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常州市城市管理局2021年工作总结
索 引 号:014109517/2022-00016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权责清单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市城管局
生成日期:2022-02-28 公开日期:2022-03-04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常州市城市管理局2021年工作总结
常州市城市管理局2021年工作总结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市实施“532”发展战略、持续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的重要之年。一年来,市城管局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自觉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全力打造“为民城管、法治城管、智慧城管、全民城管”,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一、聚焦民生,市容环境秩序持续改善

1.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一是实施精品街道建设。持续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专项行动,制定《辖市(区)精品街道建设验收计分细则》《街道(镇)精品街道建设验收计分细则》。组织城市视觉综合品质提升专题讲座培训,提高创建水平。全市共建成77条精品街道。二是牵头实施轨道交通2号线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二期工程。认真履行整治指挥部办公室各项职责,深化设计施工方案,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全面完成市容市貌整治、道路改造、老小区整治、园林绿化提升、景观照明等任务。三是牵头实施新建非机动车红灯等候区遮阳棚。落实责任主体、明确点位数量、深化设计方案、建立联动机制,共建成68个非机动车红灯等候区遮阳棚。四是牵头实施背街小巷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根据住建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完成玉带路、庙西巷等10条背街小巷环境整治。

2.实施城市容貌综合治理专项行动。一是开展大型户外广告整治。组织对楼顶户外广告、遮挡窗户的大型户外广告设施进行集中整治,对轨道1、2号线沿线和14条精品街道建构筑物立面和玻璃幕墙、门窗内外张贴、悬挂广告标语等进行整治。二是全面整治提升市区报刊亭。与常州邮政、日报社对接,拆除报刊亭153个。三是加强非机动车停放秩序管理。组织各区通过挖掘停车资源、违停拖移等手段形成长效机制,共拖移车辆62909辆、新增施划停车线338662米、可容纳270682辆非机动车停放;同时,约谈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加强停放秩序长效考评,协调企业与属地区、街道(镇)共同管理好共享单车。四是持续破解城市“牛皮癣”难题。实行执法部门与通信部门长期合作机制,改变停复机模式,增加违法成本和复机难度,共清理84981张、处罚661起、停机数量368个、已复机186个。五是助力典范性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加大市容环境整治力度,切实提升文明城市建设水平;组织局系统按照测评样本点位要求,开展多次文明城市建设工作督查。先后被市委授予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集体和“五大明星城”建设先进集体。

3.深入推进落实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制定《市容环卫责任区智慧化管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完成试点道路的运转磨合,在9条道路投放摄像头43个,并采集708个沿街商家信息。系统共识别各类市容环卫责任制问题3614个,商户自处理且完成整改问题1749个,再学习问题506个,推送至多级联动进行派遣处置322个,自行整改率达86%以上。12月23日召开市容环卫责任制信息化工作现场会,加大市容环卫责任区信息化推广力度。

二、乘势而上,环境卫生管理成效明显

1.推进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市生活废弃物处理中心续建三期工程竣工验收及相关配套设施工程,加快对接市生活废弃物处理中心续建四期工程前期手续。夹山填埋场渗滤液应急处理设施投入使用,有效压降渗滤液积存,消除环境风险隐患。金坛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1#炉点火,新北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完成主厂房桩基施工、检测及厂内配套道路、围墙施工。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完成103座城市公厕提标改造、191座农村公厕新改扩建;同时新增144家单位加入“公厕联盟”。编制城市管理领域推进环太湖地区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开展前期调查摸底。

2.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一是建立制度体系。制定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形成《常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草案送审稿,出台《常州市住宅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标准》。二是推进分类扩面。全市新增达标小区266个、分类单位8个、分类行政村44个,市区建成区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均达100%;有序推进日常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餐厨废弃物、农贸市场易腐垃圾及大件垃圾分拣中心等9个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建设。三是开展精准宣传。依托地铁1号线,开设“龙城新时尚号”垃圾分类地铁专列;广泛开展垃圾分类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进行政村活动,充分发挥垃圾分类科普基地的宣传阵地作用,共开展各类宣传活动7048场,发放各类宣传手册131.5万册。四是进一步扩大餐厨废弃物收运范围,全市累计签约产废单位4584家,签约收集率100%。五是进一步深化建筑垃圾治理国家试点成果,制定《常州市市区建筑垃圾处置管理办法(草案)》。12月8日,住建部召开全国城市建筑垃圾工作视频会议,全力推广我市建筑垃圾治理试点经验。

3.提高环境卫生管理水平。一是统筹协调,科学调度,确保市区生活垃圾处理日产日清、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全年共处理生活垃圾210.89万吨(日均5777.71吨),其中焚烧处理率77.04%。二是督促有关单位抓好各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问题整改,分门别类列出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实时对账销号。三是稳妥推进夹山填埋场移交事宜,确保各项工作平稳有序过渡,2022年1月1日起正式由武进区实施管理。四是开展城市道路、公共厕所、转运站、餐厨废弃物收运、工业垃圾混装、垃圾分类小区及终端管理等月度考核,持续巩固环卫管理成果。五是完成全市115座中转站检查考核,形成评析报告,制定“一站一策”整改方案,促进中转站规范达标运行。六是实施《常州市环卫作业服务企业信用管理办法(试行)》《常州市环卫作业服务企业信用考核办法(试行)》,构建全市环卫行业信用体系;修订《江苏省城市环境卫生作业质量标准》,编制《常州市“十四五”环境卫生发展规划》《生活垃圾焚烧稳定化飞灰填埋处置技术标准》《常州市城市公厕等级评定标准(草案)》《道路环卫机械化清洗作业服务规范》。七是加强机械化作业监管和审核,增加重点道路机械化清扫保洁和洒水频次,最大限度控制扬尘污染。八是全年共淘汰109辆国三柴油运输车,新增新能源环卫车辆55辆。九是加大对焚烧发电、渗滤液处置、餐厨废弃物处置、填埋气体发电等BOT项目监管力度。

三、生态优先,园林绿化水平提档升级

1.持续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完成新一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8-2035)》中间成果,融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面完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六大工程,共计实施125个项目,新改建绿地约210公顷。完成竹林路龙城大道西侧、红梅假日广场等44个“口袋公园”建设,完成红梅公园空间开敞、晋陵路水利规划设计院围墙通透化改造工程。完成通江路、晋陵路和延陵路等城市主干道草花布置,打造精致道路景观。推进创建申报材料汇编,编制《常州市生态园林地图》,上线试运行常州市生态园林管理信息系统。贯彻《常州市城市绿化条例》和事权下放要求,健全绿化工程建设标准管理体系,编制《常州市城市绿地建设规范》《常州市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管办法》。开展园林绿化市优工程“戈裕良杯”评选及省优工程“扬子杯”推荐。最新江苏省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调查显示,常州公众对环境绿化情况满意率位列全省第一。

2.全力推进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实施城市绿化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全市共建设(改造)21条绿化精品道路。完成两次绿化施工企业信用评价,稳步推进绿化工程信用分应用;开展绿化养护信用系统信息采集更新,强化信用评价结果应用。完善城市绿化专项考核计分办法和细则,优化城市绿化专项考核样本库,共考核812次、发出考评案卷119个、巡查案卷288个。每季度开展城市绿化专项整治,美化城市面貌,全市共整治道路56条。开展园林绿化养护示范段创建,评定15个技术创新示范养护标段。开展园林绿化长效管理“双优”竞赛活动,表彰45个优质标段、45位优秀能手。实施溧阳、武进、新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完成《常州市城市绿化废弃物管理暂行规定(草案)》,推动建立园林绿化废弃物管理体系。发布《常州市园林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有效填补行业标准空白。聚焦绿地管理重难点问题,开展杨柳絮防控、天牛联防联治专项培训。

3.全面推广公园管理服务标准化。出台《关于加强全市公园管理工作的意见》《常州市城市公园分类分级管理办法》《常州市公园名录(第一批)》,进一步加强全市公园行业管理。全面推广开放式公园管理服务标准化,实现6个市级公园和7个辖市区试点公园管理服务全面标准化达标,该项目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推介为第一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典型案例。修订星级公园评定办法,完成全市29个星级公园复查和9个公园星级评定。制定皇粮浜湿地公园和中吴宾馆绿地接收、整治和维修方案,全力做好接管的各项准备工作。全面完成市管公园设施维修工程,建成青枫公园WIFI信号全覆盖项目。拓展公园公益服务内容,打造“公园+科普教育”“公园+爱国主义教育”“公园+体育健身服务”等模式,提供高品质的活力园林空间。组织举办全年园事花事活动,优化“云赏花+现场观展”模式,使“月月有景赏,季季有花看”成为新常态。

4.增强全民植绿护绿爱绿意识。一是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结合纪念全民义务植树运动40周年,线上线下齐发力,组织开展13场市区两级机关干部、22场部门(单位)、12场市民植树活动及3场云植树,营造纪念林14个;开展“2021年常州市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启动仪式”、绿色邮政爱心捐赠、全国首个义务植树主题展览馆开馆、省内首个树木认养小程序上线等活动,掀起全民义务植树活动高潮;建设覆盖国家、省、市三级21个义务植树基地。“爱绿植绿护绿,共建宜居美丽常州的探索实践”项目荣获2020年“江苏人居环境范例奖”。二是开展年度“市园林式单位、居住区”创建,公布10个居住区、32个单位为“市园林式居住区(单位)”。三是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启动新一轮《古树名木保护专项规划》编制,修订《常州市古树名木及古树后备资源保护管理办法》;组织专家团队实施省、市级古树名木抢救复壮保护工程;制定古树名木专项考评细则,加大日常养护和巡查监管力度。四是创新“流动的园艺中心”形式及内容,组织开展“园艺推广周”“流动园艺课堂”等活动70场,倡导绿色生活理念。五是新建8座社区邻里月季园,改造2座精品月季园,打造健康宜居的社区环境。

5.圆满完成各项对外参展任务。第十一届中国月季展览会常州园获得室外造园艺术展金奖,盆栽精品月季获得3金2银1铜的佳绩;第十一届省(南京)园博会专题展览荣获一等奖4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4个;2021年扬州世园会常州园获得江苏城市展园金奖,常州展区获得江苏室内展区银奖,盆栽精品月季获得3金1银的佳绩。

四、规范执法,城管治理效能有效提升

1.强化重点领域立法制规和普法常态化工作。开展《常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常州市市区建筑垃圾处置管理办法》《常州市绿化废弃物管理暂行规定》《常州市古树名木及古树后备资源保护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起草工作,进一步完善我市城市管理领域法律体系,均已进入审核程序。制定《常州市城市管理局2021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认真落实局领导班子集体学法制度,围绕《退役军人保障法》《行政处罚法》等专题开展集中学习;组织各辖市、区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管理对象等开展专题讲座和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宣贯《常州市城市绿化条例》《市政府关于加强户外广告设施设置管理的决定》,指导各辖市、区执法部门加大对绿化、户外广告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2.创新探索综合执法改革。牵头做好全市各镇(街道)综合执法改革工作,目前溧阳市、金坛区、经开区已公布具体工作方案和集中事项清单。同时,与市司法局联合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建立全市综合行政执法协同指导和监督考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实施方案》,建立市、区两级考核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对镇(街道)综合执法队伍的监督考核标准和市级部门协同指导的工作流程。

3.优化行政审批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一网通办”“不见面审批”,为更多企业和居民提供便捷服务,累计办理各类行政许可129件,其中,从事城市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运输许可35件,砍伐移植城市树木6件,附属绿化设计方案审查48件,办理开发建设项目绿化工程竣工备案39件,迁移古树名木1件。

4.加大专项执法力度。一是持续推进违法建设治理。巩固五年违法建设治理成果,不定期督查违法建设处置情况,全市共拆除新增违建14.48万平方米,存量违建26.88万平方米;优化违法建设监管机制,加大既有建筑安全排查整治工作力度。二是开展建筑渣土运输专项整治。强化企业渣土车准入管理,全年淘汰老式渣土车161辆,新增环保渣土车563辆,并及时更新企业及车辆基础信息,完善建筑垃圾监管指挥平台功能;坚决打击渣土运输处置过程中各类违规行为,共检查各类工地场所道路50893场次、渣土车16217辆次,立案708起、责令整改538起、行政约谈152起;严格落实惩戒措施,强化建筑渣土运输诚信考核结果运用。三是开展露天焚烧和露天烧烤整治。组织协调辖市、区城管执法部门开展常态化巡查,督促责任部门落实问题整改,共查处违法行为599起。四是参与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执法。会同市轨道公司、公安、交通等部门开展联合整治行动,指导和督促沿线施工企业依法依规施工。五是结合《常州市城市绿化条例》施行,牵头开展绿化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切实解决城市管理中长期存在的占绿、毁绿等突出问题;开展业主公共收益管理与使用情况专项执法检查,首批覆盖市区100家住宅小区、24余万户居民4000余万元业主公共收益统一入账“归位”,促进住宅小区物业服务和群众满意度双提升;针对退红线区域擅自设置地桩、地锁、锥桶等行为开展专项整治,整改各类问题2000余处;开展餐厨废弃物专项整治840次,当场教育整改191起,行政指导29起,立案查处13起。

5.持续提升执法队伍能力。结合基层镇(街道)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拓展律师驻队工作范围,体现“汇、聚、融”三大工作特色,全市共有40个基层城管执法中队和镇(街道)综合执法局开展律师驻队工作。持续开展“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提升行动,推行“721”工作法。认真落实三项制度,推广非接触式执法、警城联动等模式,与失信惩戒有效结合,规避执法冲突。与市司法局联合开展驻队律师和镇(街道)综合执法人员培训。“基层综合执法筑基工程项目(律师驻队)”入选我市创新市域社会治理重点项目。

五、科技赋能,智慧城管建设加速推进

1.筑牢智慧城管底座。编制信息化建设纲要,明确“预研一批、建设一批、应用一批”原则,信息化建设体制机制日趋完善。完成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二期建设,建成智慧城管云脑系统、城市基础数据采集体系系统、城市综合管理服务评价体系、舆情管理处置系统,稳步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以解决实际问题为落脚点,加大市容、环卫、公园管理、绿化养护、执法、舆情等信息化建设力度。完成网络结构改造,形成以电子政务网为主,城管专网为辅的网络运行环境。

2.提升长效管理水平。一是完善考核办法,推动重心下移。重新划分街道(镇)考核类别,提升一类标准考核街道(镇)的占比;修改街道(镇)考核计分办法,增加区级考核结果运用;增加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标准、《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专项行动方案(2020-2022年)》和信访舆情处置等相关内容。二是严格奖惩措施,鼓励创先争优。实施《常州市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考核奖惩办法》,有效传递长效管理压力,压紧压实主体职责,更好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三是强化内外监督,提升考核公信力。落实《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工作内外部监督若干举措》,对现场考评、案卷审核全过程监督,公开所有考核案卷处置流程和成绩。四是健全约谈机制,督促问题整改。针对考核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提前介入,主动约谈责任单位,督促推动问题整改,后续监督考核从严跟进,确保整改成效。五是增强服务能力,回应百姓关切。开展市民满意度问卷调查,集中力量解决百姓关注问题;召开考核工作座谈会,指导各辖市区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模式;对第三方测评市民满意度较低的问题,开展专项考核。六是定期分析评估,及时调整纠偏。联合专业团队每季度对考核数据进行分析评估,优化考核体系,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3.强化科技创新作用。参与住建部《城市综合管理服务评价指标及评价细则》集中修改及《城市治理与服务数字化管理框架与数据》国际标准编写;参与科技部“跨平台服务信用管理技术研究”项目,与高校共同研发“跨地区、跨部门、跨平台城市管理服务信用智慧平台”,构建城市管理服务信用模型、指标和政策体系。开展局级科技项目12项,涵盖市容环卫、园林绿化、信息化建设、城市治理等领域。优化“政产学研用”创新模式,成立常州市城市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5G+城市治理创新实践基地)理事会,规范议事程序,开展3项城市治理课题研究。

六、守牢底线,安全生产工作稳步向好

1.压实安全生产责任。编制《常州市城市管理局党组成员2021年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清单》,强化领导联系基层安全生产工作机制,单独设立应急管理处,定期开展督导调研,推动领导责任落地落实;突出市容环卫、行政执法、园林绿化等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加大对重点企业监管力度;引导、督促城市管理项目建设、环卫作业、建筑垃圾运输、园林绿化工程及养护等企业严格依法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安全管理措施,有效管控安全生产风险。

2.开展三年专项整治。紧盯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违法建设安全、垃圾处置安全、单位消防安全等重点行业、重点部位以及恶劣天气、节假日等重要时段,深入排查整治行业领域风险隐患,将例行检查与突击检查、巡回检查与领导督查、专项检查与全面普查结合起来,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建立台账、列出清单、逐项整改。

3.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健全完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管理制度,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及新安全生产法等作为重要学习内容,列入学习计划;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全面系统学习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通过集中培训(分层次)、结对帮训、岗位培训等形式,强化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和普通职工培训,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4.加强安全应急技术防范。充分利用物联感知技术、图像识别技术、大数据判别技术等现代科技和信息化手段,对全局安全风险隐患源进行科学、系统、信息化管理;组织专人、专家对城市管理安全应急物联网应用及系统建设课题进行研究,共设置智能烟感报警器100个、水位探测报警器4个、NFC巡更点位30个、窨井报警装置498个。

5.强化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明确各级责任,加强预报预警,强化应急处置措施,落实各项准备工作;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及时掌握疫情发展状况,调整应对措施;坚持节假日及重点时段加强值班值守,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到岗带班、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和事故信息报告制度;及时补充完善应急抢险物资,指导各单位组建应急处置救援队伍,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切实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七、提高站位,全面从严治党取得实效

1.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党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党组会、中心组学习会及时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做到有专门台账、全程记实。全年通过履责记实平台上传党组集体履责信息106条、个人履责信息794条。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年初制订计划安排,7月份更新责任清单,做到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进一步完善内部党建考核机制,及时修订对局属各单位的党建考核细则。严格落实市委巡察专项督查问题整改,做好政治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组织开展“清风城管”专项检查,做到抓早抓小,常态监督“治未病”。配合市纪委继续深化“私车公养、挂证取酬、违规借贷”专项治理的核查工作。注重用“身边人”“身边事”开展针对性廉政教育,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自觉、自警、自律意识。年内配合完成违纪立案4起4人,诫勉谈话2人,提醒谈话2人,谈话提醒5人,配合办理信访举报6件。

2.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按照中央及省、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部署要求,抓好“六专题一实践”重点任务。全年局党组及各基层党组织累计召开中心组专题学习会52次,交流研讨56次,支部集中学习259次,实地参观50次,市委宣讲团成员宣讲6次,基层主题宣讲50次。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与街道、社区进行结对共建,局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排出一批群众期盼的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公园绿化、行政执法等领域民生实事项目,完成重点“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8个,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10个,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4项,参与志愿服务279 人。

3.强化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制定《“龙城先锋•精治管家”党建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进一步改革创新、凝聚合力,扎实推进全局党建工作全面发展、提质创优。按照《“建党百年•城管抒怀”城管文化建设“525”系列活动方案》,开展“红的教育”“美的展示”“技的比武”“优的评选”“爱的关怀”五大类25项文化建设系列活动。“七一”前后,全局4名党员和2个集体获得省、市级荣誉,局系统同步开展“两优一先”评选表彰活动。实行《市城管局党员积分制考核管理评分细则(试行)》,推动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精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4.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干部队伍状况综合研判,严格把握“好干部”选拔标准,有序推进干部选拔和公务员职级晋升。开展“党性教育暨干部综合能力提升”集中培训和“导师带徒 跟班学习”活动,提升干部队伍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修订《局机关公务员考核办法》,完善《局属事业单位2021年度综合考核办法》,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和引导作用。持续推进“局人才工作室”建设,修订《局人才工作室评价体系》,明确7个人才工作室的建设目标和方向。开办城管“职工学校”,进行现场教学和实践操作,更新知识,拓宽视野,提升职工技能水平。

5.提升意识形态和宣传工作质效。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各项要求,压紧压实责任、完善体制机制,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为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舆论保障。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有机结合,积极打造有思想、有品质、接地气的党建报道,充分展现城管“为民服务”新形象。紧扣重点、适时“盘点”、突出亮点,分级分类开展宣传报道,彰显城市精细化管理成效。充分运用“常州微城管”公众号和《常州城管》杂志宣传阵地,打造地铁宣传主题列车、摄影展、宣传画册等,提升宣传覆盖面。完善舆情快速响应、处理机制,有效预防和消除网络舆情造成的负面影响,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