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网友上午好,感谢大家关注“中国常州”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今天访谈的主题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相关内容,访谈邀请到市城乡建设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总工程师邹云龙同志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欢迎大家踊跃参与。邹局长,和网友们打个招呼吧。 2016-06-08 10:01:18 |
邹云龙: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很高兴有机会做客“中国常州”网站和大家进行线上交流,也欢迎大家对我们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016-06-08 10:01:36 |
主持人: 好的,今天的在线交流时间约一个小时,欢迎广大网友踊跃提问,下面开始提问。 2016-06-08 10:01:56 |
网友_龙城123: 建筑产业现代化是当下比较流行的词语,请问邹局长,什么是建筑产业现代化? 2016-06-08 10:03:05 |
邹云龙: 建筑产业现代化简单来讲,可以用五句话概况:“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成品化装修、信息化管理”。这“五化”都比较好理解,而其中又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最为重要。在这里我详细解释一下这“三化”。 2016-06-08 10:03:44 |
邹云龙: 标准化设计,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就是在设计中按照一定的模数标准规范建筑构件和产品,形成标准化、系列化的部品构件,以便于建筑构配件能够在工厂进行批量生产。工厂化生产是建筑产业现代化化的核心。它是将建筑最终产品形成过程中需要的各种构配件由施工现场转入工厂制造,以提高建筑物的建设速度、减少污染、保证质量、降低成本。装配化施工是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前提,它将标准化的设计和工厂化生产的建筑构配件,通过现场装配化的方式来完成建造,从而达到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有效缩短工期的目的。 2016-06-08 10:05:11 |
网友_南山竹: 请问邹局长,为什么要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 2016-06-08 10:04:53 |
邹云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产业进入了一个鼎盛发展时期,建筑产业增加值在全国GDP总量中也占有相当的比例,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但是,建筑产业总体上仍然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面对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协同发展的战略任务和挑战,建筑产业应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2016-06-08 10:06:52 |
邹云龙: 对于我们常州来说,建筑业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一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建筑经济基本还是以粗放型增长为主,产出主要依托资本和劳动投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贡献少,导致建筑企业运行质量不高,难以适应经济“新常态”要求。此外,科技进步不快,专业经营面不广,也使我们常州相关建筑企业长期陷入低端市场困境,尽管产值规模较大,但企业平均效益不高。
二是劳动力和技术工人紧缺。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情况下,大量青壮年涌向城镇,农村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正逐渐被消弭。与此同时,常州本地技术工人年龄结构老化,青黄不接,技术工人紧缺成为制约建筑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016-06-08 10:17:30 |
邹云龙: 三是现在的施工生产方式较为落后。目前我市绝大多数建筑施工仍延用传统的现场方式,不仅用工多、工期长、能耗大,而且产生的噪声、建筑垃圾、施工扬尘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瓶颈制约。
因此,对常州来说,以建筑产业现代化为抓手,着力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是加快提升常州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保持品牌优势和领先地位的必由之路,也是是常州建筑业发展抢占行业制高点,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必然选择。
2016-06-08 10:17:56 |
网友_常州队长: 邹局长,能否简单的介绍一下我们常州市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情况? 2016-06-08 10:09:28 |
邹云龙: 好的。建筑产业现代化也是近年来提出来的,常州市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也还处在试点示范阶段,我们也做了一些工作:一是以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常政发〔2015〕195号)的文件。自省政府相关意见出台后,常州市结合自身实际,在认真调研、反复斟酌的基础上,按照“由易到难、分步实施”的思路,以推广“预制三板”(预制楼梯板、叠合楼板和内外墙板)为抓手,分阶段分层次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应用“预制三板”。 2016-06-08 10:11:09 |
邹云龙: 二是我市去年成功申报了一批省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项目。这其中又分为不同的层次,分别是1个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2个建筑产业现代化设计研发基地、3个部品制造基地,以及2个示范项目,共获取补助资金3770万。同时,我们今年又申报了11个项目,目前正在评审中。三是加大宣传力度。第八届江苏省国际绿色建筑大会和全省建筑产业现代化现场推进及经验交流会分别于2015年11月底和12月初在我市召开,我们充分利用这两次大会的机遇,加大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宣传力度,普及相关知识,做了相当多的工作,这对推动我市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影响也是深远的。 2016-06-08 10:18:51 |
网友_yjz4099: 我是一个普通市民,请问邹局长,我们老百姓购买采用建筑产业现代化设计建造的房子有什么好处? 2016-06-08 10:19:31 |
邹云龙: 这位网友你好,你提出的问题也是广大市民所关心的问题。首先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设计建造的房屋质量好。这是因为采用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将绝大部分构件、部品、节点在工厂工业化预制,工厂预制生产的构配件,由于设备精良、工艺完善、工人熟练、质控容易,施工质量也大大提高。例如,一般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尺寸偏差会达到10mm左右,而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偏差在5mm以内。因此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设计建造的房屋质量上是提高的。同时由于质量提高,房屋使用过程的维护成本(防水、保温、表面老化等)是降低的。 2016-06-08 10:20:41 |
邹云龙: 其次,政策上的扶持。前面我也提到了建筑产业现代的特征有一条就是“成品化装修”,对于购买精装修房屋的普通市民,《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常政发〔2015〕195号)就明确提出:对于购买全装修商品住宅且属于首套住房的家庭,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按照政策允许范围内最低首付比例执行,并由当地政府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支持。
2016-06-08 10:21:16 |
网友_123不简单: 刚才那个网友的提问是针对普通市民的,我是一个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负责人,请问邹局长,开发企业采用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方式进行房地产开发有什么好处? 2016-06-08 10:21:41 |
邹云龙: 房地产开发企业是我们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有力支撑。首先是政策上的支持。我市出台了相关鼓励政策措施,从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到落实税费优惠政策,从提供用地和行政许可支持到加强行业引导都进行了明确。例如:在土地出让时未明确但开发建设单位主动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建设的房地产项目且满足装配率等技术要求的,在办理规划审批时,其外墙预制部分建筑面积(不超过规划总建筑面积的3%)可不计入成交地块的容积率核算。又比如:对采用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建造的商品房项目,在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时,允许将装配式预制构件投资计入工程建设总投资额,纳入进度衡量等等。 2016-06-08 10:23:00 |
邹云龙: 其次采用建筑产业现代化化生产方式可以降低资源能源消耗、节约成本。传统的现浇建造方式需要大量的模板、脚手架,现场湿作业过程中的木材、钢材等消耗量很大。而按照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建造的项目由于实现了构件生产的工厂化,材料和能源均处于可控状态。据测算,通过采用建筑产业现代化生产方式,施工现场模板用量可减少85%以上,现场脚手架用量可以减少50%以上,抹灰工程量可节约50%。综合计算,节水40%左右、节电10%以上,减少材料消耗约40%,施工现场垃圾减少80%,施工周期缩短50%左右。 2016-06-08 10:27:42 |
邹云龙: 最后,建筑产业现代化通过标准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减少了人工操作,并且由于构件生产和现场建造可在两地同步进行,相比传统建造方式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等。
2016-06-08 10:28:07 |
网友_心字大贤: 我比较关心房屋质量问题,请问邹局长,建筑产业现代化采用装配式施工,很多预制构件都是在工厂生产、现场装配而成的,那房屋质量如何得以保证? 2016-06-08 10:28:41 |
邹云龙: 百年大计,质量为本。对于建筑产业现代化设计建造的房子质量是有保障的,我们市民尽可以放心。
首先从设计源头抓起。市建设部门牵头组织成立市建筑产业现代化专家委员会(以下称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由规划、设计、开发、施工、质量检测、建筑经济以及部品生产等领域的专家和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的代表组成。在现在的试点示范阶段,专家委员会负责对全市范围内建筑产业现代化项目建设方案和应用技术进行论证,严把设计质量关。 2016-06-08 10:29:14 |
邹云龙: 其次,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工程质量实行全过程监管,市质量技术监督主管部门和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对构配件质量与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监督。同时,严格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加强装配式施工现场的管理,完善建筑项目设计、部品制造、施工和运营全流程质量管理体系,提升建筑产业现代化工程质量。 2016-06-08 10:32:41 |
邹云龙: 最后,明确市场主体准入条件,参与建筑产业现代化相关设计、生产、施工等企业,其资质标准、业绩、技术力量、信誉和财务力量必须满足实施产业化项目的需要。通过层层把关,保证房屋质量。 2016-06-08 10:34:18 |
网友_黯香: 近年来,政府也一直在大力发展绿色建筑,那么建筑产业现代化与绿色建筑有什么样的关系? 2016-06-08 10:34:23 |
邹云龙: 前面也提到了建筑产业现代化是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成品化装修、信息化管理为主要特征,实现建筑在建造过程中的工业化、集约化和社会化,同时达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的绿色发展目标。 2016-06-08 10:36:29 |
邹云龙: 而绿色建筑是指在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应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016-06-08 10:39:06 |
邹云龙: 因此,绿色建筑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按照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建造的建筑由于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工程质量,并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减少资源消耗,因此对建造绿色建筑具有先天优势,更容易实现绿色建筑。它们俩是这样的一种关系。 2016-06-08 10:40:31 |
网友_新北柯涵: 建筑产业现代化如何提升建筑品质和改善人居环境呢? 2016-06-08 10:41:44 |
邹云龙: 建筑关系到每个市民切身利益,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幸福感,离开了建筑就无法生存,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建筑给老百姓带来了较多的负面影响,比如挖土、建筑垃圾、施工阶段扬尘、噪声污染等一系列污染问题,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2016-06-08 10:44:24 |
邹云龙: 而建筑产业现代化,全新的建造方式大部分工作是在工厂内完成的,并且工厂根据现场需要陆续提供构配件,因此现场施工环境会大大改善,噪声、垃圾、扬尘等污染也会大大降低,在施工速度有保障的情况下,也可避免夜间抢工带来的施工扰民。因此,建筑产业的现代化,最大的好处是提升市民的居住环境,真正的打造高品质宜居环境,提高市民的居住幸福感。 2016-06-08 10:45:56 |
网友_雨梦: 建筑产业现代化是如何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新型城镇化呢? 2016-06-08 10:46:40 |
邹云龙: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伴随着人工成本不断提升,以往依靠密集劳动资源来推进的建筑产业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困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对建筑质量、品质和安全性的要求,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产业现代化以及工厂化生产、现场装配、设计施工装修一体化的方式建造房屋,在“四节一环保”以及节能减排、提高品质、保障质量、减少人工、提高效率等方面,效果明显,并且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大大提高人均劳动生产率,是实现建筑产业链升级、产业结构战略调整的有效途径。 2016-06-08 10:49:29 |
邹云龙: 建筑产业现代化所涵盖的木结构、轻钢结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等建筑形式可大量运用于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房屋建设,对于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优质的新型城镇化生产生活方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6-06-08 10:50:22 |
网友_豆花米: 现代化的建造离不开科技和管理创新,您认为在建筑产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016-06-08 10:51:36 |
邹云龙: 当今建设工程项目日趋大型化、复杂化,信息的沟通与交流日益频繁。建筑企业必须站在市场化、信息化的高度,在“大市场、高投资、强业主、新项目”中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创新发展项目管理模式,以适应工程承包领域的新趋向,增强在高端市场的拓展能力,消除因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工程建设标准化程度低等薄弱环节,进一步提高工程承包的市场竞争力。 2016-06-08 10:52:11 |
邹云龙: 技术进步与管理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两个最基本的着力点。当前要特别强调科技进步与管理创新的驱动支撑。现代科学技术进步与管理创新的巨大作用在于推动了建筑结构技术、建筑材料技术、建筑施工技术,以及建筑管理方法的深刻变革。首先是要把技术进步与管理创新作为企业领先的发展战略。其次要健全完善行业创新体系,积极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新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方法。再次要更加注重加快信息化建设和BIM技术的运用。 2016-06-08 10:53:59 |
邹云龙: 建筑产业现代化最关键的是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与经济的统一。一方面,产业现代化要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武装产业,促使传统产业由落后技术向先进技术转变;另一方面,要求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创新一定要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没有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创新,绝不是现代化;没有好的经济效益,也是没有生命力的现代化。
2016-06-08 10:57:33 |
机器换人: 大力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当然是好事,但目前建筑企业要把人工换成机器,成本是不是太高,企业承受力怎么样? 2016-06-08 10:58:36 |
邹云龙: 机器换人你好,示范阶段成本可能会高一些,大面积推广后,成本肯定会大幅降低;另外现在人工也在不断提高,推广一段时间后,企业应该能够逐步接受。 2016-06-08 11:03:56 |
主持人: 好了,时间差不多了,我们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了。今天的在线访谈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大力支持,也感谢邹局长的精彩回答,感谢各位网友的热情参与,再见! 2016-06-08 11:04: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