓励担保机构做强做大,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环境,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步伐。
【开发旅游重点项目信息库】2005年,本市在省内率先开发完成旅游重点项目信息库。该信息库涵盖本市旅游重点项目的项目概况、建设进度、政府扶持、跟踪管理、绩效评价等信息,具备滚动录入、智能查询、信息共享功能。可及时掌握重点旅游项目建设进度,对财政资金跟踪管理、绩效评价及扶持资金的遴选择优。
【举办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培训班】按照《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通过公开征集、资格审核等,建成由231名货物、工程、服务类专家组成的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年内对评审专家进行首次培训,向第一批经审核合格的140名采购评审专家颁发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资格证书规范评审专家执业行为,提高政府采购工作质量,进一步完善和推进实施政府采购资金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规范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主要内容:1.明确项目申报条件。每个项目县安排一个项目,每个项目占地面积不低于666.67公顷(1万亩)。扶持的重点是经济林果及设施、农业种植基地、畜牧水产养殖基地等项目。2.全面推行项目招投标管理。采取发布项目立项招标指南、建立评审专家库、专家评审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办法,对招投标项目进行公平评估。3.推行项目公示制度。对土地治理项目、产业化经营项目予以公示,提高项目建设和管理的透明度。4.完善项目监理制度。采用招投标方式择优确定具有相应资格或能力的监理单位,并把年度财政投资在10万元以上的单项工程全部纳入监理范围,提高工程建设质量。5.加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库建设。做好项目规划,择优储备项目,实行动态化管理。
【率先在全省实现预算执行系统市与辖市(区)对接】年内,市预算执行系统指标管理模块成功实现市与辖市(区)级对接。预算执行系统下达辖市(区)的指标,确认无误后即可点击发送,指标下达效率大大提高,预算执行管理得到进一步完善。该项举措处于全省领先水平,标志着本市预算管理水平又上新台阶。
【安排专项资金扶持民营经济】年内,安排扶持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1500万元,采取贴息、资金资助、现金奖励等3种方式扶持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专利技术、科技成果转化、新产品研发、技术改造、环保型清洁生产及民营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重点扶持前景较好的特色产业集群、乡镇工业集中区以及销售规模在10亿元以上的乡镇产业集聚区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厂房及污染治理等。
【设立“走出去”专项扶持资金】为鼓励有比较优势的企业“走出去”,加速全市经济国际化进程。年内,本市设立“走出去”扶持资金,专项用于扶持企业境外非贸易投资、到境外设立贸易机构、开拓国际工程承包、参加境内外国际工程展览和国际工程项目投标、派出劳务人员等,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
【改善弱势群体生活】年内,本市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支持倾斜力度,安排最低生活保障补助资金1200万元,比上年增加400万元。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加大城镇“三无”(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对象生活费补贴投入,按人均600元安排专款,解决贫困精神病患者的就医困难。缓解低保人员、“三无”人员等的生活困难。
【规范非税收入票据管理】制定常州市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管理办法,清理正在使用的61种票据,保留14种票据,其中通用票据为“常州市政府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开发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专用软件,实现票据从入库、购领、使用、缴销全程电脑管理,确保政府非税收入应收尽收。
【加强会计诚信建设】年内,全市通过定期举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专题讲座和竞赛等形式,开展单位会计诚信建设,建立单位财务会计信用等级评价体系和会计人员诚信档案。建立以财政部门会计监督为主导,注册会计师社会监督和审计监督、司法监督相结合的会计监管体系,加大对会计结构和人员失信的处罚力度,确保会计信息准确。(何华平 薛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