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常州新闻 >> 正文

为增创发展新优势、种好常州幸福树贡献政协智慧

发布日期:2018-01-02  浏览次数:  字号:〖默认 超大
  聚焦党政中心 服务发展大局
  十四届市政协始终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开展政协工作的最基本要求,切实把握人民政协的政治定位,切实把握坚持党的领导的政治原则,切实把握人民政协的职能定位,始终坚持在市委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自觉做到党政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智慧力量就汇聚到哪里,切实把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政协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2017年,市政协注重发挥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独特优势,深入调研,广泛协商,为拓展发展新空间建真言,为培育发展新动能谋实招,为增创发展新优势献良策,为种好常州幸福树贡献委员智慧、政协方案。
  围绕市委、市政府实施行政区划调整、优化资源布局、打造新的发展空间的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扬子江城市群发展、跨江融合中轴崛起等各级层面的宏观战略中,如何找准常州的突破口和发力点?作为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交通基础设施,现在还有哪些优势或短板?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市政协进行专题调研,形成了《建设综合港务区、增创发展新优势》的调研报告。
  调研期间,市政协组织委员深入一线听取各方意见,系统研究进行分析论证,从资源整合、功能叠加、理顺体制、服务发展等方面提出了22条对策建议,召开了主席会议和常委会议进行专题审议和协商。市委书记费高云参加常委会专题协商,与委员们坦诚交流、共商良策,并充分肯定委员们选题前瞻、调研务实,提出的建议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符合市委、市政府进行政区调整的战略意图。
  市委在十二届四次全会上对综合港务区建设作出了部署,市政府迅速成立综合港务区建设领导小组,高新区出台2017-2020年行动计划、启动相关规划编制工作,形成了市级统筹、市区联动、部门配合、专项推进的工作格局。
  聚焦打造全国一流的智能制造名城,市政协又对照比较优势,选择从“加快发展智能物流装备制造产业”课题入手,组织委员及有关专家等多方力量进行联合调研。
  围绕做深课题,市政协专门组织“委员学习日”专家讲座、委员论坛、委员企业家沙龙等一系列活动,加深对智能制造领域的认知和把握;在走访企业、专题考察等基础上,专程赴北京向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工信部智能制造专家咨询委员会、中国工程院等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咨询请教,力求做到精准建言、务实献策。就此课题,市政协主席俞志平也多次深入辖市区和企业进行调研,并对课题调研工作提出具体指导意见。
  市政协十四届三次常委会议对“聚焦智能物流装备,建设智能制造名城”的建议进行了专题协商。市长丁纯参加政协常委会协商,认为政协调研扎实、建议务实,对全市推进智能制造名城建设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并对市政府研究和汲取委员的意见建议提出了要求。
  以市委部署开展的“三大一实干”活动为主题,组织政协委员立足自身特点和优势,找准履职着力点、结合点,广泛参与,通过立言立论、献计献策,为种好常州幸福树寻找路径、提供方案。主席会议成员带头走访名士,深入企业、群众家庭,听取意见,谋求创新、发展、富民的对策与良方。各界别及委员切实履行委员责任,主动联系走访,收集民意,座谈讨论,共撰写调研报告62篇,提出意见建议1560余条。
  把调查研究作为政协履职主抓手
  政协协商和建议的基础是调查研究,这是提高政协能力建设的牛鼻子、总抓手。市政协主席俞志平多次强调,要围绕市委重点工作,课题选择要聚焦有眼,对策建议要落地有根,使协商成果更多地得到转化和落实。
  过去一年,市政协围绕全市改革发展大局,向市委、市政府提交重点调研报告12份,涉及重要部署、重大项目、民生实事有效落实的意见建议100余件。特别是围绕“建设常州综合港务区”“加快发展智能物流装备制造产业”两个议题形成的常委会专题协商报告,为全市改革发展贡献了委员智慧。市政协还对《用好“三杰”精神时代价值,推进常州道德风尚高地建设》等五个重点课题进行了主席会议专题协商。
  提案办理面对面 工作推进心连心
  提案、社情民意工作是反映民情民智的重要载体。一年来,委员们以政协为平台,以提案为抓手,切实履行自己参政议政的职能,积极建言。全年共立案381件提案,办复率100%,这些提案重点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多数提案围绕深化改革、改善民生等重点问题,凝聚着委员的心血和智慧。当年被采纳、以及被部分采纳或列入计划采纳的提案占88%左右。
  市政协注重办理协商,确定22件重点提案,加强督办调研、专题协商工作,发挥重点提案办理协商的引领作用,提高办理质量。为加强提案培育工作,市政协开始开展向社会各界征集提案线索活动,增加集体提案比重,使提案更有质量、更接地气。
  针对提案的协商办理,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联合发文实施《政协提案办理协商办法》,将协商从“办中”向“办前”“办后”延伸,丰富协商内容,扩大协商范围,为深入开展提案办理协商提供了制度保障。市政府坚持强化责任、规范程序,扎实抓好提案办理关键环节,努力做到大问题尽力解决、难问题尽快解决、老问题尽量解决,确保政府系统办理工作取得实效。
  全年编报《社情民意》专刊82期,市委、市政府领导对《建议推广普及共享停车位》《建议从四个方面促进常州医养融合发展》《建议加强对渣土车辆运营的监管》等30多条信息迅速作出批示,有关部门也及时予以采纳,4条信息被省政协录用。
  制度建设体系化 强基固本铸能力
  政协的政治定位决定了自身建设的重要性。市政协主席俞志平明确要求,要重视理论武装和业务学习,在参政议政、凝聚智慧、广泛团结、民主监督等方面提升能力,以业务学习促进工作研究,在工作研究中磨炼工作作风,提升自身境界。
  市政协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坚持打基础、强根本、促规范,不断完善制度体系,深化民主监督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增强政协自身建设,增强委员履职成效。积极协助市委研究制定《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推进政协工作科学化。市委办、市政府办、市政协办联合印发了《政协年度协商计划制定办法》,为政协协商议政工作作出制度性安排。修订《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规则》,对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组织、制度、程序、途径等作出了具体规定。修订完善《专门委员会通则》和各专委会《工作细则》,进一步增强专委会在政协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这些都为有序推进委员履职工作制度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强化了制度和能力保障。市政协还研究制定《关于加强委员履职能力建设的意见》、开发和使用委员履职综合服务平台、继续推进“委员之家”建设,持续为委员便捷、有效履职创造条件。
  市政协注重发挥机关党组在推进机关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按照“全覆盖、常态化、重创新、求实效”要求,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机关一支部成功创建“特色党支部”;注重提高机关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每月集中学习,形成制度化;与有关高校合作举办党性教育及与政协履职业务相关的专题培训班;注重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作出“六要、六不让”规定,修订机关规章制度。政协机关服务大局、服务委员的能力和质量也有了新的提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