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常州市供销合作总社2010年度工作总结2011年度工作意见
索 引 号:014110091/2011-00002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供销社
生成日期:2011-01-03 公开日期:2011-01-03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常州市供销合作总社2010年度工作总结2011年度工作意见
常州市供销合作总社2010年度工作总结2011年度工作意见

    过去的一年,全市供销合作社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总社的合力推动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全局,始终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着力提升为农服务水平,不断努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协力推动合作经济发展

    (一)全面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2010年,市及辖市(区)供销合作社抓住机遇,奋力开拓,较好地完成了省社下达的目标任务。全系统实现商品销售97.3亿元,同比增长21%,完成省社目标的110%;消费品零售额53.6亿元,同比增长29%,完成省社目标的109%;农资销售7.1亿元,同比增长20%,完成省社目标的109%;农副产品收购3.9亿元,同比增长25%,完成省社目标的110%。报表利润6800万元,同比增长350%,完成省社目标的400%。新发展多元化投资参股企业3家,新增连锁网点、为农服务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面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为推进城乡“双向流通”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骨干企业取得长足发展

    坚持开放办社原则,加快推进骨干企业发展,开创了社有经济发展的新局面。江苏明都汽车集团实现销售45亿元,同比增长50%;五星电器实现销售9亿元,同比增长11%;江苏明都超市实现销售6亿元,同比增长10%;“溧阳天目湖一村一品农产品联合社”实现销售收入3.58亿元,金坛加河制衣出口外汇5200万元,同比增长7%;常州棉麻实现利润450万元,同比增长198%。江苏明都汽车集团名列“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开放办社九大企业”第3位。

    (三)本级经济实现重大突破

    围绕增强保障能力,稳定重要生产资料和居民必需品的供应,市及辖市(区)社着力增加社有资本的控制力。市总社把农资化肥有限公司的参股比例由34%提高到85%;金坛社也对农资公司进行二次改制,增资扩股,股本总额达到300万元;溧阳社以无形资产作价入股20%,组建了“新合作石化有限公司”,市总社与“溧阳天目湖一村一品农产品联合社”共同出资创建了常州绿州百菜园蔬菜销售有限公司,推进“农菜对接”,开展蔬菜连锁配送。同时,创新社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股权投资、风险管理方式,促进社有资产保值增值。

    二、聚力推动为农服务能力提升

    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坚持为农服务的办社宗旨,以承担市政府60项重点工程分解的任务为契机,自加压力,创新创优,不断提升为综合服务能力。

    (一)发展现代流通网络,保障城乡消费安全。以发展日用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直销店、农家店为重点,推进“新网工程”建设。全年新建连锁网点124家,完成年度目标的124%,日用品连锁网点覆盖73%的行政村,农资配送比率达到75%以上,无公害蔬菜直销市区13家菜场。“武农农资”进驻菜根香等农业生态园,“明都”、“信特”实施“农超对接”,年销售生鲜食品1.7亿元;“扬子广场”还被溧阳市政府列入全市校园店建设的主体,已成功开办“校园超市”8家。现代流通网络的建设,为保障城乡消费安全起了助推作用。2010年“扬子广场”、“一村一品农产品联合社”、“金果”、“金农”等企业获得了中央、省财政“新网工程”专项资金扶持。

    (二)发展专业合作组织,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紧紧围绕我市农业主导产业,以牵头领办、合作参办等形式组建多种类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联合社,推动“一村一品”规模发展。全年建办农民专业合作社33家,联合社5家,超额完成省社目标。其中“苏”字号联合社2家,“江苏苏南花木专业合作社联社”为我市首家“苏”字号专业合作社联社。5家联合社的成员社建设高效设施农业生产基地80个。2010年全系统有10家专业合作社(联社)被命名为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0家专业合作社(联社)入选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千社千品”富农工程。

    (三)发展农村公益服务,满足农民综合需求。(1)推进为农服务社建设。各级供销合作社在继续高标准高质量抓好三星级服务社(社区中心)建设的同时,通过整合系统连锁网络资源,嫁接改造提升一、二星级服务社在行政村的覆盖面。全年新建为农服务社200家,全面完成市政府目标。其中,三星级服务社21家,超额完成省社目标。二是拓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全系统共组织举办农民职业技能培训1326人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2%。市总社和市农产品经纪人协会联合开展“常州市十佳农产品经纪人”评选表彰活动,发挥农产品经纪人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的重要作用。三是抓好农资保供与技术服务。金坛社配合工商部门开展“红盾护农”行动,打造农资放心店,切实维护农民利益。“武农农资”推行“物技结合”服务,对当地农户进行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共举办培训班13期近900人次。全系统共组织供应各类化肥农药13.7万吨,较好地履行了农资保供职责。

    三、合力推动系统组织自我创新

    机关管理推陈出新。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全面推动机关管理创新。市总社制定机关工作人员日常工作考核办法,将领导考察与群众评议相结合,平时考核与年度考评相结合,处室自评与监察室督查相结合,既突出“绩”又兼顾“德、能、勤、廉”,从制度上推进工作作风转变与效能提升。实施新进机关工作人员下基层锻炼制度,开展内控机制建设;与市直企业、机关处室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和《安全管理责任书》。加强“三重一大”监督,经常开展警示教育,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逐步建立起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和机关作风与效能建设长效机制。金坛社开展“双服务”活动,帮助下岗职工党员“二次创业”。

    创新基层发展模式。把加快基层社改造放在重要位置,推进基层社“三位一体”建设,增强基层社经营发展实力和为农综合服务能力。金坛市社出台了《关于基层社“三位一体”建设的实施意见》,改造后的基层社为农服务功能逐步提高,经营活力不断增强,切实发挥了基层社为农服务的前沿阵地作用。金坛、溧阳重点打造了一批省级基层社标杆社、联合社示范社、为农服务社样板社,成为农村商品流通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

    推动系统对外联合。积极发展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推动系统向外联合合作。在市总社的组织协调下,溧阳社组建了全省规模最大的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溧阳天目湖一村一品农产品联合社”,金坛社依托“众艺苗木”联合邗江、丹阳、武进、溧阳等地专业合作社组建了全市首家“苏”字号联社——“江苏苏南花木联社”。集合本区域为农服务组织共同服务新农村建设,金坛朱林供销合作社还发起组建了全市首家镇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市总社充分利用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的网络平台优势,积极推动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大横向联合合作。先后组织推介6家专业合作社10多个品牌的系列产品纳入了扬州、太仓等市(县)农产品销售网络体系,提升了我市名特优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同时,成功承办“9.17”台中县农特产品推介暨直销专柜揭牌仪式,江苏明都超市与台中县新社乡农会、太平市农会达成采购意向,推动了常台多领域合作交流,实现了双方合作共赢。

    过去一年卓有成效的工作,引起了各方关注。省政府及市委、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先后7次专题调研指导工作,各种媒体对供销合作社的宣传报道近300篇(次)。2010年全系统改革发展所取得的进步,一是靠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关心帮助;二是靠各有关部门、社会各界的鼎立支持和协力配合;三是靠各级供销合作社、成员企业、广大社员的团结拼搏和艰苦奋斗。这些都是全市供销合作社深化改革发展的坚实基础与宝贵财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不容忽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主要是推进本级经济发展的支点不多,以城带乡、以贸促农的途径狭小;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力量不足,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弱小;机关工作人员的执行力、协调力不强,指挥部作用的发挥偏小。全系统要加大改革力度,强化发展意识,落实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第一年,对于常州供销合作社科学发展尤为关键。全市供销合作社要始终坚持改革发展,始终坚守为农服务,始终坚定创新创造,努力推进常州特色供销合作事业跨向新高度。

    当前,全系统既有实现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良好基础,同时也存在制约深化改革发展的诸多瓶颈。从良好基础来说:一是国务院及省、市政府相继出台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意见,赋予使命,给予支持,寄予期待,确立了供销合作社的工作方向与奋斗目标,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二是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为“三农”发展注入强大活力,也为我们系统建设拓展了领域、创造了空间;三是成员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的长足发展,为我们推进联合、深化合作提供了支撑;四是供销合作社的内部战斗力和外部影响力不断增强,正在形成十分有利的发展环境。就制约瓶颈而言,主要在组织层面比较突出:一是部分辖市(区)社的组织体系、组织机构尚不健全,工作力量薄弱,发展缺乏组织保障;二是对网络的联结、新型组织的管理、标准化水平、规范化程度低,体系优势尚未发展成组织优势和品牌优势;三是系统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能力结构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作风效能、综合素质提升迫在眉睫。

    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的一年,要实现富民强社的奋斗目标,必须发扬新时期的供销合作社精神,全心为农、艰苦奋斗、永不言止、勇于创新。全市各级供销合作社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攻坚克难,统筹推进,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全省供销合作社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我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直击焦点、破解难点、主攻重点,拓宽供销领域,推进合作共赢,着力构造以“组织群众性、经营惠民性、服务公益性”为主要特征的新型供销合作社,切实成为党委政府扶农助农、联农惠农的桥梁和纽带。

    二、奋斗目标

    合作经济总量提升目标:实现商品销售、利润、消费品零售、农资销售、农产品收购同比增长15%。新发展多元化投资参股企业2家,重点投入扶持项目5个,新增连锁网点100家。

    为农服务能力提升目标:新建、扩建三星级为农服务社(社区服务中心)30家;组建资金互助合作社、消费合作社等新型合作社2家,“一村一品”专业合作联社5家,镇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5家;40%基层社完成“三位一体”建设,组织农民职业技能培训1500人。

    系统作风效能提升目标:总社机关创建“市级文明机关”、“廉政文化示范机关”,机关工作人员日常考核达到较好等次的达95%以上,在“万人评议机关”活动中位次提升2-3位;选派机关工作人员下基层锻炼,选送机关工作人员、“三社”和重点成员企业负责人参加上一级培训,全系统服务发展、服务基层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三、重点举措

    切实增强供销合作经济发展水平与为农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内在运行质量,服务城乡统筹发展,全市供销合作社要着力推进“四大行动”。

    (一)提升服务供给能力,实施“三进行动”

    为农服务社进农村社区。重点推进集公共服务、中介服务、经营服务于一体的三星级为农服务社建设,成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的主体,增强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要集合邮政、移动、保险、旅游等部门资源,共同建设为农服务社;要在为农服务社设立公共服务窗口,联合民政、司法、价格、劳动、科技等部门开展便民惠民服务活动,增加农民求职创业、困难援助等服务项目;以此为平台,发展“村级农合联”,吸引更多资源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技术与服务需求。

    农民职业技能培训进为农服务社。要以为农服务社为平台,深入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围绕农民就业创业,开展农产品经纪人、物资供应员、合作经济管理员等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服务,并将培训范围逐步扩大到农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要联合有关部门开展金融保险、物业资产等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推进就业创业。

    日用品超市(便利店)进农村社区、进中小学校园,农资直营店进农业园区。以保障市场安全消费与农业安全生产为经营服务宗旨,积极引导骨干连锁企业“进村入园”,推进“新网工程”建设。同时,要实施“新网工程”与为农服务社的紧密对接,提高日用品、农资、农产品三大网络在为农服务社的覆盖率,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城乡并举、双向流通中的传统优势。全年新建日用品连锁网点60家,农资连锁网点30家,校园超市10家。

    (二)提升组织带动能力,实施“三扩行动”

    扩大“三位一体”基层社建设覆盖面。在去年建设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调优结构,增强功能,扩大覆盖面,以组织群众性、经营惠民性、服务公益性”为主要特征,增强基层社综合实力,使之成为党委、政府连接农民的桥梁,解决农民资金、技术需求的窗口,公共资源覆盖农村的阵地。“三位一体”基层社建设的核心在联合体上,要重点发展县级专业合作社社联合社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并以此推动为农服务社的发展,将为农服务社作为联合社、农合联的服务窗口进行长效化建设与管理。同时,通过为农服务社的建设,集聚更多的为农服务部门和资源,增强联合社、农合联的带动力,增强基层社发展能力,共同服务新农村建设。

    扩大农资“物技结合”服务领域。推行武农农资“物技结合”服务模式,将农资供应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对生产技术的需求服务结合起来,深入推进“物技结合”服务。要组建专门的人员队伍,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为平台,向农民宣传新技术、推广新品种,提高农民生产的技术含量;要建立技术服务制度,不仅在淡季,更要在用肥用药的旺季组织人员深入农村开展宣传、培训等服务工作,建立起长期服务的机制。要将农资供应服务网络深入农业产业园区,为“万顷良田”和“双百万亩工程”建设提供更深更细的服务,特别要注重农资商品供应与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扩大供销合作社品牌影响力。以中国供销合作社标识推广为抓手,打造供销合作社经营服务品牌。着力推进“新网工程”、“三名工程”、“三社精品工程”建设,加快培育供销合作社的名企、名社、名人、名品。加强对成员企业经营服务、产品质量的管理体系论证,授权、许可纳入供销合作社组织管理体系的企业、网络和经过论证的名优新产品使用“中国供销合作社”标识图案,增强供销合作社的社会美誉度,提升供销合作社品牌影响力。

    (三)提升合作共赢能力,实施“三助行动”

    助推发展农村金融服务。充分利用供销合作社的地缘人缘优势、组织网络优势,创新供销合作社服务功能,主动借助江南银行、邮政储蓄、小额贷款担保等方面力量,发展专业合作社之间、专业合作社内部之间的资金互助合作,加大适合农村特点的贷款新产品开发,提供农户联保、钱物结合、农户授信、小额贷款证等金融便利服务,积极帮助农民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解决生产资金需求。

    助推农产品现代流通。要完善农产品现代流通网络体系建设,解决农产品增值销售难题,提升供销合作社的组织引领能力。积极引导、支持各级供销合作社、成员企业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主体,建设农产品直销中心和专卖店;着力推进农产品连锁店(专卖店)进农贸市场、进城市社区、进超市,在减少流通环节的同时,使优质农产品卖出好价钱;要深入开展“农超对接”活动,与农业园区、专业合作社及生产基地建立紧密合作,扩大超市生鲜食品销售,促进农业园区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

    助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要围绕我市农业主导产业规模化、地方农业特色化、优良品种品牌化,推动生产、加工、销售等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积极探索发展资金互助合作社、消费合作社,重点推动发展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同时,要按照“四有”、“五好”等建设标准,规范专业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改善激励机制,健全监督机制,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科学发展,切实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业带动能力和供销合作社的横向联合发展能力。

    (四)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实施“三联行动”

    创新城市供销合作社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和联合社管理水平,按照“两年扩张”的目标,加大项目投入力度,加快发展本级合作经济。

    系统联合,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市及辖市(区)、基层供销合作社开展紧密合作,根据我市农产品市场发展现状和供销合作社的资源状况,积极盘整存量资产和利用政策资金扶持发展特色农产品“田头市场”,使“一村一品”规模发展的农产品实现“家门口”零距离销售,让农民获得更大利益。同时,探索农产品网上交易、网上拍卖等新型交易方式,更大范围推进农产品流通。

    资本联合,振兴供销合作社传统行业。加强与社会资本、企业的联合合作,培育烟花爆竹连锁经营龙头企业,构建管理规范、设施标准、安全消费的烟花爆竹经营网络,规范市场经营管理秩序。积极参与农村社区商业网点建设,发展供销合作社基层零售业,推进家电、农用车下乡,开展家电维修、以旧换新等业务,满足农村消费者需求。结合新农村建设,扶持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恢复发展。整合现有再生资源回收网络,结合城乡建设发展规划,规范建设社区和村镇(街道)回收网点、分拣中心和综合利用处理基地,使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成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部门联合,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要把供销合作社融入到党委政府“三农”的中心工作落到实处,需要得到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特别是政府部门及其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协作配合。高度重视行业协会和合作经济联合组织的建设与发展,广泛联合生产、加工、科研、销售等各环节的组织,承接政府职能的转移;积极发展生产合作、流通合作、消费合作、技术合作、信用合作、保险合作等各项合作事业,以营销、加工、冷链、物流和信息、技术、培训、咨询等服务为主,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四、发展保障

    (一)加强组织建设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按期进行市直企业党(总)支部换届选举工作。完善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全面实施《常州市供销合作总社机关工作人员考核办法》,凭实绩论“英雄”,奖惩分明,充分调动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公开竞争选拔科级领导干部。以创建“廉洁勤政好机关”为主线,健全完善反腐倡廉建设制度体系。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所有市直企业、总社机关处室均与总社党委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落实“一岗双责”。规范“三重一大”,加强考核和责任追究。各级供销合作社都要建立并规范资产管理办法,落实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加强对扶农专项资金的监管,切实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企业)、典型教育和警示活动,形成勤政、廉政、务实、谋发展的良好氛围。按照“融入中心、服务大局、促进发展”的原则,强化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不断提高供销合作社干部队伍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加强队伍建设。

    着力加强领导班子、机关及企业队伍建设,进一步推进社务、企务、党务公开,对重要决策部署和重点工作的贯彻落实情况实施效能监察,提高机关工作效率,树立高效、清廉、务实的良好形象。切实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各级供销合作社机关工作人员要牢固确立“公务员是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民众的主体”的理念,继承和发扬供销合作社传统文化精髓的“扁担精神”并赋予其新的内涵,使之成为供销合作社履行使命、承担职责的精神武器和思想保证。弘扬无私奉献、勤政刻苦、团结互助、一流服务、创先争优、精益求精“六种”精神,以全新的精神、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服务、自觉在岗在行在状态,用心用情有作为,用高效优质的服务赢得企业的认同、基层的拥护和群众的满意。组织开展“供销诚信守法经营活动”,树立热情高效、文明有序、农民满意的供销行业新风,全面提升供销队伍的综合素质。

    (三)加强环境建设

    要进一步强化政策观念和协调意识,为供销合作事业跨越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做到对内有凝聚力、对外有影响力。一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要以深入贯彻国发40号、苏政发44号和常政发117号文件精神为契机,主动融入当地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交流,积极争取“新网工程”、农产品市场、为农服务社等方面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促进系统为农服务工作提档升级,快速发展。二要认真抓好信息宣传工作。要努力挖掘改革发展的先进典型,充分利用网站、报纸、电视台等媒介,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进行宣传报道,形成有利于供销合作事业发展的舆论导向,赢得党委政府的重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农民群众的信赖。三要全力抓好安全稳定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工作思路,以维护广大职工合法权益为主线,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健全安全目标管理体系,实现连续10年安全生产无事故目标。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完善信访管理制度,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指导、督促、帮助企业解决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建立健全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