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民互动 >> 结果反馈 >> 正文

常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在线调查报告

发布日期:2011-10-28  浏览次数:  字号:〖默认 超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自2006111日起施行。农产品质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安全,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不仅关系国计民生,更是推进农业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主要内容。在我国农产品市场供应实现供求平衡、略有剩余的情况下,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关注。特别是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方面的恶性事件屡屡在媒体曝光,人们期盼生产优质安全农产品来满足食品安全,饮食健康的需求。近几年来,我市按照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和省市的统一规划,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分别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的品牌申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推广和农业投入品的控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生产安全优质农产品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因此常州市农委于2011825日至1025日在常州市政府网民意调查一栏里开展常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在线调查,汲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以针对今后的工作能做合理的改善。
  从问卷调查情况看,被调查人中40-49岁年龄的占调查总人数的37.5%;男性占调查总人数的62.5%;从事粮食、蔬菜、水产品、畜牧品农产品生产的分别占25%31.25%18.75%25%;知道有关安全农产品认定认证的规定的占62.5%;接受过农产品质量标准及安全方面培训的占68.75%;所生产的农产品经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的分别占50%18.75%12.5%;生产安全农产品使用的农药、肥料、兽药、渔药等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部门推荐的产品的占62.5%;适于生产生产安全农产品使用的农药、肥料、兽药、渔药等生产资料市场供应充足占93.75%;在生产农产品过程中对使用过后农药、肥料等农资有登记的占56.25%;所生产的农产品在进入市场销售时要求被检测的占68.75%;农产品在生产过程、收购者、储运过程、加工过程、销售过程容易产生质量问题的分别占50%0%18.75%31.25%0%;所生产的农产品具有什么标志商标、地理标志、没有标志分别占56.25%0%43.75%
  从这次的调查上可以看出,农产品质量安全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淡薄。由于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为了解决老百姓的温饱问题,农业生产片面种植面积的扩张,而忽视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提高。再者,由于农民和一些企业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知之甚少,对绿色农副产品“不绿的问题,缺乏鉴别能力,往往屡屡上当受骗。
  二是标准化体系建设滞后。从生产领域看,长期以来农业生产基本上处于无标状态,应用的技术规程主要是以提高产量为目的。同时,由于我市农业生产分散在千家万户,农业规模化、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严重制约了农业标准化和无公害技术的推广应用。
  三是"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知晓率不高。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农业部门开始提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问题,2001年分别在北京、天津、上海和深圳进行"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试点,2002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目前许多大中城市都实施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加强了对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的农药残留和有害物质的检测,没有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质量检测合格的农产品不得上市销售。而对此"行动计划",基层干部、广大农民知之不多,不甚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只限于农业系统内部知晓,还没有形成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民的统一行动。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市自然环境好,污染少,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有提高的空间。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可以把我们的环境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经济优势,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为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城市建设,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切实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很有必要。根据调研情况,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建议:

    一、把好农产品质量源头关。一是搞好测土配方,改良土壤结构,按需增加土壤肥力;二是引进、改良农产品种苗,提高农产品品质;三是加强农资商品供应管理,推广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微生物肥料、农家肥和沼液等,严禁使用污染环境的化工产品,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质量。

  二、充分发挥我市生态优势,按照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推行标准化生产,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按照“特色+规模+档次的原则,做大规模,做强优势,做优品牌,如对反季节瓜菜、热带水果、家畜、特种水产等区域生产基地建设,要积极引导,加大投入,精心培育,进而带动更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基地发展。

  三、搞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首先,切实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生产的农产品按照安全、健康、无污染、绿色、有机标准耕作,并对其产品进行不定期抽检,把农产品检测延伸到田头。其次,对进入宾馆、超市和农贸市场的瓜菜、家畜、水产品等,做到100%检测,确保餐桌安全。第三,及时将有问题的农产品进行曝光(电视台、电台、报刊、互联网等),让广大市民对有问题的农产品进行监督。

  四、积极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引导和鼓励生产、加工、流通等领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对其农产品进行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进一步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在农产品的生产标准、包装及条码等环节的技术水平,使其符合国家标准,甚至达到国际要求(国际惯例)。开展优势、优质农产品名牌创建活动,加大对农产品品牌培植扶持力度,鼓励申报主导产业农产品品牌。
  五、搞活农产品流通。一是大力培育和发展农产品经营龙头企业,积极扶持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农村经纪人队伍等各类型、各层次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龙头加工企业,鼓励农民成立农产品专业物流配送组织。围绕主导产业培育建设一批示范性合作经济组织,以点带面,逐步推开,形成比较完整和稳定的组织体系。二是充分发挥供销社系统的信息、网络和渠道优势,以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生产与市场、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走“产供销、贸工农相结合的路子,减少农产品流通中间环节,推动我市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三是把握中商国际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的有利契机,发挥农产品交易市场的龙头作用,了解市场发展趋势,及时向生产者提供市场销售信息,以市场需求指导农产品生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