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2016年度卫生计生工作计划
索 引 号:014109760/2016-00009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市卫计委
生成日期:2016-07-11 公开日期:2016-07-11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2016年度卫生计生工作计划
2016年度卫生计生工作计划

    2016年及“十三五”时期卫生计生工作要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下,从大健康、大卫生的高度出发,既立足当前,又谋划长远,全面落实各项规划措施,系统推进健康常州、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深化医改以及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等任务,切实把“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的蓝图描绘好、实现好,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今年全系统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围绕重点,攻克难点,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市要集中精力,全面落实省、市出台的各项综合医改政策措施。继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动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的建立和实质运作,理顺各方权责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院长负责制,加强公立医院院长培训,逐步推动院长职业化,强化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探索备案制人员管理办法,实施薪酬制度改革,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全面落实好政府投入政策,进一步深化医药价格综合改革,加强公立医院运行情况监测,完善公立医院价格管理政策,探索建立以合理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加快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建立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谈判协商机制,提高医保基金使用绩效。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和多元健康服务。以健康管理和慢病诊疗为重点,扩大基层首诊试点,逐步推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回归功能定位,推动分级诊疗制度框架逐步形成。加强整体规划,在城市推行市区一体化,探索建立集团化、托管型、技术协作型等多种类型的医联体;在农村全面推行县乡村一体化改革,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优化公立医院布局,新增床位主要用于扶持基层医疗机构、社会办医和薄弱专科建设。积极发展多样化健康服务,促进医养结合。加快推进智慧健康建设。改造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利用全员人口数据库,优化人口健康信息服务。扩大区域影像覆盖范围,提升应用成效。推进金坛区、天宁区落实“三个一”工程试点。倡导推行“实名制就诊”。积极开展“互联网+”智慧医疗应用,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健康服务。完善移动医疗平台和妇幼保健系统,扩大血液追溯管理范围。依靠大数据支撑,强化对医疗卫生服务的绩效考核和服务监管。开展重要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和风险评估,保障信息安全。

    (二)突出效率,提升水平,不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巩固和扩大基层医改成效,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持续健康发展。激发基层运行活力。完善基层机构财政补助方式和绩效工资政策,实行核定任务与定额补助挂钩,适时动态调整。建立绩效工资总量调控机制,完善内部分配政策,保证一线医疗骨干收入明显增长。创新基层人员编制管理,采取政府购买岗位等办法保障工作开展。深入推动基层卫生综合改革,研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政策衔接办法,并充分发挥医保制度对分级诊疗的引导和支撑作用。实施提档升级工程。落实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补助责任,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继续推动基层机构设施设备提档升级。开展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创建。创建3家省示范乡镇卫生院和18家省示范村卫生室。重点推进11个重点建设和培育的乡镇卫生院特色科室建设。鼓励各地探索建立区域性基层医疗卫生中心,发挥上引下联纽带作用,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推进医生签约服务。以重点人群个性化签约为突破口,积极组织开展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创新试点,进一步扩大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覆盖面,提供不同类型的健康服务包,引导群众自愿签约。实施“签约医生服务联盟”,积极探索赋予签约医生更多可调配的卫生资源。全面落实签约服务的全科医生可根据协议获取合理报酬的政策规定。

    (三)着眼均等,预防为主,大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效能。围绕公共卫生计生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供给,进一步提高均等化水平。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工作。持续推进重点疾病与新发传染病防控稳中有降态势。加强预防接种基础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完善慢性病“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加快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强化重性精神病管理。健全覆盖全市的食品安全风险、城乡生活饮用水、职业危害因素、医疗机构和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网络。提升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管理。市本级按照人均不低于70元标准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溧阳市、金坛区和武进区按人均不低于50元标准落实经费,并纳入财政预算。在12大类45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将一些服务对象广、干预效果好、成本效益高的项目纳入服务范围。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合格率和使用率分别达到90%、50%。强化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县区级考核,完善项目资金管理和支付方式,加强项目宣传,提高居民知晓率。开展妇女“两癌”筛查、儿童口腔疾病干预、心血管疾病早期筛查等项目。加大体育与医疗融合,打造集体质和疾病检测、运动能力评估、科学健身指导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提高妇幼健康服务能力。整合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加强妇幼健康机构标准化建设,扩大妇幼保健和产儿科住院服务供给,为全面两孩政策顺利实施提供服务保障。继续开展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区创建活动,创建1家省示范区。继续实施妇幼健康项目分级服务和妇幼健康服务联合体。规范实施妇幼重大项目,加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能力建设,稳定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80%以上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成标准化的妇儿门诊和计划生育科。规范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以及避孕药具管理和不良反应监测,全面改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水平。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常州市、溧阳市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确认,天宁区建成“江苏省健康促进区”。开展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和健康镇、村、健康单位建设活动。建成3-5个健康镇,2-3个国家卫生镇。持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实现城市生态、绿色、文化和宜居品质的新提升,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强控烟指导和监管,巩固卫生计生系统全面禁烟成果。全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综合水平比2015年提高20%。不断提高卫生应急能力。围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和其他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两大任务,进一步健全应急体系,推进基层卫生应急工作规范化建设和全民自救互救素养提升工程。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开展卫生应急培训演练,全面提升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水平。完善卫生应急专家库,高度重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沟通以及信息发布、舆论引导和舆情分析工作。

    (四)依法依规,改进服务,全面提升计划生育服务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计划生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切实做好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依法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依据新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加强市情调研,科学制定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方案。深化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坚持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建立出生人口监测和预警机制,为政府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提供依据。加强人口新政的宣传引导。提升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坚持以创促建、项目引领、考评推进,进一步推动幸福家庭创建深入健康发展。落实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重点解决企业职工一次性奖励兑现。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依法严厉打击“两非”行为,促进全市出生人口性别比进一步下降。推进中国计生协特殊家庭帮扶模式探索项目,建设春晖家园7家、生育关怀帮扶基地10家。总结推广青春健康家长培训试点经验,大力普及青春健康教育。深化流动人口关怀关爱。均衡合理配置公共卫生计生服务资源,将流动人口纳入城镇基本公共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范围,实行均等化服务。重点关怀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新建4家企业外来工健康促进平台“康健驿站”。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区域协作机制,做好流动人口居住地生育登记服务,推进网上信息共享。探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双向考核机制。

    (五)改善服务,提升质量,不断优化医疗服务品质。持续改善医疗服务。加快市妇保院、市一院钟楼院区,市三院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市中医医院急诊病房综合楼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就医感受。重组再造就诊流程,调整急诊、门诊、住院业务流程。继续建立专家联合诊疗服务模式,建设8个以上多学科协作诊疗中心。开展日间手术,病种数达20个以上。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加强医疗质量控制。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和医疗服务流程标准化,深入开展优质护理。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医疗安全工作,确保无重大安全事故。深化平安医院创建工作,巩固完善医患纠纷处置长效机制。全面提升药事管理水平。认真组织省药品集中采购市级价格谈判,减轻群众用药负担。加大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推广使用基本药物力度,促进与基层医疗机构间的用药衔接。进一步健全药品耗材集中采购服务监管体系,完善市级管理的低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办法,提高医用耗材临床合理使用水平。做好市级低价药品和急抢救药品采购储备工作。继续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建成常州市精麻药品使用信息管理系统。依法强化行业监管。健全和落实卫生计生依法行政工作各项制度规范,推进卫生计生法治建设。加强卫生计生行政审批政务服务工作,进一步优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切实履行全行业管理职责,全面加强对公立医疗机构、民办和其他非政府举办医疗机构的监管。加强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推进公共卫生综合执法体制改革。

    (六)继承创新,发挥优势,积极推进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发挥中医医疗预防保健特色优势,不断完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中医药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创新中医药服务模式。聚焦中医药发展的重大需求和制约瓶颈,加强多领域多学科间的协同,系统开展中医药基础理论、诊疗技术、疗效评价研究,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试点开展中医“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发挥中医药在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深化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加大中医专科人才建设。加强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科建设。加强指导市级中医重点专科和特色专科建设,健全重点专科滚动管理机制。新创建7个省级以上中医重点专科。启动新一轮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全面加强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中医护理等人才培养。开展市级名中医评选和基层名中医培养。完善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推进医教协同深化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改革。加强基层中医药能力。所有中医院建立中医预防保健科或“治未病”中心,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提供较为规范的中医药服务。完善县乡村医疗机构中医药业务协作机制,加快县级中医医院建设。开展乡镇卫生院示范中医科、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标准化建设。推进孟河医派传承工作室和孟河中医医院建设。

    (七)持之以恒,不断突破,全力打造卫生计生人才高地。大力实施人才强卫工程。做好高层次卫生人才引进培养,重点做好优秀人才、紧缺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的引进工作,为卫生计生改革发展提供人才要素支撑。搭建技术创新平台,强化学科(专科)建设,注重专家培养,提升专科医疗服务能力,打造人才高峰。依托转化医学基地建设,加大适宜卫生技术推广力度。继续加大基层人才建设。探索实施基层卫生人才“县管乡用”机制,深入实施卫生人才“强基工程”。实施以全科医生为主的基层骨干遴选计划,建设基层卫生骨干队伍;组织实施好农村医学本科生、专科生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工作。推动建立全科医生为重点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重点加强师资培训和临床模拟训练中心建设。加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信息化建设,强化过程管理,进一步提升培训质量。举办国家级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八)维护政风,提升行风,不断树立卫生行业新形象。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坚持从严治党、思想建党、制度管党,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守纪律、讲规矩。持之以恒深化作风建设,巩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加大“庸懒散”治理力度,坚决纠正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做好突出信访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规范权力运行,加强专项经费使用监管。推进医疗服务廉洁风险防控工作,完善医德考评和医师定期考核制度,严格落实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进一步完善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共防共治机制,培育和塑造行业风清气正、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加大典型宣传和社会宣传力度,进一步弘扬行业职业精神,促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