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首页 | 最新发布 | 发布实录
正文  
常州市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迈进3.0时代暨推动不动产“登记为民”工作新闻通气会实录
发布日期:2021-12-24   浏览次数:   字体:〖默认 超大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24日上午9:10   

发布地点: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302会议室

发布主题:常州市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迈进3.0时代暨推动不动产“登记为民”工作

发布人员:贾金庚 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

                 余立新 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

                 李   树 常州市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主任

主持人: 赵迅燕 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处处长

新闻通气会主席台

新闻通气会记者席

赵迅燕  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处处长

【赵迅燕】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通气会!今天主要向大家介绍常州市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迈进3.0时代暨推动不动产“登记为民”工作的有关情况。参加本次新闻通气会的领导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贾金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余立新,市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主任李树。首先,让我们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贾金庚带来今天的主题介绍。

贾金庚 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

【贾金庚】

各位记者朋友,上午好!

最近,常州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上线运行,标志着我市不动产登记正式迈入3.0时代!近年来,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提升服务效能,我市开展不动产登记服务“同市同标”省内试点,启动了3.0平台建设工作,从市级层面顶层设计、高位谋划,建设一个涵盖全市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全业务的“一体化、智能化、全流程”服务平台,真正做到“登记一件事一次办好”。新平台启动建设以来,通过机构体制整合,职能流程融合,技术系统更新以及服务观念创新,有力地推动我市不动产登记为民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理顺体制机制,在不动产登记一体化格局上取得新进展

市局整体谋划,统一布局,各辖市区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五全五化”建设工作,打造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信息一体化平台,实现登记体系、业务标准、数据库和登记平台“四个一体化”。

一是登记体制机制一体化。树立全市不动产登记“一盘棋”理念,按照“科学布局、服务半径合理”的原则,做到职能统合、编制整合、人员契合、力量聚合,构建一体化的服务管理体系。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统一管理下,形成“1+5+N”的业务管理体系,即:市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溧阳市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金坛分中心、武进分中心、新北分中心、经开区分中心。32个乡镇受理点(便民代办点)、281个银行便民服务点,方便企业和群众就近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不断缩小“服务半径”,打通不动产登记服务“最后一公里”。

二是业务标准规范一体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江苏省不动产登记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家、省相关标准规范为依据,结合常州实际,梳理各辖市区业务分类、办理依据、流程时限、收件材料、审查内容等要素,形成了“标准统一、分类清晰、覆盖全市”的《常州市不动产登记手册(试行)》和《常州市不动产登记操作规程》,有效推进不动产登记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为实现“全城统办、全网通办”奠定基础。

三是登记数据档案一体化。按照全市一套数据库的思路,利用空间位置关系和档案信息建立各类不动产登记数据之间的逻辑关联,完成辖市区不动产登记数据的集中建库,形成图形、属性、档案一致及历史关系明晰的不动产登记数据库,实现数据集中管理和分析应用。覆盖全市的不动产登记交易大数据和档案体系已经建设完成。

四是系统操作平台一体化。采用系统“大统一”的方式,遵循先市本级和武进区,再拓展至溧阳市、金坛区的建设思路,打造全市通用的、满足新形势管理要求的、最新3.0版的常州市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着眼于“全业务运行”:支持城镇国有房地一体化登记的同时,支持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土地所有权等各种权利类型登记发证;立足于“全数据管理”:内部打通权籍、档案、用地,打通登记平台与局电子政务综合系统、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服务平台、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等多平台信息共享交互。新系统实现了多业务组合、批量业务处理等业务定制,优化页面布局和展现形式,简化操作,用户体验感提升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打通信息壁垒,在“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上取得新成效

在平台建设过程中,我市全力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工作,充分整合“一网通办”“跨省通办”“融E办”等全新服务理念,协调住建、税务等部门,推进系统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全面优化不动产登记办理,向社会大众推出不动产登记“六个优质办”服务。

一是实现服务大厅“专窗集成办”。出台《不动产登记交易“一窗受理、并行办理”改革方案》,在不动产服务大厅开设集成专窗,精简收件,合并环节,压缩时限,为群众买卖不动产涉及的税收征缴、转移登记、存量房资金监管、易家服务等业务提供“一站式”集成服务,打造“进一厅、到一窗、跑一趟”的服务模式,实现“省力零跑动、过户无感知”。

二是实现不动产登记“全城统办”。通过统一业务平台,统一办事标准,大力推进全市不动产登记信息横向和纵向共享交换,打破市本级和辖市、区之间的区域限制,实现“全城通办、受办分离”的“地域无差别”模式,企业和群众可在全市范围内任意一个登记服务大厅就近申请、就近办理、就近领证,将“最多跑一次”升级为“就近跑一次”。

三是实现高频业务“全程网办”。统一开发线上登记网上办事大厅,以高频服务事项为切入点,加快“线上苏小登·常州畅e登”服务品牌建设,打造全市不动产登记业务随时随地线上申请、网上查看、现场核验、随到随办的“一网通办”新模式,部分业务可以网上核验,全程不见面。同时不断增加网办业务种类,设计开发“畅e登”智慧导引体系,助推“一网通办”向“一网好办”升级,真正实现“网上办事大厅”和“实体服务大厅”并联服务。

四是实现信息查询“指尖通办”。市民可在“江苏政务服务”“我的常州”APP不动产登记办事大厅上,享受到方便快捷的“指尖申请”“指尖查档”“指尖查进度”等多项“不见面”服务,体验到自助服务的新速度。目前APP上不动产登记信息自助查询量已达166万余次。合理优化不动产登记自助服务终端设备布局,在服务大厅布设自助服务专区,方便企业和群众24小时“不打烊”自助查询、自助打证,指尖操作1分钟完成,“即来即办”,彻底告别排队和等候。针对不动产信息查询利用,实现房屋套次、不动产自然状况、宗地图、房屋平面图、电子证照等网上查询下载功能,加强了不动产登记“一网通办”便民服务度。目前“线上苏小登·常州畅e登”注册用户已超16万人,不动产登记信息线上查询总量约14万次。

五是实现部分业务“跨省通办”。平台接入“江苏政务服务网”、国家和省不动产登记网上“一窗办事”平台,通过异地互联网申请、远程身份认证、人脸识别、视频答询、电子签名、线上缴税、电子证照或EMS邮寄送达等环节,实现了不动产抵押登记,商品房预售、抵押预告登记和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等事项“跨省通办”。

六是实现多部门“一网联办”。平台通过数据共享开放,全面打通7部门26个信息共享接口,并与公安、住建、税务、民政等十多个部门实现了“系统共建、信息共享、业务互通、服务互联”,包括身份和户籍信息、出生和死亡医学证明、婚姻登记、营业执照、社会信用代码、金融许可证明、税收完税证明等,信息交互互认、业务协同办理,让数据“网上跑”代替市民“来回跑”。

三、推进服务创新,在解决登记历史遗留问题上取得新突破

一是常态化开展“交房(地)即发证”。深入推进线上“双预告和预转本登记”银行一站式服务和线下“交房即发证”双联动的服务模式,实现群众从买房到交房的整个过程中所有不动产登记事项“一次不用跑”;改革创新“交地即发证”,多部门并联服务,优化流程,压缩时间,提前对接,在交地的同时颁发不动产权证等“四证五书”,实现“交地即发证、拿地即开工”。全市共实现“交房即发证”16个小区、7400户,涉及房屋面积88.5万平方米;实现“交地即发证”132宗、土地面积468万平方米。

二是聚焦不动产登记难点问题解决。在聚焦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方面,本着“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历史问题、用创新的办法解决遗留问题”原则,坚持问题导向,会同市财政、住建、税务、银保监,五部门联合出台《常州市国有土地上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意见》,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作为工作目标,按照“先易后难、精准施策、底线思维”思路,积极化解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已解决梳理历史遗留问题155件,涉及企业39个。在聚焦群众安置房办证方面,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会同相关部门持续跟踪、全力推进,共同制定市区征地拆迁安置房权证办理细则,统一办证流程和口径,加快推进“三年清零”行动。目前全市已解决8.46万户安置房办证问题,涉及房屋建筑面积1223万平方米。在聚焦农民合法权益保障方面,开展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成立专班、建立专题群、形成专报、印发专题宣传手册资料,组建政策宣传突击队和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乡村驻点巡回宣传和培训指导,全力推进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登记发证。全市“应登尽登”目标任务完成比例达97.85%。

三是持续打造不动产登记服务品牌。以平台建设为契机,以“龙城苏小登打造先锋登记”为抓手,推进“党员先锋岗”“苏小登红旗窗口”创建,同时,创新了一系列为民为企服务新模式,如:开设现役军人、老弱病残等绿色通道,随到随办、即时办结;设置对企服务专窗,开启对企服务“直通车”,专人专岗专责对接涉企服务,落实小微企业不动产登记费减免工作,助力企业发展;常态化开设延时服务,为前往窗口办理手续有困难的群众提供上门服务,切实将服务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为民服务,永无止境。下一步,我市不动产登记工作将继续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及“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不断提升不动产登记便利度和满意度,让企业和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谢谢大家。

【赵迅燕】

非常感谢贾局长的介绍。下面,有请记者提问。

现代快报记者现场提问

【现代快报】

请问贾局长,此次上线的3.0版的常州市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有什么新特点?

【贾金庚】


此次不动产登记3.0系统并不是对原有系统的简单升级,技术单位充分借鉴最新软件架构设计理念进行了重新架构与代码重写。新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一是全市系统平台实现了统一化。对登记流程进行了重新梳理,对收件标准进行了规范统一,对相关表单进行了集成优化,实现了全市不动产登记工作收件材料同步简化,流程同步优化,营商环境同步提升。二是不动产登记线上平台实现统一化。线上不动产登记办事只需一个平台,给办事群众带来更省心、更省事良好体验。比如以高频业务——新购商品房登记为例,原先市民需要档案查询、缴税、申请、缴费、领证等多个窗口,如遇高峰期,还需排队等候,市民不仅要趁着工作日请假办理,而且经常遇到提交材料不合格、跑多趟腿的尴尬。现在市民通过平台线上办理,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平台提交材料,原来让市民头疼的材料提交环节,如今在家中便可随时完成,如果材料不合格,网上审核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提醒市民进行补充、更换,审核通过后市民通过电子签章,选择“EMS邮寄送达产权证”即可全程不见面、不跑路,领取到不动产权证书。三是系统智能化及安全性大幅提升。平台建设充分利用最新智能技术,标准化、智能化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实现了多业务组合、批量业务处理等业务的定制,在稳定性、可扩展性、运行效率等方面得到大幅提升,通过信息共享和实时的信息获取,实现不动产登记信息的自动核验、自动判断,在灵活性和智能化方面让审核更科学、更准确。四是开展跨省市通办业务更加便捷、安全。提供全方位标准化接口,支持多种方式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支持多终端接入,有力保证了跨省市通办业务的流畅开展。

常州发布记者现场提问

【常州发布】

请问余副局长,目前我市不动产登记系统已经实现与哪些部门的系统互通、信息共享?

余立新 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

【余立新】

今年以来,我局着力加强与公安、检察院、法院、纪委监委、住建、税务、民政、卫健委、教育、公积金、金融机构、供电公司共12个部门的“系统共建、信息共享、业务互通、服务互联”,出台《关于规范使用共享信息的通知》,实现“数据通、证照通、流程通”,提高不动产登记工作效率。主要有六个方面:

一是登记与纳税“一网互办”。与税务部门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取消登记簿查询证明作为纳税依据,由税务部门、登记中心联网自主核税。取消完税纸质凭证,市民网上支付税收后,电子税务系统直接向平台推送纳税结果,包括税票号、纳税金额和电子税票等,以支撑登记审核。目前已与税务信息互通约达103万余次,群众办事更便捷。

二是登记与教育“一网核办”。与教育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取消相关查询证明,因入学报名需查询不动产登记信息的,由各级教育部门通过信息共享形式直接统一查询核实,避免线下窗口“高人流、高密集”的查询,提高了办事效率。

三是登记与法院“一网协办”。与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建立网络查控新模式,打破了传统“一车两人跑三次”的登门查控方式,实现不动产查控业务“点对点协同办”,全程“网上办”“零跑动”。网络查控实施后,已办理2万余件业务,平均时限为0.12个工作日,在降低了财产转移风险的同时,也为司法执行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四是登记与水电气有线网络“一网同办”。平台融合“易家服务”模块,打通与水电气有线网络等相关企业的网络互联,按照“一套资料、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站服务”的原则,市民在申请不动产转移登记时,实现水、电、气、数字电视、有线宽带同步过户、一次办成。“易家服务”自开设以来,累计为我市市民办理用水权过户11万余件、用电权过户11万余件、民用燃气设施产权过户10万余件,广电过户4000余件,得到办事群众的一致好评。

五是登记与金融机构“融E办”。平台融合“融E办”网办模块,通过与25家银行及市住房置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了8类不动产抵押登记业务不见面办,并为网上办理的机构实行集中备案,减轻金融机构负担。截至目前,“融E办”网上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业务5.2万余件,抵押权注销登记业务1.4万余件,共发放电子证照22万余份,除存量房合并办理及其他特殊疑难业务外,抵押权登记网办比例已达75%以上。同时,推行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共享应用工作,新建商品房预告登记、不动产抵押登记、预告抵押登记登簿后不再核发纸质“不动产登记证明”,100%颁发电子不动产登记证明,进一步拓宽了“融E办”品牌服务。

六是登记与公证“延伸办”。与公证机构建立业务联办机制,通过将受理窗口前移、信息共享,群众和企业在公证机构办理继承、赠与、委托等公证事项时,即可同步网上申请不动产登记,在公证机构一次性提交全部材料,资料网上流转,通过数据实时共享等技术手段,公证窗口与登记窗口无缝对接,实现“公证延伸办”。

中吴网记者现场提问

【中吴网】

请问李主任,我市不动产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具体有什么新举措?

李树 常州市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主任

【李树】

近年来,我局本着“尊重历史、便民利民”的原则,针对分散登记时形成的各类历史遗留问题,本着尊重历史、面对现实、信守政府承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原则,全面梳理统计各类遗留问题,坚持历史问题集体会商,个别问题一事一议,一大批历史遗留问题得以化解。具体做法主要是:组建历史遗留问题化解专班。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业务会商机制,加强内部会商和外部协调。通过业务受理、信访、电话及邮箱等方式,广泛征集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建立“建库销号、动态留痕”的效能监管制度,发现一件、登记一件,解决一件、记录一件。做到每个问题有跟踪、有落实,逐一销号。全年共会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60个。突出重点难点问题依法解决。例如,针对全市现有198处宗教活动场所进行历史文化、旅游价值、空间布局等多因子分类评价,并形成“甲乙丙”三类宗教场所解决方案,获得市人大代表的充分肯定。例如,针对规划、用地的手续不完善,开发建设,竣工验收欠缺等问题,通过“分类型容缺、分级别授权、分层级会审”等方式明晰解决路径,帮助群众解难解忧。再例如,针对拆迁安置房办证问题,提出“三年清零计划”,采取党支部共建,党员先锋进驻,一站式上门服务等形式,为安置房顺利办证创造了条件。总结归纳形成长效机制。针对规划、用地、税费、建设、验收、登记等8大类问题,总结汇总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各类文件和案例,联合出台市级处理意见,给共性问题处理提供常态化、标准化的制度模板,实现历史遗留问题分类处置,精准施策化解。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局将继续以不动产提升行动为重点,对标先进地区,寻找差距不足,加大改革创新,不断提升不动产登记便利度和满意度,企业和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谢谢大家。

【赵迅燕】

非常感谢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事业,特别是不动产登记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时间关系,如果没有其他问题,本场新闻通气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