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荣:一是强化规划管控,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严格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发展边界线,逐步调整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科学配置土地资源,合理安排各类用地,统筹安排增量和流量用地、规划指标,确保基本农田集中连片、建设用地优化配置、土地利用节约集约。建立规划衔接协调机制,强化各类专项规划之间的衔接,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全区管控、部门协作”规划衔接协调机制。二是强化耕地保护,落实共同责任保护机制。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切实做到落地到户,上图入库,网上公布,接受监督,最大限度地保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实有耕地面积质量基本稳定和粮食生产安全,建立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机制。开展现有耕地质量调查评价,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剥离耕作层土壤再利用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高补充耕地质量。建立健全耕地保护责任体系,全面落实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落实农村生态补偿机制,对直接承担水稻田等耕地保护责任的村集体进行补偿。三是强化供地管理,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机制。制定实施全区工业项目用地准入指南,完善新增工业项目的投资强度、注册资本、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等准入标准,严控新增建设用地准入门槛。严格建设项目用地预审,采取“优供、限供、不供”的差别化供地管理措施。四是强化综合整治,优化土地盘活利用机制。对工业企业用地综合效益情况进行全面普查,建立工业企业效益综合评价机制。鼓励现有工业企业利用自有土地重建、改建、扩建厂房,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建设和使用四层及以上配有工业电梯的高标准厂房。鼓励合理利用地下空间,研究促进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政策措施,促进城镇土地复合利用、立体利用、综合利用。对布局散乱、利用粗放、用途不合理的存量建设用地和其他低效用地实施再开发。结合全区新一轮镇村布局规划调整,鼓励各镇(开发区)在本区域范围内选择若干条件成熟的村开展村庄建设用地布局调整试点,有序推进工矿废弃地开发利用试点工作。五是强化全程监管,优化节约集约评价机制。积极落实出让合同履约保证金制度、开竣工申报验收制度和预登记制度,严格规范用地合同履行。建立土地利用动态巡查监管机制,完善批后监管联动机制,实施土地批后动态管理。定期组织开展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专项清理工作,切实提高存量建设用地在土地供应总量中的比重。六是强化土地执法,优化依法管理长效机制。我们要求各镇、开发区要落实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第一责任,加强本辖区违法用地的监管力度。大力开展土地违法专项整治,进一步完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发现、制止、报告机制,健全动态巡查网络,建立和完善联席会议、信息通报、执法协作、联合办案等制度,进一步规范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的申请、移交、移送、接收、处置、执行等程序,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及时制止和纠正国土资源违法行为。
|
网友_微微一笑: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开展中遇到过哪些问题? |
曹荣:全区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推进中,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不够平衡。随着工作的推进,易于再开发的项目基本完成,剩下的再开发工作都有一定难度,因此,今年以来各个镇的再开发工作进展不一。二是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力度还有待提高。土地整治和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涉及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在推进中有时难免遇到阻力。有的镇不够注重联动作用和部门合力的发挥,造成国土所孤军作战,势单力薄,推进乏力。有的镇未能想方设法加大资金投入,使得有的整治项目没有得到有效的推进。三是低效用地潜力还未充分挖掘。随着土地整治和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的持续推进,客观上形成了资源渐趋减少、后劲严重不足的局面。但是,因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等因素导致难以为继的企业亦不在少数,事实上并非无潜可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