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常州市2017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索 引 号:014109429/2018-00032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常政发〔2018〕9号 发布机构:常州市人民政府
生成日期:2018-01-18 公开日期:2018-02-01 废止日期:2020-11-24
内容概述:常州市2017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常州市2017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江苏省人民政府:
  2017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常州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加强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决策部署,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提升行政执法效能,依法化解社会矛盾,全面提升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为常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一、精心组织,统筹安排,有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围绕法治政府建设中心任务,强化推动落实,提升法治能力,营造浓厚氛围,有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做深做细,做出成效。
  一是在部署推进上扎实作为。修订《常州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组织领导和谋划落实,对依法行政形成制度性安排。召开全市政府法制工作推进会,丁纯市长专门作出批示,提出工作要求。下发2017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和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明确67项重点工作,按照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抓好落实。委托中国政法大学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第三方评估工作,形成专题报告供领导参阅,努力破解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瓶颈难点问题。强化督查考核,增加法治政府建设在全市综合考核中的权重,强调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的有效落实,充分发挥督查考核的导向推动作用,增强各地各部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开展依法行政示范项目创建活动,通过树立典型、以点带面,促进法治政府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二是在能力提升上有效作为。加强领导干部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工作,出台加强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意见,突出学法重点,健全学法机制,创新学法方式,促进学法工作有效落实。推进市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常态化制度化,把学纪学法作为每次政府常务会议的一项固定议程,精选主题、以案释法,切实提升学习效果,全年共学法5次,初步形成了政府常务会议学法特色品牌。天宁区政府常务会议推行“课题定制”学法模式,安排部门负责人、政府法律顾问、资深法官等进行专题讲解,针对性提升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能力。精心组织全市法治政府建设专题培训班,培训各级领导干部110余人。更新了900道县处级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试题,首次设置主观论述题,并向科级干部延伸,促进依法行政能力有效提升。着力加强政府法制干部培育工作,通过强化与高校的联合培训、开展年度课题调研工作、举办主题征文活动等途径,不断提升法制干部的能力素质。加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工作,对250余名市级行政执法人员进行执法实务培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
  三是在宣传引导上积极作为。深入推进“七五”普法规划贯彻实施,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建立健全法治宣传与法治城市同创、与司法执法实践同推、与法律服务互融、与媒体宣传互动的工作机制,努力营造尊法守法、依法用法的法治环境。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开展“法润常州”“春风行动”等主题活动,抓好十大产业链和现代服务业领域重大项目推进中的普法与法律服务,税务、工商、环保、安监等30余家部门开展法律宣传和服务活动260余场次。深化千人以案释法工作,全面推进“常州法治大讲堂”,创办“常州市行政执法大讲堂”,打造普法特色品牌。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建成以全国首个税收法治公园、全省首个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广场为代表的部门法主题公园集群,建成各类法治文化阵地1795个,一地一品、具有地域特色的法治文化阵地集群已形成规模。全面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教育”,常州普法微信公众号升级为普法微信矩阵,扩大普法影响力,弘扬法治正能量。市国土局运用无人机、VR等手段开展国土普法“V宣传”,受到群众欢迎。
  二、聚力创新,纵深推进,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
  聚力集成创新,深化改革举措,加快推进简政放权,着力推进审批监管扁平化、便利化、规范化,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全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创新创业活力最强的区域。
  一是全面构建“不见面审批(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审批流程,提升政府服务效率,全面构建具有常州特色的“不见面审批(服务)”体系,常州市政务服务管理标准化项目成为全国试点,金坛区获全国“行政审批改革创新奖”。积极落实“网上办”,在全国率先开发应用“投资项目信息共享、网上审批系统”,建成横向联通所有涉建部门、纵向覆盖辖市(区)的审批平台;全面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实现“二十证合一、一照一码”;打造“常州市不动产智慧云平台”,构建交易安全、共享共建的不动产登记交易新生态。加快推进“集中批”,启用总面积11万余平方米的全新市政务服务中心,实现审批服务“进一个门全部办、在一个窗全程办”;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工作,武进区和常州高新区、常州经开区行政审批局全部挂牌运行,首批集中事项分别为56项、92项、52项。创新实施“联合审”,在全面推广“五联合一简化”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施工图数字化联合审查;开展“证照联办”改革,在市级和天宁区、钟楼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置“证照联办”综合窗口,实行“一窗受理、内部流转、并联审批、证照统发”,办理时间压缩了三分之一。扎实推进“不见面”,加快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公布市级不见面审批(服务)事项1555项,占市级政务服务事项的94%;完成“常州综合服务旗舰店”上网,提供五大板块、六大特色服务;在省内率先运行政企互动微信平台“常州政企通”,平台用户数达81643人,累计发布信息4192条,受理企业反映问题57个,解决率100%,受理“直通市长”有效申请38起,均已处理完毕;充分利用“三微一端”(政务微博、微信、微视频和客户端)等新媒体,开展在线服务,即时办理事项。
  二是扎实推进“3550”改革。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围绕“3550”改革目标,在缩短审批链条上持续发力,在推进联审联办上不断加码,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举措。进一步优化企业开办流程,推行企业名称登记网上自主核准,并联进行银行开户、税务发票领取环节,开办企业审批时间压缩至2.5个工作日。全面推行不动产登记交易“一窗受理”,加快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交易”,打造官网+微信+电话“三位一体”查询方式,切实方便群众。在各辖市(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置“工业50专窗”,推行“一窗受理、提前服务、分段并联、限时办结”的工作新流程,促进联审代办再提速。在全省率先编制并公布《常州市建设项目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开发运行“常州市中介超市网上平台”,统一规范各类中介服务,提升服务效率。
  三是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转变监管理念,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率先在全省建成全市统一的“双随机”监管抽查平台,全面覆盖市级35家部门、17家执法机构以及辖市(区)210余家部门和机构,并将所有执法人员、检查对象和部门检查清单信息录入“双随机”监管抽查平台,建立全市统一的大数据库。依托“双随机”平台,加强信息互通,完善协作机制,努力解决信息不对称、监管不到位的问题,促进执法工作规范化。完善监管信息公示,在“信用常州”网站开设“常州市‘双随机’检查公示专栏”,全时段对外滚动公示执法检查结果,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三、民主公开,强化监督,着力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围绕构建具有常州特色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全面推进科学民主决策,着力加强制度建设,切实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制约,不断夯实法治政府建设基础。
  一是推进重大决策法治化。制定《常州市推进重大行政决策规范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推进重大行政决策规范化管理的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出台《常州市政府合同管理办法》,从制度上规范政府合同的订立、履行和管理。新北区对所有需经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的重大议题全面推行法制审核“双把关”制,将部门法律顾问和区法制办审查通过作为上会讨论的必经前置程序;溧阳市出台了政府合同管理办法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实施细则,有力促进依法行政。进一步推进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中的咨询论证作用,提升决策水平。目前,市和各辖市(区)政府均成立了法律顾问委员会,武进区还组建了法律顾问智库,将服务对象拓展至区四套班子全体领导;各政府部门、各乡镇(街道)根据工作需要形成了多种形式的政府法律顾问服务方式,全市基本实现了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的全覆盖。市政府常务会议邀请市政府法律顾问智库成员作“PPP法律风险与防范”专题辅导报告;市地税局在全国率先推行“纳税人保护官”制度,聘请法律、财税专家参与协调处理涉税争议;市教育局实现局机关和直属学校、事业单位法律顾问全覆盖,建立了“法律体检表”、法治微讲座、突发事件律师1小时内到场处置等机制;市食药监局强化“课题制”管理,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推进“智慧法典”建设、典型案例解析以及执法裁量基准制定等重点工作,成效良好。
  二是推进立法制规精细化。坚持科学民主立法,制定市政府规章立项、起草、审查工作规定,积极开展立法评估和专家论证工作,通过网络公开和实地调研等途径充分听取社会意见,不断提升立法精细化、科学化水平,全年提请市人大审议出台了地方性法规《常州市电梯安全管理条例》《常州市天目湖保护条例》,出台了政府规章《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常州市餐饮业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完成了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调研项目11件。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工作,制定审查标准、立卷归档、目录管理三项制度,严格审核把关,出台了《常州市专利奖奖励办法》《常州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管理暂行规定》等文件。进一步扩大规范性文件后评估项目范围,推进后评估工作常态化开展,切实提高文件制定质量。认真开展文件清理工作,对2003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制发的市政府文件2406件进行全面清理,公布失效、废止文件1446件。
  三是推进监督制约立体化。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完善各级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报告的实施细则,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通过领导督办、群众参与、媒体追踪等方式不断提升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质量。强化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制定市长批示件交办事项督查落实工作细则,扎实开展重点工程、主要经济指标、为民办实事项目等专项督查,确保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加强审计部门专门监督,突出“审计全覆盖”,对财政预算执行、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等有效实施审计调查,审计处理处罚25.3亿元,审计后促进增收节支2039万元。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全年通过市政府门户网站公开各类规范性、政策性文件3100个,发布政策解读112篇,制作专题专栏37期,举办在线访谈134期;召开新闻发布会78场;累计公布市级政府各部门行政权力事项8549项;依法妥善办理向市政府提出的信息公开申请95件。
  四、深化改革,规范执法,切实提高行政执法效能
  多层次、分类别推进综合执法改革,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效能,不断提高群众对行政执法的社会满意度。
  一是深入推进综合执法。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重点领域改革推进力度,合理设置综合执法队伍,进一步理顺执法机制,积极构建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出台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跨部门集中规划、园林绿化、城乡建设、物业管理全部或部分处罚权,并将大部分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及相关强制措施下放辖区承担,市级大部分人员编制同步下沉基层;文化领域整合体育执法职能,由文化综合执法机构承担;农业领域整合动物卫生监督职能由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承担;交通运输领域整合设立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机构,承担公路、运输、海事等8类执法职责。坚持关口前置、重心下移,在常州经开区和9个乡镇(街道)开展区域综合执法改革试点,组建综合执法局或综合执法办公室,大力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改革,有效提升基层政府的执法水平和行政效能。
  二是扎实推进规范执法。出台实施意见,在全市执法机关全面推行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进一步优化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质量。市文广新局被国务院确定为“三项制度”试点部门,案件办理实现零投诉、零行政复议改处率和零行政诉讼败诉率。推行轻微问题告诫、突出问题约谈、重大案件回访等柔性执法方式,提升执法效果,市检验检疫局“周三约谈”执法经验入选全国质检系统法治故事。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质量评查,对全市27家行政执法部门73份行政处罚案卷进行全面点评,促进全市行政执法案卷质量提升。钟楼区创新执法督查方式,由区法制办会同区委政法委、监察局、人大法工委、政府办、法院、检察院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区重点执法部门执法情况进行全面督查;新北区人大常委会首次对区重点执法部门开展履职评议,促进执法部门增强法治意识,提升服务水平。深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畅通沟通渠道,细化证据规则,加强“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应用,切实形成打击犯罪合力。
  三是大力推进“互联网+执法”。适应社会发展形势和监管升级需求,大力推进“互联网+执法”,推动行政执法全程记录、监管数据实时共享,不断提升执法信息化水平。市城管局开发运行以“执法通”、渣土车GPS定位监控、视频监控三大模块为主的“数字执法”信息化系统,实现了执法全程的信息化流转,有力提升了城管执法效能。市文广新局作为全国唯一的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建设地级试点城市,依托平台建设,大力推行“四个一”的监管新模式,建成“数据一个库”,推广“管理一张网”,抓好“监管一条线”,配备“执法一个包”,被文化部誉为文化综合执法“常州模式”。市食药监局与省局携手开展“智慧食药监综合监管平台”建设工作,实现了食品药品监管“全业态、全环节、全领域”三个100%,该平台被评为全省民生服务类优秀大数据应用示范项目,被国家总局向全国推介。
  五、健全机制,提升实效,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健全依法化解纠纷机制,深入开展行政复议、行政应诉、调解仲裁等各项工作,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有效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健全行政复议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在化解行政争议中的主渠道作用,健全工作机制,提升行政复议透明度,打造行政复议公信力提升工程,全年市政府共受理行政复议申请113件,审结92件,其中维持、终止、调解、驳回复议申请90件,确认违法2件。全方位畅通行政复议受案渠道,完善市行政复议中心接待场所,畅通网上受案渠道,实现市、辖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中心行政复议受理窗口全覆盖。健全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委员会的作用,加大案件实地调查和听证力度,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参加听证会制度,及时有效化解行政争议。积极推进行政复议决定书网上公开,在市法制办门户网站开辟复议决定公开专栏,对市行政复议中心2017年度办结且已生效、符合公开条件的复议决定书全部上网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进一步加强行政复议信息化建设,推动各辖市、区政府和市有关部门将行政复议应诉案件统一纳入全省行政复议应诉办案系统,提升行政复议信息化应用水平。
  二是健全行政应诉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国务院、省关于加强和改进行政应诉工作的意见,不断健全行政应诉工作机制,依法有效化解行政争议,全年以市政府为被告的行政应诉案件113件,审结76件,其中驳回诉讼请求、裁定撤诉、驳回起诉、驳回上诉、驳回再审72件,撤销、责令履行法定职责4件;被诉行政机关全面依法自觉履行法院生效判决。健全政法委协调推动、法制办指导监督和法院统计汇总的沟通协调机制,对出庭应诉情况、诉讼结果、判决执行等信息进行共享,并实行季度通报,有效促进行政应诉工作深入开展。健全行政诉讼案件法院通知出庭、法制办庭前催告和行政机关庭后反馈的督促机制,努力提高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和应诉质量,实现“出庭出声出效果”。健全考评机制,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纳入法治政府建设考核,有效促进工作落实。钟楼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到100%,实现区政府负责人出庭常态化。
  三是健全调解仲裁工作机制。完善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衔接互动机制,深化公调对接、诉调对接工作,新设市校园纠纷调委会和银行业服务纠纷调委会,深入推进医患纠纷调处试点,全面推广“人民调解第六人”特色经验,不断提升调处实效,提高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水平,全年办理行政调解134231件,人民调解组织化解矛盾纠纷73566件。深入推进仲裁“案件受理多样化、纠纷处理多元化”建设,建立全省首家知识产权仲裁中心,成立涉台商事仲裁中心,积极探索仲裁机构专业化发展路径,不断擦亮仲裁服务品牌,提升仲裁公信力,全年受理仲裁案件556件,标的额14.45亿元。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我市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两聚一高”新实践和常州“一城一中心一区”建设目标,以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为主线,以法治政府建设攻坚行动为抓手,着力解决法治政府建设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强责任、补短板,切实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为增创发展新优势、种好常州幸福树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一是在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部署推进上有新力度。按照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和我市实施方案明确的法治政府建设时间表、路线图,切实加大工作推进力度,抓好工作落实。压紧压实党政一把手建设法治政府的第一责任,完善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协调机制,形成上下协调、部门联动的一体化工作格局。充分发挥督查考核的导向推动作用,进一步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增强各地各部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着力加强政府法制机构建设,努力使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力量配备与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任务相适应,打造一支政治强、作风硬、业务精的政府法制队伍。
  二是在打造法治政府建设品牌上有新突破。坚持把中央和省决策部署与我市法治政府建设实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形成有常州特色的法治政府建设品牌,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成效。充分利用我市经济条件、社会观念和人才储备上的优势,借助地方高校、科研机构力量,积极组织推进全市性品牌项目创建工作。发动各地各部门结合自身特点,在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环节,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和创新实践活动,力争通过品牌创建,营造创新实践的良好氛围,开创我市法治政府建设新局面。
  三是在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能力上有新成效。强化学法制度落实,全面推行公职人员学法制度,重点规范政府常务会议及部门领导班子集体学法、领导干部专题法制讲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培训等活动,丰富学法内容和形式,提高学法效果。强化学法成果考评,切实把是否依法决策、是否依法管理、是否依法办事作为考核领导干部业绩的重要依据,增强领导干部法治意识。强化能力提升举措,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考试等制度,促进领导干部提高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是在推进政府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上有新提升。持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不见面审批(服务)”、“3550”、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等重点改革举措,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将改革不断推向深入。全面提升行政决策水平,推行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化管理,全面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完善公众参与决策机制,实现科学民主管理、政民协同善治。科学制定立法规划和年度计划,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制度建设步伐,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大力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以“减少层次、整合队伍、提高效率”为原则深化综合执法改革,以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案件法制审核”三项制度为重点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执法公信力,提高群众满意度。
  五是在提高法治政府建设信息化水平上有新作为。结合我市法治政府建设实际,科学制定工作规划,明确法治政府信息化建设中长期目标,有序有效组织推进。按照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的要求,对已建立运行的信息平台进行认真梳理,搞好整合优化,打通信息孤岛。着力推进政务服务“一张网”和“一办四中心”建设,努力实现“上一张网,不见面审批”、“上一个门,办所有事”的目标,打造高效、便捷、优质的政务服务模式。推广我市城管、文化等领域执法信息化经验,加大人才、技术、装备等方面的投入,提高执法信息化水平。

  常州市人民政府
  2018年1月18日

  (此件公开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