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嘉宾、网友,大家好!这里是常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 2018-12-06 09:00:20
今天,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武进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薛红霞 , 武进区农业局党委书记、局长诸东海,两位将围绕“坚持生态优先 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大家在线互动交流,欢迎大家踊跃提问、积极参与! 薛副区长 ,诸局长,请跟广大网民打个招呼吧! 2018-12-06 09:01:00
大家好,我是武进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薛红霞。 2018-12-06 09:01:20
大家好,我是武进区农业局党委书记、局长诸东海。 2018-12-06 09:01:40
好的,今天在线交流时间约为一个小时,欢迎广大网友踊跃提问!下面开始提问! 2018-12-06 09:02:03
现在社会和政府对环境保护都十分重视,我想了解下政府在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上具体做了哪些事情? 2018-12-06 09:02:59
农业可持续发展指的是一种通过管理、保护和持续利用自然资源,调整农作制度和技术,不断满足当代人类对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利益的农业,是一种能维护和合理利用土地、水和动植物资源,不会造成环境退化,同时在技术上适当可行、经济上有活力、能够被社会广泛接受的农业。 近年来,武进区农业局紧紧围绕农业绿色发展目标,根据“263”专项行动方案及太湖水环境治理等相关要求,积极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及农业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着力解决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平衡问题,促进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提升。2018年我们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推进养殖业健康发展。一是规范畜禽养殖行为。近两年来,我们主要通过关闭搬迁和改造提升等措施,减少了武进区畜禽养殖总量。同时,依托畜禽养殖信息管理平台,加强日常监管和巡查,不断规范畜禽养殖行为,推动畜牧业健康发展。二是推进水产健康养殖。为改善太湖、滆湖水域生态修复,我们今年对环太湖3公里及滆湖养殖户实施清退。同时启动编制《武进区水域滩涂养殖规划》和《滆湖武进生态渔业发展规划》,推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二、推进种植业绿色生产。一是开展耕地轮作休耕试点。今年,我们在太湖一级保护区、武宜运河等重点流域开展农田轮作休耕,鼓励用地与养地相结合。试点区的水稻收割后,不再播种小麦,而是以播撒紫云英种子代替,促进土壤结构改良、培肥地力,减少农药化肥的投入。同时连片的紫云英来年开花季节可以和当地的乡村旅游有效结合起来,丰富和提升当地乡村旅游资源。二是推进化肥、农药减施。积极组织种植企业(农户)申报绿色农产品,推广绿色农药推广试点、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测土配方精准施肥、水肥一体化技术、统防统治及绿色防控等措施。并在重点农区建立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置试点,逐步减少农药和化肥等投入品对环境的影响。 三、推进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一是加强农业秸秆综合利用。2018年,出台了《关于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意见》和《关于下发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重点扶持:前黄、礼嘉、雪堰镇和武进秸秆年处理500吨以上的资源化利用、农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补贴标准:区财政按照稻麦秸秆每亩次不超过40元的补贴给镇。根据秸秆实际利用量,给予企业不超过200元/吨的补贴。通过政府引导扶持,武进区秸秆利用收储体系已初步形成。二是加强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今年印发了《武进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重点依托武进东部果蔬片区、南部稻麦片区、西部花卉苗木片区,推行农牧结合种养循环。科学指导养殖户实施粪便还田利用,不断提升武进区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水平。 四、加强湿地修复与保护。湿地是珍贵的自然资源,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湿地富有的生物多样性及水生植物,可以有效削减农田尾水中的营养物质,促进水质提升。因此,我们鼓励地方政府在各支浜、村塘开展湿地建设和修复工作。同时,今年8月份开始,滆湖武进段湿地实施为期一年的封闭轮休,通过开展联合巡查,严禁占用或改变湿地用途等行为。切实保护湿地资源,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及时收割湿地芦苇等水生植物。 2018-12-06 09:13:27
滆湖网围拆除现在到了什么程度?政府如何保障渔民的利益不受较大的损失? 2018-12-06 09:05:26
截止到10月份,通过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和区政府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武进区滆湖内的334户网围养殖户已完成330户的拆除工作。剩余网围养殖户,政府部门将进一步做好协商工作,确保全部完成。 在保障渔民方面,武进区人民政府对此次拆除工作相当重视,要求相关部门从渔民的切身利益出发,做好对渔民的政策宣传,政府部门深入各渔业村进行实地了解,召开渔民座谈会等,在拆除时间的设定和补偿标准等方面充分考虑了渔民的诉求,同时开通了专业渔民失水保障绿色通道。 一、补偿标准 (一)网围养殖、捕捞和船舶的补偿 按照《江苏省国有渔业水域占用补偿标准基数和等级系数(试行)》及参照武进区政府《关于印发武进区滆湖备用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内网围(捕捞)拆除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武政发[2014]159号)和《关于印发武进区沿太湖水域船舶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武政办发[2009]59号)文件执行。 1、占用国有水面补偿标准:按每亩4320元给予拆除补偿。 2、网围拆除补偿标准:按有效《水域滩涂养殖使用证》面积,以每亩5000元(包括种苗、渔获物、网围设施)给予拆除补偿。如果网围是用钢管桩进行加固的,每根补贴120元。 3、船体补偿标准:水泥船体,按每吨200元给予收购补偿;其他船体,由评估公司按照其重置价格并结合成新进行评估收购。 (二)所有渔业船舶附属物和辅助设施补偿 所有渔业船舶附属物、围网养殖辅助设施补偿原则上以各镇(街道)统计为准,由评估公司按照其重置价格并结合成新进行评估。补偿后统一交所在地镇(街道)政府集中处置。 二、专业渔民离水上岸进行安置补助 对涉及本次网围(捕捞)整治的专业渔民,按照每人3.5万元进行安置补助(已享受安置补助的不再享受安置补助),安置补助经费结算至其所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主要用于渔民保障,可按照《江苏省国有渔业水域占用补偿暂行办法》(苏政办发[2009]174号)“因国有渔业水域占用后退出养殖、捕捞的当地专业渔业生产者,由户籍所在地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土地征收的有关规定予以安置”。 区政府办专门召开了专业渔民离水上岸保障工作会议,通过协调区人社、农工办、财政局和农业局,专门为专业渔民开通了保障绿色通道。  2018-12-06 09:23:05
近年来,武进区林果、蔬菜等作物越来越多的应用大棚保温避雨、地膜覆盖等设施技术进行栽培,减少了杂草、低温、雨水等不利条件的影响,增加了园艺作物适种品种,延长了产品供应期,提高了农户的效益。随着农膜使用量的提高,是否会对生态环境有影响,咱们是如何应对这种新情况的? 2018-12-06 09:10:52
随着农用塑料薄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地膜使用量日益增大,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矛盾日益尖锐。残留农膜的问题如再不得到解决,必将对武进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巨大威胁,废旧农膜回收综合治理工作刻不容缓。 首先我们要进行一下科普。废旧农膜主要有三大危害: 危害一:残膜影响土壤物理性状,抑制作物生长发育。农膜材料的主要成分是高分子化合物,在自然条件下,这些高聚物难以分解,若长期滞留地里,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阻碍土壤水肥的运移,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和正常土壤结构形成,最终降低土壤肥力水平,影响农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导致作物减产。 危害二:土壤渗透是由于自由重力,水向土壤深层移动的现象。由于土壤中残膜碎片改变或切断土壤孔隙连续性,致使重力水移动时产生较大的阻力,重力水向下移动较为缓慢,从而使水分渗透量因农膜残留量增加而减少,土壤含水量下降,削弱了耕地的抗旱能力。甚至导致地下水难下渗,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等严重后果。 危害三:大量的残膜存于耕作层,有时会影响农事操作,在进行整地、耕地、播种等农事活动时,残膜经常缠绕在农具上或堵塞播种机,从而影响农事操作或播种的质量。由于回收残膜的局限性,加上处理回收残膜不彻底,方法欠妥,部分清理出的残膜弃于田边、地头,大风刮过后,残膜被吹至家前屋后、田间、树梢、影响农村环境景观,造成“视觉污染”,破坏环境影响。 其次我们正积极建设农膜回收处置体系。根据江苏省和常州市要求,到2020年,武进区农膜回收率要达到80%,目前,武进区正加紧制定废旧薄膜回收利用方案,本着“谁生产、谁销售、谁利用、谁回收”的原则,将在区、镇、村建立三级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网络,依托农膜销售商、种植大户开展农膜回收工作。 第三是开展薄膜减量化试验示范和推广。区农业局正在部分蔬菜基地开展农膜减量、可降解地膜替代等技术试验,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武进区大部分规范化种植基地将普及这类技术,大幅减少废旧农膜的产生。 四是吸引社会力量开展农膜利用工作。我们将牵线搭桥,积极联系省内农膜回收加工企业,同时出台鼓励政策,吸引社会投资,形成从废膜捡拾收集到运输再到加工的产业链,变废为宝。 五是严格执法。《土壤防治污染法》将于2019年1月1日起实行,其中对农业废弃物特别是废旧农膜有明确规定:农业投入品生产者、销售者、使用者未按照规定及时回收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包装废弃物或者农用薄膜,或者未按照规定及时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交由专门的机构或者组织进行无害化处理的,由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农业投入品使用者为个人的,可以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武进区环保和农业部门将监管好农膜回收工作,严格执法,杜绝废旧农膜随意丢弃,确保全区土壤生态环境安全。  2018-12-06 09:33:56
农药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投入品,对防治病虫草害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当前提倡农药减量施用的背景下,武进区都做了哪些工作来协调农药减量与粮食生产的矛盾? 2018-12-06 09:15:14
农药是重要的农业投入品,在病虫害防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同时也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自省委省政府部署“263”专项行动以来,武进区一直把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减少农药施用量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减少农药施用量,并不意味着牺牲生产,而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而这是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工作来保证的。我们通过“控”、“替”、“精”、“统”四项措施来减少农药施用量,保障农业生产。“控”就是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控制病虫发生危害,不偏重依靠化学农药;“替”就是采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大中型高效药械替代小型低效药械;“精”就是通过病虫害预测预报,来确定用药时机,实现精准科学施药;“统”就是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在短时间内集中统一用药,不留死角。据统计,2018年全区稻麦生产中,单位面积化学农药施用量为1253.56g/亩,比2015年减少40.64%。 此外,为了改变农户的用药习惯,提高生物农药、高效低度低残留农药在农药施用中的占比,自2017年11月起,武进区在雪堰镇试点实施了“绿色农药推广”工作。项目实施一年来,共销售绿色农药785.1万余元,其中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销售额566.5万余元,生物农药销售额86.9万余元;共向农户发放奖励资金95.1万余元,其中化学农药奖励金额75.8万余元,生物农药奖励金额19.3万余元,惠及近8000农户。绿色农药推广工作的实施,受到了群众的欢迎,改善了雪堰镇农药的用药结构,对环境友好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使用比例上升。  2018-12-06 09:42:02
农民田间用完药后,随手把废弃包装丢弃在田间地头,造成了环境污染。针对农药包装废弃物治理,武进区都做了哪些工作? 2018-12-06 09:20:02
田间随处可见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对土壤、水体都有较大污染,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治理,是一件十分必要的工作。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指出:“国家鼓励农药使用者妥善收集农药包装物等废弃物;农药生产企业、农药经营者应当回收农药废弃物”,国务院发布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出台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部门规章,修订农药包装标准,增加防治农药包装废弃物污染土壤的要求,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等内容。 为保障武进区农田生态环境安全,2017年,经过在前黄镇的一年期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试点工作,今年10月起,我们在全区开展了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试点项目,力争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到30%。目前主要做了以下的工作:一是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通过加强宣传培训、印制发放宣传资料、电视宣传等措施,营造氛围,引起大家的重视;二是做好回收储存,全区共设置170余个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由农资公司统一收集存储农药包装废弃物;三是积极联系有资质的废弃物处置单位,使得回收来的废弃农药包装物能够得到安全有效处置,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2018-12-06 09:47:23
非洲猪瘟目前疫情形势如何,武进区在防控非洲猪瘟三采取了哪些措施? 2018-12-06 09:25:10
截至目前,全国14个省(市、区)的34个地市(盟)发生57起非洲猪瘟疫情。据11月1日国务院召开的全国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疫情通报,全国已累计捕杀生猪47万多头。针对空前严峻的疫情形势,下一步武进区将按照部省市关于防控工作的最新部署和要求,坚持内紧外松、高度戒备,扎实抓好各项防控措施;坚持外堵内防、严防死守,一有异常情况“早快严小”果断处置,努力打好非洲猪瘟防控阻击战。重点是进一步落实好五项工作举措:一是加强养殖长效监管。在前期畜禽污染整治的基础上,做好畜禽养殖长效监管,坚决遏制养殖反弹回潮,发现反弹或新增养殖场及时取缔。二是严禁使用泔水饲喂。在要求各养殖场加强封闭管理和做好消毒的同时,农业、城管部门加强配合,重点落实全面禁止使用泔水饲喂生猪的措施,着力解决目前非洲猪瘟防控的最大风险因素。一经发现,按照《江苏省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等规定严肃处理,对符合移交条件的案件及时移交公安部门。对拒不整改,依旧使用泔水饲喂的生猪养殖场予以取缔。三是严格调运管理工作。持续关注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动态疫情信息,适时跟进生猪产品暂停调运地区名单,对外省生猪及来自禁调地区的生猪产品,一律劝返,禁止调入。四是做好应急准备工作。进一步健全应急机制,优化应急流程,充实应急队伍,补充应急物资;区、镇两级的应急预案要进一步细化完善,将各项准备工作做实做细;继续落实24小时值班制,一旦发生疫情,能够拉得出,打得好。五是稳定肉品市场供应。随着国家和省市防控措施升级,武进区不能从外埠调入生猪,部分省市的生猪产品也不能调入,对此,一方面要稳定武进区基础生产群体,保护生猪生产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快区内生猪出栏,满足武进区肉品市场消费需求。 2018-12-06 09:52:00
听说,武进区正在推进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一期工程PPP项目,这也是我们区里首个PPP项目,能否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项工作? 2018-12-06 09:30:12
武进区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从2008年就开始建设了,主要是针对离开镇区较远、污水管网污水无法覆盖的农村区域,通过建设污水管网和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对村庄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处理,主要包括老百姓家里的洗浴污水、厨房、厕所污水等。 根据市、区“263”专项行动要求,到2019年,武进区规划发展村及太湖一二级保护区内自然村和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要实现基本全覆盖。经统计,武进区三年要实施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治理村庄600多个,时间紧、任务重、资金压力大,为了能保证按时保质完成任务,今年区里组织财政、水利、农业等单位主要领导多次赴常熟等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学期,并邀请专家研究论证,最终决定采用PPP模式推进武进区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采用PPP模式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将项目的“投资、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与上级部门要求的“四个统一”原则相一致,即“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维”。同时,引入社会资本,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利于提高项目运作效率,有效减轻区财政资金压力。  2018-12-06 09:58:03
好了,我们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了。今天的在线访谈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大力支持,感谢嘉宾们的精彩回答,感谢各位网友的热情参与,还有个别网友的问题没有来得及回答,我们会在访谈结束后再给予回答,再见! 2018-12-06 09:59:23
13/13条,1/1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