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市体育局关于印发2018年体育工作总结与2019年体育工作要点的通知
索 引 号:01410955x/2019-00001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常体发〔2019〕1号 发布机构:市体育局
生成日期:2019-01-02 公开日期:2019-01-04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现将《2018年体育工作总结与2019年体育工作要点》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确保完成2019年各项目标任务。
市体育局关于印发2018年体育工作总结与2019年体育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辖市、区体育局(文广体局、社会事业局、教育文体局),各直属单位、机关各处室:

现将《2018年体育工作总结与2019年体育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确保完成2019年各项目标任务。

常州市体育局

2019年1月2日

(此件公开发布)

2018年体育工作总结与2019年体育工作要点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市体育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不断深化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努力满足市民百姓日益增长的多元体育需求,全面推进体育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2018年工作总结

(一)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一是主体责任严格履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落实局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积极支持配合派驻纪检监察组履行监督责任,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二是党建基础更加夯实。全面落实党建责任清单,进一步完善党建工作机制。严肃党内生活,严格执行党支部“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加强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按期完成部分党支部换届和调整工作,加强离退休党支部工作。培育“常州体育论坛”“技者匠心”“五色光”“公益体彩”“冠军摇篮”等基层党建活动品牌,开展基层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的暂行办法》,强化政治标准,严格干部选任,开展年轻干部交流挂职培养工作。三是党风作风紧抓不懈。加强党章和党内法规学习,开展经常性党风廉政教育和“廉洁文化进赛场”主题活动,签订《勤廉承诺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层层压紧压实责任。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开展作风建设自查自纠专项行动。落实廉情分析会制度,定期研究廉政风险防控对策措施,会同派驻纪检监察组专题调研、跟踪局重点项目。出台《关于加强直属单位党组织纪检委员工作的意见》,开展业务培训,建好纪检队伍,加强内部监督。

(二)群众体育蓬勃开展。一是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创建全面启动。市委、市政府成立创建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印发《常州市创建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总体规划》和《常州市创建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实施方案》,召开创建工作动员会,全面部署创建工作。联合卫计部门制定《常州市运动健康指导门诊建设方案》《常州市运动健康指导门诊建设标准(试行)》,并以钟楼区为试点,初步建成五星街道、永红街道2个运动健康指导门诊。与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合作举办2018年江苏省运动处方师培训班,43名常州学员获得运动处方师证书,为推动运动健康城市建设提供人才保障。二是为民办实事项目超额完成。罗溪全民健身中心工程主体封顶,西林全民健身中心开工建设。更新全民健身路径点302个,建成全民健身示范工程43个。联合园林部门和钟楼区,以青枫公园为试点,建设智慧健身步道和二代健身路径,推动体育健身科学化、智慧化。三是赛事活动不断丰富。积极组队参加十九届省运会群众比赛,近400名业余选手参加了15个群众比赛项目和7个智力与时尚项目,获得15金13银16铜,名列全省前茅。推动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体育运动水平等级标准,承办江苏省《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赛和全民健身进家庭活动,在全省率先出台《常州市业余运动等级评定办法(试行)》,创新全民运动健身激励制度,引导和鼓励市民百姓积极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全年共向5000余名市民颁发业余运动等级证书。四是健身服务不断优化。常州市体育总会成功换届,更多企业和社会人士加入,为体育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成立常州市五人制足球协会、常州市田径运动协会、常州市皮划艇运动协会等3家市级单项协会和常州市黑池梦体育舞蹈发展中心、常州市东园篮球俱乐部等3家民办非企业,指导11家市级单项协会完成换届工作。各级各类体育协会和俱乐部举办群众性赛事近500场次,极大地调动了市民百姓参与运动健身的热情。组织427人次参加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开展运动健康知识讲座38场次,为超过3万名市民免费提供国民体质测试服务。

(二)竞技体育再创辉煌。一是省运会参赛创造历史。1300余名常州运动员参加十九届省运会竞技体育项目27个大项、近600个小项的比赛,获得136.5枚金牌、80枚银牌、101枚铜牌,3627.5分,金牌数列全省第三,创市外参加省运会历史最好成绩。同时,常州市体育代表团还获得了青少年体育工作优秀组织奖和贡献奖第二名、联办省优秀运动队特别奖和竞技体育未来之星奖第三名、输送奖第五名和体育道德风尚奖等全部奖项,实现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参赛目标任务。二是全运会备战有序推进。我市承办的省女子手球、女子排球、女子曲棍球、女子垒球等6个项目队伍全部组建完成,女子手球获全国锦标赛冠军,女子曲棍球和女子垒球获全国冠军赛冠军。三是教体融合深入开展。我市被认定为“中国足球协会青少年女足训练中心”,市一中、市实验初中、兰陵小学、西新桥实验小学等4所学校被命名为“江苏省示范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武进区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金坛区青少年体校、溧阳市少体校被命名为“江苏省2018—2019年度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单项训练基地”。全市建成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79所、市级校园足球示范学校31所、校园足球试点学校49所。“体校主导、一校多点,教体融合、产业支撑”的青少年业余体育培训机制不断健全,新增常州市清潭小学、常州市盛毓度小学、常州经开区小学、新北区百丈中心幼儿园、新北区春江幼儿园等5所学校为游泳普及学校。

(三)体育产业不断壮大。一是项目申报更加规范。严格申报要求,加强部门联动,注重上下沟通,成立联合评审小组,对申报项目采取联合评审、实地察验、网上公示的办法,确保申报程序公平公正公开。全市共有8个项目获得专项资金590万元,4个健身俱乐部获得省级专项扶持资金140万元。同时,联合辖市区体育部门,对2011—2015年所有省级项目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过程检查,加强对专项资金项目单位的过程监督。二是产业基础日趋坚实。溧阳市上兴镇和武进区太湖湾管委会(雪堰镇)通过省体育健康特色小镇中期评估。场馆公司、清潭体育中心均完成全年营收目标。全年体育彩票销量超过30亿元,创历史新高,增幅全省第一。三是体医融合成效显著。体育医院综合门诊部总接诊量较去年增长50%以上,实现门诊收入增长30%以上。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常州国际运动康复大会,参会人数近600人。

(四)体育赛事精彩纷呈。一是赛事品牌日益凸显。成功举办2018年亚足联U23锦标赛决赛、2018中国羽毛球公开赛、2018金坛茅山国际山地半程马拉松赛,连续第5年承办全国女排联赛,连续第5年举办西太湖半程马拉松赛等社会广泛关注的大型赛事,全年共举办10项次国际比赛、15项次全国比赛、27项次省级比赛,有效满足了市民百姓在家门口欣赏高水平体育赛事的需求。二是第十五届市运会成功举行。围绕“全民十五运,运动健康城”的主题,4月至10月举办了常州市第十五届运动会,共有62913名运动员参加了青少年部、高校部、中技部、职工部、农村部、老年人部和社会部等7个部108项次的比赛,比赛项目和参加人数均创历史新高,真正把市运会办成了“体育的盛会,市民的节日”。三是裁判员队伍不断壮大。举办羽毛球、武术套路、网球等3项一级裁判员培训班,举办龙舟、乒乓球、掼蛋、武术套路、门球等5项二级裁判员培训班,全年晋升国际级裁判员1名、国家级裁判员3名、一级裁判员40名、二级裁判员300名。

此外,体育科教、体育法治、体育文化等方面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二、2019年工作要点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争创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的关键之年。全市体育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满足市民百姓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着力解决体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积极创建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奋力开创新时代体育发展新局面。

(一)抓好一条主线,不断扩大体育惠民利民成果。以争创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为抓手,推进建设运动健康城市,坚持对标创建、创新创建,不断丰富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市民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建成投运罗溪镇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实施全民健身路径提升工程,更新及新建109个村(社区)健身路径;总结青枫公园改造提升经验,建设20个以上二代智慧健身路径示范点;积极探索社区体育公园托管模式;支持配合教育部门做好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举办30项以上群众体育赛事,为1000名市民颁发常州市业余运动等级证书。

(二)咬定两个目标,持续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一是二十届省运会备战目标。根据第二十届省运会规程和项目特点,结合我市实际,加快出台省运会备战相关政策,全面启动备战工作。调整业余训练项目布局,注册运动员1000人,运动员队伍规模达2000人。总结推广多元化办队经验,探索适合各运动项目持续发展的新路子。二是十四届全运会备战目标。切实抓好我市承办的江苏女手、江苏女曲、江苏女垒、江苏女排等6个省市联办项目备战,提高训科医管一体化工作水平,加大优秀运动员培养力度,为圆满完成全运会目标任务奠定基础。

(三)打造三大品牌,努力增创体育产业发展活力。一是奥体管理品牌,提升场馆开放服务水平。随着奥体场馆公司运营的各级各类场馆设施的增多,要着重完善管理标准、优化管理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服务水平。二是体医融合品牌,扩大体育医院运营效应。继续扶持体育医院打造运动康复特色,形成服务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平台。三是青少年体育品牌,优化整合系统内外资源。探索完善“体校主导、一校多点,教体融合、产业支撑”的青少年体育发展模式,为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四)办好四项赛事,着力彰显体育赛事综合效益。积极承办好中国羽毛球公开赛、中国男子篮球国家队热身赛、西太湖半程马拉松赛和全国女子排球联赛中天钢铁主场比赛,继续强化市场运作,充分挖掘赛事内涵,不断提升赛事的知名度、品牌价值和综合效益。以赛事为平台,加强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合作,提高宣传策划水平,积极宣传常州城市形象。

(五)夯实五类基础,继续筑牢体育高质量发展基石。一是基层党建。牢固树立“质量是基层党建工作生命线”的理念,以“龙城先锋”工程为引领,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筑牢坚强战斗堡垒。二是作风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完善重点工作督查机制,强化工作落实。三是干部队伍。充分发挥“三项机制”的导向作用,加大系统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培训力度,加快年轻干部发现、培养和锻炼,为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四是依法行政。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履行依法行政职责,推进行政权力规范运行、阳光运行。五是新闻宣传。充分发挥体育宣传在传播体育文化、弘扬体育精神、增强凝聚力等方面的独特作用,组织策划好新闻宣传活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