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 正文

常州召开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大会

发布日期:2017-04-26  浏览次数:  字号:〖默认 超大

 

  4月26日下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大会,研究部署在新起点上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工作的新举措,动员广大民营企业进一步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全力打造常州民营经济升级版。
  市委书记费高云作重要讲话。市长丁纯主持会议。市领导俞志平、张春福、韩九云、蔡骏、周昌明、周斌、白云萍、史志军出席会议。武进区、市经信委、市工商联、上上电缆、中简科技等,作会议交流发言。

  费高云用大量详实数据和生动案例,就发展信心、竞争力提升、企业家队伍建设、发展环境等四方面问题,与企业家倾心交流。他表示,民营经济是常州发展的重要根基,是名副其实的主体经济、活力经济、富民经济。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广大民营企业正经受着转型升级的阵痛、爬坡过坎的煎熬。现在讲发展民营经济,首要的是提振信心、唤醒状态。信心来自于中央和省市对民营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来自于形势变化带来的发展新机遇,来自于常州企业成功的探索实践。常州的民营企业能吃苦、有韧劲,只要这种开拓进取的精神还在,就一定能咬紧牙关挺过去,迎来更好的明天。
  费高云指出,创新发展的新阶段,全市广大民营企业要认清趋势、把握规律,加快转型升级,不断增强竞争能力,重点在六方面实现新升级。
  一是项目投资要有新升级。常州发展除了需要外部力量助推,最根本的还是要靠本地企业加大投入来支撑。希望广大民营企业紧紧抓住有效投入这个“牛鼻子”,不断提高投入水平,紧密结合全市十大产业链和现代服务业,争取上马更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投资项目。积极开展“以商引商”,对在建项目千方百计快推进、快投产、快见效。
  二是科技创新要有新升级。常州转型发展能否出关、何时出关,根本上取决于创新驱动。全市民营企业在研发创新上要舍得投入,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创造更多的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善于借助外部力量,积极与科研机构开展合作交流。主动切入前沿领域,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牢牢抓住智能产品这个主体、智能生产这条主线、智能服务这个中心,想方设法实现跃升。
  三是商业模式要有新升级。与时俱进地植入新元素,把创新思维、创新文化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销售及售后的各个环节。全市民营企业既要能苦干,还要会巧干,积极开展商业模式创新,加快向系统集成商、品牌运营商、工程承包商、解决方案提供商、售后服务商转型。
  四是资本运作要有新升级。全市上市企业目前有4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18家。广大民营企业要主动对接各类资本市场,大力推进“个转企、企转规、规转股、股转市”,加大直接融资力度。增强兼并重组意识,围绕产业链上下游、新兴产业主动出击,加快成为行业发展领跑者、行业创新领军者、行业整合领导者。通过资本运作加快多元化经营,打造更多的大企业大集团。
  五是人才引育要有新升级。人才战略既是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也是企业发展的制胜法宝。全市民营企业要在人才的引进、培养上要花更大功夫,真正做到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把生产环境、内部管理、企业信用等做得更好,设置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培训机会,营造关爱员工、关心成长、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
  六是国际合作要有新升级。优势民营企业要充分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和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开展跨国、跨地区、跨界、跨所有制并购重组,增强在全球市场布局、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做大做强做优,朝着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前进。
  费高云强调,企业家是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最稀缺的资源。希望广大民营企业家向先进看齐,不断超越自我,做敢担当的企业、做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做让人尊敬的企业。全市上下要大力弘扬新时期企业家精神,坚守实业、诚信为本、崇文厚德,更加注重树立全球视野,多一些冲劲和闯劲,勇于变革创新。高度重视新生代企业家成长,积极推进民营企业的代际传承,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切实增强社会责任感,更好鼓起“三个口袋”、履行环保责任、支持公益事业,以实际行动为“爱常州”添砖加瓦。
  费高云强调,民营企业的振兴发展离不开一个好的环境,“店小二”精神不能当口号、当标签。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政务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营商环境、法制环境等多方面入手,为民营企业打造安心经营、放心发展、用心创新的一流环境。积极构筑“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支持干部主动、靠前服务企业,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把服务从线下延伸到线上,延伸到“全天候”,随时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点对点服务。

  丁纯指出,能否实现民营经济的转型出关,不仅关系到民营经济自身发展,更事关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建设“强富美高”新常州的进程。要把握“三化”发展方向,推动制造业走向高端化、服务业走向规模化、科技创新走向产业化。着力打造装备制造业、石墨烯等地标产业,着力改造钢铁、化工、纺织服装传统产业,着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着力提升横林地板、孟河汽摩配、西夏墅刀具等块状产业。
  丁纯指出,必须紧紧抓住民营企业这个核心,着力培育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优势企业和创新创业企业,重点推进个转企、企转规、规转股、股转市“四个转轨”,突出抓好创新能力、管理水平、质量品牌、商业模式、创新人才“五个提升”。同时加强和改进政府服务,突出抓好政府职能转变、市场环境建设、社会氛围营造。切实优化政策环境,进一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推动金融与企业对接、推动产业政策创新。

  民营经济是常州的“定海神针”。目前民营企业数占全市企业总数的近90%,从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80%,创造的增加值、上缴的税收均“三分天下有其二”。去年,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882.3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67.2%。
  市委、市政府4月26日印发《常州市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加大投资力度,推动民营经济“制造业走向高端化、服务业走向规模化、科技创新走向产业化”。
  按照三年行动计划,常州争取到2019年末,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超5000亿元,占全市GDP份额超70%。全社会民间投资增幅逐年回升,累计投入达8000亿元。同时,产业结构显著优化、企业活力加快提升、创新能力有效提高,新增超100亿元以上乡镇特色产业集群5家,新增百亿企业3家以上、规模以上企业600家以上,私营企业数突破18万户,个体工商户突破36万户,民营科技型企业达到2500家。
  在行动举措上,常州将实施企业培育、产业升级、创新驱动、管理提升、金融支撑、市场开拓、人才保障、环境优化、“亲”“清”关系等9个工程。其中,将扩大科创型企业信贷和“小微企业创业贷”范围,着力提高制造业贷款占比,提升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实行用能、用地、用水等差别化价格政策,推动资源要素向高收益高产出、高技术高成长性的企业集聚,倒逼落后和过剩产能尽快退出;年内建成投运“一办四中心”,并进行信息资源整合和服务流程再造,做到让企业和群众“进一个门,办所有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