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首页 | 最新发布 | 发布实录
正文  
首届高晓声文学奖评选情况新闻发布会实录
发布日期:2022-07-22   浏览次数:   字体:〖默认 超大

发布时间:2022年7月22日上午10:00

发布地点:常州市行政中心惠风厅

发布主题:首届高晓声文学奖评选情况新闻发布会

发布人员:丁  捷  江苏省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

                谢春林  常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局长

                舒  文 常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

主持 人:王志新  常州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市政府新闻发言人

发布会主席台

发布会记者席

王志新 常州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市政府新闻发言人

【王志新】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江苏省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丁捷对高晓生文学奖评奖情况进行发布,下面请丁捷书记、谢春林副部长、舒文主席作新闻发布。

丁 捷       江苏省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

【丁捷】

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盛夏骄阳,热情似火,今天我们相聚在此,在高晓声先生的故乡常州举办首届高晓声文学奖的获奖发布会,可谓天时地利人和,这是一个美好的收获日。首先,我代表江苏省作家协会,向常州市委市政府,向常州市文联,向首届高晓声文学奖组委会表示祝贺,向今天到场的媒体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作为江苏文学奖项的新一员,高晓声文学奖已华丽启航、扬帆前进。

高晓声先生是中国当代文学,特别是乡土小说领域杰出的书写者,他对农民和乡村有着充分的熟知和透彻的理解,对社会变迁中人的内心冲突和精神困境有着细致的描摹,《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等作品早已成为当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高晓声先生本人也早已成为常州、江苏甚至整个中国文学一个重要的文学标识。推介高晓声及其作品,推动新时代乡土小说创作我们责无旁贷。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系列重要论述,充分继承和发扬高晓声先生的文学遗产,弘扬高晓声现实主义文学精神,扶持有创作潜力的优秀作家,切实支持和推进常州市文学创作精品工程建设,发扬常州文学传统,展示常州文学新气象,打造新时代江苏文学和常州文化新名片,2021年,在常州市委、市政府,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等相关部门的动议下,经与省作协商议,常州市文联决定设立以已故常州籍著名作家高晓声名字命名的面向全国的文学作品奖项,高晓声文学奖就此应运而生。

高晓声文学奖在全国众多的文学奖项中独树一帜,设立之初就明确将优秀新乡村题材小说作为评选对象和评选标准,这是高晓声文学奖的鲜明特色,也是高晓声文学奖能够持续办好的内在生命力。作为学术指导单位之一,江苏省作协全力支持高晓声文学奖的设立和举办,支持常州对地方文学资源的挖掘和开发。办好高晓声文学奖,发现更多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推出一批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优秀乡村题材作品,打造江苏文学新的品牌,是我们对新鲜诞生的高晓声文学奖的美好希冀和良好祝愿。

首届高晓声文学奖自2021年11月正式启动以来,经提名、初评和终评各阶段评选,已评出最终获奖作品10部(篇),最终各奖项花落谁家,谜底稍后即将揭晓,让我们共同期待。首届高晓声文学奖评选过程中,始终坚持正确的评奖导向、严格的评审程序和严肃的评审纪律,做到了高标准、严要求,同时,高晓声文学奖秉承着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优中选优,精益求精的评奖宗旨,坚持严格的艺术标准和专业的学术眼光,在诸位评委的精挑细选下,获奖结果具有公信力。

在此,我代表首届高晓声文学奖组委会向王彬彬教授和黄小初先生表示感谢,感谢他们对江苏文学、常州文学一直以来的关注和支持,也要向吴义勤书记、何向阳主任、丁帆教授等其他评委会成员表示感谢,他们都是在文学界有重要影响和学术威望的作家、评论家,并且长期担任茅奖、鲁奖等文学大奖的评委,有着丰富的评审经验,他们决定了首届高晓声文学奖的含金量和信誉度,在此感谢他们的大力支持和辛苦付出。

文学评奖是激励创作、推出精品的重要手段。通过评奖,能够发现更多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并让更多优秀作品和优秀作家走进公众视野,促进社会和读者与作家作品之间建立更好的联系机制,更好地释放推动文学发展的正能量。今年年初中国作协启动了“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呼吁广大作家积极回应时代的新召唤、新挑战与新现实,书写新时代巨变的新故事、新农村、新农民。以新乡土小说为评选对象的高晓声文学奖与此不谋而合,且有着天然的群众基础和优势,我们相信,通过高晓声文学奖一届又一届的传承,由乡村思考中国,以乡村认识新时代,定将进一步开拓当代文学乡村题材创作的广阔空间,定能推出更多新时代现实主义题材优秀作品。

最后,向各位获奖作家表示热烈祝贺,祝愿高晓声文学奖越办越好!

谢谢大家!

谢春林     常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局长

【谢春林】

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在美好而热烈的七月,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喜悦时刻,首届高晓声文学奖评选结果今天即将发布了。首先我谨代表中共常州市委、市政府向江苏省作家协会对常州的文化事业特别是高晓声文学奖评选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文学,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学事业,鲜明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的重要论断。文学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文化事业的重要载体。推动地方文艺品牌建设是文化事业发展的核心要义。设立高晓声文学奖是常州市委、市政府对高晓声先生的感恩和缅怀,是对高晓声先生文学精神的致敬和赓续,是对当代新乡土文学、华文作家的鼓励和支持,更是对伟大时代、优秀作品的期待和褒奖。

高晓声先生是中国当代文学具有标志性的作家,他的很多小说,都是当代文学史上的经典。通过高晓声文学奖的举办,旨在进一步树立高晓声在当代文学中的应有地位和影响力,让高晓声文学奖在中国文学界具有知名度;成为“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中农村题材获奖作品的风向标;成为中国新乡土文学现象的策源地;成为常州乡村振兴文旅新IP,体现“高晓声文学奖”的综合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晓声文学奖是常州首次设立的一个文学标识,它的设立地点在常州,视野却在全国。在省作协的指导下,市文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文学使命感,精心组织了这次评奖。获奖作品主题鲜明,品位高雅、表达独特、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常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力争将“高晓声文学奖”办成高品位、高水平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华文大奖。同时,热切期盼全国华文作家和文学爱好者,继承高晓声的文学精神,把对时代的感恩、祖国的礼赞、人民的热爱全部装进作品,创作更多的精品。

同时我们期待通过高晓声文学奖的举办,能够产生更大的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加大文学奖成果的运用。通过丰富奖项发布和颁奖的形式,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通过作品结集、作品改编以及文艺演出、文旅联动等形式,让获奖作品增加与常州文化发展的关联度和贡献度,让这一奖项在不断成长中走向更为高远的文艺世界。

近年来,常州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社会文明指数以及文化事业发展都可圈可点。这就需要我们的文学、文化工作者为之书写和点赞。在这里,我呼吁、也期待更多名家大腕关注常州的发展,将更多的文学、文艺活动落地常州,我们将竭尽所能提供平台支撑。同时,我们也欢迎更多的文艺组织和文艺家能够走进常州、常来常州,期待更多主题创作和采风活动能够关注常州、书写常州,集聚更多的名家名人用生花的妙笔为常州的发展留下精美的时代篇章!

谢谢大家!

舒 文     常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 

【舒文】

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下面,由我向大家介绍一下首届高晓声文学奖的评奖过程并公布获奖结果。

首届高晓声文学奖是由江苏省作家协会、中共常州市委宣传部指导,常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常州市文学艺术研究院、常州市作家协会协办的面向全国的文学作品奖项,以已故常州籍著名作家高晓声名字命名。

首届高晓声文学奖设长篇小说奖2个、中篇小说奖3个、短篇小说奖5个。评奖范围是:自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1月30日在国家正式报纸、刊物、出版社、网站公开发表和出版的,以聚焦时代巨变中的中国新乡村,关注新时代发展中的新乡村现实,塑造具有典型意义的新乡村人物,勘探新乡村建设中人民丰富的内心世界,发扬人民在新乡村崛起中的创业和创造精神,书写恢弘壮阔的新乡村史诗为题材的文学作品。

首届高晓声文学奖评选采用提名推荐制。由组委会在全国有影响的作家、文学评论家和文学编辑中遴选若干人组成评委会,负责参评作品的推荐遴选。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毕飞宇担任首届高晓声文学奖评审委员会主任。江苏省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丁捷担任副主任。评委会下设提名委员会、初评委员会和终评委员会。同时设立“高晓声文学奖”评奖办公室,承担“高晓声文学奖”的行政事务和评奖结果的发布、颁奖活动的组织工作。

首届高晓声文学奖评奖公告于2021年11月23日发布,公告发布后,便进入提名推荐阶段。提名委员会由8名评论家、13家文学期刊、3家文学类出版社组成。提名推荐阶段共征集到参评作品223件,参评作品质量较高,参评作者都是现今比较活跃的实力作家,老中青均有,阵容强大,莫言、余华、阎连科、迟子建、范小青等国内当代著名作家作品均有入选。经工作人员严格对照公告要求,进行整理和甄别后,最终产生长篇小说43部,中篇小说68篇,短篇小说101篇进入初评。

2022年3月2日至4日,首届高晓声文学奖初评工作在常州举行。组委会从上海、西安、吉林、杭州、南京等邀请知名专家组成初评评审委员会进行初评。初评分两轮进行,采用分组评审和集体合议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评选,为避免“遗珠”之憾,针对少数一时“拿不准”的作品,多位评委反复商讨,直至取得一致意见。为了确保评奖工作公开、公平、公正,特邀请常州市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同志进行现场监督,全程介入评奖过程。初评产生出10部长篇小说、15篇中篇小说、25篇短篇小说进入终评。

6月22日至23日,首届高晓声文学奖终评会在常州举行。组委会邀请了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中国作协副主席、江苏省作协主席毕飞宇,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江苏省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丁捷,南京大学教授丁帆,南京大学教授王彬彬,沈阳师范大学教授孟繁华,《小说选刊》原主编王干,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原社长黄小初9位领导和专家组成高规格的终评委员会,负责本次终评工作。终评委邀请常州市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同志进行现场监督,全程介入评奖过程。

本次终评会,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委们牢牢把握指导思想和评奖标准,坚持评奖的导向性、公正性、权威性和宁缺毋滥的原则,优中选优,精益求精,经过讨论,线上投票等环节,产生了首届高晓声文学奖长篇小说奖2个,中篇小说奖3个,短篇小说奖5个。

高晓声文学奖每两年举办一次,具体由高晓声文学奖组委会决定。首届高晓声文学奖颁奖仪式初步定在九、十月份举行。到时组委会将视防疫情况,作出具体安排。

下面,我宣布一下首届高晓声文学奖的获奖结果:

【主持人】

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欢迎媒体朋友们就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请举手示意。

光明日报记者

【光明日报】

高晓声是中国当代文学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以他的名字命名设立文学奖项,对于中国文学,对于作家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王彬彬  南京大学教授

【王彬彬】

高晓声是有独特成就的作家,在艺术上也有鲜明特色。强烈的现实关怀和家国情怀,强烈的文体意识和语言追求,力求简洁清峻和对现实主义的坚守,这些是高晓声的特色,也在这些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高晓声文学奖的创立,能夠让高晓声的优良传统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扬。

江苏作家网记者

【江苏作家网】

评委能不能谈一下对本届高晓声文学奖获奖作品的整体印象?

黄小初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原社长

【黄小初】

这次得奖的作品一共十部,其中长篇两部,中篇三部,短篇五篇,这十部作品,有鸿篇巨制,也有写意小品,其作者有早就蜚声文坛的名家,也有刚刚在文坛崭露头角的新生代作家,这些作品虽然题材、篇幅、艺术风格有别,但是也有着一些让评委们眼睛一亮、会心一笑的共性,我初步梳理了一下,大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关注现实,关注普通人的生活,所有作品都聚焦百姓的日常生活,在看似波澜不惊的家长里短中捕捉、刻录时代的抓痕、岁月的遗赠,正如当初高晓声老师与身边的“李顺大”、“陈奂生”们同呼吸、共命运,从而塑造了文学史上永远被人津津乐道的不朽形象,现实、人生,从来就是一个好作家的灵感源泉和才华锚地,好作品,必须首先触动作者,才能最终打动读者。这次得奖的十部作品,都无一例外是作者们关注现实的产物,一呼一吸间都带着时代的气息和温度;第二、正视人性,拥抱人性,在人性的一亩三分地上挖掘宏阔主题,展现历史的横断面,演示人类面对命运跌宕时的不屈不挠,书写人性的光明与幽暗、温厚与冷峭、坚硬与柔软。虽然侧重点不一,但是得奖的十部作品都显示出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体察和善意呵护,令人感同身受、心悦诚服;第三、入选的长、中、短篇小说,都把各自的体裁特点和优势发挥到了极致,《有生》和《谁在敲门》都是大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的巨构,元气丰沛,一泻千里,两者都具有不容置疑的史诗品格,五个短篇都小巧玲珑,截取生活的一个横断面表达了作者们的家国、亲子、昨今之思、之辨,中篇则兼具叙事之绵密和起承之轻盈,构思巧妙,各有机杼,显示了长、中、短篇小说各自独特的魅力;第四、各位得奖作者各自的审美趣味和艺术风格都在得奖作品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就拿语言来说,十部作品各具特色、各擅胜场,辨识度极大,胡学文的厚重、拙朴,罗伟章的精致、准确,张楚的爽利、俏皮,迟子建的优雅、清晰,范小青的松弛、跳脱,王祥夫的冷峻、简练,都跃然纸上,甚至不看作者名字,就能大致猜出是谁的手笔。小说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语言、文字的魅力,我们相信,这次入选的十部作品,一定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让读者体验和领略到汉语之美,领略到文字的不同排列组合给我们带来的震撼和欣喜;第五、十部获奖作品中,农村或乡土题材的总共占了七部,这些作品大都发表于2020、2021年间,写作时间肯定更早,作者们在写作这些作品的时候,并不知道一个提倡和奖掖新乡村写作的高晓声奖在等着他们,但是他们仍然充满激情、义无反顾地把自己的爱恨情仇、喜怒哀乐诉诸笔端,献给了农村,献给了农民,献给了那些在田间地头劳作的普通人,献给了那一片片或富饶或贫瘠的土地。乡土中国,凝聚了人类心灵史长河中所有的快乐和痛楚、骄傲和卑微、呵护和弃绝,有关乡土、乡村、乡人的故事,也就是中国故事,中国人的故事。这次得奖的另外的几部非乡土题材作品,也记录了一代中国人的努力和挣扎,比如《喝汤的声音》描写了国仇家恨给一个家族带来的奇特命运,《过香河》记录了逃离故土的人在异乡与命运进行的抗争,《父亲的长河》则展示了阿尔茨海默症患者面对病魔不甘束手就擒的执拗和坚定。在这里,我要代表所有评委,对这次得奖的每一位作者为我们呈现了如此精美、隽永的中国故事而表示谢意,谢谢你们的努力,你们让我们看到了“后高晓声时代”中国农民的样貌、风采和他们的梦想,没有文学的加持,新时代的中国农村、中国农民肯定不会如此清晰地镌刻进我们的记忆。

另外,我也要借此机会感谢江苏省作家协会、中共常州市委宣传部、常州市文联,感谢他们成功克服了疫情带来的各种困扰,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公正、高效、平等、宽松的评奖环境,提供了一个跟优秀作品近距离、高密度接触的机会。希望借由我们的努力,高晓声文学奖能够慢慢成为在业内广受尊重,具有深厚影响力、美誉度和权威性的文学奖项。我深信,这并非奢望。

【主持人】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媒体朋友们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跟我们新闻发布处联系。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再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