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夯实基础 负重开拓 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索 引 号:014110243/2008-00123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安监局
生成日期:2008-01-16 公开日期:2008-09-24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夯实基础 负重开拓 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夯实基础 负重开拓 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夯实基础  负重开拓

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常州市2007年度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汇报

常州市安全生产委员会

2008116日)

 

2007年是党和国家一系列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的“落实年”,是解决安全生产领域突出问题的“攻坚年”,也是常州市委市政府“推进五大建设,实现两个率先”的关键年。一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安委会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安全责任,创新监管方式,完善监管体系,隐患排查、专项整治、综合监管和基础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安全生产保持了持续稳定的良好态势。

2007年全市伤亡事故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2007年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与上年同期相比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112月,全市共发生各类伤亡事故3060起,死亡447人,同比分别下降33.91%、33.28%,其中:道路交通事故发生2111起,死亡396人,同比分别下降25.72%35.61%;火灾事故发生915起,死亡5人,同比分别下降47.47%、上升66.67%;工矿商贸企业生产事故发生34起,死亡46人,同比分别下降26.09%11.54%1-12个月,全市各类事故死亡人数占省下达年度控制指标的67.73%,其中: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年度控制指标的65.56%;火灾事故死亡人数占年度控制指标的83.33%;企业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占年度控制指标的92%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的领导力度进一步加大

根据国务院关于“落实年”、“攻坚年”的总体部署和省政府提出的要在全省实施“最严格的安全生产监管制度”的要求,常州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安全生产也是硬道理,落实科学发展观,安全生产是保障,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务必强化安全发展意识,创新安全发展思路,提高安全发展水平。

一是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2007年,市委常委会先后两次研究安全生产工作,并召开了全市“保安全促稳定”动员大会,将安全生产纳入“平安常州”建设,一并部署、一并考核;市政府先后召开4次常务会议和6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范燕青书记、王伟成市长多次深入生产经营单位和公共场所查安全生产工作,分管市长王正平多次带队参加安全生产检查。其他市领导结合分管工作,亲自过问并督查安全生产工作。

二是关心支持安全生产工作。去年初,在市安监局领导班子主要成员调整时,范书记亲自到会作指示,给安监系统同志巨大的鼓舞。在去年《安全生产监管动态》上,范书记三次作出批示,要求安监部门按照“落实年”、“攻坚年”的工作部署理清思路,“抓基层、强基础、建网络”,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指明方向。王伟成市长3次调研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安监部门“狠抓规范、创新监管”,“工作重心下移、安全责任到底”,并帮助解决部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王正平副市长在事故查处、隐患整治、责任体系建立和装备购置等方面积极协调,帮助职能部门解决了许多问题。

三是政策推动安全生产工作。2007年,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常州市“十一五”安全生产规划》、《关于在全市推行“一岗双责”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施意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规定》、《关于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的通知》、《关于加强乡镇(街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范化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为常州今后几年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系统铺垫,为实现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严格实施目标管理,安全生产的责任体系进一步完善

一是逐级分解,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去年130日,市政府召开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与各辖市、区政府以及市安委会成员单位签订了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各辖市、区政府也与所辖部门、乡镇(街道)和重点单位逐级签订了目标责任书。通过这种形式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和形成了安全生产的工作网络和责任体系。钟楼区、新北区和金坛市强化安全目标责任管理,实行安全生产纳入党委政府议事日程、纳入个人岗位责任、纳入绩效考核、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等“五个纳入”,促进了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

二是加强督查,突出对考核目标的监控。各级政府强化目标管理,实行全过程动态监控,定期召开会议分析形势,公布各类事故信息,对事故多发行业及时发布预警,督促有关部门采取措施确保不突破控制指标。市安监局每月跟踪督查目标完成情况,一月一分析,一季一通报,针对存在问题,不断完善工作措施,进一步加大了目标监控力度。

三是全力推动,完善岗位责任制。去年5月,市政府下发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规定》主要明确行政管理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问题。8月,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在全市推行“一岗双责”,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建立各级领导班子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有效推动,为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安全生产管理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四是坚持标准,严格对责任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去年123日至14,市政府安委办部署了全市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和乡镇(街道)安全生产达标活动考核验收。在考核中,安委办副主任单位领导带队,分4个组进行考核,坚持标准,严格程序。为了确保考核质量,有的地区和部门一把手亲自汇报安全生产工作,武进区政府在11月初就部署开展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考评工作,要求部门、单位行政主要领导做好履行安全生产工作职责的述职准备。通过检查台账资料、走访基层单位等形式,全面考核安全生产工作,为市委市政府年终对各辖市、区和部门的综合考评提供基础依据。

三、突出重点集中整治,安全生产的基础管理进一步规范

(一)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一是抓源头。对公路客运、危险品运输和学校接送车辆进行了彻底排查,掌握了“三车”所有人、驾驶员、行使路线、车辆隶属关系等信息。二是抓宣传。组织人员深入家庭、社区、学校、村镇进行交通安全宣传,发放各类交通安全宣传材料18万份。武进区、溧阳市相继召开了“创建平安畅通县区”工作会议,狠抓措施落实,扎实推进创建工作。三是抓排查。按照“政府协调,分工负责、挂牌整改、确保实效”的要求,制订计划和措施,对交通安全隐患进行实地调查摸底,确定全市34处危险路段和事故多发路段。四是抓落实。对排查确定的危险路段和事故多发路段,层层落实责任部门,限定整改日期。专门制定整改工作推进表,市安委会就交通整治召开了两次专题会议。

(二)人员密集场所专项整治。为落实省政府《关于深入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治理推进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创建活动的意见》,认真开展人员密集场所专项整治工作。突出对商(市)场、宾馆饭店、娱乐场所、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通道、消防设施、应急广播和照明以及火源、电源进行全面检查,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切实提高安全意识,加大安全设施投入,认真落实突发应急预案。在“三合一”专项整治中,针对工业性“三合一”主要分布在武进区的特点,市消防支队专门成立隐患整改小组,进驻武进大队,帮助整改、指导开展工作。截止去年底,已彻底整改工业性“三合一”62家,经营性“三合一”89家。为加强隐患单位的有效整改,继续实行市政府挂牌督办制度。去年初对2006年确定的6家重大隐患单位进行了督查验收,6家单位投入整改资金360余万元,存在的隐患全部整改到位。去年3月确定了12家市级督办火灾隐患单位、2家省级督办火灾隐患单位。6月,随着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的进一步深入,又确定了9家区级隐患单位。截止去年底,2家省级隐患单位已经消除,12家市级隐患单位已经整改10家,9家区级隐患已经整改完毕4家。

(三)化工领域和烟花爆竹专项整治。2007年,重点对小化工,液氯、液氮等液化气体的生产、储存、运输行业,沿江、沿湖等重点地区和各级化工园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小试、中试和试生产等环节以及安全防护间距不足的从业单位进行了整治。开展了危化企业安全标准化培训。下发了《常州市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分类分级监督检查的实施意见》,对全市678家危化生产企业实行分类分级监管,其中红色163家、橙色503家、蓝色12家。组织全市100多家涉氯企业近200人进行培训。全市加快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专用区域的规划和建设,切实加强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的“关、停、搬、转”安全监管工作。市政府与各辖市、区政府签订了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责任状。对全市初步上报的14个化工园(片)区进行了调研和考察,基本确定拟保留的8个化工园(片)区,去年关闭化工生产企业490家。新北区安监局组织举办了全区36家被列为红色监管等级危化企业的专职安技员安全监管培训班。金坛市对8个水运企业和4个危险品专用码头进行整治。对盐卤运输强化管理要求,金坛市航运公司为防止运输超载,对20艘散装化学品船舶安装了GPS定位系统,通过网络对船舶运输线路、航行动态实时监控。

加强烟花爆竹行业专项整治,召开了烟花爆竹安全监管会议,完成了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安全标准化登记申报工作,下发了《常州市烟花爆竹零售许可实施细则》,坚决查禁和取缔烟花爆竹“四私”违法行为,春节期间经受了“禁改限”的考验,全市烟花爆竹经营秩序进一步规范。

(四)建筑施工领域专项整治。2007年,建筑行业以工地、安全制度、安全措施为抓手,以防高坠、防触电、防塔吊事故为重点,集中进行整治。全年共组织了三次建筑施工行业安全大检查。一是安监、建设部门联合对全市所有建筑工地塔吊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检查。截止去年底全市共检查1218台建设施工塔吊,对存在重大隐患的137台塔吊责令停止使用。二是针对季节特点,7月份对在建工程进行了夏季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检查。责成工程建设各责任单位必须结合城市综合长效管理的要求,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施工保障措施,做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三是认真吸取“8.14”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厦等火灾事故教训,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建筑工程消防安全专项检查治理活动,从源头上堵住建筑工程“先天性”火灾隐患。市安监部门会同消防、建设部门组成的联合督查组,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建筑工程消防安全专项检查治理活动。无锡“11.14”重大建筑事故后,市政府在全市建设系统召开了“保安全促稳定”紧急动员大会,对建设工地安全管理明确了具体要求。

(五)非煤矿山和冶金行业专项整治。去年3月,组织召开了全市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布置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回头看”工作,明确了中小型露天矿山达标时间进度,推进标准化工作落实,同时加大检查执法力度,加强联合执法,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坚决打击乱采滥挖、超层越界开采、以采代探等违法行为。2007年共检查62家次矿山企业,下发25份整改通知书。非煤矿山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自查隐患104个,已经整改90个,其中重大隐患2个,已经全部整改。

冶金行业认真吸取辽宁清河“4.18”钢水包倾覆事故教训,45月份在全市冶金行业开展了安全生产大检查。根据全市冶金行业生产特点,对冶金生产重点地区、重点场所实施重点监控。对发生重大事故的冶金企业和有关责任人,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严肃处理。去年市安监局还对冶金行业的安全监管作了专题调研并逐步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冶金行业的生产安全可靠。

四、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实际效果进一步显现

2007年全市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突出“五个全覆盖”,确保“五个到位”。五个全覆盖即:全市危化品生产企业的检查全覆盖;重大危险源单位的检查全覆盖;各级重大隐患单位的检查全覆盖;乡镇(街道)对所辖生产企业的检查全覆盖;各行业条线主管部门对管理对象的检查全覆盖。“五个到位”:一是工作部署广泛发动到位。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先后组织召开安委会成员单位会议、重点行业、企业负责人会议和隐患整改现场会进行部署和推进。5月份,市安委会下发了《关于做好重特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6月份,市安委会又转发《江苏省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总体实施方案》。626,市安委会专门召开全市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会议,检查部署落实情况。要求各辖市、区和相关部门按步骤把此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作为目前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迅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二是基层企业自查自改到位。全市有33505家工矿商贸、交通运输等企业和单位进行了自查自改,累计自查隐患34552条,已整改隐患33446条,整改率达96.8%。道路运输公路养护93家企业排查出隐患374条,已经全部整改完毕。三是强化领导组织督查到位。7月份,市安监局组织6个督查组,深入全市重点行业领域和重点企业单位,采取听汇报、查台账、看现场和现场考问等形式,对非煤矿山、危化品、交通、建筑、电力、机械、建材和人员密集场所等100余家单位和场所进行了专项督查。对被检查单位的隐患治理的措施、内容、标准、期限和应急救援预案逐一进行检查;对已经整改到位的单位,要求巩固提高治理成果,督促其建立和完善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对正在整改的隐患,要求整改单位进一步明确治理的期限、整改标准和跟踪督办的主管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整治进程。四是齐抓共管共同推进到位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我市安监、公安、交通、建设、铁路、民航、电力、农林、教育、质检、地方海事、国资、经贸等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协调,齐抓共管,共同推进,并按照“政府统一领导、企业为主、部门指导监督、挂牌督办、限期完成、多方参与联动”和“谁主管、谁负责”以及“一岗双责”的原则,明确了各相关部门在隐患排查中的职责。同时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明确地方政府负总责、各相关监管部门各负其责、部门之间建立联动机制,并且依靠各乡镇(街道)、工业园区、社区等各级力量,严格实施隐患治理项目、措施、资金、时间、责任“五落实”制度,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抓隐患治理的最大合力。五是突出重点落实整改到位。在专项行动中,要求各级各部门做到重点突出。督查做到“三查三结合”,即:查企业主要负责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管理职责的情况,查企业执行与遵守安全生产行政许可与备案的情况,查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位的情况,并做到三个结合:与安全隐患排查相结合,与夏季安全生产检查相结合,与落实“一岗双责”相结合。通过狠抓重点隐患整改,全市自查重大隐患93条,已整改重大隐患82条,重大隐患整改率88.2%;在治理重大隐患过程中累计落实资金1872万元,落实责任103条,限期整改91条,制定应急预案100条,采取监控措施141条。

去年,全市还开展了劳动保护用品专项督查,打击非法用工专项行动,加油站安全专项检查。全市专项治理、专项行动稳步推进,环环紧扣,效果明显。

五、重视搞好教育培训,安全生产的社会氛围进一步浓厚

(一)开展活动形成特色。去年6月是《安全生产法》颁布实施以来的第六个安全生产月,我市以“八个一”活动为主线,使活动做到声势大、形式多、效果好。市长王伟成61日在《常州日报》发表“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署名文章;市安监局局长冯志明带领相关人员走进电台直播室,在“政风热线”与市民话安全;在市文化宫广场举行宣传月启动仪式,全市100家生产经营单位代表进行安全诚信承诺宣誓。在全市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各辖市、区也分别组织开展了“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通过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展示、咨询、电影专场、文艺演出和巡回演讲,在工厂、企业、社区和城市主要街道悬挂安全标语,营造了浓厚的安全氛围。61日,市长王伟成带队检查建筑工地和化工企业。612日至15日,溧阳市四套班子领导深入企业进行安全检查;戚墅堰区四套班子领导在咨询日和百家生产经营单位在“综合治理、保障平安”主题条幅上签名;武进区、钟楼区开展安全知识宣传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工地“五进入”活动。全市组织万余名职工参加了全省安全生产知识答题活动,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获全省优秀组织奖。

(二)安全培训扎实推进。2007年,各级始终把安全生产培训放在重要位置来抓,不断完善培训管理体制机制,强化基础建设;广泛宣传发动,强化依法培训意识;努力拓宽培训领域和渠道,不断扩大培训覆盖面;加强督查指导,提高培训质量。全市培训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共15884人次,与上年相比增长了4%;培训特种作业人员25133人次,与上年相比增长了5.3%;培训乡镇(街道)领导干部和安全管理人员212人次,占应培训人员的98%。戚墅堰区组织对辖区内的街道、社区和有关职能部门的29名安全生产检查员进行培训,明确安监站职责和任务,做好乡镇(街道)安全生产工作。同时,加强了高危行业的专项培训,先后举办涉氯企业管理和操作人员、化工企业操作人员、非煤矿山涉爆“四员”和烟花爆竹从业人员的专项安全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安全操作、自我保护和应急处置能力。采取“企业自查、部门抽查、年终考核”等措施,进一步加强培训工作专项监察检查,大力推进企业安全生产“三级教育”和岗前培训,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台账得到进一步规范,安全教育培训的主体责任得到较好落实。加强农民工教育培训是市政府为农民工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各部门非常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广泛开展了以“五进入”为载体的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万人行动”,举办农民工安全生产知识讲座和专题文艺演出,免费赠送农民工安全生产书籍、资料和播放事故案例光碟,开展农民工安全生产图片巡展,全市组织“上门送教”的农民工教育培训就达5万多人次。

(三)利用媒体扩大宣传。年初,下发了《安全生产宣传工作计划》,制定了“一个办法”、建立了“两项制度”、形成了“三个网络”。“一个办法”即《常州市安全生产信息宣传管理办法》,“两项制度”即新闻采编制度和信息共享制度。“三个网络”即通讯员队伍网络、信息平台和信息统计通报网络。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体,及时报道安全生产工作,宣传典型人物、先进经验和做法,曝光违法生产经营和事故隐患。与《常州日报》、常州电台等媒体联合举办安全生产知识有奖竞赛,开展安全文化征文等活动。11月初,《常州日报》、《常州晚报》组成联合采访组,宣传报道了全市一年来安全生产主要工作。1122日《中国安全生产报》头版头条以《常州:组合拳换来双下降》为题全面报道了我市安全生产工作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截至11月底,各类新闻媒体发表稿件300余篇,其中在《中国安全生产报》、《劳动保护》等国家级媒体发表稿件40余篇。去年,还改版了市安监局网站,改版后的网站达到了符合政务公开、资源共享、内部交流和人性化教育的需求,全年共上网信息1500余条。市政府网站全年发布安全生产信息200余条,列市各部委办局信息总量第一名。

六、着眼全局夯实基础,安全生产的监管能力进一步提升

去年初,我们对全市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工作提出了“打牢基础、勇于开拓、强化监管、提高水平”的总要求,提出了“一、二、三、四、五”的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一”就是围绕一个中心。根据省下达的事故控制指标,以压减事故总量和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为中心,努力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二”就是强化企业和政府两个主体的责任。“三”就是建设好基层监管、监察执法和专家骨干三支队伍。“四”就是推进教育培训、安全许可、机制创新和监察执法四项工作。“五”就是落实化工、冶金、交通、建设、消防等五个领域和行业的专项整治。为了确保以上工作的扎实推进,我们又提出了“六个到位”的要求。即:一是要把“最严格的监管制度”理解到位;二是要把两个责任主体和两个责任制的规定执行到位;三是要把创新规范的要求落实到位;四是要把培训工作的数量和质量保障到位;五是要把“安全生产月”活动组织到位。六是要把队伍建设的标准提升到位。一年来,我们就是按照这样的工作思路和标准抓工作的推进和落实,在实际工作中注意紧紧抓住事关全局的几个关键环节。

(一)抓办事机构的协调作用。安委会办公室与安监局在组织协调方面履行共同的职能,我们充分利用安委会办公室这一平台,认真履行上传下达、综合协调、工作部署、信息互通的职能,特别是在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行动中,我们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印发了一系列文件,组织了一系列督查。有些依靠单一部门难以解决的问题,就召集相关部门一并商议,形成共识,联合执法。一年来,我们利用专题会议解决了施工过程中燃气管道被挤压、消防隐患落实责任单位、建筑工地的安全整治等问题。市安委会的许多成员单位分管领导和职能部门发挥了很好的分兵把守和协调配合作用。

(二)抓乡镇(街道)的基础作用。从去年二季度开始,我们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对乡镇(街道)组织机构和队伍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将调研情况向市政府作了汇报。同时积极与人事局、市编办、法制办等部门沟通,反复征求基层的意见,最终出台了乡镇(街道)监督管理规范化建设的意见。文件明确了乡镇(街道)监管机构的基础地位、总体要求,达到全市机构名称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投入渠道统一、执法行为规范的“三统一、一规范”标准。

(三)抓执法追究的震慑作用。年初,根据市编办核定的机构编制人数,组建了安全生产监察支队,至此,市和辖市、区两级监察执法机构全部组建到位,并逐步推进乡镇(街道)一级的监察中队设置,市监察支队组建后也迅速投入工作。一年来全市共查处案件130起,结案126起,罚没金额共340.3万元,没收违法所得7.29万元。通过事先监察执法的深入开展,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改进了工作,规范了企业管理。对年内发生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我们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格责任追究,而且举一反三,利用事故教训推动工作。

(四)抓监管手段的支撑作用。年全市购置12辆执法专用车辆,实现了“110社会联动。市财政下拨5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组建监察支队。去年下半年,我们对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和重大危险源预警平台方案进行论证,并开始启动建设。这一项目已经写进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五)抓队伍建设的保障作用。2007,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安全队伍的建设。年初,市安监局班子新增了3名成员,3个辖市区安监局长也作了调整,这充分说明市和辖市区的主要领导、组织部门十分关心重视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的组织建设。去年初市局在机关内实施目标考核,年内通过公开招聘和交流,引进了9名新生力量充实安监队伍。一年来,我们既抓基础建设,又抓作风建设,形成了“抓班子、带队伍、促落实”的自身建设思路,叫响“负重开拓,实干兴安”的口号,形成鲜明的安监精神。注重抓好党员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和表率作用,确保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务实高效的作风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职能。

 

2007年,全市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和企业都做了大量工作,实现了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速度加快,安全生产面临的矛盾日益突出,事故总量偏高、监管力量相对薄弱、体制机制不建全等问题还制约着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

2008年,我们将以“十七大”精神统领全局,指导实践,认真破解安全发展中的难题,总体工作思路是:构建责任体系,创新监管方法,规范监管行为,强化监管氛围。

构建责任体系就是要进一步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加强各级政府和部门安全生产目标的检查考核,研究一些具体措施推动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

创新监管方法就是要按照市委市政府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乡镇(街道)安全生产监管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全力推进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以队伍建设为龙头,创新手段,提高效能,力争在今年上半年全市62个乡镇(街道)安监站全部组建完成。

规范监管行为就是继续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完善隐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工作机制。从企业、政府两个层面建立隐患排查分级管理和重大危险源分级监控制度,做到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化、经常化。进一步做好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交通运输、人员密集场所、消防三合一隐患等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会同有关部门或支持配合主管部门,针对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整治,要在“抓基层、强基础、强制度、强网络”上寻求新的突破。

强化监管氛围就是要从执法和宣传两个方面入手,落实“从严治安,重典治乱”的重要原则,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

v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