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关于对常州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提案第0372号的答复
索 引 号:014109760/2022-00111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卫生信息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常卫复〔2022〕第94号 发布机构:市卫健委
生成日期:2022-06-10 公开日期:2022-07-02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关于对常州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提案第0372号的答复
关于对常州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提案第0372号的答复

徐亚红委员:

感谢您对我市中医药事业的关心与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完善我市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议》已收悉,综合市人社局、市医保局等部门会办意见,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市不断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快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较显著成绩。在完善我市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主要工作有:

一是优化基层中医药人才成长途径。实施孟河医派百人传承对象培养工程,从2013年到2021年已开展5批培养对象遴选,共108人纳入培养,其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22名,占比20.4%。组织实施西学中骨干人才培养项目,近年来共举办2期省级西医学习中医骨干人才研修班,共120余名学员完成培训。每年开展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覆盖至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近三年来共培训基层乡村医生等基层卫技人员327人,有效提升了基层中医药服务水平。

二是大力夯实基层中医药人才发展基础。每年组织开展中医类别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考核,提升新入职人员中医药服务能力;组织开展“大篷车”中医经典理论培训班,为在职中医人员提供业务提升渠道。推进中医类别(助理)全科医生、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持续开展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助理全科医生转岗培训。

三是坚持发展中医药师承教育。强化中医药师承教育,落实好早跟师、早临床学习制,实现师承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各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基层工作站建设项目,其中国家和省名中医基层工作站6个,市名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基层工作站31个,利用基层工作站培养一批高水平基层中医药学术继承人。

四是不断完善中医药人才评价机制。定期开展名中医评选,形成表彰长效机制。开展各级名中医培养选拔工作,涉及省、市、基层三个层次,其中省名中医17名,市级名中医5批共50名,开展基层名中医培养,为基层培养10名基层优秀中医师。鼓励名中医、高级职称中医医师在基层带徒授业。

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化医保体制改革,多措并举完善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促进我市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优化中医医疗机构定点管理。根据国家《医疗保障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鼓励中医医院举办互联网医院,开展线上诊疗,满足参保人员就医需求。

二是规范医保目录管理。我市执行国家、省统一制定的医保目录,将各类治疗性中医诊疗项目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包括治疗性的推拿、针灸等中医特色诊疗项目。同时,根据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的动态调整,合理制定西药、中成药、中药饮片及儿童中药制剂等药品的个人自付比例,促进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三是动态调整中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坚持“中西并重”的原则,规范管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结合医疗服务特性加强分类管理,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优化选择调价学科和项目,提高中医类等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

四是优化DRG付费办法。根据国家、省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要求,结合我市实际,进一步完善我市DRG付费办法,并针对中医医院单独设定中医专科调节系数,通过协商谈判,分步推进落实治疗性中医费用占比目标,有效支持我市中医药发展。   

下一步,面对“十四五”时期常州中医药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我市将继续创新中医药人才尤其是基层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和激励政策,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加大医保对基层中医药服务的政策支持,建立符合基层中医药诊疗特点的医保支付模式,研究适合门诊治疗的中医优势病种,合理制定相应的付费方案。

再次感谢政协委员对常州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能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的工作。

签 发 人:姚 澄

经 办 人:夏 俊

联系电话:85682568

常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年6月10日

(此件公开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