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常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0年上半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索 引 号:MB1919756/2020-00067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权责清单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生成日期:2020-08-04 公开日期:2020-08-04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2020年上半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常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0年上半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坚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

(一)强力推进建设领域企业复工复产。出台《关于做好我市建设工程节后复工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明确复工流程及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有关要求,指导企业在防疫和安全措施到位的前提下积极复工,要求所有建筑工地常态化落实疫情防控,拉网式多频次开展摸排登记上报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各建筑施工企业及建筑工地“零感染”。

(二)严格加强全市住宅小区防控措施。严格门岗值守、实行车辆管控,禁止外卖、快递进入小区,共筹集发放消毒颗粒165桶、口罩9.2万个、防护服2000件、额温枪120个、一次性手套24万副,设置专用废弃口罩垃圾箱2472个,每日对2.4万部电梯轿箱、4.1万个门厅及公共活动区域进行消杀处理,并协助社区做好居家隔离工作。对疫情防控不力的7家物业服务企业责令整改、扣除企业和项目负责人诚信分,并在全行业公开通报曝光。市物业服务行业党委受到市委组织部“龙城先锋”先进典型通报表扬。

(三)全力保障水气供应安全。通过主动免收违约金、降价减费为打赢战“疫”提供保障:自来水公司紧急增加生产用矾、次氯酸钠储量,确保制水生产供应;对定点收治和有防疫观察治疗任务的医院减免水费。港华燃气对常州三院不执行冬季加价政策,对11 家医院天然气价格下降 0.1 元每立方米。

(四)全面推进“不见面”审批。疫情防控期间,全面推广“网上办”“预约办”“咨询办”“邮寄办”等方式办理事项,严格落实“不见面”审批,全方位开展“零跑”服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二、推进重点工程,全面增强城市功能

(一)启动实施老城厢复兴发展三年行动。一是在市领导全程指导下,高效编制完成《老城厢复兴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纲要》,明确“创建国家5A级景区”和“城市会客厅”总体目标,提出“历史文脉”传承行动、“第一商圈”提升行动、“龙城夜市”点靓行动、“风貌街巷”焕新行动、“绣花管理”匠心行动、“5A景区”创建行动等六大专项行动,并细化为三年近40个项目。二是按照建筑、景观、市政三类项目,统筹协调多家设计单位分派任务,在重要节点打造亮点、形成爆点。目前,在实地踏勘基础上,已初步完成文化宫广场、罗汉路、武青路等重要项目设计方案。

(二)全面做好市政管理权限下放。市政项目总体进展顺利,目前光华路、星港大桥已建成通车;机场路高架绿化完成收尾;一中北路、福安路、采菱港大桥等项目进场开工。完成下放除城市高架桥(包括随桥建设的地面道路)以外城市道路设施建设管养权,包括城市道路265条,城市桥梁257座,路牌名1160块,铁路立交地道13座等。同步将涉及城市道路设施的路政管理和挖掘占用、管线依附等相关市政设施建设类审批工作,以及城市道路、桥梁设施的长效管理、临道路周边退红线区域管理等工作,分别交由天宁区、钟楼区负责。

三、坚持城乡统筹,全面优化人居环境

(一)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编制完成《常州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全面启动全市“小散乱”、小区和单位庭院排水等相关工作的摸底排查。加快推进全市范围内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确保到2020年底污水厂出水水质达标。

(二)海绵城市建设扎实开展。大力推进省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建设,试点区内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管控制度,各项建设要求均已落实到审批、设计、竣工、验收、运行等环节。

(三)工地扬尘管控全面强化。通过日常巡查、夜间抽查、节假日突击检查等形式,严格落实施工现场“六个百分百”措施,做到建筑施工扬尘防治常态化监管。将施工现场PM2.5、PM10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平台接入市大气污染防治监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精准防控。

(四)住房保障覆盖继续扩大。加快推进全市棚户区改造工作,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根据市委落实“六保”任务专项巡察工作部署和要求,降低住房保障准入条件,保障困难群众基本住房需求,并将解决环卫外来务工人员住房问题作为今年重点工作,确保符合条件的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做到“应保尽保”。

(五)老旧小区改造持续推进。一是牵头推进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推进专班要求,分类施策、分步实施,重点消除房屋安全隐患,到2022年底,基本实现综合整治和物业管理全覆盖目标。按照省厅要求,今年16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7月份全部进场施工。二是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实施“优先落实异地安置房建设、再实施大板房治理”方案,目前,天宁区、钟楼区均已全面启动入户调查和地块上市工作。三是持续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加装并投入使用电梯16台,正在施工10台,正开展加装电梯前期准备工作的34台。

(六)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明显。一是高水平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围绕新一轮镇村布局规划调整,因地制宜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引导更多规划发展村建成美丽宜居乡村。截至目前,上半年已完成新建美丽宜居村庄46个。二是高品质建设特色田园乡村。顺应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从“试点示范”转向“试点深化”与“面上创建”并轨新阶段的调整变化,持续加大对第二、第三批省级试点村庄的跟踪指导,逐步构建“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的美丽格局。截至目前,全市12个省级试点村庄中,5个村庄已获省级命名,4个村庄已完成建设任务,3个村庄已排定验收计划。三是高质量推进村庄生活污水治理。科学规划布局污水处理设施点位,不断扩大规划发展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面,并逐步推动向规模较大的一般自然村生活污水延伸治理。截至目前,今年已新增完成37个自然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七)绿色建筑发展稳步提升。一是全面展开绿色宜居城区工作。我市作为全省首个获得绿色宜居城区的设区市,上半年,率先启动了高铁新城绿色宜区城区创建工作,围绕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能源、水资源、绿色交通、绿色照明等方面开展专项规划研究。二是积极组织省建筑节能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武进绿色城区、常州市行政中心等7个项目成功立项,获得补助资金共约3000万元,占全省总量近三分之一,位列全省第二。三是稳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开发装配式建筑装配指标监测系统,为土地出让、设计审图、施工许可、预售许可及竣工验收、运行使用等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监管环节提供“信息化”数据支撑。

(八)停车建设和管理工作稳步推进。持续增加停车泊位供给,上半年全市新增公共停车泊位6632个,轨道交通沿线站点停车泊位650个;全市已有64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8483个停车泊位开放共享;“智慧停车平台”接入公共停车泊位4.7万余个,平台用户累计达13.8万人。

四、优化行业管理,全面提升服务效能

(一)全面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牢固树立“红线意识”,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安全生产月”活动等工作,推进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化、现代化。牵头落实建筑施工、城镇燃气和城市地下管线三个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方案,精准开展行业专项整治行动,有效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截至目前,局属各单位未发生一般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全局各行业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安全形势持续基本保持了平稳向好态势。

(二)持续完善工程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溯源把关,加强主要建筑材料源头质量监管;强化成品住房工程质量监管,积极研究成品住房承发包行为、隐蔽工程质量、交接验收组织、施工样板及交付样板等质量监督重点及相应举措;聚焦工程实体质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预拌混凝土企业综合大检查;积极开展工程创优、创标化服务工作,组织2020年度省级十项新技术示范应用评审,获国内领先1项,国内先进3项,省内领先8项,省内先进13项。

(三)持续推进综合监督执法改革试点工作。已在全省率先完成建设工程综合监督执法模式改革试点工作,目前已有8个项目纳入试点范围,有效提升了综合监管执法水平、政府综合监管能力,为全面推行建筑工程市场、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督执法模式改革打下扎实基础。

(四)推进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和银行代发工资工作。大力推行建筑工人动态人脸识别实名制考勤系统升级改造工作,上半年全市建筑工程项目已安装动态人脸识别实名制考勤系统500余套,21.86万名施工现场从业人员入库考勤。全市建筑行业共开立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2689个、专户进账资金70.08亿元、办理农民工实名制银行卡25.03万张、通过银行代发农民工工资54.19亿元、代发工资74.12万人次。上半年,省政府2019年度农民工工资支付考核,我市推进农民工实名制考勤等四项制度覆盖率在全省综合排名第二。

(五)完善建筑行业信用考核体系。起草《常州市建筑市场主体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强化事中事后监管,逐步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建筑市场监管新机制,营造“失信惩戒”的市场氛围。

(六)持续提高建筑安全施工水平。全面推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险,强化事故预防,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制定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任务清单,组织开展建筑起重机械、深基坑、防高坠及危化品管理为重点的专项整治,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加大危大工程管理力度,坚决遏制高处坠落等现象发生。同步狠抓轨道交通和市政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拓展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开展机电安装和装饰工程专项检查,完成系统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技术咨询首次检查,全力保障服务2号线工程。

(七)平稳交接消防设计审查和验收。上半年全市完成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93件,验收58件,备案169件。

(八)招投标交易市场稳步规范。截至目前,全市完成发包工程项目331项、858个标段。积极推进“不见面”开评标,目前市区不见面开标率达到88.44% 。在全省率先开展建设工程电子投标保函的实施使用工作,全流程实现电子化和“一小时”办结承诺制,通过办理过程的轨迹追溯,打击围标串标等违法违规行为。

(九)全面优化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围绕市场化定价,不断完善工程造价计价依据体系和服务手段;采用“双随机”方式开展咨询成果质量检查,不断加强造价咨询企业及从业人员信用管理;优化网上受理建筑工程完成竣工结算文件备案流程及建设工程材料信息价采集、发布,提升发布质量。

(十)全面深化城市开发建设。上半年完成市区6个项目、41.69万平方米的商品房交付使用备案工作,莱茵花园、上书房等遗留问题项目顺利交付。做好开发项目动态监管,对尚德花园、中海铂悦花园等逾期交付项目进行重点指导督查,努力防范社会风险。协调推进96个配套市政工程项目建设进度,保障开发项目的配套市政工程按期完工。会同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区房地产开发项目公建配套建设管理的通知》。办理沁兰雅苑二期等19个项目的公建配套建设计划表,落实区外配套建设资金1210万元。对目前我市房地产领域所有信访矛盾进行全面深入排查,重点针对商铺售后返租纠纷、房屋交易纠纷、房屋质量纠纷、商品房延期交付纠纷等四类房地产领域的矛盾纠纷,全力化解信访积案。

(十一)房地产市场稳中有升。全面落实“房住不炒”定位,按照“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防风险”的调控目标,就加强土地供应管理、加大商品住房供应、严格商品住房价格备案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会同市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等部门,加快打造不动产交易登记一体化平台,优化房屋交易登记流程,建立部门联审联办机制,方便广大办事群众;通过江苏省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完善中介机构“双随机”检查基础信息,采取联合检查、约谈、执法等方式规范中介机构服务收费行为。进一步完善我市房屋租赁监管服务平台,加强住房租赁登记备案管理;积极推进公共租赁住房货币化,建立租购并举长效机制。积极开展住房租赁中介机构乱象专项整治工作,先后两次对21家违法违规的住房租赁中介机构进行公开曝光,对3家中介机构进行行政处罚。

(十二)物业管理改革逐步推进。在全省率先创新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模式基础上,升级打造“党建引领 阳光物业”行业品牌,通过优化物业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功能,为居民提供一站式物业服务、水气等信息查询,完善业主、业委会(物管会)、物业服务企业、政府“四位一体”物业管理模式,充分保障业主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不断提升物业服务质量。

(十三)勘察设计行业监管逐步提升。调整完善《常州市建设工程勘察设计企业信用考核实施细则(试行)》,营造信用氛围;按要求启用江苏省建设工程合同信息归集系统,完成与原省系统的有序衔接。

(十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一是全面优化水气接入服务。把“用户思维”融入工作全链条,为企业打造减流程、减材料、减时间、减费用、优服务的“四减一优”水气接入服务优化方案。目前,水气报装减为3个环节、2项材料;实现无管线工程的办结时间不超过3个工作日,有管线工程并需办理行政审批的不超过30个工作日,该项指标现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均少于南京、苏州、无锡等地的办理时间。二是有序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在省政府提出“将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的所有审批时间压缩至100个工作日以内”目标基础上,自加压力,提出“864”审批目标,平均审批时限压缩30%,有效提高审批效率,让市场主体打心眼里竖起大拇指,真正提升获得感。

五、严格履行使命,全面推进人防建设

(一)高标准抓好指挥通信体系建设。参加省人防机动指挥所拉练活动、组织全市无人机考证培训、召开全市人防专业队伍整组训练工作会议。做好新建市人防基本指挥所的选址论证和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启动全市人防地下指挥所安全隐患改造工作,启动军分区联合指挥所和市国防动员指挥所建设,目前该项目建设进度已完成70%。

(二)高质量抓好防护工程体系建设。上半年全市完成人防工程立项47.52万平方米(完成年度计划的119%),新开工30.73万平方米(完成年度计划的102%);竣工101万平方米(完成年度计划的253%),市本级征收人防建设经费915万元。扎实推进延陵西路地下连接通道人防综合工程;持续加强人防工程维护管理,上半年共对60个工程开展平时使用巡检,坚持“一患一档”挂牌督办,确保隐患见底、措施见底、整治见底。稳步推进全市人防工程标识工作,目前新竣工工程标识按照同步竣工验收已实现全覆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