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网友上午好,感谢大家关注常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今天访谈的主题是“双减”背景下学生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指导。访谈邀请到教育局俞群祥副局长与青活中心莫晔书记和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欢迎大家踊跃参与。两位嘉宾,和网友们打个招呼吧。 2021-11-29 09:32:15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很高兴有机会做客常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和大家进行线上交流,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2021-11-29 09:33:31
各位网友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交流,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2021-11-29 09:34:20
我们家孩子时间概念很差,做事情非常磨蹭,比如做作业,一定要拖到很晚才能完成。对于这样的情况,我应该怎么来帮助他规划时间呢? 2021-11-29 09:35:06
首先建议分析磨蹭的内在原因,然后对症下药。 2021-11-29 09:36:30
比如:个性很强的孩子,特别并不喜欢被管束,越说他越不听,那么这一类孩子就要强调任务的挑战性,同时需要家长特别尊重他,不要对孩子用命令性的语气,不要提强制性的要求。 2021-11-29 09:38:22
自控力差的孩子,要强调任务的趣味性,多给鼓励,强调规则。要多理解孩子的三分钟热度,家长要特别有耐心。 2021-11-29 09:39:22
自我要求比较高的孩子,特别害怕失败,所以就拖拉了,这种情况下不要让孩子感受到太大的压力,多表达理解和认可。 2021-11-29 09:40:53
如果是自我意识较弱的孩子,多使用引导性的语言,同时表达信任,要有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2021-11-29 09:41:58
怎么帮助孩子规划时间呢?有没有具体可操作的方法? 2021-11-29 09:43:04
时间记账本——记录时间。我们很多家庭都有记账本,记的都是钱的进出。时间记账本也是这个概念,简单说,就是做好记录,一天24小时,明确知道时间花在什么地方。有了时间记录,就可以诊断时间,分清这些记录事情的轻重缓急,更有针对性的处理。做好时间规划,有节奏的推进工作,享受生活。 2021-11-29 09:44:43
四象限法。把时间分配分成四个选项。 2021-11-29 09:45:27
第一,立刻做重要紧急的事情,例如计划里面当天必须完成的重要工作、紧急工作。 2021-11-29 09:46:01
第二,重要不紧急的,必须做好规划,按照计划去做,因为不紧急,很多人会拖拉,所以必须按照计划有节奏的推进。 2021-11-29 09:46:43
第三,紧急不重要,这类事情,是最耗费时间的,因为紧急,所以会让人产生错觉,以为重要,其实,这些事情,可以交给别人做的。 2021-11-29 09:47:28
第四,不紧急不重要,少做,或者不做,完全不做,也不可能,因为一些事情,有时候也是减压,放松一下。 2021-11-29 09:48:28
有效利用时间。 2021-11-29 09:48:54
1. 消除浪费时间的活动:清楚与目标实现有强关系的事情;减少甚至放弃无关事情; 2021-11-29 09:49:18
2. 创造整块时间:聚焦最重要的一件事情,立刻开始,规定时间内完成;独处的时间空间; 2021-11-29 09:49:41
3. 管理碎片时间:尽量减少碎片时间,利用碎片时间休息,处理琐碎事情; 2021-11-29 09:50:40
4. 时间错峰:比别人更早,晚一点上班路上堵车,成长道路一样堵车。晚一步,就会错过时机,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2021-11-29 09:51:37
我们家的孩子现在进入了青春期,同时也进入了逆反期,我们的亲子关系非常紧张,有的时候我关照她几句,比如“天冷了,多穿一点”、“上课认真听讲”,我们家孩子都是眉头一皱,回我一句“烦死了”。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家长应该怎么办? 2021-11-29 09:52:35
家长朋友好!每个人都可能有逆反心理,显著特征就是抵触、不顺从。在青少年中常表现为“不受教”“不听话”,常与家长“反着来”“对着干”。但其实孩子会有逆反心理,我们成年人也会有逆反心理。其实逆反心理不是洪水猛兽坏处,也不全然都是坏的。 2021-11-29 09:53:23
我们应该辩证看待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正常心理发展呈现出的一种状态,如能加以正确地利用和引导,既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又能促进孩子成长。如果逆反心理得不到合理调适就会呈现消极作用,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不能顺利进行,进而转化为矛盾。 2021-11-29 09:54:58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应对逆反心理呢? 2021-11-29 09:55:07
做好三种身份。 2021-11-29 09:55:24
(1)成长的陪伴者——陪伴的温度和力量。曾经一位心理学教授分享了一段自己的经历。他的孩子刚上高中时,逆反心理很重,而且拒绝和父母沟通。他们家离学校很远,他拒绝父母接送,每天骑自行车回家。这个父亲虽然工作很忙,但是每天晚自习都等在校门口,可孩子并不领情,他和同学一路骑一路聊,他也骑着自行车远远的跟在后面,等到和同学分开,孩子一路加速并不想碰见父亲。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了,父亲依然骑着自行车跟在后面,但是慢慢的有些东西在变化,孩子放慢的骑车的速度,不经意间讲起班级趣闻,讲起自己的烦恼、要好的朋友,后来,他们并排骑了很长时间的车。每次回想起这个画面,都觉得特别的温暖,陪伴是有温度的,陪伴也很有力量。 2021-11-29 09:57:47
(2)烦恼的倾听者——了解需求。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烦恼,有时他说给我们听,并不需要我们长篇大论的指导,他只需要获得理解和认同。当我们说得多,听得少的时候,可能会因为不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大家不在一个频道上,而失去了很好的沟通机会,甚至会把孩子推远。 当看到孩子出现某种不赞同的行为时,要给孩子解释的机会;不要一口咬定就是不好的,伤害了孩子单纯善良的心。把孩子当成小大人来尊重,多听听他怎么说,学会去看见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和需求,这样才能正确分析孩子的行为,进而采取更合适的方法引导孩子。 2021-11-29 10:00:04
(3)发展的支持者——第一次学走路。尽管孩子在快速成长,但是还不成熟,考虑问题不全面,过于理想化等,还需要来自父母的督促、帮助等。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我们似乎忘了孩子第一次走路时,我们的表现。我们把尖角包起来防止孩子受伤,我们放置矮凳便于孩子常常练习,当孩子摇摇晃晃走过来时,我们发自内心的微笑,愉快的抱起来,毫不吝啬的肯定与欣赏。虽然孩子大了,但他同样需要帮他扫清安全的障碍,提供锻炼的机会,和发自内心的肯定与欣赏。 2021-11-29 10:01:51
我的孩子今年刚升高一,到了新环境感觉非常不适应,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拖拉,本来初中成绩还不错的,现在名次明显下降了。回到家以后饮食不佳,睡眠差,情绪非常低落,也比较容易急躁,如果和他说到学业有关的事就会和我们产生冲突。我们心里非常着急,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怎么面对这种情况呢? 2021-11-29 10:03:03
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采用一个新的家庭系统观来反问自己,比如:当孩子出现这种适应不良的情况带给我以及整个家庭的困难有哪些?我面对的问题是什么?要去厘清我面对的问题是孩子到底是厌学,还是懒惰,还是适应不良?我面对这些情况第一时间是如何反应的?有的家长面对这样的情况可能会对孩子说:“一个班有那么多的孩子就你不能适应吗?”这样的话一下子就把孩子的情绪阻断了,没有给到他好的应对策略和方式。而有的学过一些心理学知识的家长面对这种情况可能会先跟孩子产生共情:“你现在好像遇到了一些不好的事情,你想多说一点吗?”这种方式可能会更好一些。通过家庭系统观,家长应首先调节自身的情绪,为孩子树立榜样。 2021-11-29 10:05:08
其次,尊重心理发展特点,做好亲子分化。亲子分化有几个层面:一,家长自身与原生家庭分化程度,当家长自身没有分化好,则更容易捆绑孩子,不利于孩子的独立;二,家长将自身对社会的焦虑转嫁到孩子身上,入侵、控制并干涉孩子的事情,如交友等;三,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孩子出现厌学、拒学等适应不良的情况也是他们自身想要摆脱控制、企图进行亲子分化的一种意愿和表现。 2021-11-29 10:06:39
最后,立足优势和资源,肯定孩子的动机,沉淀以往有效的方法,鼓励主动求助等等。建议家长可以采用这样一些提问和孩子进行交流,第一步,帮助孩子找到问题及适应不良的原因,比如“以前在初中感觉你还挺笃定的,进了高中成绩略有退步,是遇到什么特殊事件了吗?”“新学校让你反感了吗?在新学校你和同学相处融洽吗?”,接下来采用提问的方式尝试引导孩子解决问题,比如“没想到你竟然遇到这样的事,但是你没有让这个事情继续恶化,你是怎么做到的呢?”“你和同学之间既有爱,又是竞争对手,你们是怎么交流的呢?”通过交流观察孩子的状态,总结孩子在适应上的问题属于人格方面,还是人际方面,或者有没有发生其他特殊事件,找到问题后再引导孩子解决。 2021-11-29 10:09:06
我们家是二孩家庭,大宝刚上小学,二宝上幼儿园。目前的状态是大宝经常会欺负小宝,在他们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总觉得小宝还小,会希望大宝能多让着小宝。现在大宝的脾气不是很好,在学校里表现也很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甚至还会和同学打架。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做到绝对公平吗?怎么样兼顾到两个孩子的内心需求? 2021-11-29 10:09:40
在多孩家庭中,对某个孩子有所“偏爱”是正常的,作为家长肯定会对两个孩子进行比较,从情感上来讲,会自然地觉得小的更弱,更需要照顾。关于偏爱,我们父母需要做的是坦诚自己的真实之心,接纳自己的偏爱之由,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偏袒的时候,我们就会更容易看到那个“不受宠”的孩子,把“不受宠”的孩子和“受宠”的孩子都放在一个最佳的保护位置,从而提醒自己,不要将自己的偏爱之心在孩子的面前表露出来,避免手足彼此之间的嫉妒和敌意。 2021-11-29 10:10:54
现在我们多子女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做到“公平”? 2021-11-29 10:11:17
1.承认个体差异,确保思想上的公平。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和气质特点。正是因为存在种种差异,父母就不可能完全公平地对待每个孩子。但是,这并不代表父母可以偏心,在思想上,父母应该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当发现自己有潜在偏爱的情形,时刻提醒自己,思想上要一碗水端平。尽可能发现每个孩子的优势与特点,挖掘其出色的一面。 2021-11-29 10:12:46
2.生活中的公平:奖罚分明,做到处理尺度一致。 父母心里的公平要在生活中体现出来,并让孩子感觉到。比如只有一块棒棒糖,但两个人都要吃。这时,就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如果父母滥用权威,时间长了,孩子大了,就可能会认为父母偏心。一般是看谁先做出让步,如果大孩子做出让步,就把棒棒糖给小孩子,然后夸奖大孩子。如果都不让步,就把棒棒糖给态度比较强硬的那个,然后承诺下一次给另一个,然后还要继续哄,直到感觉“吃亏”的那个安静下来,想通了为止。当然,下一次就一定要遵守承诺,并解释上一次的经验。两个孩子一般都会理解并最终愉快接受。  2021-11-29 10:14:50
3.管教中的公平:公平的管教不一定代表管教方式相同。 孩子的年龄、能力、敏感度、气质的差异会带来父母管教的不一致。时常,家长会接到孩子的埋怨“你对妹妹总比对我宽松”。当面临这种情形时,我们可以试着公开解释自己的理由,以便让孩子感觉并不是偏心。特别是当家中孩子的性别不同时,会面临管教方式差别较大。在这种时候,家长需要思考的是,你的这种方式是因为适合孩子的特点,还是你思想中的偏爱在起作用。还有一种情形是当两个孩子同时捣蛋犯错时,我们不偏袒任何一方,哪怕年龄下,作为父母的我们需要有自我控制,让孩子同时面对犯的错,明白他们是家庭的整体。然后将孩子分别进行单独管教,最好以私下的形式进行。最后让两个孩子再在一起,哪怕只是一个人犯错,另一个人也有必要对彼此负责,相互提醒,构成一个有爱的共同体。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重要的是罪罚一致,不能因为孩子小不懂事这些理由就让二娃免于惩罚,让大娃心理不平衡,父母的公平公正会减少孩子之间的矛盾。 2021-11-29 10:17:47
4.培养孩子的感情:让孩子学会分享,建立孩子亲密的感情。(1)尽量让两娃一起玩,增进感情:多为孩子们创造一起玩的环境和活动,让孩子们在相处的过程中磨合,增进孩子之间的感情,化解矛盾。尽可能地组织家庭活动,让老大、老二都能参与;老大带着老二玩,家长陪在旁边;做好战略上的调整,爸爸和妈妈分工好,避免有一个孩子被忽视。 2021-11-29 10:18:49
(2)主动关心老大,不让老大感到孤单。一般父母在有二胎的时候,就会疏于对老大的照顾,冷落老大,甚至责怪老大,不照顾老大的情绪。其实为了家庭的和谐,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家长要主动关心老大,让老大感觉到父母的关怀,主动帮家长分担家务。家长们不能总要求“大让小”。在两个孩子闹矛盾时,家长总是叮嘱大的要让小的话,容易引发大孩子的不满。多夸夸大孩子。大孩子夸得多了,久而久之,就会把带好小宝宝作为自己的一项使命,学着大人一起照顾孩子了。 2021-11-29 10:19:48
(3)让孩子学会分享和礼让。父母即使在心里对孩子们是公平的,但现实中,因为孩子的个体差异,很难做到绝对公平对待。因此,为了促进两个孩子的和谐相处,父母应让孩子学会分享和礼让。  2021-11-29 10:20:15
5.在“不公平”中寻找公平。 不公平对待,是因为孩子需求不一样。那就是不用刻意公平对待孩子。从对孩子的观察和思考中,把每个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在考虑。两个孩子,比如:一个姐姐,一个弟弟,每个人喜欢的东西不一样。弟弟喜欢玩玩具,姐姐可能更喜欢和妈妈待在一起。姐姐情感需求比较高,弟弟物质需求多,那就分别满足,孩子自己也更满意,而不是强行统一。不拿两个孩子作比较,把他们当成独立的个体。 2021-11-29 10:21:42
我们家长如果经常会把俩孩子作比较,想以此激励彼此。但对孩子来说,会增加嫌隙、敌意,并不是明智的选择。年龄不同,很多事情没有可比性,我们需要避免在不经意间,给孩子埋藏下盲目比较的种子。 相反,如果使用移情,让他安心,因为他不需要更多东西,做他自己就足够了,不要用他的兄弟姐妹作为参照。每个孩子都需要父母无条件的爱。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也就不会让孩子们感觉到你不公平,或者偏爱某个孩子。 2021-11-29 10:22:33
我的孩子今年读初中,成绩不是特别理想。孩子自己说到学习也很苦恼,不知道为了什么而学习。双减政策下,我感觉非常焦虑,孩子是真的学不好吗?我是应该想办法再盯一盯孩子的学习,还是少给他一点压力,顺其自然? 2021-11-29 10:23:01
家长朋友,您好!非常能理解您的心情,通过您的提问,我也能感觉到您对孩子未来发展道路的纠结。双减政策有几大意义,首先是促进教育公平;其次是调整优化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结构,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同时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最后则是尊重教育规律,坚持全面发展规律、身心和谐发展规律、知行合一规律、因材施教规律。 2021-11-29 10:23:29
那么我们的孩子为什么要学习呢? 有的学生认为学习是法律规定的义务,有的学生认为学习是父母安排给自己的任务,有的学生想通过学习考个好大学并在未来找到好工作……在诸多推动孩子学习的理由中,有的是内部动机,有的是外部动机。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曾提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他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将这一理论和孩子的学习结合起来看,孩子的需求也是随着成长逐步提高的,在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我们给一些简单的物质奖励是有用的,这满足了孩子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到初中的时候,这些需求还是会推动部分孩子的学习,但很多高年级孩子在和老师、同学相处不融洽的时候,会出现不想上学的情况,这和他们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有很大的关系,对学习的自信心造成巨大的打击。我们用马斯洛需求理论来理解孩子,就能引导孩子寻找到学习的动力。  2021-11-29 10:25:58
孩子真的学不好吗? 孩子们进入初中后,功课门数变多、难度加大,很多孩子就会出现成绩的波动,家长非常着急却不得其法,可能就会数落孩子不够努力,学生被数落多以后通常会自我怀疑,是不是自己真的不适合学习?这些孩子在很小的时候都是非常自信的,但从小学开始,家长通常以成绩来衡量孩子是否优秀,长此以往他们进入了习得性无助的状态(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那么孩子真的学不好吗?他们真的没有努力吗?其实不尽然,只是他们努力的结果还没有那么快显现出来,在长期的打击下,他们对失败的恐惧远远大于对成功的渴望。因此,家长朋友们应该对孩子多加进行正面的引导和鼓励,尤其在双减政策下,我们更应该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不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  2021-11-29 10:26:26
学习成绩不好就代表什么都不行吗? 孩子的自我认知有一个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利用多元智能理论帮助孩子对自己有一个较为客观、公正、全面的认识。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这一理论,他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提出人至少有8项智能:1.语言智能 2.逻辑智能 3.空间智能 4.音乐智能5.运动智能 6.人际智能 7.内省智能 8.自然观察智能。在读书期间,我们通常认为语言智能和逻辑智能强的人比较优秀。但实际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每个人的智能关乎到自己未来的发展,找到自己特别强大的智能为自己的将来无疑是添砖加瓦的。  2021-11-29 10:27:39
好了,时间差不多了,我们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了。今天的在线访谈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大力支持,也感谢领导们的精彩回答,感谢各位网友的热情参与。没有来得及回答的问题,我们会在后续回答栏目里面给出答复,欢迎大家关注。再见! 2021-11-29 10:28:52
10/10条,1/1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