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关于对常州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建议第155号的答复
索 引 号:014109867/2021-00049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权责清单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常水复〔2021〕第6号 发布机构:市水利局
生成日期:2021-04-19 公开日期:2021-04-20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关于对常州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建议第155号的答复
关于对常州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建议第155号的答复

陈礼斌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新孟河生态文旅建设发展的几点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借助新孟河工程,摸清新孟河沿线文化底蕴

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是《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太湖流域防洪规划》和《太湖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确定的具有防洪、排涝、水资源配置、水生态改善和航运等综合效益的骨干工程,是列入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点项目。该项目北起长江,自大夹江向南新开河道至原小河闸北约1.58公里处接现有新孟河,沿现有新孟河拓浚至京杭运河,立交过京杭运河后新开河道向南延伸至北干河,拓浚北干河连接洮湖和滆湖,拓浚太滆运河、漕桥河入太湖,河道全长116.47km,涉及我市境内河道87.23km(其中新开河道24.57km,拓浚河道62.66km),涵盖新北、钟楼、金坛、武进四区14个乡镇78个村。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在实施的各个阶段时刻遵循绿色发展理念,在满足基本工程的前提下,尽量保持原有地貌和植被,采用生态型挡墙、联锁块护坡、插板桩生态护岸等新材料新技术,减少河道硬化、白化、渠化,充分保证河岸与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调节功能。通过建设生态湿地和生态拦截带,提高本地区生物多样性,同时大力建设相应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程,提高工程的生态化和景观化建设水平,旨在唤回绿水青山,修复生态水系,还人们以有生命的河流、有生机的流域、有美好回忆的家乡,重塑人水和谐。近年来,我局高度重视水文化挖掘,联合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开展水文化遗产调查工作,依托河海大学,对全市域开展实地调查、文献研究和人物访谈等,共梳理水文化遗产620个。常州市水文化遗产(文献资料类、非遗类)总计212件,形成《常州市水文化非遗调查研究》成果。

二、严格把控新孟河生态空间,科学做好运行调度

2013年,为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我省在原《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规划》基础上,在全国率先全面启动生态红线划定工作。我市积极响应上级要求,开展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将新孟河水体及两岸各1000米范围总面积44.75平方公里(涉及新北区、武进区),划为新孟河清水通道维护区,纳入全市生态红线,当年,由省政府印发《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苏政发〔2013〕113号)。

2017年,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按照原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要求,全国各地开展生态红线划定工作。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省级生态红线区域优化调整工作的通知》(苏环函〔2018〕151号),我省在原有划定红线范围的基础上,以“应保尽保、依法调整、功能稳定、占补平衡、统筹兼顾”为原则,开展多轮红线校核。我市也及时开展红线区域的校核,对新孟河清水通道维护区范围内人口密集且不具备生态保护价值的区域调出红线区域,并在周边选择生态条件相对较好的区域增补面积,同时由于2015年我市区划调整,调整后新孟河清水通道维护区涉及钟楼区、新北区、武进区、金坛区。

2020年,为实现《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与《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的有效衔接,围绕“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的总体目标,省政府印发《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苏政发〔2020〕1号)。我市共划定新孟河清水通道维护区总面积80.16平方公里,管控要求为严格执行《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管理条例》《江苏省河道管理条例》《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和《江苏省通榆河水污染防治条例》等有关规定。

“十三五”以来,新孟河重点控制断面的水质保持在Ⅲ类及以上水平,在新孟河全线通水后,我市的水系、水资源及水生态也将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我市有关部门将研究流域生态化改造措施,并提出常态化调度运行指导建议,科学发挥工程作用,既保障我市排水畅通,又促进区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三、发挥空间规划引领,构建特色线路体系

按照全域美丽乡村“三山三湖四田园”的空间特征,和“一带一廊八片区”的空间布局结构,突出优化完善对新孟河沿岸的美丽乡村建设片区分布和发展导向。在沿江美丽乡村建设片区,围绕齐梁文化,突出滨江优势,结合现代农业与休闲农业,打造休闲农业田园片区。在太滆美丽乡村建设片区,依托太湖山水、太滆运河、锡溧漕河等,结合历史文化,打造知名的生态休闲乡村片区。在洮滆美丽乡村建设片区,依托长荡湖与滆湖两个湖泊资源以及花木园艺种植产业特色,打造江南水乡特色片区。

构建“环线—主题线—联络线”三级特色线路体系,按照“三环六线百美村”的空间格局,通过三条市域环线与六条精品主题线串接起八个乡村建设片区。比如在新孟河沿江地区重点打造42公里的“北江风情精品线”,依托X214、小水路、S238、魏安路等道路,联系孟河、西夏墅等乡镇,串接长江、小黄山、新龙森林公园、梅林村、东南村等特色资源点。在洮滆两湖地区重点打造92公里的“洮滆水乡精品线”,依托长荡湖环线、X306、X313、X211等特色道路,联系嘉泽、湟里、儒林、朱林、指前、金城、直溪等乡镇,串接滆湖、长荡湖、天荒湖、姬山遗址、状元坊、三星马家浜遗址、白龙荡等特色资源点。在太湖沿岸重点打造50公里长的“太湖山水精品线”,依托太湖大道、雪马路、环湖路、太北路、嬉戏路等特色道路,联系雪堰、礼嘉、前黄等乡镇,串接太湖、城湾山、阖闾城、嬉戏谷、杨桥村、陡门塘村等特色资源点。

四、全面提升管控措施,打造新孟河生态景观廊道

一是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行动。统筹研究谋划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到2022年,实现规划发展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到2025年,全市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9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管理机制基本健全,集聚提升类、特色保护类、城郊融合类等类型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基本实现全覆盖,生活污水乱排乱放情况基本得到消除。结合现有环境监测网络和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工作,以日处理能力20吨及以上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为重点,加强设施出水水质监测,严格查处超标排放行为。建立农村生活污水长效管理监控平台,运用物联网技术做好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状态、出水水质等实时监控,确保治理设施长效稳定运行。

二是全面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再现水美乡村上争当表率。深入推进生态河湖行动计划,扎实开展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强化河湖水系连通和疏浚清淤。结合本地区已开展的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实施一批治理项目。到2021年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工作体系和治理长效机制,到2023年全面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建立农村黑臭水体长效管理机制,结合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任务,逐步构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监管体系,共同努力推动河长制湖长制体系向村级延伸,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护。建立农村黑臭水体“对账销号”制度,做到完成一个,销号一个,治理进度安排及销号结果要定期在县级人民政府网站上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

三是持续消减农业面源污染,实现乡村产业兴旺高质量发展。逐步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乡村振兴发展格局,不断推动农业健康、绿色、协调发展,逐步构建农业绿色清洁生产方式,着力解决养殖业污染,持续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深入开展生态健康养殖,引导规模养殖场升级改造,改进养殖工艺,推广一批节水减排、农牧循环新技术新模式,实施源头减量。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开展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规范养殖尾水排放口设置,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模式,不断提高池塘养殖尾水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水平。科学减施肥农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机械化施肥、水肥一体等高效施肥技术。科学合理布置病虫监测点,推进智能化监测;推广高效植保机械,培育专业化病虫害防治服务组织;优先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提升绿色防控产品使用比例,降低农药使用强度等。

四是推进新孟河两岸生态廊道建设。新孟河两岸生态景观廊道项目根据新孟河延伸拓浚(新北段)工程实施范围建设基础,总长25.29km,总设计面积约440000m2,主要设计内容以原有城市河道轴线——新孟河为景观轴。通过生态与文化的融合完成了新孟河从现时到未来的时空联结与转换,沿线分为四大镇,由北往南依次为的孟河镇、西夏墅镇、罗溪镇、奔牛镇。一轴:新孟河景观轴;四镇:孟河镇、西夏墅镇、罗溪镇、奔牛镇;七段:沿线镇区段和郊野段共七段;秉持五水共治理念,构建新孟河清水通道,北接长江,南连运河,串联各乡镇特色,重塑水乡生活,打造现代清明上河图。目前新孟河生态廊道项目根据新孟河主河道实施进度,位于奔牛镇郊野段的景观绿化一标段已正在施工,位于孟河镇郊野段的景观绿化二标段已进入招标阶段,其他涉及集镇段设计方案及景观节点正与各个乡镇对接推进中,计划2021年下半年定稿进行招标流程。

五、发挥精品示范效应,大力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

在新孟河沿岸地区重点建设47个特色鲜明、示范引领内容丰富、启迪效果明显、建设水平一流的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利用村庄区位优势,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标准,充分挖掘资源禀赋、历史人文和民俗风情等旅游要素,全面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人居环境和品质,大力培育休闲旅游农业产业发展,带动村集体经济实力提升。

着力抓好包含殷杏泰地区在内的“5区24点”市级美丽乡村示范项目建设,2020年,全市累计打造美丽宜居乡村1220个,第一批示范项目全部顺利挂牌,第二批示范项目完成核心区建设。统筹抓好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加快试点培育,推动面上创建。更加注重加强乡村设计、保护乡村文化、彰显乡村特色,切实提高美丽乡村示范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坚持建管并重,推动已建项目的功能完善、运维和经营,确保建成项目持续发挥示范效应。创新建设理念,鼓励采用股份合作等多种模式,引进社会和工商资本参与村庄经营管理,实施美丽乡村示范项目的深度开发经营,挖掘释放潜在价值,加快发展“美丽经济”,不断增强美丽乡村吸引力、发展活力和整体竞争力。进一步优化扶持政策、建设项目和组织形式,推动各地更好集聚资源、集中力量、全面推进,加快实现点上出彩、线上成景、面上美丽的全域美丽乡村蓝图。

“十四五”期间,我市将进一步推进文旅业态融合,以保护传承为首要任务,因时因地制宜,通过导入知名住宿品牌、潮流时尚商业、非遗体验项目、本土特色美食、数字文娱互动、文化场景演艺等创新业态,激发孟河古镇新的文化生机。继续打造西太湖花都水城片区,以文化创意为动能,滨湖休闲为载体,实施“依水定城、花都水城”的发展战略,打造创新型文化和旅游融合综合体。还将推进小黄山医养休闲片区的打造,依托孟河医派文化和小黄山生态环境,积极探索“旅游+康养+度假”发展模式,拓展高端民宿、中医养生,建设小黄山中医康养小镇,打造中医颐养新地标;同时发展小黄山生态旅游,结合山体自然条件,将宕口地形绿化和原野特色景观充分结合,赋予八个宕口不同主题,形成“一宕一花园”特色景观,目前,我市龙控集团已编制好相关规划,只待用地解决就可启动建设。

签 发 人:是  峰

经 办 人:张晓群

联系电话:85682200

(此件公开发布)



常州市水利局

                                               2021年4月19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