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关于加快推进常州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意见(2019-2020)
索 引 号:014109488/2018-00269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义务教育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常教发〔2018〕14号 发布机构:市教育局
生成日期:2018-11-28 公开日期:2018-11-28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加快推进常州市教育信息化建设
关于加快推进常州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意见(2019-2020)

各辖市、区教育局(教育文体局、社会事业局),局属各单位:
  “十三五”以来,常州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为指导, 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内涵发展,信息技术助推教育变革”为目标,结合常州实际,高举教育现代化旗帜,助力“推进均衡、提升质量、增强活力”三大发展任务,开展了卓有成效、富有成果的工作。提出了“教育信息化生态建构”的观点,建设了常州市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完善了特色化的常州教育信息化资源,创新了学科教研与电教教研有机融合的机制,开创了各区域联动合作的教育信息化推进策略,打造了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青果在线学校”,在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了示范作用,中小学数字化学习研究形成了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逐渐成为常州教育的特色与亮点。当然,常州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尚缺乏顶层设计,发展不平衡,骨干队伍力量弱,高影响力项目少,教育信息化的创新应用与常州教育的高位发展尚不匹配。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全国两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战略部署,推进常州教育现代化建设,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的支撑引领作用,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及《江苏省“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江苏省“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发展专项规划》《常州市大数据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精神,结合常州经济和教育发展实际,特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为目标,以“深化应用、融合创新”为核心,以“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发展方向,按照面向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依托我市公共信息化的发展,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融合,加快推进全市教育信息化平衡、充分发展,助推常州教育的持续高位发展。
  (二)基本原则
  1.生态建构,创新发展
  坚持生态建构,通过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的融合,强化教育信息化对教学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的服务与支撑,实现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常态化、深层次融合,从而构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新教育教学生态,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创新发展,通过融合创新提升教育信息化的效能,聚焦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困扰教学、管理的核心问题和难点问题,推动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教育治理模式的变革,加强与高校、高科技企业的合作,形成常州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径。
  2.以人为本,包容并蓄
  通过服务全局构建教育信息化发展新格局,在原有基础上由点及面、由单项工作到教育教学与管理全过程,促进教育信息化全面深入应用,使教学更加个性化、管理和决策更加科学化。充分发挥信息化特性,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进信息惠民、智慧教育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关注学生、教师、家长的需求与使用感受,建设以人为本的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鼓励学校在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因地制宜、多元发展,努力为每一名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终身学习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3.问题导向,应用驱动
  进一步明确应用驱动的基本导向,从常州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和问题出发,通过对信息技术的深化应用,缓和教育基本矛盾、破解教育发展热点难题问题,促进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和管理的核心工作。切实将发展思想从“建设主导”转变为“应用主导”,坚持“实用、适用、好用”的原则,将评价标准从“建设成效”转变为“应用实效”。
  4.统筹规划,协同推进
  根据我市各级各类教育的特点和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统筹做好教育信息化整体规划,强化顶层设计,进一步理顺教育信息化统筹部门、支撑机构和教育业务部门的关系,形成统筹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合力,开创市、县区、学校协同推进的新格局。进一步明确学校在教育信息化事业推进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校主体意识、落实学校责任、提升学校信息化建设能力,持续培育一批典型学校。对于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分层指导、分类推进、分步实施,鼓励形成各自特色,同时以标准规范为抓手,推进全市教育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有效融合各级各类教育平台,实现应用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基本建成 “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与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具有常州特色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初步实现三个转变: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提升师生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基本实现三个覆盖: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智慧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提升广大师生信息素养,实现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支撑与引领。
  ●具体目标:
  1.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到2020年,实现校园网络校校通、有线无线全覆盖,提升学校互联网接入带宽,打造并完善教育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并优化支持教与学的信息终端,各校初步建成一定数量的智慧教室。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设施设备和人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2.智慧校园推进目标
  在本市已有100所数字化学习试点校的基础上,到2020年建成10所智慧校园示范校、100所智慧校园标准校,推进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学、教研、管理中的全面应用。构建学校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方式,重塑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方式,汇聚智慧教育应用的典型模式,设立智慧教育创新示范区,打造网络特色学习社区,开展教师智慧课堂教学大赛,智慧教育实践优秀论文和优秀案例评选,带动全市学校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水平的整体提升。
  3.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目标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配置教育资源的新机制,创新服务供给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进一步缩小区域、城乡、学校之间的“数字差距”,提升教育信息化对薄弱地区的支撑力度。完善教育信息化的制度和标准体系,逐步完善涵盖宏观决策、经费投入、标准规范、组织实施、运行服务、协调控制、安全保密、约束监督、风险评估、绩效评价等方面的教育信息化制度体系。到2020年,建成以常州市“数字化学习平台”“教育综合评价云平台”“青果?教育云平台”为核心的教育资源中心,覆盖含职业教育在内的所有学科、所有学段。
  4.教育教学方式创新目标
  辐射常州市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项目《基于教育评价改革的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研究》,推广《课堂数据观测的教学分析》的研究成果,鼓励开展基于数据、证据的教学经验提炼、教育教学实情分析研究。评选我市教育信息化优势学科,成立优势学科的信息化专家指导团队,以信息化专项课题为抓手探索研究,凝结成果并推广辐射。调研我市各学段各学科教学信息化的内在需求,以信息化项目为抓手,制定计划推进项目总结经验。依托我市大数据发展行动计划,科学布局教育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形成覆盖各级各类学校、学习者和教与学全过程的教育管理与监测体系和规范统一、互联互通安全可控的全市教育数据开放体系。推进“青果·教育云平台”建设,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人成长空间,为行政部门和市民提供教育云空间和大数据服务。进一步加强教育信息与我市“12345公共服务”“政务微信”“我的常州APP”等政务服务平台的优化整合,形成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
  5.行政领导力提升目标
  进一步明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信息化事业中的责任,分工细化合理。学校成立校长负责的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设立校首席信息官(CIO)等,全面推进校内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创新融合。
  6.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目标
  持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2020年前100%的教师参与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每名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5年不少于50学时,100%教师能够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个性化的创新教学应用,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一定程度的常态化。成立若干个教育信息化名师工作室,探索教师信息化素养培养路径与方法,培育本市教育信息化中坚力量。
  二、重点行动
  (一)信息基础设施提升行动
  1.校园网络。完善校园基础网络设施建设,实现校园有线、无线网络全覆盖。优化网络架构配置,校内网络实现万兆主干、千兆到桌面。提升学校互联网接入带宽,根据学校规模和应用需求,实现300兆—1000兆接入。
  2.云计算数据中心。依托常州市大数据中心,打造教育云计算数据中心,实现计算、存储、带宽资源的按需分配。提高教育云计算数据中心使用效率,实现故障时业务自动迁移,关键业务数据零丢失。按需建设灾难备份中心,确保重要数据安全。
  3.信息终端。拥有支持教学、学习和交互的智能终端及配套设备,满足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教研和学习活动需求。建有覆盖校园消费、图书借阅、门禁、考勤、签到等范围的智能卡系统。按需配置公用信息终端,为师生提供各类信息化服务。
  4.Ipv6规模部署。升级改造教育城域网、域名系统和数据中心,到2019年底,初步完成Ipv6访问、接入和应用的支撑环境建设。鼓励职业学校、中小学积极开展校园网Ipv6改造。适配Ipv6环境下的安全防护要求,优化管理、升级设备,加强人员培训。
  (二)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行动
  1.教育资源建设。通过自建、合作开发、购买等多种方式加快推进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建设,完善常州市“数字化学习平台”微课资源,至2020年完成覆盖所有学科、学段的微课资源2万个,“名校名师网络课程”100门。围绕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推进网络课程和实训课程建设,按12个专业大类建设核心课程资源。建设数字图书馆或实现与区域数字图书馆互联互通,支持移动阅读。依托“青果·教育云平台”建设丰富多样的个性化学习课程资源,服务终身学习。
  2.教育资源应用。基于网络学习空间提升教育资源应用水平,各校可采用自主研发、委托开发、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建设功能完备、结构合理、彰显特色、符合规范要求的网络学习空间。至2020年,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覆盖各级各类教育,100%中小学、职业学校师生均拥有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实现学习空间人人通。鼓励教师有效运用优质资源开展课堂教学,通过网络学习空间开展备课授课、家校互动、网络研修、学习指导等教学活动;鼓励优秀教师通过“青果·教育云平台”开展公益直播导学服务;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学习空间进行预习、作业、自测、拓展阅读、网络选修课等学习活动,基本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市、辖市(区)、校三级推进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详见附件),适时进行展评,对取得重大进展或成果的项目给予奖励。
  3.教育资源共享。建立教育资源区域共享机制,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实现校内、校际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2018年底所有局属学校师生,实名注册登录常州市“数字化学习平台”“教育综合评价云平台”“青果·教育云平台”,至2020年,注册登录师生人数覆盖率占局属师生人数的80%。每年有10%以上教师,上传教育教学资源至校级及校级以上的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并共享。创新服务供给模式,鼓励师生在教育资源平台展示、共享优秀数字资源,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资源服务新模式。至2020年,实现教育信息与我市政务服务平台的整合。
  (三)师生信息素养提升行动
  1.教师发展。教师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利用信息化备课支撑平台和数字资源进行电子备课或网络协同备课,具备主动获取、加工和集成教学资源支持课堂教学能力。能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参与校本和区域教学改革教研活动;能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对象、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和评价;能用大数据分析学生生理、心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通过培训与实践研究,每校形成一定数量的骨干教师,原则上不低于本校在编教师数的10%,并逐年递增。全市各学科、各学段形成骨干教师团队,至2020年,达到全市教师人数的40%。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一定数量的教育信息化名师工作室及领衔人,引领区域教师共同发展。各学科、各学段教师日常教学中,每学期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常态课堂不低于30%。
  2.学生发展。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利用网络获取、储存、评价、加工和应用数字化学习资源,有数字化学习经历,能利用各种媒体终端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交流和分享。至2020年,全市所有学生建立自我学习空间。每校开设创客、机器人、STEM课程或课外(社团)活动,每学年在各级各类技术应用大赛中获奖比例力争超20%。打通各教育云平台的数据流,通过对学生各项学习活动行为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形成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分析报告,服务终身学习。同时注重自制,不沉迷网络。
  3.信息化领导力。校长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具备信息化领导力,能根据区域信息化发展目标,规划、组织、推进本校信息化建设,并开展相关课题研究。校长及管理团队能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学校各项管理及教育教学活动,有效推进基于大数据的教育治理和绩效评价。
  (四)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
  1.智慧教室。每个教室配置多媒体交互设备,至2020年,80%的学校建有自动录播室,能支持教学和科研。每校建有智慧教室,能全过程采集教学与学习行为数据,促进个性化学习,支持混合学习,实现课堂教学云端一体化。至2020年,建成一批数字化实验室、创客教室、STEM教室。
  2.智慧校园。依据江苏省中小学、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指导意见和评价体系,深化应用、融合创新,鼓励中小学校和职业学校采用“云-网-端”架构建设智慧校园。至2020年,创建10所智慧校园示范校,100所智慧校园标准校,从基础设施、前沿研究、特色应用、突出成果、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和特色发展。
  3.智慧教育创新示范区。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基础,依托“青果·教育云平台”“数字化学习平台”“教师发展平台”等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名师课堂”“智慧课堂直播间”等网络在线课程直播和点播,实现全市名校名师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依托各类智能设备及网络,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研究,至2020年,全市设立6个“智慧教育创新示范区”开展智慧教育探索与实践,提升综合运用学科教学工具、网络空间等开展智慧课堂教学的经验策略。打造6个网络特色学习社区,探索社区教育信息化,完善社区教育的长效机制。探索积累可推广的先进经验与优秀案例,每年开展1次教师智慧课堂教学大赛,1次智慧教育实践优秀论文和优秀案例评选,形成引领教育改革发展的新途径、新模式。
  (五)信息化课堂教学范式研究推广行动
  1.调研总结。调研我市信息化教学范式研究状况,调研当下我市教育信息化优势学校、优势学科、优秀教师,评选信息化教学优势学科,成立优势学科的信息化专家指导团队。
  2.名校名师引领。充分发挥信息化名校名师的引领作用,在信息化方面实现“一校一课题”、“一师一项目”。推进“信息化名师精品课”项目,在地理等信息化优势学科实现课堂在线点播,利用已有平台向师生、公众免费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3.成果推广。汇编我市信息化教学范式的应用成果,在全市推广并总结推广经验,形成推广机制,积极向省内外辐射。
  (六)网络城乡共建行动
  1.精准支持计划。启动教育信息化精准支持计划,建设动态精准、互联互通的教育精准支持数据库,准确识别支持对象,加强动态跟踪,提升支持效率和效果。通过政策扶持、资源倾斜等方式,加快缩小区域、城乡、学校之间的“数字差距”,使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精确支持的作用充分显现。
  2.城乡学校结对。将城区优质学校与乡镇中心校、教学点构建成一体化网络联合学校群,开展城乡学校网上结对,构建城乡教育共同体,通过网络开展城乡学校一体化备课教研、一体化教学、一体化管理、一体化活动等工作,积极推进城乡学生牵手、教师结对帮扶,实现课堂教学同步实施、教师同步研修、教学资源同步共享。统筹推进“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一师一优课”“青果·教育云直播”等优质资源的建设和应用,推广“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的教学和教研组织模式,通过教育信息化使广大师生拥有获取信息的平等地位,切实推动农村薄弱学校教育教学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从课堂学习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转变,促进学校深化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七)信息安全体系搭建行动
  1.制度体系。健全完善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制度体系,明确“一把手”主体责任,建立考核评价和监督问责机制。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工作机制,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网络安全事件能力。全面落实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实行重点保护,开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认定、检查检测和安全评估工作。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通报制度,开展本单位常态化监测预警工作,共享监测统计数据,提高安全风险整体研判能力。
  2.技术防范。制订统一安全策略及工作流程,优化出口安全、数据中心、用户终端、信息审计多级别多维度的安全管理与配置。加强信息系统安全投入,增加各类网络安全设备,完善专业的信息安全服务。加强信息安全队伍建设,引进高素质的信息安全人才,构建可信、可控、可查的一体化信息安全体系。
  三、保障机制
  (一)完善组织领导机构,提升信息化领导力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成立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成员由市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各领域专家组成(建议包含信息化建设专家、教育政策法规专家和财政经济专家、教育信息化应用专家等),负责顶层设计市、区层级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审核各级教育信息化项目建设需求,监督教育信息化项目实施过程,考核教育信息化项目绩效情况。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成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主要任务是负责本单位及下属单位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负责教育信息化的实施与推进,统筹资源保障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融合,负责教育信息化督查考核。领导小组组长由单位一把手领导担任,组员包括教育信息化分管领导、各主要部门负责人。设立负责信息化工作的实体部门,建立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组织管理体系,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促进信息化工作的安全、有效实施。
  各类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定期专题研究教育信息化工作。要设立由校级领导担任的首席信息官(CIO),专门负责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每门学科安排骨干教师,负责推进信息技术与本学科教学的融合创新。
  (二)加大政策扶持,健全制度规范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各项教育信息化政策,支持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数据开放与共享。根据《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依据各类国家信息化标准和教育部信息化标准,制定适合本地区、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标准规范。研究制定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实施、应用和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制度,实现对教育信息化建设全过程的有效管理,保证信息化建设后可用、有效,防止教育数据泄露和非法使用,保障信息化建设安全有序进行。
  建立完备的管理制度,包括校园网络管理、教学空间管理、校园电视与广播管理、教师培训管理、经费管理、信息安全管理等。将智慧校园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作为学校重要工作,纳入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机制,有效促进我市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应用水平
  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教师队伍,以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引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强化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对象、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和评价,从而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开展信息化培训活动,凡符合条件的在任教师,全部参加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并达到合格要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也要达到相应培训的合格要求;学校校长及管理团队要先行,能主动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学校各项管理及教育教学活动;同时,学校需主动开展校内信息化应用培训,进一步大力提高全体教职员工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通过培训,不断提升学校信息化决策和治理能力、技术支持和服务能力、教育教学应用能力。
  明确教育信息化专业人员岗位职责,制定相应的评聘办法,逐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待遇,为加快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均衡发展、探索教育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四)落实资金保障,推进信息化建设
  建立有效的资金保障体系,切实加大教育信息化投入,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和运维经费纳入各级财政教育经费预算和学校经费预算(在年度预算中单列信息化建设专项经费和日常运维经费),建立常态化、制度化、可持续的经费投入机制。硬件、软件(含资源)和运维(含培训)的经费投入要比例合理,不能只关注硬件投入,要加大应用和培训方面的配套经费投入。
  创新投入机制,丰富教育信息化供给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探索建立多元化经费投入机制,可以采用租赁、购买服务、校企合作等形式,形成多渠道经费保障机制。
  统筹安排教育信息化经费使用,从需求出发,加大对应用水平高、应用成绩突出地区和学校的经费投入,加大对经济薄弱地区和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经费支持。加强经费投入绩效评价,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五)强化督导考核,优化信息化工作
  将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教育督导和学校办学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工作考核评估机制,完善教育信息化工作考核评估方法,加大信息化指标在各类评估考核中的权重,依托已有的权威教育信息化评估体系,对各类教育信息化建设进行考核评估,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考核监督。
  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和情况通报制度,及时通报各校工作落实情况。建立学校信息化重点工程(项目)考评机制,成立评估考核小组,每学期对重点工程(项目)进行考核评估,评选出优秀工程(项目),纳入学校评估、干部考核、教师评优等分类考核体系。
  
  附件:常州市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表

常州市教育局
2018年11月28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