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市工信局关于印发《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索 引 号:014109453/2021-00029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权责清单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常工信办〔2021〕1号 发布机构:市工信局
生成日期:2021-04-08 公开日期:2021-04-28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市工信局关于印发《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要点》
市工信局关于印发《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辖市、区工信(经发)局,常州经开区经发局,各处室、各直属事业单位:

       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强化创新驱动,加快制造业集群建设,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升智能制造水平,确保“国际化智造名城”建设取得新成效,现将《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常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1年4月8日

  (此件主动公开)

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要点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市工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手硬,全面落实“六稳”“六保”任务要求,抓早抓细抓紧抓实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工业智造明星城建设,顺利完成工业和信息化各项目标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20年,全市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0.4%、列全省第二;常州市在中国先进制造业城市排名榜中上升6位,排名第17位;我市再获省政府督查激励表彰,连续两年被评为“江苏省制造业创新转型成效明显地区”。

       一、2020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工业经济回稳向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同比增长6.6%,列苏南第一、全省第三。全市工业用电量首次突破4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增幅列苏南第一。全年实现工业开票销售收入13627亿元,同比增长6.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工业税收达232.9亿元,占比达37.8%。

       2.工业投资触底回升。受新冠疫情影响,全市工业投资在年初出现大幅回落,至年底工业投资降幅回升至19.8%,好于预期。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53.4%。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51.4%,高耗能行业投资同比下降28.8%,投资结构持续优化。

       3.民营经济稳定增长。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4.7%,高于全市平均0.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1.0%,高于全市平均3.5个百分点。

       4.信息化建设加快发展。全市完成软件业务收入583亿元。完成5G基础配套改造6470个,开通5G基站5851个。

       5.节能目标全面完成。全市单位GDP能耗降幅超额完成省下达目标。

       二、2020年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重防疫强复工,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取得“双胜利”。一是保障防疫物资生产。第一时间抽调人员赴疫情防控物资重点企业驻厂指导,协调解决企业生产中出现的困难。广泛动员纺织服装等企业转产防疫物资,全市共有172家企业列入部、省、市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市工信局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抗击新冠疫情先进集体。二是指导企业复工复产。精心制定企业防控组工作方案,明确复工条件、办理流程和工作要求,精准有序可控推动企业复工复产。2020年2月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100%复工,复工复产进度全省领先。三是打通产业链“断点”。积极争取部、省支持,发挥长三角产业链联动协作机制,开发常州市工业企业复工云平台,通过“一库一屏两微端”线上线下联动,帮助市内外超千家企业解决配套困难,快速恢复生产。四是强化政策支持。落实好国家、省系列稳企惠企政策,出台《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助力企业恢复生产的意见》,切实减轻疫情影响。建立疫情防控融资工作机制,提供专项融资50亿元,为207家企业发放贷款81亿元。提升物资生产企业保供能力,为47家企业争取省级以上防疫生产扶持资金超亿元。

       (二)重优势强新兴,制造业集群建设取得新突破。一是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出台《常州市工业智造明星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253”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目标,编制先进制造业集群全景图和发展路线图,引领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2020年,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速壮大,生物医药、绿色精品钢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集群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二是壮大新兴产业集群。积极抢抓集成电路产业新一轮发展机遇,牵头组建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办公室,出台《常州市关于加快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意见》及相关政策。围绕“聚焦新基建 引领新智造”主题,召开2020新基建发展推进大会,全市新基建产业项目总投资超1000亿元。新型碳材料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优胜者名单,轨道交通装备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被评为五星级国家示范基地。三是加快龙头骨干企业培育。2家企业获得中国工业大奖及提名奖,累计数继续领跑全国地级市。9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13家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超百亿元。219家企业获评工业星级企业,其中五星级63家,星级企业总数及五星企业总数均创历史新高。新增国家第五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家,累计18家、列全国地级市第一;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省级32家。启动优质中小企业上市培育计划,推荐116家企业列入省工信领域后备上市企业培育库。四是强化产业集群生态建设。试点探索产业与金融良性互动、互利共赢发展模式,完成常州市“苏微贷”新增352企业入库审核工作,“苏微贷”、“成长贷”项目为475户企业发放贷款24.3亿元,常州市入选国家第二批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常州市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常州三晶科技园入选国家级小型微型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总数3家、列全省第一。新增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0家、市级45家。举办2020年“创客中国”江苏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高端装备制造专题赛,7个项目入围大赛优秀奖、数量列全省第二。

       (三)重投入强基础,工业项目推进开创新局面。一是狠抓工业项目。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全年新入库技术设备投入亿元以上技改项目74个。促进重点项目投产,45个省重点工业投资项目完成投资406亿元,投资进度达123.3%,项目总数、完成投资额均列全省第一;137个市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投资606.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6%。保障200个工业经济新增长点项目稳定运行,新增产值524.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4.8%。全年向上争取各级项目扶持资金7.5亿元,安排市级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3亿元,有效促进了先进制造业项目加快发展。二是聚力强基项目。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实施高端装备研制赶超工程,共12个赶超项目通过验收,新增国家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提升项目1个、为全省三家之一,新增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4个、列全省第三。新增省标准领航质量提升工程项目2个、省质量标杆企业2家,113个项目入选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导向计划。启动首台(套)苏锡常三市互认工作,新增省级首台(套)认定项目2个,累计155个、列全省第二;市级首台(套)重大装备申请数量创新高,新认定市级首台(套)50个。开展常州市创新产品认定和推广应用,全年新认定创新产品152个,16个创新产品获得首购首用风险补偿和首张订单保险补贴,60个项目入选省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目录。三是推进央企对接。抢抓发展机遇,市领导带队赴北京与16家央企、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对接合作,促进更多央企项目落地常州。

       (四)重体系强应用,智能制造水平取得新提升。一是完善智造体系建设。编制全年智能制造推进工作要点,明确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智能制造基础建设等五大重点任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打造样板智能车间(工厂),新增省级示范智能车间31个、列全省第三,培育市级示范智能车间20个、智能车间51个。加快培育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新增省级智能制造领军服务机构3家。强化智能制造服务商与企业对接,开展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对标诊断。我市系统推进智能制造经验被人民日报报道推广。二是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召开2020世界工业与能源互联网暨国际工业装备博览会。加强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培育,中标2020年国家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项目6个,新增国家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项目1个,荣获国家第三届5G应用征集大赛一等奖项目1个。新增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定企业110家、省级试点55家,新增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8家、重点平台3家。发布《常州市企业上云发展白皮书》,新增上云企业3600家,累计上云企业超9000家。常州高新区获评省级 “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基地。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产投集团综合二级节点、日盈电子汽车零部件行业节点等两个国家工业互联网二级节点获批建设并上线运行。三是夯实数字经济支撑。推进智慧城市规划及建设,新增省智慧文旅示范项目1个、培育项目4个,总数列全省第二;新增省首批特色类信息消费体验中心1个。发挥软件重点园区在产业发展中的要素集聚和支撑引领作用,加大软件增值税退税等政策宣贯力度,新增省重点软件企业培育名单企业18家,打造具有特色的第16届软博会常州展馆。加快大数据融合应用,新增国家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1个、省大数据优秀典型应用项目3个,钟楼经济开发区入选省级大数据产业园,天宁经济开发区入选省级工业大数据应用示范区。提升工业信息安全水平,新增市级工控安全示范企业6家、试点企业8家,为20家企业提供工业信息安全检查评估。四是推进5G建设应用。发布《常州市5G网络空间布局规划(2020-2025)》,协调解决5G基站建设难题,实现主城区及重点乡镇、主要旅游景区5G信号连续覆盖。推动5G在智能制造领域应用,5G试点应用签约项目达26个;其中5G改造工业企业内网及融合应用重点项目14个,总投资超5亿元。五是发展服务型制造。举办第七届江苏工业设计周常州分会场暨常州工业设计高端人才培训班和“工业设计进千企——常州轨道交通产业专场”活动,新增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8家、列全省第二,认定市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20家。

       (五)重安全强整治,绿色集约发展取得新成果。一是推进化工产业整治提升。优化化工产业布局,取消南渡新材料产业集中区化工定位,推动保留园区科学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常州市化工重点监测点认定和管理办法。加大关闭退出化工生产企业力度,全年关闭退出71家。按照省攻坚行动移交的问题清单及安全隐患清单实行闭环销号管理,列入整治提升计划的化工生产企业重大隐患全部完成整改。开展化工行业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专项整治等行动。二是压实行业管理职责。组织开展“春风行动”、“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等活动,发放宣传手册500余份,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民爆和船舶行业安全监管责任,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制定常州市民爆行业、船舶修造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开展7轮民爆企业和3轮船舶修造企业安全生产检查,全年共排查出民爆企业安全隐患48项、船舶修造企业安全隐患262项,全部完成整改。全面摸清铝加工(深井铸造)行业情况,加强水泥、玻璃纤维、稀土、铸造、电镀等重点行业管理,强化禁化武履约企业自律,对700余家铸造企业“一企一策”整治提升。三是加强落后产能管理。编制2020年工作要点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汇编,发放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宣传册6000余册,加强政策宣传,推动责任落实。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散乱污”整治“回头看”,抽查98家关停取缔类企业(作坊),现场核查317家“散乱污”企业(作坊),全面完成整治销号任务。四是推进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全面完成201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地面积3亩以上(含)的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和重点污染企业的综合评价工作,纳入评价范围的工业企业(含地块)达22219家。在工业星级企业评选中强化评价结果运用,指导辖市、区出台差别化政策。五是完善绿色制造体系。推动绿色制造示范引领,新增国家绿色工厂3家、列全省第二,省绿色工厂9家;新增国家绿色工业园区1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家。推动绿色装备及产品研制创新,新增国家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企业1家、为全省唯一,新增国家工业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企业5家、国家“能效之星”产品2个。推动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完成能源审计企业60家,通过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企业57家;完成9笔节能量交易,实现交易量折合标准煤2.8万吨;对124家企业实施节能监察。全面完成新型墙材专项基金清算工作,加强新型墙材和预拌砂浆产品质量监管,推动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加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全年推广新能源汽车8944辆,累计达31500辆。

       (六)重党建强服务,优化发展环境取得新实效。一是全力激发党建活力。突出全面从严治党,细化党组主体责任,层层签订责任书,严格落实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责任。组织专题宣讲报告、“红色党课+典型案例”理论学习宣传、主题党日、专题道德讲堂等多种形式学习活动,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创新开展融合共建,与常州市图书馆等10个党支部组建“5G新窗口”党建联盟,促进优势互补,激发党建活力。局机关“企业娘家  服务到家”党建服务品牌入选常州市市级机关单位品牌。二是全力提升服务效能。开展以“强防控推复产送政策解难题”为主题的大走访大服务活动。举办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研修班、企业创新和发展报告会等培训活动34期,共培训各类经营管理人才7.5万人次。开展对外交流合作,组织企业赴新疆、陕西、辽宁等地开展产业考察对接,推动中瑞产业创新国际合作区建设。加强涉军企业指导服务,组织多场“民参军”项目对接活动。成功举办第二届常州商品博览会。三是全力优化发展环境。出台《常州市加快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全面落实20条举措,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和创造力。推动减税降费、减租减息等政策惠及各类市场主体,全年减免企业负担267.9亿元。稳步推进清欠工作,全市列入排查范围的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已全部提前完成清偿工作。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深入企业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传,加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和经营管理人员培训,企业普法工作进一步加强。四是强化无线电服务保障。形成全市5G干扰协调台站保护清单并协调确认,查处“黑广播”10起,保障各类考试22次,完成西太湖半程马拉松赛等5场大型活动无线电安全保障,完成民用航空等频率保护性监测11821小时,完成在用无线电台站和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商“双随机”抽查。

       2020年,市工信局在队伍建设、行业管理、工业遗产保护、提案答复、信息宣传等方面也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受疫情和国际形势变化影响,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任务仍然艰巨,保持工业经济稳定运行的举措有待进一步夯实;企业创新发展能力不强,自主品牌不多,产业链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推动工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有待进一步深化;绿色发展水平不高,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统筹经济发展和安全环保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工作要点

       2021年是推进“十四五”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开局之年。全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为抓手,深入开展“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年”活动,扎实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落实“六稳”“六保”任务,保持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全力打造国际化智造名城,确保工业经济“十四五”良好开局。

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全年主要目标是: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左右,工业投资增长6%左右,新开通5000个5G基站,全面完成省定节能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六稳六保”,筑牢工业稳增长新基础。一是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切实履行好企业防控组、物资保障组、经济运行保障组工作职责,健全快速反应、高效协同工作机制。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抓好全市保市场主体和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专项工作小组任务落实。二是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加强企业调研,开展行业分析,及时掌握工业经济运行的新情况、新苗头,全面提升预警预测和预估预判水平,落实难题会办工作机制,帮助企业化解困难问题,保障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精心培育200个工业经济新增点,全年新增产值500亿元。三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做好工业投资分析研判,帮助企业把握产业政策导向,协调要素保障,提振投资信心。突出对省、市重点工业项目的跟踪服务,促进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全年新实施技术设备投入亿元以上的重点技改项目41个,完成投资309亿元。四是加强资金引导扶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激励作用,落实《关于推进高质量工业智造明星城建设的若干政策》,推动工业强基提质增效,加快智能制造创新发展,提升智能制造服务能力,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提升绿色安全发展水平。

       (二)聚焦基础再造,寻求创新赋能新突破。一是强化创新载体建设。围绕石墨烯、智能装备、新能源等重点行业,关注国家新布局建设国家实验室契机,充分利用我市现有资源,争取“国字号”平台有新突破。加快动力电池、装备关键件列入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试点,推进省级石墨烯、新能源汽车能源与信息创新中心向国家级迈进。重点支持建设一批面向智能制造的企业研发机构,认定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0家、工业设计中心8家。二是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开展产业链技术评估,摸清产业链 “卡脖子”环节,建立技术攻关项目库和企业库,进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逐步形成以关键技术关键环节为支撑、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的格局。加快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步伐,培育市级以上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50家。加大常州制造创新产品首购和推广应用工作力度,支持更多创新产品争取“首张订单”。三是提升产业基础能力。以工业强基项目为引领,做好项目储备、申报、服务等全流程管理,深入推动强基“一条龙”产业链培育,确保强基中标项目保持在全国地级市第一方阵。重点加大首台(套)智能化成套设备和关键部件的应用推广,全年新增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3个、市级30个,加速推动苏锡常首台(套)重大装备互认。

       (三)聚焦产业集群,培育制造业发展新优势。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加强统筹协调,突出重点方向,高质量高标准编制《常州市“十四五”工业智造发展规划》及相关行动计划,为全市工业经济“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谋好篇布好局。落实省“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和市领导挂钩联系优势产业链工作机制,按照“七个一”推进工作要求,摸清产业链发展现状,推动政策资源要素向优势产业链集聚,着力解决集群发展中的痛点、堵点,促进优势产业链提速发展。二是推动专精特新发展。完善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力争400家左右特色中小企业入库,形成三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梯级,全年重点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家、市级30家。促进质量品牌发展,实施“标准领航质量提升工程”和“自主品牌培育工程”,力争创建省质量标杆2个。加强产业人才培养,全年培训各类经营管理人才75000人次。三是加快优势产业发展。构建集群发展生态体系,培育一批专业服务能力较高的集群发展促进机构。巩固高端装备、新型碳材料、汽车及核心零部件等产业集群优势,选择2-3条优势产业链,采取奖补、直投、基金等方式进行“饱和式”投入,推动建成有影响力的一流产业集群。深化落实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意见及扶持政策,到年底力争达到150亿元规模。

       (四)聚焦数字赋能,打造智能制造新高地。一是优化智造服务体系。成立智能制造专家联盟,加快智能制造技术服务中心、供需对接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培育5个省级智能制造领军服务机构,构建多维度全流程智造服务体系。积极推广行业级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大力开展智能制造诊断服务活动。二是强化智造示范引领。全年培育2个以上市级智能制造示范区,新建市级以上智能工厂、智能车间60家,发挥各类“样板间”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人工智能、5G、虚拟现实等新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广应用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订制、远程运维服务等智能制造新模式。三是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建立工业互联网联盟,加强企业级、行业级和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支持新北华为云创新中心、钟楼腾讯工业云基地、天宁云先导中心、武进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等载体建设。实施新一轮“企业上云”三年行动计划,深化与阿里合作的“133”工程、与华为合作的“365”工程,加强与海尔卡奥斯双跨平台合作,新培育五星上云企业5家,带动3000家企业和1万台设备上云,新建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1家。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鼓励二级节点企业积极探索标识应用商业模式,争取5个二级节点全部完成上线发布。办好2021世界工业与能源互联网博览会。四是加快5G应用。建立5G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提升全市5G建设统筹协调和创新发展水平。科学编制常州市“十四五”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加快延伸我市5G网络布局,实现全市城区、乡镇、行政村5G网络全覆盖,全面保护5G信号和广电卫星节目直播安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进程,打造新技术新产品5G网络典型应用场景。

       (五)聚焦绿色安全,推动转型发展新跨越。一是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强化能耗强度目标责任评价,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绿色产品,培育省级以上绿色工厂23家。对五大高能耗行业新建、改(扩)建项目实施节能量交易。加大节能监察力度,实施一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二是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加大化工生产企业整治、转型提升力度,对安全风险高、管理水平差和技术水平低的企业依法依规推进关闭退出,全年关闭退出化工生产企业40家以上。继续开展市化工重点监测点申报认定工作。指导化工园区(集中区)加快建设智慧园区,努力打造产品关联度高、产业集聚度高、管理水平高的示范样板园区。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化解过剩产能和淘汰低端低效落后产能。三是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做好“一年小灶、三年大灶”有效衔接,重点推进民爆、船舶修造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按照“三管三必须”要求,在行业规划、产业政策、法规标准、行政许可等方面指导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安全生产宣贯,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六)聚焦民营经济,激发中小企业新活力。一是优化企业发展环境。落实《常州市加快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法治环境,帮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贯彻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协调指导有关部门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构建清欠长效管理机制,严防新增拖欠。二是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履行市加快民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职责,加强民营经济运行监测分析,不断提高民间投资占比。聚焦各类资源,遵循市场规律,推动中小企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格局。指导农村工业厂房安全管理。三是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服务和社会化公益服务等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健全服务平台梯度培育、服务机构良性发展、服务功能规范精细、服务能力效率全面提升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鼓励各类机构利用“互联网+”手段为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深层次、专业化的创新创业服务,推进创新创业项目快速落地、高效转化。

       (七)聚焦党建工作,营造工信干事创业新氛围。一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重点抓好“六专题一实践”:即开展专题学习、专题培训、专题党课、专题宣讲、专题研究宣传阐释、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成效。二是强化党建引领作用。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主线,紧扣“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职责定位,开展党员承诺践诺、设立党员责任区、岗位建功等活动,推进“三个表率”模范机关建设,实现党建+业务双轮驱动。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强化纪律规矩意识,筑牢廉洁自律底线。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三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学习思维,提升业务水平,注重新技术新业态学习,注重产业行业发展规律运用,使党员干部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行家里手。探索建立年轻干部到企业挂职机制,让年轻干部在业务一线接受锤炼,以年轻干部“懂经济”促进“兴经济”。贯彻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机制,充分调动和保护干部改革创新、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打造敢担当、善作为的工信干部队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