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服务 >> 常见问题 >> 正文

除了刚才介绍的之外还有没有些比较突出的可以让市民更多了解教育发展的例子?

发布日期:2021-08-27  浏览次数:  字号:〖默认 超大

可以举几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的案例。比如常州老百姓一直期盼有一所常州自己的大学,“十一五”期间我们做成了,终于有了一所我们常州自己的大学,我们也期待通过“十二五”的努力提升常州大学的教学水平、管理质量。再比如流动就业人员随迁子女85%以上已经进入公办学校,100%的初中学生在我们的公办学校就读。这两个数据在全国是领先的。前不久,《光明日报》就我们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也作了专题报道,在全国也产生了比较好的影响。第三,北港街道有两个案例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第一个案例是北港社区学校。在北港社区学校学习的都是失地农民,他们因为城市化进程没有了土地,进入了城市,他们的生活技能、以前的知识水平都难以适应城市的生活。社区学校为他们搭建了一个平台,为他们开设课程,带他们去全国各地学习。目前,他们学习的是一个仿景泰蓝工艺品的制作。他们通过学习丰富了自己的业余生活,也掌握了比较好的技能。现在,他们生产的作品已经进入了市场,成为他们谋生、追求幸福生活的一种方式。这些居民很自豪,他们说:“我们虽然是失地农民,但我们现在生活得很幸福”。教育可以改变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我们希望学习成为越来越多的城市公民的生活方式。第二个案例是,区委区政府花了近2个亿对以前的北港中心小学和北港初中进行整体改造,现在2所学校的校容校貌、设施设备完全是一流的,甚至比我们城区的24中、实验初中都要好。目前,两所学校也分别更名为钟楼实验小学及钟楼实验初中。这2所学校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设施设备这些硬件上,也体现在教师队伍建设、管理上的进一步提升。比如北港中学由我们常州最好的一所高中——省常中进行托管,省常中、外国语学校的老师直接进入钟楼实验中学进行管理、教学。教育不是要办好一所学校,而是要通过我们的努力把每一所学校都办好,这是我们教育的责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