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首页 | 最新发布 | 发布实录
正文  
“奋进新常州 建功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辖区板块(三)专场新闻发布会
发布日期:2022-10-14   浏览次数:   字体:〖默认 超大

  10月14日下午常州市举行“奋进新常州 建功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九场——辖区板块(三)专场新闻发布会,聚焦天宁区、钟楼区和常州经济开发区近年来打造品质新城、构建智造高地的跨越赶超。

  天宁:建设“强富美高”标杆城区
  建设“强富美高”标杆城区,是天宁区的孜孜追求。这些年,天宁区始终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优异的成绩绘就了“强富美高”品质新天宁的美好画卷。
  聚焦产业立区,强化创新驱动。航天云网、海尔卡奥斯两家双跨平台龙头企业落户运营,检验检测产业园稳居全国同类园区第一方阵。恒丰铜材、天晟新材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武进不锈两次获中国工业大奖提名奖,国电常州获中国专利金奖、常州四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类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54家。
  推动城乡优势互补、协同联动、融合发展。推进天宁经济开发区东扩融合发展,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破题推进。天宁新城人气集聚,凤凰新城涅槃重生,以产兴城、以城促产。老城厢复兴按下“快进键”,火车站南北广场重展地标风采,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盛大开街,彰显城市品质和城市魅力。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14.7公里的凤凰新城环岛路全线贯通,演绎了从“工业锈带”到“城市秀带”的变迁。焦溪古镇风貌提升全面启动,查家湾、牟家村、丰北村等市级美丽乡村成为网红打卡地。龙游河从昔日“龙须沟”变身今朝“会客厅”。竹林北路等7条精品道路展现“高颜值”,翠竹公园、蔷薇公园呈现“新姿态”,让城市移步换景、推窗见绿。
  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均衡、普惠共享。2021年3月25日,李克强总理亲临富强新村视察,对天宁社区服务和“一老一幼”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十年投入教育53.7亿元,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老小区加装电梯率先破冰,截至目前已高标准加装63台电梯;累计实施棚户区住房改造14000户,36个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惠及居民2.4万户。
  钟楼:主城区竞进崛起
  十年来,钟楼聚焦竞进崛起,位势之变引人注目。GDP突破800亿元大关,以全市3%的土地贡献近10%的经济体量;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5%,入选中国工业百强区、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获评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区重点产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超1600亿元,百亿级项目实现历史性突破,累计到账外资超20亿美元。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600亿元,“两新一智”主导产业占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超68%。
  十年来,钟楼聚焦改革创新,新生之力更加充盈。规范高效完成机构改革任务,新运集团、金控集团挂牌运营;常州数字经济产业园挂牌设立,钟楼经开区获评全市首个省级大数据产业园;钟楼高新技术产业园获批成立。钟楼全域创成省双创示范基地,建成各类双创载体37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数从75家增长到238家,规上工业高企占规上工业企业比重达40.5%,位居全市第一。资本市场“钟楼版图”持续拓展,上市企业总数增至10家,连续5年荣获全市股改上市工作先进单位。
  十年来,钟楼聚焦共建共享,城乡之美渐次铺展。系统编制各类规划,科学盘活存量土地,获得省政府节约集约奖励6次。57座桥梁落成投用,134条道路建成通车。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3个,盛宣怀故居、瞿秋白纪念馆、三堡街等全新亮相。完成生态廊道、绿地项目104个。2021年重点民生支出达36.9亿元,年均增长9.9%。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6.5万元,较2012年翻了一番。创成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养老服务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在全市率先试点“全科社工”,和谐社区建设达标率100%。
  常州经开区:7年蝶变铸新城
  2015年6月,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成立。7年多来,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和东部新城建设两大核心任务,常州经开区低调务实打基础、创先创新争一流,已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经济实力实现大跨越。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在全省经开区综合考核排名中位列省级经开区第4位,较成立时提升了56位,其中经济发展指标近两年连续保持第1位。
  产业升级实现大突破。累计招引总投资1853亿元的281个产业项目。开工建设重点产业项目400个,已竣工投产280个。聚力培育绿色优特钢、轨道交通、绿色家居、智能电机及光电材料、汽车电子、生命健康“四特三新”产业。目前,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94家,上市企业1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2家。
  城乡面貌实现大改观,形成了以“一心、两轴、三片”为空间布局的发展规划。新建改建道路65条,新增通车里程64公里,形成“七纵七横”骨干路网。全力打造东方新城,高标准建设3平方公里中央商务区。55个规划发展村庄全部启动美丽宜居乡村创建。
  百姓福祉实现大跃升。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83万元,PM_2.5年均浓度较2015年下降44.3%,国省考断面全部实现III类水标准。全面实施“教育强区”“卫生强基”“文体旅高质量发展”三个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戚墅堰机厂、大明纱厂入选国家工业遗产,在全市率先实现秋白书苑镇(街道)全覆盖。完成12个老旧小区提升改造。
  发展活力实现大迸发。改革创新指标在全省开发区中保持前茅。推出“跨省通办”、“零号”窗口、审批场景“免证办”等改革举措,获评全省营商环境先进开发区。获批全省唯一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试点开发区、省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区。实施工业园区更新,出台园区更新五年规划,获批全省首批产业园用地整治提升试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