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嘉宾、网友,大家好!这里是常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今天这期“在线访谈”节目,主题是“外国人如何申请在中国永久居留”。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常州市公安局副局长陈国平,常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副支队长唐勇。陈副局长、唐副支队长,请跟广大网民打个招呼吧! 2018-12-05 09:31:01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陈国平。非常感谢大家对公安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交流。 2018-12-05 09:31:29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唐勇。很荣幸有这个机会与大家一起讨论交流! 2018-12-05 09:32:14
先请陈副局长介绍下外国人在华永久居留的政策? 2018-12-05 09:32:34
为适应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2004年8月中国出台了《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首次采用国际通行做法,实施“永久居留证”制度。对于年满18周岁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有效期为10年。该《办法》规定,对在中国有关单位任职的外国籍高层次人才,在中国有较高数额直接投资的外国籍投资者,对我国有重大突出贡献或国家特别需要的人员以及夫妻团聚、未成年人投靠父母、老年人投靠亲属等家庭团聚人员,可以授予外国人永久居留证。 2018-12-05 09:35:30
2012年12月,国家在原有政策框架下,下发了《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享有相关待遇的办法》和《关于为外籍高层次人才来华提供签证及居留便利有关问题的通知》。 2013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出境入境管理法》规定:“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或者符合其他在中国境内永久居留条件的外国人,经本人申请和公安部批准,取得永久居留资格。”  2018-12-05 09:38:29
2015年6月,根据《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公安部决定扩大申请在华永久居留的外国人的工作单位范围。从该规定颁布日起,在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外商投资研发中心等7类企业、事业单位,且符合相关条件的外国人,可申请在中国永久居留。 2018-12-05 09:41:27
2018年2月1日开始,江苏公安机关正式实施7项出入境新政,支持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进一步便利海外高层次人才申请永久居留,具体有哪些政策? 2018-12-05 09:42:47
具体新政包括:对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符合认定标准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经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推荐,可直接申请在华永久居留。 外国人在苏南5市(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已连续工作满4年、每年在中国境内实际居住累计不少于6个月,有稳定生活保障和住所,工资性年收入和年缴纳个人所得税达到规定标准(新政实施时标准暂定为:连续4年税前工资性年收入50万人民币以上、年缴纳个人所得税8万人民币以上),经工作单位推荐,可以申请在华永久居留,并允许其外籍配偶和未成年子女随同申请。 外籍华人具有博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在苏南5市工作,可以直接申请在华永久居留。外籍华人在示范区内连续工作满4年、每年在我国境内实际居住累计不少于6个月,可以直接申请在华永久居留等。  2018-12-05 09:45:29
为什么要实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件便利化改革? 2018-12-05 09:45:39
深化外国人永久居留制度改革,是服务国家人才发展战略、聚集创新创业人才、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2015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管理的意见》。公安部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持把深化外国人永久居留制度改革作为实施人才优先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置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重中之重全力推进。 2018-12-05 09:48:22
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件是外国人在我国境内证明自己身份的合法证件,是永久居留外国人享受在华资格待遇的有形凭证。《关于加强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管理的意见》对强化永久居留外国人身份证件功能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过去,由于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持有量不大、社会认知度不高,加之证件不具备机读功能,持证人在一些地方、领域和行业办理相关手续时不够便利,对证件不能自动读取识别、联网认证的反映较为突出。为此,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对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件实施便利化改革,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着力解决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件可识验和便利化问题,为永久居留外国人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切实增强永久居留外国人的获得感。 2018-12-05 09:51:02
感谢陈副局长的介绍,下面我们把时间交给网友,欢迎广大网友积极提问。 2018-12-05 09:51:10
哪些外国人可以申请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 2018-12-05 09:51:29
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申领人员大体分为任职类、投资类、特殊贡献类和亲属投靠类。所谓任职类,是指在对中国经济、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有重要推动作用的单位任职的外国籍高层次人才;投资类是指在中国有较高数额直接投资的外国籍投资者个人;特殊贡献类是指对中国有重大突出贡献或国家特别需要的人员;亲属投靠类则是夫妻团聚、未成年人投靠父母、老年人投靠亲属等家庭团聚人员。 2018-12-05 09:53:50
外国人如何申请在华永久居留? 2018-12-05 09:54:19
符合条件外国人申请在中国永久居留,由本人或未满18周岁未婚子女的父母或被委托人,向主要投资地或者长期居留地的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或直辖市公安分局、县局提出申请。公安机关受理申请后,将依据规定的申请条件对申请人的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并报公安部审批。经公安部批准在中国永久居留的外国人,由公安部签发《外国人永久居留证》。  2018-12-05 09:59:42
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件便利化改革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2018-12-05 09:59:57
将现行证件名称“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更名为“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进一步突出身份证明功能;调整样式向身份证靠拢,便于社会接纳和认知;参照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技术标准,在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中嵌入芯片,实现通过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阅读机进行机读识别。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件便利化改革任务已于2017年第二季度完成。此举也将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件认知度大幅提升,新增的机读核验功能也将进一步便利持证人在华工作和生活。 2018-12-05 10:03:26
持永久居留证的外国人出入境有什么便利? 2018-12-05 10:03:40
2012年9月25日,中共中央组织部等25个部门以人社部发〔2012〕53号印发《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享有相关待遇的办法》。该《办法》规定,“在中国居留期限不受限制,可以凭有效护照和《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出入中国国境,无需另外办理签证等手续;其配偶及直系亲属,可按有关规定申请办理相应签证、居留证件或《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办法》还规定,“进出境自用物品按照海关对定居旅客的有关规定办理手续”。 2018-12-05 10:07:36
拿到永久居留证的外国人在中国工作有什么便利? 2018-12-05 10:07:56
《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享有相关待遇的办法》明确持永久居留证的外国人在华工作可享有的各项待遇。《办法》规定,“可以合法获得的人民币在中国境内进行外商直接投资”,此举可减少投资的税收和兑换成本;第六条规定,“在中国投资项目、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改革、商务、工商、外汇等部门按照外资管理有关规定简化核准及审批程序,提高效率”;第七条规定,“可按规定参加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和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  2018-12-05 10:10:04
外国人拿到了永久居留证之后在生活方面有哪些待遇? 2018-12-05 10:10:09
在子女就学方面,《办法》规定,“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符合条件的,可享受相关政策,由其居住地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办理入、转学手续,不收取国家规定以外的费用”。这是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了持永久居留证的外国人的子女可在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享受本地居民待遇。鉴于我国高等教育阶段针对外国学生的入学要求更适用于外籍人才子女,因此仍按现行政策执行。 2018-12-05 10:12:21
对于参加社保,《办法》明确,可以永久居留证作为有效身份凭证办理社会保险参保手续。同时,体现“国民待遇”原则,明确在境内居住而未就业的永久居留证持有者,符合相关要求的,也可以参加我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2018-12-05 10:13:43
《办法》规定,“可按照《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等规定,在工作地缴存和使用住房公积金,离开该地区时,可按规定办理住房公积金的提取或转移手续”,即持永久居留证的外国人在住房公积金方面与中国公民享有同等待遇。 《办法》还规定,持永久居留证的外国人在缴纳所得税、办理金融业务、进行国内商旅消费、申请机动车驾驶证等方面都享受中国公民同等待遇。  2018-12-05 10:15:35
我是一家外企的人事部经理,我们公司的老总是外国人,已经在常州工作4年,是否可以申请永久居留证? 2018-12-05 10:15:57
外国人在我省苏南五市已连续工作满4年、每年在中国境内实际居住累计不少于6个月,有稳定生活保障和住所,工资性年收入和年缴纳个人所得税达到规定标准,经工作单位推荐,可以申请在华永久居留,并允许其外籍配偶和未成年子女随同申请。新政策取消了对公司资质和任职岗位的限制,引入市场化评价机制,降低了在华累计居留时间的标准,进一步方便外国人申请在华永久居留,吸引更多外籍高层次人才在我市工作生活。  2018-12-05 10:19:09
20/23条,1/2页 1 2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